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边界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文俊 张博譞 +7 位作者 袁道阳 陈干 张逸鹏 俞晶星 张冬丽 毕海芸 刘炳旭 杨敬钧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指出以前...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指出以前普遍认为的稳定阿拉善地块内部在新生代晚期发育了一系列规模不等、运动性质各异的活动断裂,这些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向外扩展过程中新生或先存断裂复活的结果,断裂对区域地貌的控制作用形成了阿拉善地块南缘的地貌和构造边界。综合新生代变形、构造地貌、低温年代学、大地测量与现代地震活动等资料和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中晚期以来发生了有序的向外扩展,形成了两个有重要意义的扩展边界:一是在10 Ma左右形成的以祁连山北缘断裂为主要边界控制构造的、完整清晰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貌及构造边界;二是在新生代晚期3~2 Ma形成的阿拉善地块南缘与祁连山北缘断裂近平行展布的、主要由逆冲断裂所组成的青藏高原扩展最新边界。在现今构造、地貌格局中,阿拉善地块南缘已成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最新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动 几何图像 运动特征 构造转换 向外扩展 高原新边界 阿拉善地块南缘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中条山北麓河流地貌特征及其对断裂构造演化的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本添 李志刚 +2 位作者 梁浩 杨敬钧 郑文俊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1-975,共15页
河流地貌发育特征对构造活动异常敏感,因此能够有效揭示活动断裂的分段性差异。通过提取地形信息,综合分析河流地貌参数的空间分布,筛分构造、气候、岩性特征等影响因素,量化构造活动强度,是活动断裂分段性的重要研究切入点之一。中条... 河流地貌发育特征对构造活动异常敏感,因此能够有效揭示活动断裂的分段性差异。通过提取地形信息,综合分析河流地貌参数的空间分布,筛分构造、气候、岩性特征等影响因素,量化构造活动强度,是活动断裂分段性的重要研究切入点之一。中条山北麓断裂是控制中条山与运城盆地差异升降的活动断裂,由南向北可划分为韩阳段、永济段、盐湖段和夏县段,断裂各段的活动性与现今中条山地形地貌的塑造密切相关,是应用河流地貌研究断裂分段性的理想地区。文中通过提取中条山北坡基岩山区流域水系的河道地形信息,获取了河道标准化陡峭指数k_(sn)、坡度S、水系高程剖面的几何特征、河流裂点位置及裂点上、下游下切量等参数。结果显示,纵向上中条山北坡基岩河道记录了1期加速下切事件,在横向上,河道标准化陡峭指数k_(sn)、坡度与河道下切量等地貌参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高值区位于韩阳段-永济段,向W分段性递减,与中条山西高东低的地形起伏相符,但与活动速率高值区及盆地新生界沉积中心(盐湖段)的位置不一致。不一致的主因可能与华山山前断裂部分活动性沿中条山北麓断裂韩阳段西延隐伏断裂的迁移有关,二者活动性在韩阳段-永济段叠加,并被河流地貌敏感记录,形成地貌参数的高值异常区,暗示中条山北麓断裂的构造活动中心已经向W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条山北麓断裂 河流地貌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断层陡坎形态演化与强震活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石霖 郑文俊 +6 位作者 张岩 杨敬钧 张冬丽 黄荣 彭慧 毕海芸 唐清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2-485,共14页
断层陡坎的形态可以保存有关断层带上地震活动等重要信息,陡坎上的坡折就是多次地震发生后陡坎演化留下的微地貌信息。以往研究选取的断层陡坎多为位于标准阶地面上的断层陡坎,而断层沿线地貌现象复杂,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断... 断层陡坎的形态可以保存有关断层带上地震活动等重要信息,陡坎上的坡折就是多次地震发生后陡坎演化留下的微地貌信息。以往研究选取的断层陡坎多为位于标准阶地面上的断层陡坎,而断层沿线地貌现象复杂,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断层陡坎形态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常见的断层陡坎剖面按照形态划分为三种类型,以LiDAR技术获取的0.2m分辨率DEM数据为基础,选择了8个属于不同断层陡坎剖面类型的实验区,每个实验区采集不少于20条剖面,通过窗口检验确定研究区最佳数据获取移动窗口为7个像元并计算每条剖面的坡度值,通过坡度约束限定陡坎范围,进而识别坡折并获取坡折信息。对坡折信息进行概率密度统计,根据概率密度统计图中的峰值个数确定强震事件的次数。结果显示,陡坎形态研究结果与古地震探槽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提出的陡坎形态研究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断层陡坎来确定强震事件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高精度DEM 断层陡坎 陡坎演化 强震活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柯思茵 张冬丽 +5 位作者 王伟涛 王孟豪 段磊 杨敬钧 孙鑫 郑文俊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27-739,共13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响应东亚季风边缘区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其丰富的沉积记录可反映详细的环境变化过程。重点对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东北缘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年代学、环境代用指标、环境演化过程及区域一致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 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响应东亚季风边缘区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其丰富的沉积记录可反映详细的环境变化过程。重点对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东北缘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年代学、环境代用指标、环境演化过程及区域一致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青藏高原东北缘环境研究中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含量和以总有机碳、常微量元素为主的地球化学指标是最常用的研究手段;综合区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研究结果,将高原东北缘环境演化过程分成5个阶段,即在东亚季风和西风环流的共同影响下经历了温暖湿润—寒冷干燥—温暖偏湿—偏冷干燥转温凉偏湿—相对温湿转相对冷干的发展阶段;而青藏高原东北缘气候记录与亚洲区域及全球记录对比结果显示具有区域性,其主要因素可能是北半球太阳辐射变化的驱动所导致的高纬度温度和冰量变化以及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更新世可能存在两期大范围的高湖面,分别在MIS 3和MIS 5阶段,其时间的差异显示从高原内部向东北方向高湖面出现的时间逐渐变年轻,可能反映了高原东北缘构造与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认为,未来青藏高原东北缘环境研究重点可从高分辨率沉积序列的建立、高湖面时间的确立以及更精确的环境代用指标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更高分辨的环境变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序列 环境变化 气候波动 晚更新世 青藏高原东北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