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区螺旋粉虱种群mtDNA-COI和rDNA-ITS1基因的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于卫卫 杨文晏 +1 位作者 杜予州 李伟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24-1334,共11页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在海南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本研究对海南地区不同螺旋粉虱种群的mtDNA-COI和rDNA-ITS1基因片段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mtDNA-COI和rDNA-ITS1的序列比较发现,海南16个县市螺旋粉...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在海南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本研究对海南地区不同螺旋粉虱种群的mtDNA-COI和rDNA-ITS1基因片段进行了测定并对其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mtDNA-COI和rDNA-ITS1的序列比较发现,海南16个县市螺旋粉虱种群的mtDNA-COI序列基本一致,只有文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种群的序列发生变异,在476 bp位点的碱基C突变为碱基T。不同螺旋粉虱种群的rDNA-ITS1序列也无差异。基于mtDNA-COI序列的不同螺旋粉虱种群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已传入我国海南地区的螺旋粉虱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研究还发现海南的螺旋粉虱种群与台湾的种群遗传距离最近,表明海南地区的螺旋粉虱可能由台湾传入的。基于mtDNA-COI和rDNA-ITS1序列构建的不同粉虱种群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粉虱科分为复孔粉虱亚科(Aleurodicinae)和粉虱亚科(Aleyrodinae),这一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粉虱 MTDNA COI rDNA-ITS1 系统树 遗传分化 变异
下载PDF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述 被引量:16
2
作者 吕飞 杜予州 +1 位作者 周奕景 杨文晏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2,共6页
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也愈发严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开展有利于积极主动实施有害生物防控策略,保护我国农林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并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本文概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随着世界各国间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也愈发严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开展有利于积极主动实施有害生物防控策略,保护我国农林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并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本文概述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内涵和近期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常用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介绍了目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的研究进展。此外,本文提出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内涵 方法 现状 进展 问题 讨论
原文传递
检疫性林木害虫南部松齿小蠹适生区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吕飞 王洁 +4 位作者 周奕景 杨文晏 李志红 许强 杜予州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3-1030,共8页
【目的】南部松齿小蠹Ips grandicollis(Eichhoff)是我国重点关注的检疫性林木害虫且在我国内尚无分布。近年来,随着进口木材数量的增长,该虫传入我国的风险加大。因此,充分了解该虫的适生区有助于我国针对性地开展其检疫防控工作。【... 【目的】南部松齿小蠹Ips grandicollis(Eichhoff)是我国重点关注的检疫性林木害虫且在我国内尚无分布。近年来,随着进口木材数量的增长,该虫传入我国的风险加大。因此,充分了解该虫的适生区有助于我国针对性地开展其检疫防控工作。【方法】本文采用气候相似性分析法,利用SPSS及DIV-GIS等软件对南部松齿小蠹的适生区进行分析,其中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19个可影响南部松齿小蠹适生性的生物气候变量,筛选出6个关键气候变量;然后,通过DIV-GIS工具,对这6个关键气候变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南部松齿小蠹适生区预测结果。【结果】南部松齿小蠹在全球的高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的中东部,南美洲的中东部,欧洲的中东部,非洲的中南部及东部沿海地区,亚洲的中部及东部沿海以及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区;而在我国的境内高度适生区主要在山东、江苏的东部沿海、河南、湖北、重庆等诸多中、南部地区。最后,本文对所用分析法及预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检疫防控的措施建议。【结论】南部松齿小蠹寄主木材的进口口岸均在本文预测的适生区范围内,因此值得提请相关部门关注,应加强其检疫及监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部松齿小蠹 气候相似性 DIV-GIS 适生区 植物检疫
原文传递
桑葚菌核病防控关键技术和残留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盛桂林 张怡 +3 位作者 沈旦军 段亚冰 杨文晏 沈迎春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桑葚菌核病发生规律,探索防控药剂的应用技术。[方法]病原鉴定采用基因测序和形态学鉴定法,田间防效采用喷雾法,植物安全性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药剂残留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结果]病原鉴定结果表明:江苏、江西... [目的]研究桑葚菌核病发生规律,探索防控药剂的应用技术。[方法]病原鉴定采用基因测序和形态学鉴定法,田间防效采用喷雾法,植物安全性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药剂残留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结果]病原鉴定结果表明:江苏、江西和四川试验地采集的桑葚菌核病病原均为核地仗菌。7个药剂筛选和啶酰菌胺农药登记试验表明:在桑葚初花期(开花量5%)施药,啶酰菌胺对桑葚菌核病的田间防效为71%~95%,在江苏省试验中其防效超过85%。植物安全性试验表明:啶酰菌胺在416.65、833.3、1250、1666.6 g a.i./hm2剂量下,对桑葚安全且能促进桑葚幼苗新枝生长。农药残留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施药2次在桑葚中安全间隔期为7 d,残留值低于国家标准,膳食风险可接受。[结论]啶酰菌胺可作为防治桑葚菌核病的优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菌核病 啶酰菌胺 药效试验 安全性试验 残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