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蔚峰 李莹 +3 位作者 邹尤宝 班洁虹 杨新弘 郑守鑫 《系统医学》 2023年第4期190-193,共4页
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特殊型胃炎,由于自身免疫机制,而出现抗胃壁细胞抗体引起胃底腺的破坏,引起高度胃黏膜萎缩,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已广泛应用于早期消化道早癌的筛查诊断,... 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特殊型胃炎,由于自身免疫机制,而出现抗胃壁细胞抗体引起胃底腺的破坏,引起高度胃黏膜萎缩,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窄带成像技术(narrow-band imaging,NBI)已广泛应用于早期消化道早癌的筛查诊断,但目前国内尚无采用胃镜诊断与活检后病理进行自身免疫性胃炎的对照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分析NBI的价值,并与活检后病理作比较,明确自身免疫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的临床表现,探讨胃镜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方面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胃炎 胃镜 病理诊断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A型胃炎的胃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
2
作者 杨蔚峰 李莹 +3 位作者 邹尤宝 班洁虹 杨新弘 郑守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5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究A型胃炎采用胃镜检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60例经普通白光内镜诊断为疑似A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统计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胃镜检查的结果、诊断效能及... 目的:探究A型胃炎采用胃镜检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60例经普通白光内镜诊断为疑似A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统计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统计胃镜检查的结果、诊断效能及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分析胃镜检查对不同分期A型胃炎的检出率,分析不同分期A型胃炎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60例经普通白光内镜诊断为疑似A型胃炎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48例为A型胃炎,12例为非A型胃炎;经胃镜检查检出47例为A型胃炎,13例为非A型胃炎,胃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91.67%(11/12)、准确度为95.00%(57/60),漏诊率为4.17%(2/48),误诊率为8.33%(1/12),Kappa值为0.848(95%可信区间:0.596~1.101,P<0.05),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胃镜检查对不同分期A型胃炎的检出率为89.58%(43/48);不同分期A型胃炎患者Hp感染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应用于A型胃炎的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漏诊、误诊率较低,与病理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可有效区分不同分期A型胃炎,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胃炎 胃镜 病理检查 诊断 一致性
下载PDF
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自身免疫性胃炎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3
作者 杨蔚峰 李莹 +2 位作者 邹尤宝 班洁虹 杨新弘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6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自身免疫性胃炎(AIG)诊断中的使用价值,为AIG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疑诊为AIG的5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采用白光模式及NBI-ME...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NBI-ME)在自身免疫性胃炎(AIG)诊断中的使用价值,为AIG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疑诊为AIG的5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采用白光模式及NBI-ME模式进行观察,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NBI-ME模式、白光模式对AIG的检出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疑似患者中阳性35例,阴性21例。经NBI-ME模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3例,阴性23例,其中27例为真阳性;经白光模式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1例,阴性25例,其中17例为真阳性;NBI-ME模式阳性检出率[58.93%(33/56)]高于白光模式[55.36%(31/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ME模式对AIG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白光模式组(均P<0.05)。结论NBI-ME模式诊断AIG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AIG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自身免疫性胃炎 白光模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术前术后塞肛预防ERCP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新弘 《内科》 2017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术前术后塞肛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拟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术前术后塞肛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拟行ERCP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术前组、术后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术前组患者于术前30 min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塞肛,术后组患者于术后立即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塞肛,对照组不予吲哚美辛栓治疗,比较三组患者ERCP术后2 h、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患者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2 h、24 h的淀粉酶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组及术后组(P<0.05),术前组与术后组患者的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术后组患者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组及术后组患者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美辛栓塞肛预防ERCP术后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前与术后给药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吲哚美辛栓 塞肛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新弘 郑翠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A02期94-94,共1页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122例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奥美拉唑联...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122例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胃镜评分的变化,最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以及胃镜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能够提高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胃黏膜状况,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慢性胃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新弘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1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胃镜室诊断的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给予标准的四联疗法治疗,后者在四联疗法... 目的:观察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胃镜室诊断的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前者给予标准的四联疗法治疗,后者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加用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HP根除率、胃黏膜炎症的修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有无差别。结果实验组HP的根除率(80%)高于对照组的(7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胃粘膜改善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样芽胞杆菌活菌胶囊并不能提高四联疗法对萎缩性胃炎的HP根除率,对胃粘膜的炎症修复亦无明显改善作用,但其可减少四联疗法引起的腹泻、腹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幽门螺杆菌 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消化道早癌诊断的内镜技术进展
7
作者 杨新弘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197-198,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于消化道方面,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发病率位列前三位的肿瘤分别是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消化道癌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多数发现时已届中晚期,治疗效果差,而...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于消化道方面,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发病率位列前三位的肿瘤分别是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消化道癌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多数发现时已届中晚期,治疗效果差,而早期消化道癌及时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癌 内镜技术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