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羊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旭欣 于守鸿 +5 位作者 马丽 谢辉 张爱萍 赵元博 李积权 徐立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50-951,965,共3页
目的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检测布鲁氏菌病血清的效果。方法选择格尔木送检的299份羊血清,分别采用GICA、虎红试管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3种方法进行布病检测,分析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检测布鲁氏菌病血清的效果。方法选择格尔木送检的299份羊血清,分别采用GICA、虎红试管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3种方法进行布病检测,分析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两两对比后,RBPT与SAT的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为0.972(χ2=282.563,P<0.001);GICA与SAT的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为0.940(χ2=256.577,P<0.001)。结论说明GICA的实验结果与SAT的实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血清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旭欣 徐立青 +7 位作者 李积权 于守鸿 谢辉 薛红梅 张爱萍 任玲玲 樊迪 马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检测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布鲁氏菌抗体,确定青海喜马拉雅旱獭布鲁氏菌病的地理分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现况调查方法,选取青海省人、畜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有喜马拉雅旱獭栖息的部分县(市),采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血... 目的检测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布鲁氏菌抗体,确定青海喜马拉雅旱獭布鲁氏菌病的地理分布。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中的现况调查方法,选取青海省人、畜布鲁氏菌病流行地区,有喜马拉雅旱獭栖息的部分县(市),采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血样,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C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鲁氏菌检测。结果1466份旱獭血样品中RBPT阳性64份,检出率4.37%(64/1466);GICA阳性28份,检出率1.91%(28/1466),SAT阳性18份,检出率1.23%(18/1466)。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两两对比后,RBPT与SAT的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为0.430,两种方法比对为中度一致性;GICA与SAT的一致性检验结果Kappa值为0.709,两种方法比对为高度一致性。说明GICA的实验结果与SAT的实验结果具有具高度一致性。结论根据检出的抗体阳性样本来源,绘制出了RBPT、GICA、SAT抗体阳性地区的分布图,为以后确定青海喜马拉雅旱獭布病地理分布提供依据,为制定多样化防控技术和控制青海省布病疫情提供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布鲁氏菌 分布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布鲁杆菌病人群高危行为习惯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旭欣 马丽 +9 位作者 徐立青 秦豫民 田广 杨宁海 薛红梅 任玲玲 赵延梅 胡桂英 刘祖义 王建玲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3-105,110,共4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牧区群众的高危行为习惯与布鲁杆菌病的关系,为进一步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江源地区的9县1镇14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开展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布鲁杆菌病发病危险因素,采用1... 目的了解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牧区群众的高危行为习惯与布鲁杆菌病的关系,为进一步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三江源地区的9县1镇14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开展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布鲁杆菌病发病危险因素,采用1∶4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布鲁杆菌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使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41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及564例健康对照者,三江源地区与布鲁杆菌病有关高危行为习惯有食用半熟肉、人畜共用生活用品、饮用生奶、不定期清理生活环境、手部有创伤、人畜混居、个人防护、个人消毒、布病防护知识。对于流产物和死畜的处理多数人选择丢掉和卖掉,而病畜是以卖掉的方式处理居多。单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3个可疑危险因素:人畜混居、个人防护、食用半熟肉,χ2分析后发现只有人畜混居因素不同性别组的构成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因素在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组、不同职业组的构成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3个可疑因素与人患布鲁杆菌病有直接的关系。结论三江源地区布鲁杆菌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率较低,有待提高,牧区群众从事高危行为时较少采取防护措施;生活中仍存在着较高比例的高危行为,需要加强布鲁杆菌病健康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 高危行为 习惯 调查
下载PDF
迷宫栓孔菌热激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
4
作者 杨旭欣 冯连荣 +1 位作者 池玉杰 韩树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6-786,共11页
为了探究迷宫栓孔菌(Trametes gibbosa)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家族的功能及结构,对经木屑处理不同时间点的菌丝样品进行cDNA建库,然后根据转录组数据筛选该菌株的所有HSP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HSP100家族进行基... 为了探究迷宫栓孔菌(Trametes gibbosa)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家族的功能及结构,对经木屑处理不同时间点的菌丝样品进行cDNA建库,然后根据转录组数据筛选该菌株的所有HSPs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HSP100家族进行基因克隆和序列结构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对其在木屑处理下的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如下:在迷宫栓孔菌中共筛选出32个HSPs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分为5个亚类,分别为HSP100(2个)、HSP90(2个)、HSP70(7个)、HSP60(1个)和小分子热激蛋白[small HSPs(sHSPs),20个],它们在菌体生长调控中具有蛋白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折叠、伴侣蛋白等重要功能。这些HSPs都为疏水蛋白,不同亚类的HSPs理化性质有所差异。HSP100由N-端、核苷酸结合域1(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1,NBD1)、NBD2、2个NBDs间的接头构成,其中,NBDs具有十分保守的Walker A、Walker B基序及精氨酸指残基。qRT-PCR扩增结果表明,在木屑处理下迷宫栓孔菌HSP100基因表达量有明显上调趋势。综上所述,迷宫栓孔菌中HSPs家族种类多且复杂,在应激情况下HSP100家族承担了重要的蛋白质解聚功能,其序列及结构相对保守。本研究结果为迷宫栓孔菌在胁迫应激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栓孔菌 白腐菌 热激蛋白 热激蛋白104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偏肿革裥菌C2H2型转录因子SFP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5
作者 王莹 池玉杰 +2 位作者 张健 谷新治 杨旭欣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以L.gibbosa菌丝体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得到一个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对木屑处理下该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通过保守结构域预测与结构分析发现... 以L.gibbosa菌丝体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得到一个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对木屑处理下该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通过保守结构域预测与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为裂指蛋白1类(SFP1)C2H2型锌指转录因子,具有2个C2H2家族的保守结构域,将该基因命名为Lg-sfp1。该基因CDS全长1947 bp,编码一个由648个氨基酸组成的亲水性膜内蛋白,蛋白大小为68.27 ku。通过SWISS-MODEL预测的三级空间结构发现两个完整的C2H2结构。木屑处理下Lg-sfp1基因表达比无木屑处理下表达量低,推断木屑促进了L.gibbosa氧化应激反应,当氧化应激反应大量发生时,参与氧化应激反应负调控的sfp1基因表达受到抑制,为后续研究偏肿革裥菌sfp1基因在木材降解,特别是氧化应激反应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肿革裥菌 锌指转录因子 SFP1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首次从喜马拉雅旱獭分离布鲁氏菌与鉴定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辉 薛红梅 +4 位作者 于守鸿 徐立青 马丽 杨旭欣 张爱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9-711,共3页
目的从喜马拉雅旱獭抗体阳性的血液分离布鲁氏菌并对其进行种的鉴定。方法采用血培养法对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旱獭血液进行细菌分离,并应用传统方法对该菌进行种的鉴定。结果经优化后的肝浸液双相培养基培养出布鲁氏菌可疑菌落,经传统方... 目的从喜马拉雅旱獭抗体阳性的血液分离布鲁氏菌并对其进行种的鉴定。方法采用血培养法对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的旱獭血液进行细菌分离,并应用传统方法对该菌进行种的鉴定。结果经优化后的肝浸液双相培养基培养出布鲁氏菌可疑菌落,经传统方法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结论首次证实喜马拉雅旱獭存在羊种布鲁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布鲁氏菌 鉴定
下载PDF
青海省7例新发布鲁氏菌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桂英 徐立青 杨旭欣 《青海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64-65,共2页
目的:通过对天峻县舟群乡人群与畜间布鲁氏菌病的调查,了解布鲁氏菌病在该地区人、畜间流行情况,为布鲁氏菌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269-2007)确定病人及感染者。结果:天峻县舟群乡人间布病感染... 目的:通过对天峻县舟群乡人群与畜间布鲁氏菌病的调查,了解布鲁氏菌病在该地区人、畜间流行情况,为布鲁氏菌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269-2007)确定病人及感染者。结果:天峻县舟群乡人间布病感染率高达3.98%(22/553),患病率1.27%确定新发病人7例。结论:布鲁氏菌病在天峻县舟群乡散发情况较为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措施对该病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羊布氏杆菌3型外膜蛋白Omp2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分析
8
作者 贺容 张生珍 +3 位作者 马丽 杨旭欣 徐立青 李增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85-188,共4页
为大量制备重组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及其免疫原性和相关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布氏杆菌病的诊断、防治药物及疫苗研究提供参考,以羊种布氏杆菌3型青海省海晏县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膜蛋白Omp22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相关软件系统... 为大量制备重组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2及其免疫原性和相关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布氏杆菌病的诊断、防治药物及疫苗研究提供参考,以羊种布氏杆菌3型青海省海晏县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膜蛋白Omp22基因进行克隆,并利用相关软件系统对外膜蛋白Omp22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布氏杆菌Omp22基因两端加上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通过PCR方法获得海晏县分离羊种布氏杆菌3型菌株的Omp22基因,成功克隆入pMD19-T载体上。羊种布氏杆菌3型Omp22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4段可能的抗原表位区段,其中28~40aa、109~121aa和141~154aa的抗原指数和B细胞表位较高,成为抗原决定簇的可能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种布氏杆菌3型 外膜蛋白Omp2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百日菊白粉菌的分子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闰 周暄 +2 位作者 邢帅 杨旭欣 王占斌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98-103,共6页
对百日上的白粉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采用试剂盒法提取病原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其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简称ITS)的保守序列并测序,并通过Clustal与MEAG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演系统进化关系,在分子水平鉴定... 对百日上的白粉菌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采用试剂盒法提取病原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其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简称ITS)的保守序列并测序,并通过Clustal与MEAG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演系统进化关系,在分子水平鉴定该菌种并比较与其他白粉菌菌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本研究测序的百日菊白粉菌BC180623的ITS序列与发生在土耳其菊芋上的Erysiphe cichoracearum(KF453969.1)相似度达到99%,与其具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以百日菊白粉菌为研究对象,在分子水平鉴定该菌种并分析其进化亲缘关系为本试验的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菊 白粉菌 内转录间隔区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急性砷化氢中毒3例报告
10
作者 杨旭欣 李卫军 +2 位作者 何小凤 冯琪 李廷华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2年第4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砷化氢中毒 中毒原因 症状 职业中毒
下载PDF
2013-2020年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旭欣 李积权 +6 位作者 张雪飞 薛红梅 任玲玲 赵元博 蔡生军 马丽 徐立青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简称门源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门源县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0年门源县布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 目的了解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简称门源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门源县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0年门源县布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三间分布)。结果2013-2020年门源县累计确诊布病病例186例,年均发病率为14.55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χ_(趋势)^(2)=22.08,P=0.002);病例分布在12个乡(镇)的67个村;主要集中在15~<65岁年龄组(96.24%,179/186);男女性别比为3.89∶1.00(148/38)。结论门源县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应建立多部门联合防控机制,强化管理,加大布病防控力度,遏制疫情向周边地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网络直报 现状 趋势分析
原文传递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探讨
12
作者 何小凤 朱瑾 杨旭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职业病危害事故 临床表现 患者 卫生行政 临床调查 事故处理 安全管理 毒物中毒 防护措施
下载PDF
偏肿革裥菌GMC基因家族在木质条件下转录表达分析
13
作者 池玉杰 陈欣妍 +4 位作者 杨旭欣 郝雅昕 赵予璐 贾子烨 苏文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8,共11页
为揭示偏肿革裥菌(Lenzites gibbosa)在分解木材过程中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s,GMCs)基因的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L.gibbosa分解木屑过程中0,3,5,7,11 d的菌丝体进行转录组测序,以Coun... 为揭示偏肿革裥菌(Lenzites gibbosa)在分解木材过程中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s,GMCs)基因的功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L.gibbosa分解木屑过程中0,3,5,7,11 d的菌丝体进行转录组测序,以Count值与校正后的FPKM值为表达量进行基因筛选。分析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及在eggNOG,COG,GO,KEGG,NR,SwissProt和Pfam等数据库中的功能注释结果,通过qPCR验证基因表达量。根据基因注释结果共筛选到23个GMCs基因,表达量变化表明其中有9个是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结果表明,L.gibbosa的GMCs至少有6种,分别为纤维二糖脱氢酶、葡萄糖氧化酶、吡喃糖脱氢酶、L-山梨糖1-脱氢酶、醇氧化酶、吡喃糖氧化酶,属于CAZy-AA3家族下的4个亚家族,在木材木质素与综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它们主要参与能量转运和代谢有关的碳代谢、甲烷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GMCs与木质素降解过程中H_(2)O_(2)的形成有特定关系,可与FAD结合,将初级醇基氧化形成醛并释放H_(2)O_(2),为过氧化物酶提供恒定反应底物。由于能在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GMCs属于与木材降解相关的重要辅助酶系,为白腐菌中GMC家族在木材降解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肿革裥菌 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 木质素降解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2009—2021年河南县布鲁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玲玲 马丽 +6 位作者 杨旭欣 卢麒 张雪飞 薛红梅 李积权 赵元博 徐立青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目的 对2009—2021年河南县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SAT... 目的 对2009—2021年河南县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SAT)方法,实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确定患病病例,数据使用Excel 2007软件录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确诊布病病例71例,患病率为1.41%,男性31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为0.78∶1。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7岁,>15~5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为69例;民族为藏族;职业为牧民。结论 青海省布病流行仍是小范围、点状、分散发生,相关部门需建立“群防、群治”机制,才能遏制布病疫情的回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实验室检测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趋势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分离布鲁氏菌的MLVA分型与溯源分析
15
作者 马丽 张雪飞 +7 位作者 薛红梅 张爱萍 任玲玲 祁腾 赵元博 王建玲 杨旭欣 李积权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273,共5页
目的观察青海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分离的布鲁氏菌的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 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分型,探讨其与既往青海省布鲁氏菌分离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0... 目的观察青海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分离的布鲁氏菌的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 locus variable-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MLVA)分型,探讨其与既往青海省布鲁氏菌分离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采集青海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全血样本,对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 bengal test,RBT)布鲁氏菌抗体阳性样本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采用传统生物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BCSP31-PCR和AMOS-PCR方法)进行菌株鉴定。同时,应用MLVA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既往青海省不同宿主分离的70株布鲁氏菌的基因型,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共采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全血样本1466份,从其中64份RBT阳性样本中分离培养出2株布鲁氏菌,分别命名为QH2013054、QH2013062,经传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羊种布鲁氏菌生物Ⅲ型。MLVA分型结果显示,QH2013054与QH2013062菌株在Bru16位点有差异,为不同的MLVA基因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QH2013054菌株与7株菌株具有相同的MLVA基因型,其中6株来自共和县同一个家庭的3名农民和3只羊,1株来自门源回族自治县农民;QH2013062菌株与4株菌株具有相同的MLVA基因型,其中3株来自门源回族自治县的3名农民,1株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农民。结论从青海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中分离的布鲁氏菌与在本省人、羊中分离的部分布鲁氏菌具有相同的MLVA基因型,推测宿主人、羊、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可能具有共同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属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旱獭 MLVA分型
原文传递
喜马拉雅旱獭组织分离的布鲁菌基因组生物学信息分析
16
作者 薛红梅 赵志军 +7 位作者 李积权 张雪飞 马丽 任玲玲 杨旭欣 王建玲 赵忠智 徐立青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了解喜马拉雅旱獭组织分离的1株羊种布鲁菌的基因组生物学信息。方法应用新一代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对喜马拉雅旱獭组织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结果对获得分离菌株的全基因组概况和功能基因分析,从生物学信... 目的了解喜马拉雅旱獭组织分离的1株羊种布鲁菌的基因组生物学信息。方法应用新一代基因测序分析技术,对喜马拉雅旱獭组织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结果对获得分离菌株的全基因组概况和功能基因分析,从生物学信息角度挖掘喜马拉雅旱獭分离的布鲁菌关键生物学信息。此株羊种布鲁菌的基因组含3301个基因,总长度为2856832bp,平均长度为847bp;GC含量约57.30%,占基因组全长的86.65%;主要内部基因1021个,占全基因组的17.03%;插入序列350bp。结论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喜马拉雅旱獭源性布鲁菌的基因组序列、编码基因和功能等,为了解该布鲁菌菌株的后续有关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为喜马拉雅旱獭源性布鲁菌病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旱獭 组织 分离的布鲁菌 基因组生物学信息 分析
原文传递
2012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旭欣 徐立青 +9 位作者 李亚楠 秦豫民 马丽 田广 胡桂英 赵延梅 杨宁海 薛红梅 靳娟 赵志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分析2012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态势,为布病的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2012年在青海省选择平安县、海晏县、天峻县、达日县、久治县、河南县6个县开展布病调查,每个县选择3-4个乡为调查点,调查7-60岁与牲畜接... 目的:分析2012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态势,为布病的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2012年在青海省选择平安县、海晏县、天峻县、达日县、久治县、河南县6个县开展布病调查,每个县选择3-4个乡为调查点,调查7-60岁与牲畜接触密切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进行血清学检测,根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6个县共计检查4253人, RBPT 阳性率为2.92%(124/4253),SAT 阳性率为0.85%(36/4253), Coombs阳性率为0.05%(2/4253),确定感染人数124人,感染率为2.92%(124/4253),患病人数71人,患病率为1.67%(71/4253),发现新发病例68人。结论青海省局部地区人间布病疫情活跃,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教育,提升自我的防控能力,控制人间疫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调查 分析
原文传递
青海省2009-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旭欣 秦豫民 +5 位作者 马丽 靳娟 何海燕 田广 杨宁海 徐立青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9-2014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现状。方法对青海省2个市2个区18个县的布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24 831人,2009-2014年年平均感染率依次为5.30%、6.43%、5.76%、2.78%、3.09%和3.95%;年患病率依次为2.74%、2.35%...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9-2014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现状。方法对青海省2个市2个区18个县的布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24 831人,2009-2014年年平均感染率依次为5.30%、6.43%、5.76%、2.78%、3.09%和3.95%;年患病率依次为2.74%、2.35%、2.25%、0.87%、1.39%和2.2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6年合计阳性率为4.16%(1 032/24 831),试管凝集试验平均阳性率为1.71%(425/24 831),抗人球蛋白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04%(21/1 027)。确诊布病新发病例316例,年发病率持续上升。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天峻、共和、久治、达日县等饲养或屠宰牲畜地。发病区域依次为牧业区(238例)、城镇(43例)、农业区(31例)和半农半牧区(4例)。结论青海省布病疫情比较活跃,有蔓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旭欣 秦豫民 +8 位作者 徐立青 田广 胡桂英 马丽 靳娟 杨永海 薛红梅 赵延梅 刘祖义 《医学动物防制》 2014年第11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调查,了解布病在该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进行血清学检测,...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调查,了解布病在该人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获得布病疫情资料。结果共调查职业人群80人,男性占63.75%(51/80)、女性占36.25%(29/80)。年龄中21-30岁最多,占52.50%(42/80);民族以汉族最多,占77.50%(62/80);接触年限以10年以内的最多,占60.00%(48/80)。血检查出RBPT阳性1人,平均阳性率为1.25%(1/80),Coombs阳性1人,平均阳性率1.25%(1/80),确定感染1人,感染率为1.25%(1/80),患病数1人,平均患病率为1.25%(1/80)。结论青海省西宁地区动物检疫人员中存在着布鲁杆菌病的感染情况,疫情相对稳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频繁的接触,造成感染机会增多。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职业教育,定期开展职业人群的布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人群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2006-2008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徐立青 李超 +2 位作者 许红星 胡桂英 杨旭欣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分析青海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543份血清样本中,129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 目的分析青海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543份血清样本中,129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8.36%;38份试管凝集试验阳性,阳性率2.46%;2006-2008年青海省报告新发布病17例,发病高峰为3-7月,病例以牧民为主。结论加强动物检疫,强化宣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可切实控制布病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