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脂肪干细胞向内皮分化最佳诱导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旭芳 何旭 +3 位作者 何牮 张慕蕊 张丽红 李玉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最佳诱导体系。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及扩增hADSCs,分3组分别进行内皮诱导: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最佳诱导体系。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及扩增hADSCs,分3组分别进行内皮诱导: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包被组、明胶包被组和未铺组;同时诱导液分为两组:单纯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MV)组及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EGM2-MV)+50ng/m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65)组。诱导15d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CD34的表达;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一般形态学特征。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hADSCs,CD29、CD44、CD90、CD105及CD166呈阳性表达,而CD34、CD45及HLA-DR呈阴性表达;诱导后细胞流式结果显示单纯EGM-2MV诱导的3组细胞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4阴性表达,而EGM2-MV+50ng/mlVEGF165诱导的细胞,其中FN包被组CD34表达率为8.4%,明胶包被组为5.4%,未铺组为4.2%;相差显微镜下可见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边形,融合处呈铺路石样生长。结论FN作为细胞外基质与EGM2-MV+50ng/mlVEGF165组成的诱导液协同作用,构成了hADSCs体外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最佳诱导体系,可为临床上缺血性疾病的自体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大量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内皮分化 诱导体系
下载PDF
人脂肪干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定向分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旭芳 何旭 +2 位作者 何牮 张丽红 李玉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7-991,F0002,共6页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并在体外定向诱导hADSCs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及扩增hADSCs;应用地塞米松、吲哚美辛、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及胰岛素定向诱导hADSCs分化...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并在体外定向诱导hADSCs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贴壁筛选法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及扩增hADSCs;应用地塞米松、吲哚美辛、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及胰岛素定向诱导hADSCs分化为脂肪细胞。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hADSCs,hADSCs具有相对特异的细胞表面标志,即CD29、CD73、CD105及CD166呈阳性表达,而CD31及HLA-DR呈阴性表达;hADSCs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增殖特点,大部分处于静息期,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增殖活跃期;hADSCs能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成功地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未分化的hADSCs;体外定向诱导hADSCs可分化为脂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脂肪细胞
下载PDF
高度同源性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旭芳 何旭 +4 位作者 张丽红 孙梅 徐红 高云鹤 李玉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5期8861-8864,共4页
背景:目前关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分离培养及扩增的方法尚未统一。目的:拟在体外建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分离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6/12在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手术切除... 背景:目前关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分离培养及扩增的方法尚未统一。目的:拟在体外建立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有效分离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6/12在吉林大学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手术切除的人腹部脂肪由吉林大学附属医院提供,提供者对实验均知情同意。方法:取腹部脂肪,去除结缔组织和血管,用0.1%Ⅰ型胶原酶37℃振荡消化60min,过滤后离心,将位于最下层的片状沉淀用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G-DMEM条件培养基重悬,调整细胞密度至1×109L-1接种于6孔板中,于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孵箱内培养,待细胞接近80%~90%融合时消化传代。取P3代细胞,分别进行成骨及成脂肪诱导。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免疫学表型、细胞周期、生长曲线;观察其多向分化潜能。结果:分离培养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呈漩涡状排列。P3代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CD73,CD105,CD166,CD44及CD29阳性,而CD31,CD34,CD45及HLA-DR阴性;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增殖特点,83.81%细胞处于G0/G1期,仅16.19%细胞处于S+G2/M期;细胞在接种后前2d处于生长潜伏期,第3~6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第6天达峰值,以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进入生长平台期,平均五六天传代1次。成骨诱导2周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成脂诱导3d后,细胞内有小脂滴出现,油红O染色呈阳性。结论:分离脂肪组织的过程中去除大体可见的血管与结缔组织可减少细胞污染;胶原酶浓度为0.1%和振荡消化时间为60min时,可使基质细胞和脂肪基质纤维成分有效分离,以及使胶原酶与组织得到充分接触,从而获得高度同源性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条件 优化
下载PDF
应用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模块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旭芳 陈培 +3 位作者 杨云芳 冯华 何志鹏 李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6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运行中模块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及其实践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20年12月随机选取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中8个班级共245名学生,分为观察组(4个班级,n=120)与对照组(4个班级,n=125),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 目的分析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运行中模块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及其实践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20年12月随机选取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中8个班级共245名学生,分为观察组(4个班级,n=120)与对照组(4个班级,n=125),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组建模块化教学团队,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教学结束后均参加考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分析模块化教学团队建设对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运行的意义。结果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综合实验考核、理论考核及形成性评价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教学效果问卷学习主动性、语言表达、合作学习、学习效果、科研思维等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课外教学满意度、实践教学满意度、教学管理满意度及教学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中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可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整合课程 模块化教学 医学院校 以学生为中心 考核 实践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旭芳 赵永光 杨云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54-1556,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治疗组按8mg/kg/d剂量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治疗组按8mg/kg/d剂量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对照组及糖尿病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8w。检测血糖、血胰岛素、血内皮素(ET)、脑组织中ET含量及治疗前后脑组织内ET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糖、血胰岛素及血浆、脑组织中ET含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ET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胰岛的修复及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保护微血管,增加脑组织血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2型糖尿病 保护作用
下载PDF
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分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旭芳 冯华 +2 位作者 杨云芳 陈培 李福娟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本文利用Ficoll-Hypague法自人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出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并对其成脂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方法显微镜下观察各代hUCBMSCs的形态学特... 目的本文利用Ficoll-Hypague法自人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出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并对其成脂分化能力进行鉴定。方法显微镜下观察各代hUCBMSCs的形态学特点;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代hUCBMSCs免疫学表型;取P3代细胞进行成脂肪分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是否出现脂滴。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形态均一的hUCBMSCs;流式结果显示hUCB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征,即CD44、CD73、CD105阳性;成脂诱导后4天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分别于诱导后1周、2周胞浆中出现明显脂滴。结论成功的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出了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高效的成脂分化能力,未来在整形医学领域种子细胞的研究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下载PDF
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融入循证医学理念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旭芳 王莞 +1 位作者 李丽颖 陈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病理生理学教学 医学理念 临床医学教育 高等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改革 教学方法 学习资源
下载PDF
FOXO调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旭芳 王晓彦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94-696,共3页
FOXO转录因子属于Forkhead家族,具有特征性的翼状螺旋DNA结合域。其因能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 FOXO转录因子属于Forkhead家族,具有特征性的翼状螺旋DNA结合域。其因能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信号转导通路是FOXO主要的上游通路,受细胞增殖信号刺激后PI3K/Akt磷酸化FOXO,磷酸化FOXO与14-3-3蛋白结合后构象改变,发生胞核到胞浆的亚细胞定位改变,导致其转录活性丧失,失去其调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原代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旭芳 王华 +3 位作者 杨云芳 冯华 王莞 陈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利用Ficoll-Hypague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鉴定h UCB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代次h UCBMSCs的形态特点;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 UCBMSCs免疫学表型;台盼蓝拒染法检测h UCBMSC... 目的利用Ficoll-Hypague法从人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及扩增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鉴定h UCB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代次h UCBMSCs的形态特点;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 UCBMSCs免疫学表型;台盼蓝拒染法检测h UCBMSCs细胞活力; h UCBMSCs生长曲线的绘制及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的测定。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的h UCBMSCs;免疫荧光可见h UCB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独特的免疫学表型,即CD44、CD105阳性; P10代内细胞活力均在98%以上; h UCBMSCs具有高效增殖的特点,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62.3h。结论本方法获得的h UCBMSCs具有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与IL-6、TNFα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杨旭芳 王莞 冯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为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与IL-6、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用比色法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etase.NOS)活力,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 目的:为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与IL-6、TNF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用比色法测定其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etase.NOS)活力,用放免法测定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 leukin-6.IL-6)。结果: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清中NO与TNFα和IL-6均呈高度正相关,并且随病程延长NO与TNFα含量逐渐增加。结论:NO引起的TNFα升高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糖尿病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病理
下载PDF
青年教师如何上好动物实验课
11
作者 杨旭芳 陈艳昕 冯华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青年教师 动物实验课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桑黄灵芝UE-1对肿瘤生长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海英 何旭 +2 位作者 杨旭芳 李敬轩 李航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观察桑黄灵芝UE-1对Lewis肺癌生长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ewis肺癌实体瘤模型,观察其抗肿瘤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采用新生血管计数实验检测UE-1对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鸡胚尿囊膜血管新... 目的观察桑黄灵芝UE-1对Lewis肺癌生长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ewis肺癌实体瘤模型,观察其抗肿瘤作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采用新生血管计数实验检测UE-1对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通过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实验观察UE-1多糖的抗血管新生作用。结果实体瘤模型中,UE-1组移植瘤重量和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微血管密度值也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诱导新生血管中UE-1组肿瘤周围的血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实验显示UE-1多糖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结论桑黄灵芝UE-1可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来发挥其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灵芝UE-1 肿瘤生长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提取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悦 朱喆 +3 位作者 刘昕鸣 马英智 周延民 杨旭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3-648,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离心和激活方法处理富血小板血浆(PRP)的效果。方法:1名健康志愿者、30名眼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分别用PCCSkit法,Curasan法及Trindade法制备PRP。ELISA检测各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管内皮... 目的:比较不同离心和激活方法处理富血小板血浆(PRP)的效果。方法:1名健康志愿者、30名眼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分别用PCCSkit法,Curasan法及Trindade法制备PRP。ELISA检测各组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RP添加方式对人成骨样细胞MG63观察效果的影响。结果:Trindade离心法提取的PRP加CaCl2后,PDGF含量高于其他2种方法,PCCSkit法提取的PRP加CaCl2和凝血酶后,TGF-β含量高于其他2种方法,Curasan法提取的PRP加CaCl2后,VEGF浓度高于其他2种方法。3种离心方法中未激活和激活的PRP中生长因子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活组中CaCl2组和CaCl2加凝血酶组PRP中生长因子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微镜观察显示,PRP离心后的萃取液可去除RBC对MG63细胞观察效果的影响。结论:3种离心方法间无显著差异;低温、即刻提取PRP,用CaCl2或CaCl2加凝血酶激活均促进生长因子释放;PRP离心萃取液更有利于用于细胞培养中的镜下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生长因子 制备方法
下载PDF
桑黄灵芝UE-1多糖抑制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海英 杨旭芳 +3 位作者 何牮 李敬轩 李航 何旭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观察桑黄灵芝UE-1多糖对人卵巢癌细胞(H0891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UE-1多糖(0,100,200 mg/L)处理H08910细胞和SMMC-7721细胞后,应用免... 目的观察桑黄灵芝UE-1多糖对人卵巢癌细胞(H08910)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用不同浓度UE-1多糖(0,100,200 mg/L)处理H08910细胞和SMMC-7721细胞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MMP-2和MMP-9表达。结果 UE-1多糖作用后的H08910细胞和SMMC-7721细胞,MMP-2和MMP-9表达均明显受抑制,并具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桑黄灵芝UE-1多糖在体外可抑制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为其抗肿瘤侵袭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灵芝UE-1 肿瘤 MMP-2 MMP-9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冬梅 李刚 杨旭芳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康复治疗两种方法。疗程结束前后均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配合康复法和康复法比较,治疗后疗效... 目的:观察针刺对小儿脑瘫流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治疗和康复治疗两种方法。疗程结束前后均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配合康复法和康复法比较,治疗后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法可以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流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流涎症 针刺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悦 杨旭芳 +3 位作者 周延民 赵静辉 朱喆 马英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肪组织体外分离获得hADSCs,2次离心制备PRP,氯化钙加人凝血酶激活PRP。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诱导实验中PRP对细胞增殖、分化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脂肪组织体外分离获得hADSCs,2次离心制备PRP,氯化钙加人凝血酶激活PRP。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诱导实验中PRP对细胞增殖、分化状况的影响,钙-钴法检测PRP作用下hADSCs矿化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ALP)检测PRP对细胞活性及分化能力的影响。CCK-8法检测成骨诱导组和非成骨诱导组加PRP培养后2、4、6、8、16d细胞活性变化。结果:成骨诱导实验中50%PRP30μL组细胞密集、数量最多,且有剂量依赖性;钙-钴法检测见PRP原液组细胞染色最深,且有浓度依赖性;碱性磷酸酶显色见PRP原液组细胞活性最强,染色最深。CCK-8检测显示无论有无成骨诱导,各浓度PRP均可促进细胞增殖,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适宜浓度的PRP可明显促进hADSCs增殖,并有浓度及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成骨诱导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活化和增殖相关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田海刚 吴厚男 +5 位作者 王建峰 郭付云 黄彬彬 杨旭芳 苗朝阳 张晓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活化和增殖相关因子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物质基础与辨证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12例为观察组,11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两... 目的探讨Th17细胞活化和增殖相关因子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物质基础与辨证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12例为观察组,11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通过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hl7细胞活化相关因子HLA-DR、增殖因子Ki-67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hl7细胞活化因子HLA-DR的表达及增殖因子Ki-67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活化因子HLA-DR及增殖因子Ki-67与银屑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均无相关性(r1=-0.021,r2=0.098,均P>0.05)。结论 Th17细胞活化因子HLA-DR和增殖因子Ki-67在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上调,提示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处于高活化状态且增殖活跃,二者可能间接参与了银屑病血热证的发病过程,是银屑病血热证新的物质基础与辨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TH17细胞 活化 增殖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全麻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琳 杨旭芳 +1 位作者 芦相玉 韩继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全身麻醉(全麻)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9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依托咪酯组(E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组(DE组),各30例。记录术前1 d(T_0)、手...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对全身麻醉(全麻)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9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依托咪酯组(E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组(DE组),各30例。记录术前1 d(T_0)、手术开始前(T_1)、手术结束(T_2)、麻醉停止后患者意识恢复时(T_3),拔管前即刻(T_4)、拔管后即刻(T_5)、拔管后3 min(T_6)、拔管后5 min(T_7)、术后1及3 d的心率(HR)、平均动脉动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_2)。于术前1 d及术后1、3 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状态。结果 D组和DE组T1~T7、术后1及3 d的MAP和SpO_2与T_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DE组T_0~T_7的MAP与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DE组T_1~T_4的HR与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_0、T5、T6的SpO_2与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T_3、T_4、T_6、T_7、术后3d的SpO_2与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术后1 d MMSE评分为(24.4±1.1)分,明显低于D组的(26.1±2.9)分和DE组(26.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使患者围术期血压稳定,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依托咪酯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PBL与TBL教学法相结合在病理生理学病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冯华 陈培 +3 位作者 任春慧 杨旭芳 滕艳杰 王莞 《卫生软科学》 2013年第11期690-692,共3页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与多学科之间都有着广泛的交叉,学生在学习时普遍反映难学、难懂、难记忆。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课教学中尝试采用PBL与TBL相结合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 病理生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与多学科之间都有着广泛的交叉,学生在学习时普遍反映难学、难懂、难记忆。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课教学中尝试采用PBL与TBL相结合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PBL与TBL相结合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新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TBL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应用型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培 王莞 +2 位作者 杨月 牛莹莹 杨旭芳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3年第1期107-110,118,共5页
随着中国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及整合医学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在应用型医学院校的卫生管理类专业中将医学整合课程“基础医学概论”进行专业化改革,以适应提升人才专业化培养的社会需求。经过... 随着中国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及整合医学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在应用型医学院校的卫生管理类专业中将医学整合课程“基础医学概论”进行专业化改革,以适应提升人才专业化培养的社会需求。经过多轮实践运行,达到了将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专业化的教学改革目标,这对医学院校整合课程专业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医学院校 基础医学概论 整合课程专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