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新阳主排洪渠修复工程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康晓鹍 杨明结 +3 位作者 陈振期 潘尧 梁滨 郑克白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0,共8页
介绍了厦门市海沧区新阳主排洪渠基本情况和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新阳主排洪渠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流域污染控制方案,提出了新阳主排洪渠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思路、主要目标和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在内源清理、源头面源污染控制和污... 介绍了厦门市海沧区新阳主排洪渠基本情况和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新阳主排洪渠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流域污染控制方案,提出了新阳主排洪渠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思路、主要目标和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在内源清理、源头面源污染控制和污水有效截留的基础上,制定了改造入渠排水口,设置渠道水生态循环处理台地,增加必要的人工推流曝气设施等综合处理方案。经过一定时间的调试运行,目前水质有明显改善,已基本消除黑臭,为河道水系修复和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黑臭水体 生态修复
下载PDF
环东海域(下潭尾湾)排洪工程中调蓄池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明结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22期49-52,共4页
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和纳污溢流设施,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保障区域水体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环东海域(下谭尾湾)排洪工程中4座调蓄池为例,从汇水区域划分、调蓄池的规模确定、调蓄池主要设计内容及其平面竖向布... 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和纳污溢流设施,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保障区域水体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环东海域(下谭尾湾)排洪工程中4座调蓄池为例,从汇水区域划分、调蓄池的规模确定、调蓄池主要设计内容及其平面竖向布置等方面,介绍调蓄池设计及其运行工况。指出调蓄池对城市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本文对排洪截污、流域综合治理等相关工程项目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池 初期雨水 城市排洪 雨水净化
下载PDF
山地城市排洪排涝规划对策——以三明市排洪排涝为例
3
作者 杨明结 《中华建设》 2012年第6期95-97,共3页
1.三明市排洪排涝问题分析 1.1现状概述 三明市城区地处沙溪流域中游狭长的山涧河谷盆地——梅列盆地内,市区(梅列区、三元区)属山区丘陵地带,四面高山环抱,植被良好。沙溪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城区而过,城市位于沙溪河各阶地... 1.三明市排洪排涝问题分析 1.1现状概述 三明市城区地处沙溪流域中游狭长的山涧河谷盆地——梅列盆地内,市区(梅列区、三元区)属山区丘陵地带,四面高山环抱,植被良好。沙溪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城区而过,城市位于沙溪河各阶地上,背城侧为高山丘陵,呈狭长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三明市 排涝 排洪 规划对策 丘陵地带 沙溪流域 带状分布
下载PDF
人工水草-曝气复氧技术在城市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明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3期271-273,共3页
介绍了厦门市马銮湾主排洪渠的水环境状况;分析其主要污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水草-曝气复氧技术对马銮湾主排洪渠进行水体治理。水体治理后;总氮的去除率高达70.5%;总磷的去除率为91.9%;溶解氧达到III类水标准;水体达到黑臭水体... 介绍了厦门市马銮湾主排洪渠的水环境状况;分析其主要污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水草-曝气复氧技术对马銮湾主排洪渠进行水体治理。水体治理后;总氮的去除率高达70.5%;总磷的去除率为91.9%;溶解氧达到III类水标准;水体达到黑臭水体消除标准。本研究证明;人工水草-曝气复氧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有机污染程度;促进水体健康发展。另外;本文详细介绍了人工水草和曝气机用量的计算方法;为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提升 马銮湾 人工水草 曝气复氧
下载PDF
原位人工湿地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明结 《区域治理》 2022年第5期97-100,共4页
近年来,河流水质恶化,需要更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去除河流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改善河流水质,在福建省云霄县山美溪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原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本文介绍有关该人工湿地设计的概述。通过在河流底部建造湿地作为一种原位处理措施... 近年来,河流水质恶化,需要更有效的处理方法来去除河流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改善河流水质,在福建省云霄县山美溪设计并建造了一座原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本文介绍有关该人工湿地设计的概述。通过在河流底部建造湿地作为一种原位处理措施来净化水质,这为原位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流提供了一种工程思路。本文可用于原位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研究,为类似河流水质改善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美溪 人工湿地 净化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