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观视域下FBL+立体教学模式在中医体质学课程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杨星哲 李英帅 +2 位作者 杨正 侯淑涓 林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3-6,共4页
整体观是一种从总体上直观地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是指在教师的参与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研究、学习某个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的过程。中医体质学属于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传统医... 整体观是一种从总体上直观地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是指在教师的参与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采用小组讨论等形式研究、学习某个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的过程。中医体质学属于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传统医学与现代相关学科紧密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应用整体观视域下基于现场的教学法(FBL)+立体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割裂医学整体性的弊端,有助于提升中医体质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 FBL 立体教学模式 中医体质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整体观视域下中医经典教育与新时代融通路径浅析
2
作者 杨星哲 李峰 +3 位作者 马捷 宋月晗 关静 毛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0-12,共3页
经典指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也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整体观把生命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运动变化过程来认识,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事物。顺应时代需求,提升医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岗位胜任力,... 经典指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根源与精髓,也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整体观把生命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运动变化过程来认识,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事物。顺应时代需求,提升医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岗位胜任力,融通中医经典与新时代之新,是新时代对中医院校医学生教育的要求。中医经典的课程设置、理论教学、临床教学的整体观是中医经典和新时代融通的路径。在整体观视域下,中医经典教育与新时代融通需将整体观贯穿教学系统运动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 教育 新时代 融通 整体观
下载PDF
叶天士胃阴学说与脾胃分治思想初探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星哲 《四川中医》 2013年第3期19-21,共3页
仲景脾胃学说论述了脾胃分治观、阳明胃腑宜通宜降、时时顾护胃气、脾无阳不运、注意保存胃津、土虚木乘论、胃气资助营卫、药后饮食调摄等诸多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内经》... 仲景脾胃学说论述了脾胃分治观、阳明胃腑宜通宜降、时时顾护胃气、脾无阳不运、注意保存胃津、土虚木乘论、胃气资助营卫、药后饮食调摄等诸多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脾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内经》中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再到叶天士以其对前人脾胃观点继承的全面性和对胃阴学说的创新阐发,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论体系。叶天士在仲景《伤寒论》的基础上,提出脾胃异治、胃阴虚、护胃阳的观点,特别是胃阴学说的提出,开创了医界之先河。叶天士创立的胃阴学说是对前代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与仲景脾胃学说关系密切,不但用其理、法,也采其方药施于临证,其形成深受仲景学说的影响,拓宽了后世医家治疗脾胃病和从脾胃论治各种疾病的临床思路,堪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师古而不泥古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胃阴学说 脾胃思想 张仲景
下载PDF
中医学乃仁学之探微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星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仁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体现在中医学这门具有明显民族人文特色的传统医学领域。仁学思想与中医学思想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同时,仁学思想也在中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说"中医学乃仁学",毫不为过。
关键词 仁学 中医学 儒学
下载PDF
从瘀毒论治白塞病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星哲 《四川中医》 2013年第6期23-25,共3页
白塞病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瘀毒胶结是白塞病的病机关键,解、化、通三字为治疗白塞病要法。
关键词 白塞病 狐惑病 解毒化瘀疗法
下载PDF
浅谈“同气相求”与“隐喻”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星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同气相求"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隐喻"是语言学上的概念,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将"同气相求"与"隐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有... "同气相求"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隐喻"是语言学上的概念,虽然,两者具有不同的发源,所受的限制和认知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又具有密切的联系。将"同气相求"与"隐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气相求 隐喻 中医
下载PDF
浅谈仲景之“糜粥自治”和“糜粥自养”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星哲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6期132-132,共1页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粥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糜粥自治"和"糜粥自养"两个方面,探讨了糜粥在临床中的妙用。
关键词 张仲景 伤寒论 糜粥自治 糜粥自养
下载PDF
古代药食同源方剂用药特点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翟烨 王靖博 +2 位作者 窦海伟 杨星哲 杨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以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中药食同源物品为依据,结合相关中医古籍记载指导食疗药物实际运用。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养生部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相关药食同源药物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相应... 目的:以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中药食同源物品为依据,结合相关中医古籍记载指导食疗药物实际运用。方法:以《中华医典》中养生部为主的古籍文献所记载的相关药食同源药物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相应药膳食疗方剂,录入Access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药物使用的性味归经规律。结果:从药性看,平性药(食)物使用最多,其次为热性(温性、微温性)药(食)物;从药味看,甘味药(食)物使用最多,其次为辛味药(食)物;归经看,入脾、胃经药(食)物使用最多,其次为入肺、大肠经和肾、膀胱经。结论:古代食疗以平性药(食)物、甘味药(食)物、以入脾、胃经药(食)物使用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用药 方剂 性味 归经
下载PDF
中枢疲劳的机制研究与相关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若冲 吴凤芝 +4 位作者 于清茜 李杰 杨星哲 李峰 张炜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9期181-185,F0003,共6页
随着生活方式及节奏的改变,中枢疲劳已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疲劳类型。本文从中枢疲劳的病因、机制、动物模型及中医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中枢疲劳发生与过量脑力、体力消耗及睡眠障碍等因素相关,主要机制假说有神经递质假说、压力系... 随着生活方式及节奏的改变,中枢疲劳已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疲劳类型。本文从中枢疲劳的病因、机制、动物模型及中医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中枢疲劳发生与过量脑力、体力消耗及睡眠障碍等因素相关,主要机制假说有神经递质假说、压力系统反应机制假说、免疫炎症机制假说、疲劳链假说及线粒体生物合成假说。动物模型构建方法有过度运动法、睡眠剥夺法、神经递质注射法、免疫炎症法及基因工程法,中医药相关研究以证候与中医药抗疲劳剂为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疲劳 睡眠剥夺 过度运动 能量代谢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中西医痤疮病因病机研究撷要 被引量:74
10
作者 杨星哲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29-335,共7页
通过梳理中西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对痤疮的发病机理进行评述,来更全面地认识和提高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提供思路。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与外感风邪、肺经蕴热;湿热蕴结、痰湿互结;毒热互结,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有关。... 通过梳理中西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对痤疮的发病机理进行评述,来更全面地认识和提高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提供思路。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与外感风邪、肺经蕴热;湿热蕴结、痰湿互结;毒热互结,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有关。西医认为,痤疮发病与机体免疫失衡、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炎性因子作用、雄激素作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和遗传相关。中医多采用辨证分型方法医治痤疮,疗效显著却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难以达成共识;西医治疗痤疮内服类维生素A,外用抗生素联合激素软膏治疗,停药易复发。痤疮治疗应中西医相互结合,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中医 西医 病因病机 免疫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疲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星哲 李峰 +6 位作者 毛萌 王若冲 张翼飞 徐一菲 李杰 宋丹丹 于佳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48-752,共5页
疲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疲劳发病机制复杂,常规治疗缺乏有效方案,部分药物有成瘾性和不良反应。中药抗疲劳药物具有安全有效、多种功效协同作用的独特优势。肝脾肾功能失调是疲劳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中药处方多以疏肝... 疲劳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疲劳发病机制复杂,常规治疗缺乏有效方案,部分药物有成瘾性和不良反应。中药抗疲劳药物具有安全有效、多种功效协同作用的独特优势。肝脾肾功能失调是疲劳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中药处方多以疏肝健脾补肾为主。现通过对疲劳的病机、处方用药、抗疲劳作用机制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为中医药抗疲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制 中药抗疲劳 肝脾肾功能失调 疏肝健脾补肾 神经免疫炎症 能量代谢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疲劳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星哲 李峰 +6 位作者 吴凤芝 李杰 徐一菲 王雪娇 王若冲 何青鋆 谭丽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9-217,共9页
疲劳是指开展或维持随意活动过程中出现障碍的表现,既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又可作为多种疾病中出现的症状。疲劳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防治疲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疲劳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能量损耗、代谢产物堆积、递质分... 疲劳是指开展或维持随意活动过程中出现障碍的表现,既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又可作为多种疾病中出现的症状。疲劳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防治疲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疲劳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能量损耗、代谢产物堆积、递质分泌失常、线粒体功能下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疲劳的基因学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基因表达谱研究为疲劳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有望给疲劳的发病机制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在疲劳的基因芯片研究中,信使RNA(mRNA)和微小RNA(miRNA)是常见的研究对象,而围绕某一具体信号通路对疲劳的基因表达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疲劳有效调控靶点的探索较少。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奖励和抑制作用的功能失调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γ氨基丁酸(GABA)和多巴胺(DA)分别作为抑制作用和奖励机制的主导物质备受关注。GABA和DA主导的抑制作用和奖励机制维持平衡则机体无疲劳感,而平衡一旦被打破,则疲劳感形成。同时,DA和GABA受体还可通过调控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来影响机体的疲劳感。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GABA/DA平衡机制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研究有望深入揭示疲劳的发病机制。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检测疲劳人群和正常人群中GABA/DA信号通路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深入探讨疲劳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该文对和疲劳相关的GABA/DA平衡机制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总结归纳,为从基因学研究角度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疲劳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发病机制 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平衡机制 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 基因
原文传递
长航疲劳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星哲 李峰 +6 位作者 吴凤芝 徐一菲 李杰 戴宁 李丹溪 张蔚 于佳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91-1595,共5页
长航疲劳常表现为主观疲劳感、不良情绪和认知功能下降。长航疲劳发生率高,研究长航疲劳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证候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从发病机制、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上看,长航疲劳归属于中枢疲劳。现代医学认为,中枢疲劳与下丘脑-垂体-... 长航疲劳常表现为主观疲劳感、不良情绪和认知功能下降。长航疲劳发生率高,研究长航疲劳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证候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从发病机制、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上看,长航疲劳归属于中枢疲劳。现代医学认为,中枢疲劳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能量代谢异常、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功能失调、免疫功能异常和神经系统炎症、血管活性肽功能障碍等有关。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奖励-抑制机制失衡及相关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失调是中枢疲劳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中医认为,疲劳的产生多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关,肝郁脾虚是长航疲劳的中医证候特点,中医药治疗中枢疲劳具有优势。对长航疲劳中医证候特点和西医发病机制进行探究可为中医药治疗长航疲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航疲劳 中枢疲劳 环磷酸腺苷信号通路 γ-氨基丁酸/多巴胺平衡机制 肝郁脾虚
原文传递
中医药国际化视域下中西医结合的求同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星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4-1176,共3页
中医药国际化背景下,从求同的视角,再一次思考中西医结合中为什么求同、求的是什么"同"、怎样求同,有利于在遵循存异求同原则的基础上寻求措施,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并弥补不足,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奠基,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关键词 中医药国际化 中西医结合 求同
原文传递
略论经方的整体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星哲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6期3-5,共3页
从整体观的视角考量经方,认为经方源于整体观,整体观对于把握经方之旨、谙习经方之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仲景在整体观基础上,丰富了经方的主治病证,扩大了主治范围,打破了一方一病的经方传统,使经方更丰富更完善。第二,整体观使... 从整体观的视角考量经方,认为经方源于整体观,整体观对于把握经方之旨、谙习经方之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仲景在整体观基础上,丰富了经方的主治病证,扩大了主治范围,打破了一方一病的经方传统,使经方更丰富更完善。第二,整体观使经方理论注重事物的相互联系,这种思想赋予了经方理论整体的、动态的思维模式。只有把握了整体观,才能更好地把握经方的理论精髓。第三,仲景医方理法方药交融贯通,被誉为"方书之祖",也是中医理论的集中体现。注重整体是经方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医者在运用经方时所必须要把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整体观 天人合一
原文传递
吴鞠通厥阴病思想探析
16
作者 杨星哲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8期99-100,共2页
吴鞠通在厥阴病的概念、主症、病机、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认为痉厥神昏、舌謇烦躁,多为厥阴证。厥阴病的主症是神昏痉厥,病机是阴盛阳竭,或阳盛阴竭,或阴竭阳脱,治疗厥阴病主要采用熄风清热、泄浊利水和综合论治的方法。
关键词 吴鞠通 厥阴病 《温病条辨》 病机治则
原文传递
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管窥
17
作者 杨星哲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7期3-6,共4页
温法与补法,同属中医治疗疾病"八法"的重要内容,二者结合用之,即为温补法。损容性病症为中医美容学上的概念,脏腑气血虚是损容性病症的重要病因病机,此为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的理论基础。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辨证属脏腑气... 温法与补法,同属中医治疗疾病"八法"的重要内容,二者结合用之,即为温补法。损容性病症为中医美容学上的概念,脏腑气血虚是损容性病症的重要病因病机,此为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的理论基础。温补法治疗损容性病症辨证属脏腑气血虚损者效果显著,有较广阔的运用空间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容性病症 脏腑气血虚证 中医药疗法 温补法
原文传递
针灸疗法在古代疫病防治中的应用与诊疗思路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一菲 庄宛滢 +6 位作者 毛萌 杨星哲 马乾 温乔 王若冲 云小雯 李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64-2467,共4页
基于针灸疗法在古代疫病防治文献记载中的广泛应用与显著疗效,文章拟检索相关医理、医话与医案,梳理不同针灸干预手段在疫病预防、治疗、康复各阶段中的应用,并探讨其理论依据与诊疗思路。针灸疗法多样,艾灸芳香驱邪、回阳扶正,针刺疏... 基于针灸疗法在古代疫病防治文献记载中的广泛应用与显著疗效,文章拟检索相关医理、医话与医案,梳理不同针灸干预手段在疫病预防、治疗、康复各阶段中的应用,并探讨其理论依据与诊疗思路。针灸疗法多样,艾灸芳香驱邪、回阳扶正,针刺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放血疗法可祛瘀生新,导引按跷可调和形神,在疫病防治中展现出各自优势,应用中具有"防治结合,因势利导"、"择法施术,各有所长"、"辨经论治,脏腑同调"等特点,其诊疗思路或可从固护正气、调畅经络、祛邪生新等方面加以理解,为今后针灸疗法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临证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针灸 文献研究 传染病 诊疗思路 临证应用 预防 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