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在肢体浅表软组织异物存留急诊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晓鲲 苏杰 徐贵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004-2005,共2页
目的总结B型超声在急诊行浅表异物存留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外伤后浅表软组织内异物存留患者行高频B型超声诊断并指导手术实施。结果结合患者病史,B型超声在异物存留患者的定位诊断中准确率极高,能够快速实施,并且在手术中... 目的总结B型超声在急诊行浅表异物存留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外伤后浅表软组织内异物存留患者行高频B型超声诊断并指导手术实施。结果结合患者病史,B型超声在异物存留患者的定位诊断中准确率极高,能够快速实施,并且在手术中应用方便。结论 B型超声方便、安全、高效,在浅表软组织内异物的定位诊断及取出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软组织异物 超声检查 取出术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土茯苓提取物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晓鲲 苏杰 徐贵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土茯苓提取物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的体外作用。方法采用MTS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土茯苓提取物对4种消化道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调亡率。结果土茯苓提取物对Eca-109、SGC-7901和COLO205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土茯苓提取物对消化道肿瘤细胞的体外作用。方法采用MTS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土茯苓提取物对4种消化道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调亡率。结果土茯苓提取物对Eca-109、SGC-7901和COLO205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正比,对JF305细胞无明显增殖抑制作用。其可诱导Eca-109、SGC-7901细胞S期细胞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土茯苓提取物对Eca-109和SGC-790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S期细胞增加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对COLO205细胞增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JF305无明显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提取物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晓鲲 徐贵森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1-58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OUP、Elesiver、BIOSIS、HMIC、CNKI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衰竭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OUP、Elesiver、BIOSIS、HMIC、CNKI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文献,检索语种为中英文,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2012年1月,检索有关糖皮质激素对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生存率、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继发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等影响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比值比(OR)或加权平均数(WMD)为效应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上述研究指标分别纳入文献24、6、9、10和9篇,合并效应量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12(95%CI 2.53~3.86)、–0.48(95%CI–0.71~–0.25)、–1.01(95%CI–1.29~–0.73)、0.80(95%CI–0.58~1.10)和0.59(95%CI–0.41~0.85)。与常规内科治疗组比较,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Z=10.37,P=0.000)、改善患者的PT和TBil水平(Z=4.10,P=0.000;Z=7.07,P=0.000),而继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升高(Z=1.39,P=0.165;Z=1.69,P=0.095)。结论糖皮质激素对改善HBV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有明确效果,且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肝功能衰竭 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复苏液体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热休克蛋白90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晓鲲 徐明元 徐贵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932-3934,共3页
目的用不同种类液体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复苏后,对比大鼠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90α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大鼠生存率,为临床治疗失血性休克选择复苏液体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别运用乳酸林格液、聚明胶肽注射... 目的用不同种类液体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复苏后,对比大鼠心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90α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大鼠生存率,为临床治疗失血性休克选择复苏液体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分别运用乳酸林格液、聚明胶肽注射液、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进行液体复苏,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HSP90α蛋白的表达及大鼠死亡率。结果重度失血性休克后运用不同种类液体进行复苏,大鼠心肌组织HSP90α表达、大鼠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可以诱导大鼠心肌组织中HSP90α的表达,当用不同液体进行复苏后各组HSP90α的表达不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提示HSP90α作为一个重要的调控分子参与失血性休克后心肌组织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液体 失血性休克 热休克蛋白90Α
下载PDF
1例骨盆骨折合并肠破裂致死亡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晓鲲 李运明 +2 位作者 徐明元 范云飞 徐贵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00-100,F0003,共2页
病例男性。59岁。2017年4月1Et因“车祸伤致全身多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4h”,急诊收治入医院骨科。患者入院前1d被车撞伤.送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骨盆骨折,为进一步治疗于医院急诊科就诊,诊断为“(1)骨盆骨折;(2)失血性休克?”。... 病例男性。59岁。2017年4月1Et因“车祸伤致全身多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4h”,急诊收治入医院骨科。患者入院前1d被车撞伤.送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骨盆骨折,为进一步治疗于医院急诊科就诊,诊断为“(1)骨盆骨折;(2)失血性休克?”。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心率稍快,约110次/min,余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全身多处擦伤痕迹,无明显活动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肠破裂 腹腔穿刺灌洗
下载PDF
1例肠炎沙门菌感染引发脓毒血症致死亡的诊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鲲 徐明元 +3 位作者 范云飞 苟放 徐朝霞 徐贵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355-1356,共2页
沙门菌是引发人群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细菌,大多数发病较轻,仅仅出现非特异性的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很少引发严重临床后果。但本院最近接诊了1例因食用皮蛋引发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患者,却进展迅速,短期内发生脓毒血症进而死... 沙门菌是引发人群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细菌,大多数发病较轻,仅仅出现非特异性的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很少引发严重临床后果。但本院最近接诊了1例因食用皮蛋引发沙门菌肠道感染的患者,却进展迅速,短期内发生脓毒血症进而死亡,出乎大多数人意料。提醒临床工作者今后面对此类患者,勿掉以轻心,及时予以诊治,力求挽回不利局面,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感染 脓毒血症
下载PDF
非侵入性检查在外伤闭合性腹腔空腔脏器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晓鲲 徐贵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0期2600-260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闭合性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X线、超声检查和螺旋CT检查,提高辅助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该院急诊科2007~2011年就诊的因外伤所致腹腔空腔脏器穿孔15例(均经剖腹探查证实)。归纳腹腔空腔脏器穿孔的特点(螺旋CT检查...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闭合性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的X线、超声检查和螺旋CT检查,提高辅助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该院急诊科2007~2011年就诊的因外伤所致腹腔空腔脏器穿孔15例(均经剖腹探查证实)。归纳腹腔空腔脏器穿孔的特点(螺旋CT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比较这三种非侵入性检查的诊断结果,判断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及X线检查结果相比较,螺旋CT检查在准确性方面更强。结论除仔细观察临床体征外,在辅助检查方面,螺旋CT能够为急诊外伤性腹腔空腔脏器穿孔的诊断提供最多、最有价值的信息,应该积极予以推广,若不具备条件,则应突出超声检查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器穿孔 超声检查 CT X线
下载PDF
胸三角皮瓣在急诊手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晓鲲 李晋 徐贵森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832-1833,共2页
目的应用胸三角带蒂皮瓣修复急诊手外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以第二肋胸廓内动脉的前穿支及其静脉为皮瓣血管蒂,以穿支动脉的体表投影为轴心,皮瓣面积(10~20)cm×(4~10)cm。结果 25例皮瓣全部成活,手功能、外观及前胸外观... 目的应用胸三角带蒂皮瓣修复急诊手外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以第二肋胸廓内动脉的前穿支及其静脉为皮瓣血管蒂,以穿支动脉的体表投影为轴心,皮瓣面积(10~20)cm×(4~10)cm。结果 25例皮瓣全部成活,手功能、外观及前胸外观较为满意。结论胸三角皮瓣是修复急诊手外伤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手术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安全可靠,适合广大急诊医师掌握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三角皮瓣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一种预测下肢蜂窝组织炎的新评分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鲲 徐明元 +3 位作者 范云飞 苟放 罗勇 徐贵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蜂窝组织炎(CE)是全球最常见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在美国,每年患病总人数达到1450万人,其中约230万人到急诊就诊,65万人入院治疗,占住院相关感染的10%,2006年CE门急诊诊疗费用已达到37亿美元。
关键词 下肢 蜂窝组织炎 预测 ALT-70评分
下载PDF
关于急诊科实习医师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鲲 徐贵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6期368-369,共2页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也是实习医师实习的重要场所,能够培养他们最基础的急救技能,另外一般来说,急诊科是实习生进入医院实习的前几个科室,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习惯和思维,为后续的实习工作的开展乃至今... 急诊科是医院诊治、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也是实习医师实习的重要场所,能够培养他们最基础的急救技能,另外一般来说,急诊科是实习生进入医院实习的前几个科室,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习惯和思维,为后续的实习工作的开展乃至今后漫长的行医生涯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基于此,在现代急救医学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我院急诊科对于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采取因材施教,强化实习医师的医学急救意识,重点锻炼实习生独立面对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着重强化他们临床急救技能,起码做到能够基本掌握。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共临床带教200余名实习医师,现将其中的几点体会进行分享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临床带教 实习医师
下载PDF
人皮肤鳞状细胞癌体外三维模型的建立及高侵袭性鳞癌细胞的生物学评价
11
作者 杨晓鲲 杨亚东 +2 位作者 杨桂红 唐书谦 伍津津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65-3467,3471,共4页
目的建立人皮肤鳞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分离高侵袭性细胞亚群,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成功建立人皮肤鳞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消化分离得到高侵袭性鳞癌细胞亚群,比较肉桂醛和干扰素作用后对不同侵... 目的建立人皮肤鳞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分离高侵袭性细胞亚群,并比较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成功建立人皮肤鳞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模型,消化分离得到高侵袭性鳞癌细胞亚群,比较肉桂醛和干扰素作用后对不同侵袭特性细胞亚群的增殖抑制效果,同时比较不同侵袭特性细胞亚群在裸鼠中成瘤效果的不同。结果不同浓度的肉桂醛和干扰素对皮肤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侵袭特性的皮肤鳞癌细胞亚群之间的增殖抑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两种不同侵袭特性的细胞亚群的成瘤特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人皮肤鳞癌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同时运用此种三维培养模型能够筛选得到侵袭特性更强的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培养模型 组织工程皮肤 鳞状细胞 高侵袭性
下载PDF
一例混合浓酸吸入致急性重度肺损伤的救治
12
作者 杨晓鲲 徐明元 +4 位作者 王萍 范云飞 苟放 徐朝霞 徐贵森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427-428,共2页
病例男性,44岁,因吸入“浓酸气雾致突发咳嗽、咯痰伴呼吸困难5 h余”,于2015年7月25日16:44来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缘于当日11:00在仓库内用浓酸清理容器时,不慎吸入大量“浓酸烟雾”,据患者本人回忆所用清洗剂为浓盐酸、浓硝酸及过... 病例男性,44岁,因吸入“浓酸气雾致突发咳嗽、咯痰伴呼吸困难5 h余”,于2015年7月25日16:44来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缘于当日11:00在仓库内用浓酸清理容器时,不慎吸入大量“浓酸烟雾”,据患者本人回忆所用清洗剂为浓盐酸、浓硝酸及过氧化氢混合物,吸入时间约为6min。之后即突发咳嗽,并咯白色泡沫痰,同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发热、胸痛、咯血及痰中带血,无心悸、心前区疼痛及压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 肺损伤
下载PDF
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晓鲲 徐贵森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7期2627-2628,共2页
目的总结运用多种手术方法治疗急诊手外伤患者,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方法 3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者应用胸三角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面积较小者运用鱼际肌转移皮瓣或V-Y推移皮瓣或局部转移皮瓣,另外部分患者可进行指动脉远侧指间关... 目的总结运用多种手术方法治疗急诊手外伤患者,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方法 30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者应用胸三角皮瓣进行修复,缺损面积较小者运用鱼际肌转移皮瓣或V-Y推移皮瓣或局部转移皮瓣,另外部分患者可进行指动脉远侧指间关节皮支蒂指侧方岛状皮瓣。结果该组所列统计患者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伤指皮瓣均最终存活,后期患者对术后手指的形态、功能和感觉均满意。结论手外伤是急诊外科常见病,利用上述手术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安全可靠,适合广大急诊医师掌握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 手损伤 外科学 外科皮瓣
下载PDF
GITR抗体介导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晓鲲 郑峻松 +1 位作者 张新 蒲晓允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649-1651,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家族相关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familyrelated receptor,GITR)抗体通过调节Treg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对L615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了解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家族相关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familyrelated receptor,GITR)抗体通过调节Treg细胞和NK细胞的功能对L615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了解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通过不同的给药方式将L615白血病小鼠设立为4个实验组,提取实验分组后的小鼠脾脏中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L615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在体外观察了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变化情况,并运用RT-PCR进一步观察了体现NK细胞杀伤活性的几个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GITR抗体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脾脏中NK细胞的杀伤活性,表现为同NK细胞活性密切相关的3个指标穿孔素(Perforin)、γ干扰素(IFN-γ)、Fas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GITR抗体能够通过Treg细胞的调节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进而有效的抑制L615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R 调节性T细胞 NK细胞 杀伤活性
下载PDF
GITR抗体介导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杨晓鲲 郑峻松 +1 位作者 张新 蒲晓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365-2367,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家族相关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familyrelatedreceptor,GITR)的抗体通过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进而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来对L615白血病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方法通过不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受体家族相关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familyrelatedreceptor,GITR)的抗体通过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进而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来对L615白血病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方法通过不同的给药方式将L615白血病小鼠设立为4个实验组,提取实验分组后的小鼠脾脏中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L615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在体外观察了NK细胞的杀伤活性变化情况,并运用RT-PCR,进一步观察了体现NK细胞杀伤活性的几个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GITR抗体可以明显增强小鼠脾脏中NK细胞的杀伤活性,具体表现为同NK细胞活性密切相关的3个指标穿孔素(Perforin),γ干扰素(IFN-γ),Fas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GITR抗体能够通过Treg细胞的调节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进而有效的抑制L615白血病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R 调节性T细胞 NK细胞 杀伤活性
下载PDF
GITR抗体对L615白血病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杨晓鲲 郑峻松 +1 位作者 张新 蒲晓允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型TNF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抗体对L615白血病(T淋巴细胞来源白血病)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L615小鼠建立白血病模型,分3个实验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观察实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型TNF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ITR)抗体对L615白血病(T淋巴细胞来源白血病)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L615小鼠建立白血病模型,分3个实验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观察实验小鼠生存状态及时间,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外周血和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化,肝脾指数,肝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GITR抗体使用组能延长L615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时间,可引起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坏死,肝脾指数降低。结论通过免疫调节机制GITR抗体能够有效地抑制L615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R抗体 L615白血病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84例坠落伤急诊救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晋 徐朝霞 +3 位作者 杨晓鲲 白光兴 蔡钦 方斐 《西南军医》 2009年第5期892-892,共1页
目的探讨高处坠落伤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84例坠落伤患者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62例,致残15例,死亡7例。堕落高度低于3m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堕落高度大于9m者,伤情危重,死... 目的探讨高处坠落伤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84例坠落伤患者伤情特点及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治愈62例,致残15例,死亡7例。堕落高度低于3m者伤情较轻,预后好;堕落高度大于9m者,伤情危重,死亡率达1.12%。结论坠落伤患者伤情重,多发伤多,救治难度大,应当以急诊救治为主,实行多学科协作的一体化救治模式,充分发挥医院整体实力,以提高急诊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坠落伤 急救
下载PDF
介绍一种已被国际临床研究验证有效的WHO创伤治疗核对清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运明 谭映军 +2 位作者 杨晓鲲 徐贵森 李刚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8期479-480,共2页
2016—08—18,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创伤大会上,宣布实施创伤治疗核对清单(trauma care checklist,TCC)。TCC是专门为急救部门设计的一种简单清单,要求医护人员在两个关键时间点(... 2016—08—18,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创伤大会上,宣布实施创伤治疗核对清单(trauma care checklist,TCC)。TCC是专门为急救部门设计的一种简单清单,要求医护人员在两个关键时间点(首次及第二次检查伤者后即刻、离开伤者前)进行核对,确保无遗漏威胁患者生命的情况,并已及时执行救命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创伤治疗核对清单 灾难救援
下载PDF
GITR抗体对L615白血病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杨晓鲲 郑峻松 +1 位作者 张新 蒲晓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37-1839,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型TNF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 ITR)的抗体对抗小鼠L615白血病(T淋巴细胞来源白血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以L615小鼠建立白血病模型,分3组实验组以及阴性对照组,观察实...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发型TNF受体(glucocorticoid-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G ITR)的抗体对抗小鼠L615白血病(T淋巴细胞来源白血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以L615小鼠建立白血病模型,分3组实验组以及阴性对照组,观察实验小鼠生存状态及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外周血和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化、肝脾指数、肝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G ITR抗体可以延长L615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时间,可引起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坏死、肝脾指数降低、肝脾组织被白血病细胞浸润,提示G ITR抗体能够降低和缓解白血病细胞所致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升高和浸润,以及肝脾的肿大。结论通过免疫调节机制G ITR抗体能够有效地抑制L615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TR抗体 L615白血病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A431鳞状细胞异种移植瘤模型中c-Kit信号通路诱导其对EGFRIs耐药机制的影响
20
作者 张丽霞 杨晓鲲 +2 位作者 王倩 赵蓓 蔡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4-1218,1251,共6页
目的建立EGFRIs(吉非替尼)耐药的EGFR野生型移植瘤模型,并研究其可能耐药机制。方法雌性BALB/c裸鼠皮下注射A431细胞,肿瘤生长到150×200mm^3,口服给予50mg/kg的吉非替尼,1次/d,连续25周后对EGFRIs产生耐药。比较敏感和耐药移植瘤... 目的建立EGFRIs(吉非替尼)耐药的EGFR野生型移植瘤模型,并研究其可能耐药机制。方法雌性BALB/c裸鼠皮下注射A431细胞,肿瘤生长到150×200mm^3,口服给予50mg/kg的吉非替尼,1次/d,连续25周后对EGFRIs产生耐药。比较敏感和耐药移植瘤的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谱寻找目的基因。耐药模型分别接受空白对照组、吉非替尼、目的基因抑制剂(AMG706),或它们的混合物治疗21d,检测肿瘤组织生长、细胞凋亡、目的基因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C-kit在吉非替尼耐药的A431异种移植瘤中过表达,双重阻断EGFR和c-Kit信号有协同作用,引起细胞凋亡。结论 A431异种移植瘤模型中诱导的吉非替尼耐药可能与c-Kit过表达有关。EGFRIs和c-Kit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可能阻断这种耐药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A431 C-KIT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