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知识点过载的挑战与应对——阶梯课程协同配合策略及多源教学资源比选重构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鹏 秦传玉 杨朝格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工程学科的重要课程,面临着知识点过载和教学资源不足的挑战。本研究基于该课程实际,探索了跨课程协同和多源教学资源比选重构的教学优化策略。首先,研究团队借助专业基础课程和环境监测等专业课程的阶梯式协同教学,实...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工程学科的重要课程,面临着知识点过载和教学资源不足的挑战。本研究基于该课程实际,探索了跨课程协同和多源教学资源比选重构的教学优化策略。首先,研究团队借助专业基础课程和环境监测等专业课程的阶梯式协同教学,实现知识点的有效分解和组合,解决了知识点过载问题。其次,通过整合线上和线下的多种教学资源,比选和重构,形成多样化、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体系,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研究结果为环境工程专业以及其他理工类专业面临的教学挑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策略和经验,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工程教育认证 慕课
下载PDF
氧化铜纳米颗粒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陈晓晨 张春鹏 +3 位作者 袁梓芮 王锴瑜 张剑宇 杨朝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21-4126,共6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包括其初始浓度、土壤性质以及pH值值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并探索了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菲)和CuO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菲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结果表明,CuO ...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究了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包括其初始浓度、土壤性质以及pH值值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并探索了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菲)和CuO NP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菲对土壤吸附CuO NPs的影响.结果表明,CuO NPs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腐殖酸和有机质对CuO NPs的溶解和稳定作用使得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量较低;pH值为中性的条件下,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量最低;菲的存在占据了部分吸附位点而降低了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量,初始浓度为30和50mg/L的CuO NPs的平衡吸附量分别降低了37.3%和24.7%,但菲的存在并不影响土壤对CuO NPs的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氧化铜 土壤 吸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油相微乳液性质及其增溶菲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瀚元 鹿豪杰 +3 位作者 任黎明 范野 杨朝格 董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96-4302,共7页
以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3种不同的植物油(大豆油、棕仁油、葵花油)作为油相构建微乳相图,探究不同油相对微乳液性质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油相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O/S)的3种植物油基系列微乳液,并对比了它们对菲的增... 以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3种不同的植物油(大豆油、棕仁油、葵花油)作为油相构建微乳相图,探究不同油相对微乳液性质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油相与表面活性剂质量比(O/S)的3种植物油基系列微乳液,并对比了它们对菲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油相对微乳液的成相能力及稀释特性影响较大,其中棕仁油>葵花油>大豆油.3种油相微乳液在不同含水量下具有相似的电导率变化趋势且均为牛顿型流体.制备的3种植物油基系列微乳液对菲的增溶能力均随体系中油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大豆油基微乳液对菲的增溶效果最差,而棕仁油微乳液在O/S值为0.1时对菲的增溶效果最好,可达2.1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增溶
下载PDF
泡沫去除含水层硝基苯微观过程及其稳定化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范野 杨朝格 +2 位作者 张瀚元 其布日 董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61-1067,共7页
为了研究泡沫在地层多孔介质中的微观渗流行为、去除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以及纳米SiO_2颗粒对泡沫稳定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并利用硬脂酸钠对纳米SiO_2颗粒进行了改性以稳定泡沫.结果表明,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破灭和... 为了研究泡沫在地层多孔介质中的微观渗流行为、去除污染物的过程和机理,以及纳米SiO_2颗粒对泡沫稳定性能的影响,制作了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并利用硬脂酸钠对纳米SiO_2颗粒进行了改性以稳定泡沫.结果表明,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破灭和运移是同时发生的,其生成方式与注入气流速度有关,破灭与气体扩散有关,运移则是以大部分被孔道所捕集而少部分以气泡链的形式进行;泡沫去除污染物硝基苯的方式包括乳化增溶、剥离携带和封堵作用,其中封堵作用是主要方式;疏水改性的纳米SiO_2颗粒对泡沫的稳定性有极大的提升,添加的纳米颗粒浓度越大,稳定性越强;纳米SiO_2颗粒稳定的泡沫在模拟中迁移时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随着泡沫注入体积的增大,注入压力及阻力因子增大,封堵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稳定性 纳米SIO2 封堵效应
下载PDF
牧马图
5
作者 杨朝格 《现代班组》 2013年第11期51-51,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