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作用
1
作者 杨李杨 闫奎坡 +2 位作者 刘刚 李一卓 朱翠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3-377,共5页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异常,表现为心室不适当的肥厚或扩张。该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亦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导致心源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衰)。因此,及时且正确诊断评估对于心肌...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异常,表现为心室不适当的肥厚或扩张。该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亦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导致心源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衰)。因此,及时且正确诊断评估对于心肌病患者尤为重要。核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无创、软组织分辨率高及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心肌核磁表现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心肌病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疾病 软组织分辨率 心肌病患者 心脏磁共振 诊断评估 心源性死亡 心肌疾病 不同病因
下载PDF
经导管心房分流装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一项系统评价分析
2
作者 蔡琼 闫奎坡 +4 位作者 高小宁 杨李杨 刘晓萌 曹园圆 谢梦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97-904,911,共9页
目的 经导管心房分流装置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仍存疑,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综合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以全面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全面检索Pud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目的 经导管心房分流装置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方法,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仍存疑,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综合分析随机对照试验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以全面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全面检索Pud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等从建库至2022年10月发表的经导管心房分流装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对照试验,并按选择标准纳入相关文献。经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采取RevMan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包括2篇随机对照试验(670例),和5篇非随机对照试验(178例),共509例患者成功植入了心房分流设备。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导管心房分流装置能够显著增加6 min步行距离(MD=24.01,95%CI:-2.74~50.76,P=0.08),降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MD=-7.63,95%CI:-306.91~291.66,P=0.96),降低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MD=-2.88,95%CI:-3.93~-1.83,P=0.50)以及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MD=-1.32,95%CI:-3.31~0.67,P=0.88)。此外,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MD=3.16,95%CI:0.80~5.52,P=0.89),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明显减少(MD=-3.15,95%CI:-7.92~1.61,P=0.19),而TAPSE在随访期间保持稳定。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评分和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评分(MLFHQ)均有所改善KCCQ:(MD=-11.52,95%CI:-45.68~22.64,P<0.01);MLFHQ:(MD=-20.21,95%CI:-32.8~-7.56,P=0.04),然而,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偏高(RR=5.58,95%CI:2.97~10.50,P<0.01),全因死亡风险也有所增加早期全因死亡的风险(RR=5.00,95%CI:0.61~41.05,P=0.13),全因死亡率:(RR=10.20,95%CI:2.84~36.64,P=0.0004)。结论 研究表明经导管心房分流装置在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分流术 慢性心力衰竭 系统评价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时间感知分组算法
3
作者 杨李杨 陈思远 +2 位作者 张展 朱和一 左德承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2-828,共7页
随着对实时数据流处理需求的增加,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大量的倾斜的数据流以及复杂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对当前的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分组策略提出了挑战。目前已有的分布式流处理分组策略通常关注并行实例之间元组... 随着对实时数据流处理需求的增加,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大量的倾斜的数据流以及复杂分布式系统的异构性对当前的分布式流处理系统的分组策略提出了挑战。目前已有的分布式流处理分组策略通常关注并行实例之间元组数量的均衡性,而忽视了系统异构性对分组策略造成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时间感知分组算法,通过对分布式流处理系统存在的网络异构性和处理能力异构性的分析,综合考虑流处理系统中各下游算子实例的处理时间以及上游算子与下游算子之间的通信时间,并根据键值的频率不同制定不同的路由策略,在较小的开销下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在Apache Flink分布式流处理系统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时间感知分组算法比已有的分组算法在系统吞吐量上提高了10%,在平均处理延迟上降低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处理 分组算法 时间感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