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靖 陆建环 +3 位作者 汤晓静 刘建平 杨柠娜 高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38-2042,共5页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嫌色细胞癌、12例嗜酸细胞瘤、9例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对三种肿瘤的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 目的探讨CT对肾脏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瘤、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嫌色细胞癌、12例嗜酸细胞瘤、9例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对三种肿瘤的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CT值和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进行比较,探讨三种肿瘤的影像差异。结果 1)嫌色细胞癌43.7%(7/16)皮髓质期均匀强化,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酸细胞瘤33.3%(4/12)出现"星芒状瘢痕",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嫌色细胞癌的CT值及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分别为71.6±18.2及0.43±0.16、75.3±15.4及0.43±0.18、65.5±16.3及0.53±0.15,嗜酸细胞瘤为93.1±17.3及0.58±0.17、85.1±24.8及0.54±0.21、63.8±7.4及0.51±0.09,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分别为87.3±31.5及0.58±0.20、84.5±29.3及0.55±0.25、83.4±26.5及0.69±0.22,皮髓质期嫌色细胞癌与另外两组肿瘤病灶CT值和强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泄期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另外两组CT值和强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对于三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和排泄期肿瘤CT值和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有助于三种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脏 嫌色细胞癌 嗜酸细胞瘤 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下载PDF
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靖 杨艳敏 +2 位作者 陆建环 杨柠娜 高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以及小肠CT成像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行胶囊内镜、小肠CT成像、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联合检查...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以及小肠CT成像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行胶囊内镜、小肠CT成像、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联合检查,对3组病例的病变发现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探讨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结果:37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病人,30例受检者发现小肠阳性病变,病变检出率81.1%(30/37),诊断符合率87.9%(29/33)。35例行小肠CT成像检查的病人,24例发现小肠阳性病变,病变检出率68.6%(24/35),诊断符合率82.1%(23/28)。12例行两者联合检查病人,发现小肠阳性病变10例,病变检出率83.3%(10/12),诊断符合率90.9%(10/11)。3组病例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胶囊内镜和CT小肠成像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不能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下载PDF
胶囊内镜及小肠CT成像联合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靖 杨燕敏 +3 位作者 魏忠荣 陆建环 杨柠娜 高丽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以及小肠CT成像(CTE)联合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2016年4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诊治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198例,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行CE、CTE检查、CE及CTE联合检查,对3组病例的病变检出率...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以及小肠CT成像(CTE)联合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9月-2016年4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诊治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198例,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行CE、CTE检查、CE及CTE联合检查,对3组病例的病变检出率及病因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探讨CE及CTE联合检查在小肠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 CE患者72例,检出病变43例,漏诊4例,误诊2例,病变检出率59.7%(43/72),病因诊断符合率87.2%(41/47)。CTE患者86例,检出病变48例,漏诊7例,误诊3例,病变检出率55.8%(48/86),病因诊断符合率81.8%(45/55)。联合检查患者40例,检出病变32例,漏诊2例,病变检出率80.0%(32/40),病因诊断符合率94.1%(32/34),联合检查的病变检出率高于另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诊断符合率与另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及CTE联合检查可提高小肠疾病的病变检出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CT成像 小肠疾病
下载PDF
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食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川梅 魏忠荣 +2 位作者 杨柠娜 靳国伟 江少青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食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经过MSCT检查确诊并经食管镜或手术治疗证实的食管异物的CT影像资料。结果 MSCT异物检出率100%,并经食管镜或及手术方式全部取出,异物类型:鸡鸭骨... 目的探讨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食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经过MSCT检查确诊并经食管镜或手术治疗证实的食管异物的CT影像资料。结果 MSCT异物检出率100%,并经食管镜或及手术方式全部取出,异物类型:鸡鸭骨头、鱼骨片、鱼刺、牙签、核仁、金属、肉团及塑料管棒等;并发症:5例合并穿孔,3例食管周围脓肿形成。结论 MSCT对食管异物检出率高,可发现细小异物,能准确显示异物形状特征、位置、有无并发症,可清晰多方位显示异物与食管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可推荐作为食管异物的首选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后处理技术 异物 食管
下载PDF
不同检查方式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靖 杨艳敏 +3 位作者 魏忠荣 陆建环 杨柠娜 高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24期3828-3830,共3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小肠CT成像(CTE)及气钡双重造影(DCB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86例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CE检查37例(CE组),行CTE检查35例(CTE组),行DCBE检...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E)、小肠CT成像(CTE)及气钡双重造影(DCB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86例O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CE检查37例(CE组),行CTE检查35例(CTE组),行DCBE检查14例(同时行CE和CTE联合检查,DCBE组)。对三组患者的病变发生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探讨CE、CTE及DCBE对OGIB的诊断价值。结果 CE组中,发现小肠阳性病变30例,漏诊3例,误诊1例,病变检出率为81.1%(30/37),诊断符合率为87.9%(29/33)。行CTE组中,发现小肠阳性病变24例,漏诊4例,误诊1例,病变检出率为68.6%(24/35),诊断符合率为82.1%(23/28)。DCBE组中,发现小肠阳性病变6例,漏诊7例,病变检出率为42.9%(6/14),诊断符合率为46.2%(6/13)。DCBE、CE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BE组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CE、CT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GIB的诊断中,CE和CT小肠成像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OGIB的主要检查手段;DCBE诊断价值较低,可选择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透视检查 胃肠道出血
全文增补中
MRI及CT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价值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川梅 魏忠荣 +1 位作者 杨柠娜 靳国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1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CT增强及MRI梯度回波位移同反相位扫描在诊断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例HMNFI患者经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MRI同反相位扫描及多期增强,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像表现,总结误诊原... 目的:探讨CT增强及MRI梯度回波位移同反相位扫描在诊断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例HMNFI患者经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MRI同反相位扫描及多期增强,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像表现,总结误诊原因。结果:7例患者CT检查肝脏形态及大小正常,肝脏多发结节,3例结节有融合,4例病灶边缘见环形极低密度影包绕,强化程度始终较正常肝实质低,5例结节病灶内见正常走行肝血管穿行征;MRI常规TSE序列结节信号未见明显增高,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相上7例病灶区OP像较IP像信号均有明显减低,6例边缘见环形低信号,3例见正常血管穿行征。结论:HMNFI是一种极为少见"类肿瘤样"病变,容易误诊,CT及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尤其是MRI梯度回波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图像较具有特征性,在诊断HMNFI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脂肪变性 类肿瘤样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7
作者 杨柠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0232-0235,共4页
探究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时间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病例来源于本院收治的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行核磁共振成像术检查,研... 探究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在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时间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病例来源于本院收治的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划分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行核磁共振成像术检查,研究组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图像率数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及灌注参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为其采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相对较佳,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价值,同时促使检查时长降低,并可以较为有效地获取准确灌注参数,经研究结果证实可做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头颈部 血管病变
下载PDF
64排螺旋CT扫描对盆腔急腹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靖 魏忠荣 +2 位作者 陆建环 杨柠娜 高丽 《临床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盆腔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07例急腹症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盆腔病变,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的病变发现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07例患者CT共检出病变105例:泌尿系病变5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盆腔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07例急腹症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为盆腔病变,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的病变发现率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107例患者CT共检出病变105例:泌尿系病变52例、妇科病变49例、肠道病变4例,漏诊2例泌尿系结石,误诊4例妇科病变,病变检出率为98.1%(105/107),诊断符合率为94.3%(101/107)。结论 CT扫描对于盆腔急腹症病变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盆腔 急腹症
原文传递
椎动脉CT血管成像在颈椎横突孔区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忠荣 江少青 +1 位作者 靳国伟 杨柠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716-719,724,共5页
目的探讨在颈椎横突孔区创伤中CT血管成像(CTA)对椎动脉(VA)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因颈椎外伤行椎动脉CTA检查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运用容积再现(VR)、图像融合、曲面重建(CPR)、... 目的探讨在颈椎横突孔区创伤中CT血管成像(CTA)对椎动脉(VA)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因颈椎外伤行椎动脉CTA检查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运用容积再现(VR)、图像融合、曲面重建(CPR)、多平面重建(MPR)及血管分析等后处理技术,观察VA有无损伤及其程度、横突孔区骨折与VA损伤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中,横突孔狭窄阳性组35例,狭窄阴性组21例,狭窄阳性组VA损伤19例,狭窄阴性组VA损伤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阳性组中横突孔不同狭窄程度组VA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损伤分布为:V1段3例,V2段16例,V3段5例;管腔狭窄程度为: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7例,重度狭窄5例,闭塞3例。结论椎动脉CTA可以清晰显示VA的解剖走行、损伤程度、范围及其与颈椎横突孔区骨折断端的毗邻关系,为脊柱外科医师病情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横突孔区骨折 椎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闭孔疝32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川梅 魏忠荣 +1 位作者 杨柠娜 江少青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闭孔疝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玉溪市人民医院32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闭孔疝患者的CT资料。结果32例CT诊断为闭孔疝30例,漏诊2例,准确率为93.75%(30/32);其中29例合并小肠梗阻,1例并发...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闭孔疝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玉溪市人民医院32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闭孔疝患者的CT资料。结果32例CT诊断为闭孔疝30例,漏诊2例,准确率为93.75%(30/32);其中29例合并小肠梗阻,1例并发肠壁穿孔;漏诊的2例疝囊均较小;3例未合并肠梗阻,其中1例手法复位后,疝囊恢复,另2例疝内容物为腹膜脂肪,腹痛较轻,保守治疗。结论MSCT方便、快捷,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可多方位、多角度准确显示疝囊的位置、大小、内容物及并发症,为临床确诊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急腹症 闭孔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