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地质学的新领域 被引量:1
1
作者 Wemer E. Piller Mathias Harzhauser +1 位作者 杨楚鹏(译) 万玲(校) 《海洋地质》 2008年第4期71-72,共2页
用地质学的眼光来考察生物多样性中心,特别是对时间以及地质过程的深人思考,为单纯的生物学方法在研究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空间稳定性以及持久性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这些地质过程是与那些影响着大洋盆地间水交换、生物群落的... 用地质学的眼光来考察生物多样性中心,特别是对时间以及地质过程的深人思考,为单纯的生物学方法在研究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空间稳定性以及持久性方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思路。这些地质过程是与那些影响着大洋盆地间水交换、生物群落的迁移以及生境分布的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的。而且全球气候环境也对这些地质过程有着较强的影响,并与之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中心 地质学 地质过程 板块构造活动 空间稳定性 生物学方法 大洋盆地 生境分布
下载PDF
中西西里冲断褶皱带(FTB)的构造背景——油气勘探的前提
2
作者 Raimondo Catalano Valter Gatti +1 位作者 杨楚鹏(译) 万玲(校) 《海洋地质》 2008年第4期67-67,共1页
中西西里地区作为Alpine冲撞带的一段,也是Maghrebian Sicilian冲断褶皱带的一部分。其被描述为欧/非的碰撞后缩合以及Ionian岩石圈俯冲带后撤的结果。位于中西西里的研究区从第勒尼安海岸向南延伸至出露于Caltanissetta海槽北部的第... 中西西里地区作为Alpine冲撞带的一段,也是Maghrebian Sicilian冲断褶皱带的一部分。其被描述为欧/非的碰撞后缩合以及Ionian岩石圈俯冲带后撤的结果。位于中西西里的研究区从第勒尼安海岸向南延伸至出露于Caltanissetta海槽北部的第三纪碎屑-蒸发岩区(其走向为东北-西南),并且该研究区还覆盖于Sicani山脉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褶皱带 油气勘探 构造背景 ALPINE 研究区 俯冲带 岩石圈 碰撞后
下载PDF
北极钻探科考(ACEX)的初始成果报告——北冰洋中央深水区古海洋学及构造演化研究
3
作者 全体科考科学家 杨楚鹏(译) 韩冰(校对) 《海洋地质》 2011年第1期34-53,共20页
2004年夏末,迄今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北冰洋深海地区钻探计划一北极钻探计划(ACEX),在距北极点250km处大洋钻探(IODP)工作正式展开。此次钻探工作揭示了罗蒙诺索夫海岭(水深1300m处)海底地层发育状况,钻探深度达400多米。 据... 2004年夏末,迄今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北冰洋深海地区钻探计划一北极钻探计划(ACEX),在距北极点250km处大洋钻探(IODP)工作正式展开。此次钻探工作揭示了罗蒙诺索夫海岭(水深1300m处)海底地层发育状况,钻探深度达400多米。 据前人推测,罗蒙诺索夫海岭的基底性质极有可能为56Ma从欧亚大陆裂离的长条状陆块,裂离后向北漂移并沉降。海岭上海相沉积一直持续到现今,形成一套连续的古海洋学沉积记录。海岭因其相对于周围深海平原的绝对高度(约3000m)确保其上的沉积层未受到浊流沉积的侵扰。ACEX钻探计划的首要目标就是采集陆壳基底之上的海洋沉积演化历程地层记录。 ACEX钻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以0.5节速度漂流的2—4m厚浮冰条件下进行一系列定位、钻探、取-tL,等高难度作业。罗蒙诺索夫海岭之上的海冰作着跨北极点的漂移,同时也受季风、潮汐以及水流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复杂多变的海冰情况,到目前为止未能揭开被学术界称为“未知海”的北冰洋深海盆的神秘面纱。 基于在滨海带用岩心爪获取的沉积物样品的分析表明,生物沉积碳酸盐岩仅发育于全新世一更新世。上段170m的地层记录了大约15Ma的沉积,这些沉积包括冰载沉积以及少量的小型砾石沉积,这些记录表明该地区冰覆盖状况可以追溯到15Ma前,对于冰覆盖的发育时间以及特征等细节将在以后研究。 在沉积记录中有一段明短的地层沉积间断跨越了晚始新世一渐新世,表明罗蒙诺索大海岭在当时未接受沉积,或遭受剥蚀。中始新世则表现为暗色富有机质的硅质岩沉积。在井深239m处钻遇的孤立冰坠石是中始新世冰运沉积的典型标志。在下,中始新统分界面附近的沉积段中发现大量Azolla spp.化石,表明该地区当时以低盐淡水环境为主。ACEX钻探揭示了著名的早始新世热事件(EETM),分析表明在该热事件期间北冰洋处于亚热带,海水温暖、气候湿润。另外,ACEX钻探也揭示了沉积盖层之下的晚白垩世基岩,为浅水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探计划 古海洋学 北冰洋 北极点 构造演化 深水区 海相沉积 地层记录
下载PDF
科费里盆地白垩系海进-海退层序中烃源岩的生烃潜力
4
作者 Kuldeep Chandra P. C. Philip +2 位作者 P. Sridharan 杨楚鹏(译) 杨丽娟(校对) 《海洋地质》 2011年第3期67-72,共6页
该工作是针对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中与中生界缺氧事件有关的海相泥岩和页岩的生烃潜力进行的一次探索性研究。此次所分析和讨论的数据分别来自科费里盆地的三个主要生烃坳陷(阿里雅卢尔-本地治里坳陷、坦加布尔坳陷和纳加帕提南坳陷)... 该工作是针对被动大陆边缘型盆地中与中生界缺氧事件有关的海相泥岩和页岩的生烃潜力进行的一次探索性研究。此次所分析和讨论的数据分别来自科费里盆地的三个主要生烃坳陷(阿里雅卢尔-本地治里坳陷、坦加布尔坳陷和纳加帕提南坳陷)的钻井岩心样品的测试结果。 前阿尔布阶-赛诺曼阶泥页岩以及康尼亚克阶,三冬阶泥页岩的TOE平均值分别为1.44%和1.16%。主要为海进-海退地层层序的坎潘-马斯特里赫特阶泥岩的TOC平均值在0.62%~1.19%之间。所有经研究的烃源岩层样品的Rock—Eval测试结果表明,氢指数(HI)为30~275mgHC/g TOC,以Ⅲ型干酪根为主。这主要是由于该盆地以陆缘物质碎屑沉积物输入为主所致。 发育于海侵高峰期的深海相沉积环境中的前阿尔布阶-赛诺曼阶地层中,Ⅱ型干酪根类型的比例占有明显优势,其主要来源于海洋浮游有机质的贡献。 像全球其它许多地区一样,与阿尔布阶-赛诺曼期海侵相关的全球缺氧事件同样波及整个科费里盆地,从而导致了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优质烃源岩的广泛发育。然而,康尼亚克-坎潘-马斯特里赫特期的海进,海退过程则被认为对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生烃潜力 地层层序 盆地 海退 白垩系 干酪根类型 被动大陆边缘
下载PDF
大洋钻探计划(IODP)302科考中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原有资料与新成果的大整合
5
作者 Martin Jakobsson Tom Flodén 杨楚鹏(译) 《海洋地质》 2009年第3期19-33,共15页
1引言 作为对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北极钻探科考计划实施所做的准备,一个包含了Lomonosov海岭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的大型勘测数据库已经建立完成。这一综合数据库包括了自1961年至2001年间从浮冰岛、破冰船以及潜艇上采集到的地... 1引言 作为对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北极钻探科考计划实施所做的准备,一个包含了Lomonosov海岭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的大型勘测数据库已经建立完成。这一综合数据库包括了自1961年至2001年间从浮冰岛、破冰船以及潜艇上采集到的地球物理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地球物理学 综合数据库 整合 地球物理资料 数据资料 破冰船 北极
下载PDF
显生宙中东及北非地台的垂向构造运动——有关大陆台地波动的驱动机制的指示
6
作者 Zvi Garfunkel 杨楚鹏(译) 万玲(校) 《海洋地质》 2008年第4期70-71,共2页
中东及北非地区广袤的显生宙沉积盖层沉积于稳定的大陆台地之上,这一大陆台地是伴随泛非造山运动而逐步稳定的。显生宙的沉积盖层的形成经历了数次的沉积和剥蚀,每一次都清晰地记录了垂向构造运动的样式(例如,波长、几何形态以及沉... 中东及北非地区广袤的显生宙沉积盖层沉积于稳定的大陆台地之上,这一大陆台地是伴随泛非造山运动而逐步稳定的。显生宙的沉积盖层的形成经历了数次的沉积和剥蚀,每一次都清晰地记录了垂向构造运动的样式(例如,波长、几何形态以及沉降/剥蚀速率)。长期的地层沉积记录的是连续构造运动叠加累积的结果,这些连续构造运动由深成作用过程所驱动,也可以由海平面的波动所引起,但最终构造活动的影响是其主导。沉积盖层的发育史能够很好的帮助解译作用于大陆台地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运动 驱动机制 北非地区 显生宙 台地 大陆 波动 垂向
下载PDF
Betic-Rif造山带建造与西地中海地球动力学——从Alboran构造域和外Rif构造带的构造与变质演化研究中得到的认识
7
作者 Francois Negro Philippe Agard +1 位作者 杨楚鹏(译) 万玲(校) 《海洋地质》 2008年第4期69-70,共2页
位于地中海西端的Betic-Rif造山带一直存在广泛的争论的问题。我们把从Rif获得的最新的构造、变质以及年代学资料整合进整个Betic—Rif造山带的资料中,以便对其构造演化以及西地中海地球动力学进行精细研究。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 变质演化 西地中海 构造带 RIF 造山带 构造域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西西里-卡拉布里亚近海东南部地区的俯冲构造以及地球动力学演化
8
作者 Vera Valenti Attilio Sulli +1 位作者 杨楚鹏(译) 万玲(校) 《海洋地质》 2008年第4期67-68,共2页
利用两条深层CROP地震侧线对卡拉布里亚俯冲带(在这里爱奥尼亚板块俯冲在伊特鲁里亚板块之下)进行了地震地层学研究。通过对俯冲带的几何学特征、上伏板块的垂向运动及其构造变形所作的分析,将爱奥尼亚-伊特鲁里亚板块互动所造成的... 利用两条深层CROP地震侧线对卡拉布里亚俯冲带(在这里爱奥尼亚板块俯冲在伊特鲁里亚板块之下)进行了地震地层学研究。通过对俯冲带的几何学特征、上伏板块的垂向运动及其构造变形所作的分析,将爱奥尼亚-伊特鲁里亚板块互动所造成的所有构造样式进行全貌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布里亚 地球动力学演化 东南部地区 俯冲构造 地震地层学 板块俯冲 近海 几何学特征
下载PDF
阿特拉斯山脉的形成与演化
9
作者 Geoffrey Ruiz Francois Negro +1 位作者 杨楚鹏(译) 万玲(校) 《海洋地质》 2008年第4期68-69,共2页
研究区在摩洛哥内陆的西西南-北东东向阿特拉斯山脉,其位于西非克拉通和Betic—Rif体系之间。即使这里存在地层缺失现象,但还是不失为一个研究从前寒武纪到现今区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天然实验场。由于目前高阿特拉斯(〉4000m)以及安蒂... 研究区在摩洛哥内陆的西西南-北东东向阿特拉斯山脉,其位于西非克拉通和Betic—Rif体系之间。即使这里存在地层缺失现象,但还是不失为一个研究从前寒武纪到现今区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天然实验场。由于目前高阿特拉斯(〉4000m)以及安蒂阿特拉斯(〉2500m)构造炒往南的高地缺乏有效的定量数据,要进行高地表向的标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演化 阿特拉斯 山脉 西非克拉通 地层缺失 前寒武纪 摩洛哥 研究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