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联合川芎嗪减少游离真皮脂肪瓣体积损失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杨欧欧 罗华 +3 位作者 陈慧 杨慧芬 詹晨妮 徐海滨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联合川芎嗪在减少游离真皮脂肪瓣体积损失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探索最佳的辅助用药方案。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腹部的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到胸部,成功建模。随后将大鼠分成4组(每组20只):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黄...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联合川芎嗪在减少游离真皮脂肪瓣体积损失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探索最佳的辅助用药方案。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腹部的游离真皮脂肪瓣移植到胸部,成功建模。随后将大鼠分成4组(每组20只):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黄芪注射液组,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2 g/mL);川芎嗪注射液组,每天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2.4 mg/mL);黄芪+川芎嗪组,每天腹腔注射含有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1:1的混合液,持续4周。每组在术后即刻、1周、2周和4周取出移植物,测定各时间点真皮脂肪瓣的重量和厚度、氧化损伤程度,并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CD34)的表达。结果:所有给药组都能增加游离真皮脂肪瓣的重量和厚度(P<0.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降低真皮脂肪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所有给药组在第4周都显著增加了游离真皮脂肪瓣组织VEGF的表达,其中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显著增加了CD34的表达(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有助于促使新生血管的形成,减少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助于延缓真皮游离脂肪萎缩。在体积维持上,黄芪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川芎嗪 游离真皮脂肪移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CD34
下载PDF
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重建在早期乳腺癌应用中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欧欧 罗华 +2 位作者 何俊玲 胡祖健 徐海滨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将乳房美学原则应用于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的早期乳腺癌,以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方法在实施一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时,将肿瘤重建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术前设计根据乳房美学原则兼顾肿瘤安全性,选择... 目的探讨如何将乳房美学原则应用于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的早期乳腺癌,以获得良好的外观效果。方法在实施一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时,将肿瘤重建和美学塑形结合起来。术前设计根据乳房美学原则兼顾肿瘤安全性,选择合适假体。术中充分分离使假体放置到位,细节操作精确有效,术中需即时评估美学效果。结果67例腺癌患者应用此方法行一期假体置入乳房再造,外观评价:优53例,良11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这95.5%。结论保留皮肤乳腺切除联合一期假体重建时,从美学的角度和细节控制可实现最佳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乳房重建 假体 美学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并发症的处理策略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欧欧 罗华 +1 位作者 胡祖健 徐海滨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清除的方法和乳房整形修复的临床策略。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2例PAAG注射隆乳术后患者,术前应用B超或MRI明确注射物层次。11例感染患者予引流,21例未感染患者予包囊外清除凝胶;Ⅰ期假体植入12例...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清除的方法和乳房整形修复的临床策略。方法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32例PAAG注射隆乳术后患者,术前应用B超或MRI明确注射物层次。11例感染患者予引流,21例未感染患者予包囊外清除凝胶;Ⅰ期假体植入12例,Ⅱ期假体植入2例,不植入假体18例。结果随访1年,满意29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100%。14例隆乳患者外形对称,美学效果良好。结论根据影像检查指导清除方式,尽量包括包囊完整清除凝胶;乳房修复应在整形美学角度分析形态、软组织厚度、凝胶破坏的程度等方面.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发症 乳房整形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加一期假体重建术治疗乳腺癌19例
4
作者 杨欧欧 徐海滨 +4 位作者 胡祖健 何俊玲 苏昆仑 罗华 胡望华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77-79,共3页
乳腺癌作为现今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诊断与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且日趋明确和完善。当今在注重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提倡着眼于患者治疗后有良好的生存质量。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极大地破坏了女性的形体,对... 乳腺癌作为现今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诊断与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且日趋明确和完善。当今在注重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提倡着眼于患者治疗后有良好的生存质量。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极大地破坏了女性的形体,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治疗方法 保留乳头乳晕 改良根治术 重建术 假体 恶性肿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二至丸合桂枝汤对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治疗后潮热患者生殖激素、改良Kupperman评分和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慧芬 罗华 +3 位作者 杨欧欧 胡祖健 何俊玲 徐海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二至丸合桂枝汤对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治疗后潮热患者生殖激素、改良Kupperman评分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接受他莫西芬治疗出现潮热症状的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138例,按随机数... 目的 探讨二至丸合桂枝汤对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治疗后潮热患者生殖激素、改良Kupperman评分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接受他莫西芬治疗出现潮热症状的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谷维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二至丸合桂枝汤治疗,治疗时间均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殖激素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潮热症状评分;研究组随机抽取30例患者检测治疗前后乳腺组织ki67表达水平;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睾酮(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2、P、LH、FSH、T、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潮热症状评分和改良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潮热症状评分和改良Kupperma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乳腺组织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二至丸合桂枝汤对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治疗后潮热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inal型乳腺癌 他莫西芬 二至丸 桂枝汤 类更年期综合征 ki67
下载PDF
从CXCL12/CXCR4生物学轴探讨乳移平配伍引经药抗乳腺癌肺转移机理体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玲琳 徐海滨 +7 位作者 胡祖健 何俊玲 苏昆仑 杨欧欧 罗华 杨慧芬 刘胜 孙霃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4-927,I0009,共5页
目的:探讨"乳移平"配伍肺经引经药"桔梗"对人乳腺癌肺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HM的增殖、趋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乳移平组、乳移平配伍桔梗组、乳移平配伍川牛膝组、阿霉素组和对照组SD大鼠含药血清... 目的:探讨"乳移平"配伍肺经引经药"桔梗"对人乳腺癌肺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HM的增殖、趋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乳移平组、乳移平配伍桔梗组、乳移平配伍川牛膝组、阿霉素组和对照组SD大鼠含药血清的制备,MTT法测不同组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测细胞趋化活性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测细胞CXCL12、CXCR4、PI3K的表达。结果:与乳移平单方比,乳移平配伍桔梗后可进一步抑制MDA-MB-231HM的增殖能力(P<0.01)和趋化活性(P<0.01)。实时定量PCR结果提示,与乳移平单方比,乳移平配伍桔梗后能进一步下调MDA-MB-231HM细胞株CXCL12、CXCR4基因(P<0.05)。结论:乳移平配伍桔梗通过进一步下调CXCL12/CXCR4生物学轴及其介导的PI3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进一步的抑制乳腺癌肺高转移细胞株增殖能力和趋化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肺转移 乳移平 桔梗 CXCL12/CXCR4生物学轴
下载PDF
真空辅助旋切活检与开放切除活检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俊玲 罗华 +6 位作者 杨慧芬 胡祖健 苏昆仑 杨欧欧 刘玲琳 蓝天 徐海滨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被发现。NPBL是指通过彩色超声、X线、MRI等检查发现而临床体检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500000例NPBL被发现。另据统计在NP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被发现。NPBL是指通过彩色超声、X线、MRI等检查发现而临床体检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500000例NPBL被发现。另据统计在NPBL中约有27%为恶性病变。随着超声高频探头及乳腺全容积成像在乳腺检查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了许多NP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临床触诊 切除活检 应用 NPBL 旋切 真空 超声高频探头
下载PDF
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内分泌治疗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慧芬 罗华 +3 位作者 杨欧欧 胡祖健 何俊玲 徐海滨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9例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 目的探讨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使用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9例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分析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内分泌治疗前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139例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孕酮、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卵泡刺激素和泌乳素检测值明显高于绝经前健康女性(P<0.05),血清雌二醇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139例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的血清P、E2、LH和PRL检测值明显高于内分泌治疗前(P<0.05),而血清T检测值明显则低于内分泌治疗前(P<0.05),血清FSH检测值内分泌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139例患者中入院或就诊时32(23.0%)例主诉有潮热症状,其中53.1%(17/32)为下午潮热,34.4%(11/32)为前半夜潮热,12.5%(4/32)为其它时间潮热;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出现潮热症状的百分率明显增高,与入院或就诊时和辅助放化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下午潮热和前半夜潮热的百分率低于入院就诊时和辅助放化疗后(P<0.05),但辅助放化疗后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其它时间潮热的百分率较入院或就诊时明显升高(P<0.01);139例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血清P和T检测值与其它时间潮热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P=0.006,0.0001)。结论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表现为潮热等症状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可能与血清P检测值的升高和血清T检测值的降低有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潮热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殖激素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潮热
下载PDF
CCL18、MV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祖健 徐海滨 +5 位作者 任兴昌 何俊玲 苏昆仑 杨欧欧 罗华 刘殿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6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8(CCLl8)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90例,癌旁组织标本30例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30例。应...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8(CCLl8)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90例,癌旁组织标本30例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CLl8和MVD在3类组织中表达水平。结果CCL18在乳腺癌组织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和良性组织组(P=0.000).并且乳腺癌的分期越晚CCLl8在乳腺癌组织组表达水平越高(P=0.000),乳腺癌组织组MVD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00),且表达水平在Ⅲ期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0.000)。结论CCL18和MVD均可作为乳腺癌标志物之一,两者表达水平对于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趋化因子18 肿瘤微血管密度 预后
下载PDF
乳腺大汗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附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祖健 徐海滨 +3 位作者 何俊玲 苏昆仑 杨欧欧 杨文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ER、AR和GCDFP-15的表达,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如年龄分布、肿瘤部位以及肉眼形态和影像学特点与非大汗腺...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ER、AR和GCDFP-15的表达,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如年龄分布、肿瘤部位以及肉眼形态和影像学特点与非大汗腺型乳腺癌无明显差别。乳腺大汗腺癌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具有大汗腺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较高的ER、PR阴性率和AR阳性。结论乳腺大汗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汗腺肿瘤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随访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海滨 杨欧欧 +3 位作者 胡祖健 苏昆仑 何俊玲 罗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手术肿瘤学安全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5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NSM)即刻乳房假体重建术(IBR)。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前2年随访...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头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手术肿瘤学安全性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51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NSM)即刻乳房假体重建术(IBR)。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前2年随访1次/3个月,2年后随访1次/0.5~1年,随访时间36~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2例(3.9%)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乳头乳晕部位复发病例。3例(5.9%)发生完全或部分乳头坏死,1例(2%)出现局部皮肤坏死(3cm×2cm)假体暴露经换药3个月后再次手术取出假体,12例(23.5%)切口延期愈合经换药1~2个月切口愈合,7例(13.7%)皮下及假体周围积液,2例(3.9%)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好转。未发生包囊挛缩和假体破裂,乳腺外观主观评价优良率达86.3%。结论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即刻假体重建在肿瘤学上是安全的,同时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不增加局部复发风险,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留乳头乳晕乳腺切除 即刻假体重建
下载PDF
千例乳腺不可触及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俊玲 高建莉 +3 位作者 徐海滨 杨欧欧 罗华 蓝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439-444,共6页
[目的]回顾1012例采用不同定位方式下手术的乳腺不可触及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的病例,概括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患者多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NPBL的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2例患者1278个病灶的临... [目的]回顾1012例采用不同定位方式下手术的乳腺不可触及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的病例,概括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患者多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NPBL的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2例患者1278个病灶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据定位方式不同分3组:X线组、超声组、乳头溢液组(染色定位)。比较各组的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评分及具体表现、病理类型、阳性预测值、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SPSS软件对部分病例的年龄、BI-RADS评分及表现、病理类型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12例不同定位方式下手术NPBL,X线组、超声组、乳头溢液组恶性NPBL病例分别为38、36、23个,X线组及乳头溢液组以原位癌为主,超声组以浸润性癌居多,原位癌分别占各组恶性NPBL的65.8%(25/38)、38.9%(14/36)、73.9%(17/23)。X线组中BI-RADS评分≥4的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24.0%(37/154),超声组中BI-RADS≥4的PPV为8.2%(30/368),溢液组中血性溢液的PPV为25.0%(18/72)。良性NPBL中,X线组以钙化灶为主,多数诊断为乳腺腺病;超声组以结节为主,多数为纤维腺瘤;乳头溢液组则以导管内乳头状瘤为主。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除超声具体表现类型及溢液表现与乳腺病理呈显著正相关外(P<0.01),X线BI-RADS分级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P<0.01)。[结论]超声是检出NPBL最敏感的方式,而X线摄片及溢液特征在恶性NPBL的诊断中体现更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BL PPV 原位癌 定位 X线 超声 乳头溢液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理与乳腺X线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昆仑 徐海滨 +4 位作者 崔凤 胡祖健 何俊玲 汤丽珠 杨欧欧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6期1386-1387,1390,共3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被认为是-种独立的临床类型,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临床上如果能结合乳腺钼钯x线影像特点早期发现TNBC,无... 三阴性乳腺癌(TNBC)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被认为是-种独立的临床类型,具有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特点。临床上如果能结合乳腺钼钯x线影像特点早期发现TNBC,无疑对手术前的治疗计划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X线特征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病理 x线影像特点 临床类型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华 徐海滨 +5 位作者 胡祖健 何俊玲 苏昆仑 杨欧欧 刘玲琳 刘剑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24期1982-1985,共4页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指肿瘤组织原发于甲状腺淋巴组织的器官淋巴瘤,伴或不伴周尉颈淋巴结侵犯[1]。该病临床少见,我们收集1995—02—2010—02共26例PTL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其临床...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指肿瘤组织原发于甲状腺淋巴组织的器官淋巴瘤,伴或不伴周尉颈淋巴结侵犯[1]。该病临床少见,我们收集1995—02—2010—02共26例PTL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临床分析 颈淋巴结侵犯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组织 肿瘤组织 临床资料 住院患者
下载PDF
二至丸合桂枝汤对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潮热症状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慧芬 罗华 +3 位作者 杨欧欧 胡祖健 何俊玲 徐海滨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9期625-626,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内分泌治疗通过改变乳腺癌生长所依赖的内分泌环境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但其中也有约2/3的病例会发生潮热等类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笔者对本...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作为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内分泌治疗通过改变乳腺癌生长所依赖的内分泌环境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但其中也有约2/3的病例会发生潮热等类更年期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笔者对本院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潮热症状的患者采用二至丸合桂枝汤加减治疗,探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潮热症状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二至丸 桂枝汤 潮热 生殖激素
下载PDF
从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讨卡培他滨配伍桔梗抗乳腺癌增殖和侵袭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玲琳 徐海滨 +6 位作者 何俊玲 胡祖健 苏昆仑 杨欧欧 罗华 杨慧芬 蓝天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7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配伍不同归经引经药(引药上行之桔梗、引药下行之川牛膝)对乳腺癌4T1细胞株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从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为桔梗组、川牛膝组、卡培他滨组、卡培他滨+桔梗组、卡培他滨+...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配伍不同归经引经药(引药上行之桔梗、引药下行之川牛膝)对乳腺癌4T1细胞株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从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为桔梗组、川牛膝组、卡培他滨组、卡培他滨+桔梗组、卡培他滨+川牛膝组,空白对照组共6组。MTT法测不同组药物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测不同药物组作用4T1细胞后侵袭能力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测各组TGF-β1、TGF-βRⅡ、Smad2、Smad3、Smad4、Smad7mRNA的表达。结果:卡培他滨、桔梗、卡培他滨+桔梗组、卡培他滨+川牛膝组均具有一定的抑制4T1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卡培他滨组、桔梗组、卡培他滨+桔梗组均能不同程度影响4T1细胞侵袭能力(P<0.05、P<0.05和P<0.01),而卡培他滨配伍桔梗后抑制侵袭能力优于单药卡培他滨(P<0.05)。与对照组比较,卡培他滨组可不同程度下调TGF-β1、TGF-βRⅡ、Smad3、Smad4的mRNA表达,同时上调Smad7的mRNA表达;而单药桔梗和川牛膝对TGF-β1信号通路各因子无明显调控作用。与单药卡培他滨比较,卡培他滨配伍桔梗后可进一步下调Smad4的mRNA表达(P<0.05)。结论:卡培他滨可通过调控TGF-β/Smads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发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活性。卡培他滨配伍桔梗后具有更好的抑制增殖和抗侵袭作用,可能与进一步下调Smad4的mRN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引经药 TGF-β/Smads信号通路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微浸润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华 杨欧欧 +2 位作者 何俊玲 蓝天 胡祖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发生微浸润(DCIS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221例DCIS和DCIS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可能预测DCISM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DCIS)患者发生微浸润(DCISM)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221例DCIS和DCIS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可能预测DCISM的临床、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导管内癌发生微浸润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CIS病灶(肿瘤直径≥2 cm)、可触及肿块、乳房钼靶X线提示钙化和/或肿块、高级别核分级与DCISM显著相关。利用这些因素绘制列线图显示良好的预测性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11,95%CI0.752~0.870)。在校准图形中标准曲线与预测校准曲线拟合良好,表明模型-致性较好。结论基于四个危险因素的列线图能准确预测导管内癌微浸润,该模型对导管内癌患者临床治疗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癌 导管内癌伴微浸润 列线图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18
作者 罗华 何俊玲 +7 位作者 杨欧欧 蓝天 苏昆仑 杨慧芬 詹晨妮 何佳炜 徐海滨 胡祖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9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PC)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7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W例IPC患者(IPC组),随机按1:3比例选择同期浸润性导管癌45例患者(ID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超声...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IPC)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及预后。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7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W例IPC患者(IPC组),随机按1:3比例选择同期浸润性导管癌45例患者(ID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超声表现、钥靶表现、淋巴结转移状况、分子分型、无复发生存等。结果IPC组与IDC组在发病年龄、性别、超声表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钳靶表现、分子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所有患者中位随访63个月(20〜96个月),IPC组和IDC组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93.3%和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DC相比,IPC好发于老年患者,特别是绝经后女性,男性发病较IDC占比更高,超声表现为囊实混合的界清肿块更多见,淋巴结转移更少见;IPC总预后好,对于IPC合并浸润性癌,建议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评估腋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 临床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两种第二眼超声检查在乳腺高危病灶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苏昆仑 徐海滨 +7 位作者 张正贤 徐子宁 崔凤 胡祖健 何俊玲 杨欧欧 刘玲琳 罗华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1162-1165,1174,共5页
目的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与手持式超声(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对MRI检出的高危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MRI检出乳腺高危病灶的患者116例,共132个高危病灶,均行ABVS和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 目的对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与手持式超声(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对MRI检出的高危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MRI检出乳腺高危病灶的患者116例,共132个高危病灶,均行ABVS和HHU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ABVS、HHUS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以及两者对不同MRI影像特征病灶的检出情况。结果 ABVS的乳腺高危病灶检出率高于HHUS(76.5%vs 69.7%,P<0.05);而两种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上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HHUS对MRI影像特征上不同大小、内部强化类型、时间-信号增强曲线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对不同增强类型的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超声检查对非肿块强化型病灶的检出率均低于对肿块型病灶的检出率。结论对于乳腺高危病灶,ABVS作为第二眼超声检查比HHUS检出率更高,但两者对非肿块强化型的病灶检出率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第二眼 成像 三维 磁共振检查 诊断
下载PDF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在乳腺高危病灶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昆仑 罗华 +3 位作者 杨欧欧 詹晨妮 蓝天 杜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9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评价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和第二眼超声对乳腺癌患者MRI额外发现的高危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61例新诊断乳腺癌患者磁共振检查后再行DBT和超声检查.根据MRI检出的高危病灶的位置,记录超声和DBT检出病灶的频率.结果74个MRI额外检出的... 目的评价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和第二眼超声对乳腺癌患者MRI额外发现的高危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61例新诊断乳腺癌患者磁共振检查后再行DBT和超声检查.根据MRI检出的高危病灶的位置,记录超声和DBT检出病灶的频率.结果74个MRI额外检出的高危病灶中,第二眼超声检出55个(74.3%),DBT检出其余19个病灶中的8个(10.8%).61个活检的病灶中25个(41.0%)是恶性病变.高危病灶被分成肿块型和非肿块强化型.第二眼超声能检出94.6%的肿块型病灶,而DBT能检出33.3%的超声不能检出的非肿块强化型病灶.结论增加DBT检查,第二眼超声检出率从74.3%增加至85.1%.其余14.9%患者需行MRI引导下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断层合成 超声 乳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