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布鲁氏菌病原分离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
1
作者 杨正帅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6期117-118,共2页
我国作为养殖大国,绵羊、山羊等养殖数量较大,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养羊业不断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羊肉及相关产品,而且也是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为国家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奉献了力量。但随着养羊业的发展... 我国作为养殖大国,绵羊、山羊等养殖数量较大,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养羊业不断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羊肉及相关产品,而且也是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为国家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奉献了力量。但随着养羊业的发展,导致羊只患布鲁氏菌病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病原分离 养殖数量 综合防治措施 国家统计局 养羊业 乡村振兴 主要经济来源
下载PDF
犊牛血痢的发病特点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
2
作者 杨正帅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5期79-81,共3页
犊牛血痢是一种常见的犊牛急性疾病,通常在晚春和初秋易发。犊牛感染该病后,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和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脱水和血液循环障碍等并发症。该病的发生与胃肠炎相关,而胃肠炎的发生多与病原菌感染有关,多数情况下... 犊牛血痢是一种常见的犊牛急性疾病,通常在晚春和初秋易发。犊牛感染该病后,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和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脱水和血液循环障碍等并发症。该病的发生与胃肠炎相关,而胃肠炎的发生多与病原菌感染有关,多数情况下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等引起。该病主要以防控为主,在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源、饲料以及环境的清洁干净,避免病原体的传播。中药(白头翁、金银花、黄连、车前子、茯苓、白芍、连翘、甘草、白术、黄芩)、西药(恩诺沙星和硫酸庆大霉素等)以及中西联合治疗(恩诺沙星和穿心莲注射液联合使用)都能够有效治疗犊牛血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血痢 中西医结合 防治
下载PDF
生物发酵饲料养猪技术
3
作者 杨正帅 周元军 《农产品加工》 2007年第6期38-39,共2页
  生物发酵饲料是运用有益微生物秸秆等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后,添加一定的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复合制成.……
关键词 发酵饲料 糖化饲料 加工调制饲料 养猪技术 有益微生物制剂 发酵料 饲料转化率 猪场 预混料
下载PDF
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凝血指标变化及手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金海 杨正帅 张斌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凝血功能变化、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4年4月—2019年2月中核404医院骨科采取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PFNA... 目的探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凝血功能变化、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14年4月—2019年2月中核404医院骨科采取手术治疗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PFNAⅡ组、DHS组各50例,PFNAⅡ组采用PFNAⅡ治疗,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血凝块形成速率或α角(α角)和Harris评分。结果PFNA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3.0±10.4)min、术中出血量(114.9±21.0)mL、切口长度(6.2±1.8)cm均少于DHS组(104.9±17.3)min、(158.0±30.7)mL、(9.4±2.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DH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FNAⅡ组和DHS组患者的Hb、Hct、TT、APTT、PT、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复查,PFNAⅡ组患者的Hb(123.8±8.4)g/L、Hct(38.3±3.4)%、TT(18.2±1.1)s、APTT(32.2±1.9)s、PT(12.4±0.9)s高于DHS组Hb(118.7±9.1)g/L、Hct(36.5±2.8)%、TT(17.3±1.0)s、APTT(31.1±2.0)s、PT(11.8±1.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患者的D-D值(0.4±0.2)mg/L低于DHS组(0.6±0.2)mg/L(P<0.05);术后3d复查两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参数,PFNAⅡ组患者的R值(4.9±0.6)min高于DHS组(4.6±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Ⅱ组患者的α角(68.1±5.7)°小于DHS组(71.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PFNAⅡ组和DHS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Ⅱ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DHS具有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患者隐性失血更少、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凝血功能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程度及合并疾病情况对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α1抗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金海 杨正帅 张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2期2421-2424,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程度及合并疾病情况对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α1抗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和中核四〇四医院骨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病例...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疾病程度及合并疾病情况对患者血清组织蛋白酶D、α1抗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和中核四〇四医院骨科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20名作为健康组。统计分析病例组不同程度、不同高血压情况、不同糖尿病情况患者的血清CAT-D、AAT活性,并统计分析2组手术前后的血清CAT-D、AAT活性。结果病例组Ⅰ期、Ⅱ期患者的血清CAT-D、AAT活性均高于Ⅲ期、Ⅳ期患者,Ⅰ期患者的血清CAT-D、AAT活性均低于Ⅱ期患者,Ⅲ期患者的血清CAT-D活性高于Ⅳ期患者,血清AAT活性低于Ⅳ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患者的血清CAT-D、AAT活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AT-D、AAT活性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病例组患者的血清CAT-D、AAT活性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病例组患者的血清CAT-D活性低于手术前,血清AAT活性高于手术前,病例组患者的血清CAT-D活性低于健康组,血清AAT活性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组织蛋白酶D、α1抗胰蛋白酶活性水平随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病变程度而发生变化,而与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无关。检测血清组织蛋白酶D、α1抗胰蛋白酶活性水平能够为判定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退变程度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组织蛋白酶D Α1抗胰蛋白酶 病变程度 合并疾病
下载PDF
锁定钢板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对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金海 杨正帅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对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9年4月收治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骨术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植骨术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对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2019年4月收治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骨术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植骨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锁定钢板三柱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HSS、Rasmussen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HSS、Rasmusse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性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三柱固定联合植骨术进行治疗,其恢复快,安全度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三柱固定 植骨 复杂性 粉碎性胫骨平台 骨折
下载PDF
钽酸钾界面超导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正帅 谢燕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34-1845,共12页
两个绝缘氧化物的界面可以导电,甚至超导,这种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过去一二十年里,最经典的体系是以LaAlO_(3)/SrTiO_(3)为代表的SrTiO_(3)界面电子气及超导(2004年发现界面电子气, 2007年发现界面超导).最近,钽酸钾(KTaO_(... 两个绝缘氧化物的界面可以导电,甚至超导,这种现象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过去一二十年里,最经典的体系是以LaAlO_(3)/SrTiO_(3)为代表的SrTiO_(3)界面电子气及超导(2004年发现界面电子气, 2007年发现界面超导).最近,钽酸钾(KTaO_(3))界面超导的发现为相关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新的氧化物界面超导体系比经典的SrTiO_(3)体系具有更高的超导转变温度、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以及相媲美的可调控性.本文对钽酸钾界面超导的发现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概述了钽酸钾的基本性质、钽酸钾界面超导的发现历程、主要物性特征以及调控方法,探讨了钽酸钾界面电子气的形成机制与超导机理,对钽酸钾界面超导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氧化物界面超导领域尤其是钽酸钾界面体系的发展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超导 氧化物界面 钽酸钾 超导调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