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戴小华《沙城》
1
作者 杨正犁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5年第2期56-58,共3页
八十年代后期马华文坛上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女作家戴小华的《沙城》。 《沙城》剧本于1987年10月在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连载,翌年4月出版单行本,引起海内外文坛和评论界关注,同年由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华语组搬上荧屏,反响强烈,普获好评... 八十年代后期马华文坛上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女作家戴小华的《沙城》。 《沙城》剧本于1987年10月在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连载,翌年4月出版单行本,引起海内外文坛和评论界关注,同年由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华语组搬上荧屏,反响强烈,普获好评。 《沙城》作为影视文学,以其醇厚的美学内涵,给我们提供了充分而独到的批评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特色 人物性格 电视文学剧本 影视文学 合作社 《南洋商报》 美学内涵 马华文坛 艺术世界 历史眼光
下载PDF
燕赵都市报记者队伍的战略储备
2
作者 杨正犁 《采写编》 2005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都市报 战略储备 记者队伍 1998年 2003年 不可或缺 出奇制胜 发展过程 信息资源 经营理念 报纸结构 编委会 全方位 超常规 哑铃型 承受力 综合版 成功 大地 力量 强势 新闻
下载PDF
主持人:报纸操盘手新概念——服务资讯专版新举措的理由与期待
3
作者 杨正犁 《采写编》 2004年第5期20-20,共1页
中国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更加市场化,各家报纸都不得不更加用心地研究自己的市场竞争策略. 市场竞争策略说到底是读者竞争策略.如何拥有更多的读者,其实,答案就一个,那就是要越来越注重服务读者,版面越来越走近读者.于是,一种借鉴于... 中国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更加市场化,各家报纸都不得不更加用心地研究自己的市场竞争策略. 市场竞争策略说到底是读者竞争策略.如何拥有更多的读者,其实,答案就一个,那就是要越来越注重服务读者,版面越来越走近读者.于是,一种借鉴于视听媒体特质的操盘手--版块"主持人"现身报纸的服务资讯专版了.<燕赵都市报>在率先实践中正探索一条有益的编采创新走市场的模式.此举令人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专版 信息服务 信息资讯 主持人 读者交流
下载PDF
也是一种独到——新闻联动的实践与认识
4
作者 杨正犁 《采写编》 2000年第6期32-24,共2页
不知从何时起,假证件泛滥于我们生活中,制贩假文凭等证件的广告粘贴到全国的每一个城市。今年5月,《燕赵都市报》记者聚焦全省各市街头假证广告,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17名记者从包括北京在内的11个城市共推出27篇报道,对这一事实从多层... 不知从何时起,假证件泛滥于我们生活中,制贩假文凭等证件的广告粘贴到全国的每一个城市。今年5月,《燕赵都市报》记者聚焦全省各市街头假证广告,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17名记者从包括北京在内的11个城市共推出27篇报道,对这一事实从多层面进行了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联动 假证 独家报道 新闻策划
下载PDF
台湾文学历史分期刍议 被引量:2
5
作者 汪景寿 杨正犁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台湾文学研究经历了起步的十年,人们又开始对一些基本问题重新思考,台湾文学的历史分期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予以特别关注,也许是有感于当前台湾文学研究的现实状况。应该说,十年来对台湾文学历史的研析还未能准确、充分地切... 台湾文学研究经历了起步的十年,人们又开始对一些基本问题重新思考,台湾文学的历史分期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予以特别关注,也许是有感于当前台湾文学研究的现实状况。应该说,十年来对台湾文学历史的研析还未能准确、充分地切合台湾文学的实际情况,它不仅影响对台湾文学的整体把握,也会使台湾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陷于困境。显然,对台湾文学历史分期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研究 历史分期 台湾新文学 日据时期 转型时期 乡土文学 台湾小说 年代 文学创作 发展时期
下载PDF
论“新生代”(摘要)
6
作者 汪景寿 杨正犁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1年第2期50-51,共2页
力倡开创一代新风的“新生代”,昂首阔步地跨过八十年代。其不寻常的成就诚然可喜,但远未尽如人意,只留下越来越明显的过渡型文学的印记。有人把驰骋于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的“新生代”骄子黄凡称之为“期待的大师”,其实正适用于整个的... 力倡开创一代新风的“新生代”,昂首阔步地跨过八十年代。其不寻常的成就诚然可喜,但远未尽如人意,只留下越来越明显的过渡型文学的印记。有人把驰骋于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的“新生代”骄子黄凡称之为“期待的大师”,其实正适用于整个的“新生代”。也就是说,有成为“大师”的可能,但还需“期待”,这是对“新生代”清醒的如实的估价。记得八十年代末的一天,与一位旅居海外的台湾学者交谈,话题集中于台湾文学的过去和未来。一致的看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作家 台湾文学 八十年代 台湾人 “本土化” 人权 大陆文学 台湾文坛 李昂 非文学因素的影响
下载PDF
“小报”的大文章谋略——“燕赵红色之旅”获奖启示
7
作者 贾永华 刘学斤 杨正犁 《采写编》 2002年第6期9-10,共2页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三位年轻的记者在燕赵这片热土上行程6000多公里,完成了为纪念建党80周年特别策划推出的重点系列报道"燕赵红色之旅";一个月间,以15期专刊形式隆重编排推出这组系列报道.就是这组系列报道荣获2001年河北...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三位年轻的记者在燕赵这片热土上行程6000多公里,完成了为纪念建党80周年特别策划推出的重点系列报道"燕赵红色之旅";一个月间,以15期专刊形式隆重编排推出这组系列报道.就是这组系列报道荣获2001年河北省新闻奖特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赵都市报 报纸 新闻报道 编辑工作
下载PDF
香江碧绿一桃红——记香港著名作家王一桃
8
作者 杨正犁 《乡音》 1997年第3期19-19,共1页
他热情似火,诗意盎然,在世界华文文学界,独秀于香江。与王一桃初识,是6年前藉"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孙中山故乡,葱郁秀美的中山市翠亨村镇。携一身似当时7月骄阳之热情的王一桃,神采奕奕地来往于与... 他热情似火,诗意盎然,在世界华文文学界,独秀于香江。与王一桃初识,是6年前藉"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孙中山故乡,葱郁秀美的中山市翠亨村镇。携一身似当时7月骄阳之热情的王一桃,神采奕奕地来往于与会者中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在美丽的庐山和四季如春的昆明又两度与他重逢,再加上此间的赠书与写信,我们成了友人。"热情似火,真纯如婴。"这是李凖对王一桃的评赞,也代表了所有与王一桃接触过的人对他的感受。他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民族和祖国,尽管几经坎坷,但仍是那样执著王一桃,本名黄寿延,祖籍福建,1934年生于马来半岛丁加奴河畔的一个华侨之家,他自称是"热带的儿子"。尽管少年时代即参加当地进步文化活动,并于50年代初因创办新南洋书店发行高尔基、萧洛霍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一桃 国际学术研讨会 香港作家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香港文学 孙中山 萧洛霍夫 文学活动 三四十年代
原文传递
中国之子——访台湾著名人士陈映真
9
作者 杨正犁 《乡音》 1996年第3期15-16,共2页
初出远门做客的那一年,父亲头一次来看我。在那次约莫10来分钟的晤谈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孩子,以后你要好好记得:首先,你是上帝的孩子;再次,你是中国的孩子;然后,啊,你是我的孩子。我把这些话送给你,摆在羁旅的行囊中,据以为人,据... 初出远门做客的那一年,父亲头一次来看我。在那次约莫10来分钟的晤谈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孩子,以后你要好好记得:首先,你是上帝的孩子;再次,你是中国的孩子;然后,啊,你是我的孩子。我把这些话送给你,摆在羁旅的行囊中,据以为人,据以处事……"记得我是饱含着热泪听受了这些话的。即使将"上帝"诠释成"真理"和"爱",这三个标准都不是容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映真 台湾文学 大陆 乡土文学 理论建设 文学交流 当代文学 创作 两岸 中国
原文传递
“马华文坛”的燕赵女儿戴小华
10
作者 杨正犁 《乡音》 1995年第3期15-15,共1页
我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以来,一直怀着一种浓浓的乡情,愿以微力拙笔追寻和表现世界各地的燕赵籍华文作家,把他们介绍给家乡,同时介绍给世界。我亲身结识的第一位燕赵籍海外作家是马来西亚的戴小华女士。那是1989年盛夏,我应邀到广州中... 我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以来,一直怀着一种浓浓的乡情,愿以微力拙笔追寻和表现世界各地的燕赵籍华文作家,把他们介绍给家乡,同时介绍给世界。我亲身结识的第一位燕赵籍海外作家是马来西亚的戴小华女士。那是1989年盛夏,我应邀到广州中山出席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讨论会。在大会的发言交流中,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文女作家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不仅因为她那出众的才华和美丽,更因为她的祖籍是中国河北。当我们相识互道河北乡情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西亚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 华文作家 国际讨论会 表现世界 中国大陆 女作家 河北 家乡
原文传递
论杜国清的诗观
11
作者 汪景寿 杨正犁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4年第2期82-87,6,共7页
诗观就是对诗的看法,构成诗论的基础。一个诗人的诗观,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基础之上的,杜国清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探讨杜国清的诗观,也必须从支撑诗观的三个支撑点入手。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波特莱尔 超然主义 宇宙观 美的本质 象征诗 超现实 因陀罗 一多相即 艺术作品
原文传递
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翼──评《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
12
作者 汪景寿 杨正犁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41-143,共3页
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翼──评《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汪景寿,杨正犁古继堂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界最早的学者之一,70年代末就已起步,十多年来,研究不辍,著述颇丰,独树一帜。特别是《台湾新诗发展史》和《台湾小说发展史》同时... 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翼──评《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汪景寿,杨正犁古继堂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界最早的学者之一,70年代末就已起步,十多年来,研究不辍,著述颇丰,独树一帜。特别是《台湾新诗发展史》和《台湾小说发展史》同时在海峡两岸出版,普获好评。几乎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新文学 理论批评史 台湾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批评 中国文学理论 新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发展概况 叙述结构 小格局
原文传递
寻根,乘着音乐的翅膀——访美籍华人音乐家汪大卫
13
作者 李爽 杨正犁 《乡音》 1997年第1期27-27,共1页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雷。中华音乐更是民族文化精种最精致的表彰。如果能以它连接世界各地华人与中华本土的血脉,那无疑也是一项最美丽的业绩。美藉华人音乐家汪大卫所致力的就是这样的事业。90年代,他在美国组织华裔子弟交响乐团,为...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雷。中华音乐更是民族文化精种最精致的表彰。如果能以它连接世界各地华人与中华本土的血脉,那无疑也是一项最美丽的业绩。美藉华人音乐家汪大卫所致力的就是这样的事业。90年代,他在美国组织华裔子弟交响乐团,为传播中华之音律、追寻民族文化精神,谱下新的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民族文化精神 交响乐团 音乐家 大卫 青少年 海外华人 中华本 美国 石家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