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特征的脆性岩土材料广义拉伸损伤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殷豪 李忠友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154-157,164,共5页
损伤变量及其演化方程是损伤本构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岩土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多是通过经验假定或试验拟合的方法得到的,缺少必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定义损伤变量为材料受荷变形过程中的能量耗散量与破坏时的临界能量耗散量之比,结合... 损伤变量及其演化方程是损伤本构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岩土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多是通过经验假定或试验拟合的方法得到的,缺少必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定义损伤变量为材料受荷变形过程中的能量耗散量与破坏时的临界能量耗散量之比,结合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设,从材料损伤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具有理论依据的损伤演化方程表达式,从而建立了适用于脆性岩土材料的广义拉伸损伤本构模型。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力跌落现象。对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计算表明:广义拉伸状态下,脆性岩土材料的抗拉强度随侧向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随侧向拉应力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能量耗散 广义拉伸 损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微型抗拔桩桩土接触面模拟分析
2
作者 周俊鹏 黄雪峰 +1 位作者 杨殷豪 方晟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研究微型抗拔桩桩土接触面参数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在现场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ANSYS面-面接触单元模拟桩土接触特性。研究表明:桩土接触黏聚力对侧摩阻力的影响远大于摩擦因数;桩对桩周土的影响范围与桩径成正比;桩身... 为研究微型抗拔桩桩土接触面参数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在现场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ANSYS面-面接触单元模拟桩土接触特性。研究表明:桩土接触黏聚力对侧摩阻力的影响远大于摩擦因数;桩对桩周土的影响范围与桩径成正比;桩身轴力随埋深的分布与桩长有关,桩长超过一定范围时,传递到下部的荷载较小。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发展趋势较一致,说明ANSYS分析结果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抗拔桩 数值模拟 桩土接触 侧摩阻力
下载PDF
适合钙质砂地基注浆加固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可良 许宏发 +1 位作者 杨殷豪 赵良才 《港工技术》 2020年第1期98-103,共6页
注浆技术是岩土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加固地基和截水防渗方式,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理论和施工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对钙质砂注浆研究非常少。本文选取了四种常用的注浆液,分析了不同注浆液的性能,比选了适合钙质砂的注浆液,可为钙质砂注... 注浆技术是岩土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加固地基和截水防渗方式,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理论和施工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对钙质砂注浆研究非常少。本文选取了四种常用的注浆液,分析了不同注浆液的性能,比选了适合钙质砂的注浆液,可为钙质砂注浆加固提供注浆材料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注浆加固 注浆材料 强度
下载PDF
钙质砂渗透性能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可良 许宏发 +1 位作者 杨殷豪 赵良才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年第1期214-215,218,共3页
我国南海岛礁大多为珊瑚岛礁,礁体上层通常为珊瑚碎块、砾石和珊瑚砂,是一种富含碳酸钙或其它难溶碳酸盐类物质的特殊岩土介质,称为钙质砂。钙质砂的工程特性与陆源砂有很大差异,研究其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对南海岛礁开发建设具有重要... 我国南海岛礁大多为珊瑚岛礁,礁体上层通常为珊瑚碎块、砾石和珊瑚砂,是一种富含碳酸钙或其它难溶碳酸盐类物质的特殊岩土介质,称为钙质砂。钙质砂的工程特性与陆源砂有很大差异,研究其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对南海岛礁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钙质砂的渗透特性是其重要的力学性质指标,影响工程地基稳定和地下淡水形成,但目前对渗透特性的研究还较少。文章介绍了多孔介质渗流理论,综述了钙质砂的渗透特性研究现状,并通过室内常水头渗透试验证明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对钙质砂渗透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渗流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自然灾害破坏条件下交通设施抢修
5
作者 张娜 赵海川 +1 位作者 杨殷豪 刘锡鑫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3-17,共5页
为提高自然灾害破坏条件下交通设施抢修速率,保障交通线畅通无阻,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自然灾害破坏条件下交通设施抢修的诸多因素,建立整个交通设施抢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地震破坏下交通设施抢修为例,进行模型验证,分析不同... 为提高自然灾害破坏条件下交通设施抢修速率,保障交通线畅通无阻,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自然灾害破坏条件下交通设施抢修的诸多因素,建立整个交通设施抢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地震破坏下交通设施抢修为例,进行模型验证,分析不同决策条件下对抢修队伍在途数量、抢修道路桥梁设施恢复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提出加强应急救援保障理论研究、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保障效能、提高应急救援快速保障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设施抢修 系统动力学模型 自然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