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步焙烧法制备大比表面积和结晶性增强超薄g-C_(3)N_(4)纳米片及其高效光催化产H_(2)O_(2)
1
作者 陈恒 聂龙辉 +2 位作者 徐凯 杨毅琼 方彩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0,共2页
以水和氧气为原料,光催化产过氧化氢(H_(2)O_(2))具有绿色、清洁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针对氮化碳(g-C_(3)N_(4))本征光催化活性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两步热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和结晶性增强的超薄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剂。煅... 以水和氧气为原料,光催化产过氧化氢(H_(2)O_(2))具有绿色、清洁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针对氮化碳(g-C_(3)N_(4))本征光催化活性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两步热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和结晶性增强的超薄g-C_(3)N_(4)纳米片光催化剂。煅烧条件对g-C_(3)N_(4)的结构属性和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两步焙烧和1℃·min^(-1)最佳升温速率制备的样品(CN-T-1)表现出显著提高的光催化产H_(2)O_(2)效率(3177.0μmol·g^(-1)·h^(-1)),为一步焙烧和1℃·min^(-1)升温速率制备的样品(CN-O-1)(858.6μmol·g^(-1)·h^(-1))的3.7倍,高于文献报导的纯g-C_(3)N_(4)产H_(2)O_(2)效率。CN-T-1在5次循环使用中H_(2)O_(2)产率先略有下降,后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相较于CN-O-1,CN-T-1增强的催化性能归因于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强的结晶性、更高氧吸附能力和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更长的载流子寿命,以及超薄片层使其具有更大的带隙(3.07 e V,比CN-O-1大+0.26 e V)和更正的价带位置。·O_(2)^(-)自由基被证实为主要的活性物种。CN-T-1光催化产H_(2)O_(2)被证实为两步单电子ORR路径(O_(2)+e^(-)→·O_(2)^(-)→H_(2)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H_(2)O_(2)制备 g-C_(3)N_(4)纳米片 光催化机理
下载PDF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实践的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唐天梅 陈永帅 杨毅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6期187-189,共3页
目前国家以及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国家也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标准。医院的放射防护工作越来越重要,医院领导、相关人员也越来越重视放射防护工作。医院的放射防护工作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放射设备,其中包括设备配套的检测设备及防护... 目前国家以及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国家也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标准。医院的放射防护工作越来越重要,医院领导、相关人员也越来越重视放射防护工作。医院的放射防护工作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放射设备,其中包括设备配套的检测设备及防护设施;二是放射人员的管理工作。随着医院的放射设备及放射工作人员的日益增多,对医院相关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制度建设、档案管理、管理实践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应对措施五个方面对放射防护的人员管理工作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工作人员 放射防护 制度建设
下载PDF
定位方法对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毅琼 聂晓历 +1 位作者 叶明蕊 杨海松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8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定位方法对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使用直线加速器实施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钡餐定位,试验组采... 目的探讨定位方法对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使用直线加速器实施放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钡餐定位,试验组采用CT模拟定位,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于CT模拟定位下使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 直线加速器 CT模拟定位 不良事件
下载PDF
BiOBr/g-C_(3)N_(4)S型异质结无H_(2)O_(2)光-自芬顿高效催化降解RhB
4
作者 章辉 程丽青 +7 位作者 胡明玥 李明宇 郑健飞 辛思甜 方彩红 陈恒 杨毅琼 聂龙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1-2130,共10页
通过焙烧-超声混合法成功地制备了BiOBr/g-C_(3)N_(4)S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样品物理属性进行了表征,包括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 通过焙烧-超声混合法成功地制备了BiOBr/g-C_(3)N_(4)S型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样品物理属性进行了表征,包括X射线多晶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研究了所制备样品有/无Fe3+的光-自芬顿催化/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性能。通过捕获实验确定了光催化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提出了光-自芬顿反应的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BiOBr/g-C_(3)N_(4)S型异质结能原位生成H_(2)O_(2),添加Fe3+后,H_(2)O_(2)被原位活化成活性物种且光生电流和载流子分离效率获得显著提高。该光-自芬顿过程能高效降解RhB,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208 min-1,约为无Fe3+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5.3倍,在光-自芬顿循环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Fe3+的加入促进了光生电荷的分离和H_(2)O_(2)的活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空穴和羟基是光-自芬顿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且·O2-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Br/g-C_(3)N_(4) S型异质结 光-自芬顿反应 多相催化 催化机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陈珍文 杨毅琼 +1 位作者 杨海松 陈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558-1559,共2页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疗效等指标。结...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肺功能一秒峰值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显著疗效,对患者肺功能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肺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