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发酵制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汝德 陈琼 陈惠音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EI CAS 2003年第B11期79-83,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主要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作用,综述了三大类乳酸菌发酵制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内容包括: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特点、主要品种和研究方向,乳酸菌类畜禽用微生态制剂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药用乳酸菌活菌制剂的... 本文介绍了主要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作用,综述了三大类乳酸菌发酵制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内容包括:乳酸菌发酵食品的特点、主要品种和研究方向,乳酸菌类畜禽用微生态制剂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药用乳酸菌活菌制剂的种类和双歧杆菌制剂的研发趋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制品 双歧杆菌 微生态制剂 生物学特性 活菌制剂
下载PDF
耐高渗压乳酸菌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汝德 潘力 郭迪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4期37-40,共4页
从酱醅中分离筛选出的耐高渗压乳酸菌,在18%、20%NaCl的浓度下都能生长,并产生乳酸。该菌分别在添加20%生长因子和未添加生长因子的灭菌酱油中培养,均能正常生长繁殖,说明该菌种不仅耐受酱油中18%的NaCl浓度,而且能在酱油中找到生长所... 从酱醅中分离筛选出的耐高渗压乳酸菌,在18%、20%NaCl的浓度下都能生长,并产生乳酸。该菌分别在添加20%生长因子和未添加生长因子的灭菌酱油中培养,均能正常生长繁殖,说明该菌种不仅耐受酱油中18%的NaCl浓度,而且能在酱油中找到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将该菌种在未灭菌的酱油原油中培养,其同样可正常生长繁殖,并较快地成为优势菌株。结合不同的培养温度,发现相对于16℃的低温来说,25℃下菌体的生长繁殖具有更高的速度,菌体量远比16℃下为大。将酱油初始pH调整至7.0,菌种的生长情况远比未调初始pH值的好,说明该菌种耐酸性不强,且pH值对其影响比温度更敏感。研究还发现,该菌种的培养液对沪酿214蒙奇球拟酵母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在生产中,可配合选用沪酿214作为嗜盐性增香酵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酿造酱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耐高渗压 酱油酿造 酱油酿造 乳酸菌 渗压 NaCl浓度 初始PH值 生长因子 应用 生长繁殖 培养温度
下载PDF
超声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汝德 梁汉华 郭乾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6-71,共6页
用低频超声波处理大豆提取液(豆奶)中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STI),并探讨了温度,pH,处理时间,超声波振幅(Ampl.),豆奶浓度和离子强度诸因素对STI超声钝化的影响,正交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用低频超声波处理大豆提取液(豆奶)中的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STI),并探讨了温度,pH,处理时间,超声波振幅(Ampl.),豆奶浓度和离子强度诸因素对STI超声钝化的影响,正交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处理时间、Ampl.和pH。超声钝化STI活性的最适条件是:浓度ω=3%的豆奶,采用振幅为75%的低频超声波,在80℃和pH7.0的条件下处理5min(脉冲3s:2s).在此条件下,豆奶中约70%73%的STI活性可被钝化由于STI中有一部分是稳定性很高的鲍曼-贝尔克(Bowman-Birk)抑制素,故经低频超声处理后仍有约30%的STI活性残留若采用较高频率的超声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钝化 大豆 STI
下载PDF
低频超声波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的处理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汝德 梁汉华 郭乾初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8-102,共5页
采用20kHz的低频超声波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STI)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对经纯化了的鲍曼-贝尔克抑制素(BBI)几乎不起钝化作用,对生豆奶中天然存在的STI的钝化效果要比对从大豆中提取纯化的STI好得多,... 采用20kHz的低频超声波对大豆胰蛋白酶抑制素(STI)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超声波对经纯化了的鲍曼-贝尔克抑制素(BBI)几乎不起钝化作用,对生豆奶中天然存在的STI的钝化效果要比对从大豆中提取纯化的STI好得多,说明纯化了的STI似对超声处理较稳定;豆奶中大分子蛋白组分11S和7S的存在有助于STI的钝化;低频超声波对生豆奶中的BBI似乎有轻微的激活作用;在生豆奶中添加半胱氨酸、亚硫酸钠和胃液素等添加剂对超声钝化STI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作用 大豆 胰蛋白酶抑制素 营养 超声波
下载PDF
动物和人类的肠道菌群的形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汝德 李武明 许燕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2-55,共4页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动物 人类 形成
下载PDF
“贡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汝德 陈惠音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6-40,共5页
乳酸发酵饮料由于其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在市场上越来越受顾客的欢迎。目前市售的半固态玻瓶装的普通酸牛奶和经均质调配的稀型小塑瓶发酵奶,就是一种含活性乳酸菌的健身饮品。
关键词 贡米 乳酸发酵 饮料
下载PDF
益生素及其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汝德 林勉 陈惠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益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在本世纪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肠内微生物群落及其与长寿和抵抗疾病的关系正逐步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文中介绍了目前用作人类益生素制剂及其营养与疗效 ,并对益生素的... 益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在本世纪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肠内微生物群落及其与长寿和抵抗疾病的关系正逐步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文中介绍了目前用作人类益生素制剂及其营养与疗效 ,并对益生素的未来应用作了展望。可以预见 :益生素在食品工业和制药业等行业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素 肠内微生物群落 发酵 乳制品 功能食品
下载PDF
双歧联菌微囊微生态口服液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汝德 林晓珊 +1 位作者 罗立新 郭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4-66,共3页
从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角度 ,以天然原料为主 ,研究适合于双歧杆菌生长的优化培养基配方 ,研制出一种新型双歧联菌微囊微生态口服液 ,解决了液态微生态产品货架期短的问题 ,同时使发酵液得以充分利用 ,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关键词 双歧联菌 混合培养 微囊化 微生态口服液
下载PDF
嗜盐性乳酸菌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汝德 潘力 郭迪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4期67-69,共3页
对从酱醅中分离筛选出的耐高渗嗜盐性乳酸细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如下: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呈阴性,可以在pH5.0下生长,在18%或更高的NaCl浓度中能够正常生长代谢,从葡萄糖主要产L(+)乳酸,属于四联球菌属的嗜盐性... 对从酱醅中分离筛选出的耐高渗嗜盐性乳酸细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如下:该菌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过氧化氢酶反应呈阴性,可以在pH5.0下生长,在18%或更高的NaCl浓度中能够正常生长代谢,从葡萄糖主要产L(+)乳酸,属于四联球菌属的嗜盐性乳酸球菌。进一步对该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得菌株的16SrRNA序列与GenBank登记号为FSB201的嗜盐四联球菌(Tetragenococcus halophilus)具有99%的同源性。再将该16SrRNA序列与乳酸菌分类中17个模式菌株的16SrRNA序列共同创建进化树,发现筛选菌与GenBank登记号为AB106344、AB106343的嗜盐四联球菌亲缘关系最近,证明筛选菌应属四联球菌属中嗜盐四联球菌中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细菌 嗜盐性 生理生化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乳酸菌 嗜盐 生理 GenBank RRNA序列 乳酸球菌 分离筛选 NaCl浓度
下载PDF
双歧联菌株微胶囊的制备条件(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汝德 张丽君 +1 位作者 陈惠音 郭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9,共4页
研究了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以ESMⅡ为囊材 ,以 95 %的乙醇为囊材溶剂 ,提高了微胶囊的安全性 .确定了ESMⅡ的最佳浓度为 8% ,并进一步确定了复合囊材中所添加辅料的浓度和操作条件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双歧联菌株微胶囊具有良好的... 研究了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条件 ,以ESMⅡ为囊材 ,以 95 %的乙醇为囊材溶剂 ,提高了微胶囊的安全性 .确定了ESMⅡ的最佳浓度为 8% ,并进一步确定了复合囊材中所添加辅料的浓度和操作条件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双歧联菌株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肠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胶囊化技术 肠溶性
下载PDF
采用微型包囊技术研制活性双歧联菌微囊微生态制剂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汝德 肖仔君 陈惠音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EI CAS 2003年第B11期38-40,35,共4页
针对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口服时,不耐受强胃酸,活性菌在有氧条件下容易失活,常温下保存期短等存在问题,将微型包囊技术应用于微生态制剂中,并已研制成活性双歧联菌株耐酸肠溶微囊微生态制剂,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双歧联菌株混合... 针对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口服时,不耐受强胃酸,活性菌在有氧条件下容易失活,常温下保存期短等存在问题,将微型包囊技术应用于微生态制剂中,并已研制成活性双歧联菌株耐酸肠溶微囊微生态制剂,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介绍了双歧联菌株混合培养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活性双歧杆菌冻干保护剂和冻干条件的确定,微型包囊复合囊材配方的优化研究,最佳微型包囊方法的确定及微囊化条件的研究,含活性菌微囊的耐酸肠溶试验,含活性菌微囊的保存稳定性试验,50升发酵罐中试结果,以及活性双歧联菌株微囊微生态制剂的研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包囊技术 双歧联菌株 混合培养 工艺优化 微生态制剂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老年人的保健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汝德 陈惠音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EI CAS 1995年第2期22-26,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双歧杆菌的特性及其在肠内的生态,着重论述了双歧杆菌对老年人保健的作用,阐明研究开发老年微生态保健食品的重要性、研究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微生态食品 保健功效 老年人
下载PDF
用微型包囊法研制新型高效微生态活菌制剂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汝德 陈惠音 许燕滨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87-90,共4页
采用流化床技术与喷嘴结合的微型包囊法 ,将 3种双歧杆菌、高效活菌保护剂和双歧促生因子一起作为核心物质 ,包封于无毒囊材中制成耐酸肠溶微囊 (或微球 )。微囊在人工模拟胃液 (pH 1.5~ 2 .0 )中处理 4h ,其中的双歧杆菌活菌数仍保持... 采用流化床技术与喷嘴结合的微型包囊法 ,将 3种双歧杆菌、高效活菌保护剂和双歧促生因子一起作为核心物质 ,包封于无毒囊材中制成耐酸肠溶微囊 (或微球 )。微囊在人工模拟胃液 (pH 1.5~ 2 .0 )中处理 4h ,其中的双歧杆菌活菌数仍保持在 4 4 %以上 ;在人工肠液中处理 12min ,微囊全部崩解释放出活性菌 ,在 37℃下保存 3个月 (相当于常温下 1年以上 ) ,其中的活菌数仍大于 10 9个 /g。有效地解决了胃酸、消化酶和抗生素等对活性双歧杆菌的灭活和产品常温保存期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技术 双歧杆菌 微生态活菌制剂
下载PDF
利用农副产品研制新型高效的双歧因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汝德 张玲华 +1 位作者 陈惠音 林晓珊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5,共5页
工业规模生产活性双歧杆菌饮品及制剂,选择添加何种生长促进物质,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各种农副产品和中药材进行了广泛的普查试验,研制了几种高效的双歧杆菌生长促进物质,其中尤以两种豆类的双酶水解液的促生效果特别显著。采... 工业规模生产活性双歧杆菌饮品及制剂,选择添加何种生长促进物质,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各种农副产品和中药材进行了广泛的普查试验,研制了几种高效的双歧杆菌生长促进物质,其中尤以两种豆类的双酶水解液的促生效果特别显著。采用单一双歧杆菌试验其凝乳时间,可由25~35h缩短到5~7h,且菌数增长十分迅速,是一种味纯、色淡、安全、高效而价廉的促生物质,含有复合双歧因子,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上培养双歧杆菌(其最适添加量为2%~5%),也可直接制成保健功能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双歧因子 双歧杆菌 双酶水解液 食品微生物
下载PDF
双歧生长因子对老年保健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汝德 陈惠音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EI CAS 1995年第1期35-36,21,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双歧生长因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着重论述了双歧生长因子(主要是低聚糖类)对老年保健的生理作用,并提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双歧生长因子和寡糖保健食品的内容和方向。
关键词 双歧生长因子 低聚糖 寡糖食品 保健作用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专业的创办、改革与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汝德 罗立新 《药学教育》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现设有生物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是在原有发酵工程专业、微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就已设立发酵工程专门化;1958年设立微生物工学专业;1981年发酵工程专业获硕...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现设有生物工程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是在原有发酵工程专业、微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1952年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就已设立发酵工程专门化;1958年设立微生物工学专业;1981年发酵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同类专业中历史悠久的学科专业.目前,生物工程系已拥有发酵工程、生物化工两个硕士点和发酵工程、生物化工两个博士点,有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15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制药工程专业
下载PDF
生物工程学科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汝德 《化工高等教育》 2007年第3期63-66,共4页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科的教师,在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十分注重本学科的教材建设。本学科编写的教材数量大,涉及的课程范围广,教材内容新颖、科学性强、系统性好、先进性突出,出版的...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科的教师,在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十分注重本学科的教材建设。本学科编写的教材数量大,涉及的课程范围广,教材内容新颖、科学性强、系统性好、先进性突出,出版的教材颇具特色。本学科教材建设对促进专业课程改革和学科发展,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目前,本学科教材建设正向更高水平和更广范围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学科建设 实践 成效
下载PDF
鸡源双歧杆菌的分离筛选和特性研究
18
作者 杨汝德 陈琼 陈惠音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4年第B11期20-23,共4页
从15天龄健康小鸡盲肠中分离筛选出鸡双歧杆菌B171,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最适培养温度40℃。采用正交实验确定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双歧杆菌B171的增殖菌数为6.2×10^8。双歧杆菌B171在体外对三种鸡肠道致病菌均有明显的... 从15天龄健康小鸡盲肠中分离筛选出鸡双歧杆菌B171,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7.0,最适培养温度40℃。采用正交实验确定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双歧杆菌B171的增殖菌数为6.2×10^8。双歧杆菌B171在体外对三种鸡肠道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双歧杆菌B171对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巴龙霉素耐药,对青霉素、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和杆菌肽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丁胺卡那霉素 体外 肠道致病菌 耐药 万古霉素 新霉素 分离筛选 种鸡 小鸡
下载PDF
纳豆激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立新 黄志立 +2 位作者 潘力 杨汝德 梁世中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构建pPICZαA-NK重组质粒,并转化入E-coli TOP-10中,得到转纳豆激酶基因工程菌,提取重组质粒经单酶切、双酶切、PCR分析及序列测定,证明克隆到载体pPICZαA上的外源基因即为纳豆激酶基因.将重组质粒pPICZαA-NK线性化后,分别转化毕赤酵... 构建pPICZαA-NK重组质粒,并转化入E-coli TOP-10中,得到转纳豆激酶基因工程菌,提取重组质粒经单酶切、双酶切、PCR分析及序列测定,证明克隆到载体pPICZαA上的外源基因即为纳豆激酶基因.将重组质粒pPICZαA-NK线性化后,分别转化毕赤酵母GS115与KM71,在含ZeocinTM的选择性YEPD平板筛选到重组酵母.经检测重组酵母发酵上清液中具纳豆激酶溶纤活性,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外源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纳豆激酶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工程 溶纤活性 基因克隆 重组质粒
下载PDF
双重PCR检测携带有tl和tdh基因的副溶血弧菌毒力菌株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彩云 蔡俊鹏 +4 位作者 杨汝德 陈清 罗立新 吴后波 俞守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共5页
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条件 ,建立并完善双重PCR技术 ,并通过检测阳性对照和待检样品 ,进一步确定其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常规PCR方法中为阳性的样品 ,包括阳性对照以及待检样品 ,在双重PCR方法中也呈现阳性 ,为阴性的样品在本... 在常规PCR技术的基础上优化条件 ,建立并完善双重PCR技术 ,并通过检测阳性对照和待检样品 ,进一步确定其检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常规PCR方法中为阳性的样品 ,包括阳性对照以及待检样品 ,在双重PCR方法中也呈现阳性 ,为阴性的样品在本方法中则也呈现阴性 ;能在血平板中出现溶血圈的在本法中也被印证含有tdh基因。由此证实本方法确实能对tl和tdh两种基因同时进行检测 ,成功地证明了同时检测tl和tdh两种基因的双重PCR方法的可行性。该法不但具有常规PCR的优点 ,而且还能节省耗材和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副溶血弧菌 不耐热溶血素 水产食品 毒力 菌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