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基于“七普”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军昌 杨倚然 杨沅蓉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少子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随之也亟须探究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后果,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少子老龄化压力,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之相对于“未富先老”的发展中省份更显得必要和迫... 少子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随之也亟须探究人口结构变化特征、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后果,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少子老龄化压力,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之相对于“未富先老”的发展中省份更显得必要和迫切。于此,基于“七普”数据并结合历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在“未富先老”境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特征进行系统描述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贵州省未来10年幼龄人口与老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通过少子老龄化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贵州省少子老龄化现状呈现出了幼龄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老幼人口性别、城乡和地区分布差异明显,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劳动人口持续减少,人口流出进一步加重老龄化等显著特点;在未来1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6%,老龄化程度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尽管其间少子化程度将得到一定缓解。而人口少子老龄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在劳动力供给、资源配置、消费结构、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对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因此,随着贵州省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应该不断优化生育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应对由少子老龄化引起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以促进人口的均衡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现状特征 发展趋势 变动影响 贵州省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点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2
作者 杨沅蓉 《老龄化研究》 2023年第3期799-806,共8页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阳市面临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速度快、空巢老人增多、文化水平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对贵阳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特点的统计与分析,提出了加强生育政策宣传,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引进人才平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贵阳市面临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速度快、空巢老人增多、文化水平低等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对贵阳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特点的统计与分析,提出了加强生育政策宣传,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引进人才平衡人口结构等建议,对贵阳市及其他类似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第七次人口普查 现状 特点 贵阳市
下载PDF
毕节市非物质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3
作者 杨沅蓉 吕超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9-116,共8页
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毕节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形成非遗+民族文化空间模式、非遗+旅游IP模式、非遗+跨界+品牌联名模式、非遗+电商模式等... 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毕节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探索形成非遗+民族文化空间模式、非遗+旅游IP模式、非遗+跨界+品牌联名模式、非遗+电商模式等有代表性的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为其他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但也存在非遗产业化程度不高、文旅融合不足、现代化营销观念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应从细分产品市场、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 产业发展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的历史追索——谈顾颉刚中国民族史理论研究的时代轨迹
4
作者 杜鑫 杨沅蓉 《理论研究》 2022年第6期45-52,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顾颉刚西北考察经历及其《中华民族是一个》为主线,追寻顾颉刚中国民族史理论的时代轨迹,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顾颉刚西北考察经历及其《中华民族是一个》为主线,追寻顾颉刚中国民族史理论的时代轨迹,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的历史追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中华民族 西北考察
下载PDF
生态危机时代环境史研究的共生物种志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耿中耀 杨沅蓉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和推广运用,预示着全球生态危机时代的到来,学术界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人文、社会科学界,研究者们跨越了此前将人与自然割裂的二元对立认识藩篱,试图进入跨界物种的共生关系探讨中,以寻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 “人类世”概念的提出和推广运用,预示着全球生态危机时代的到来,学术界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人文、社会科学界,研究者们跨越了此前将人与自然割裂的二元对立认识藩篱,试图进入跨界物种的共生关系探讨中,以寻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论依据。在环境史的文化转向和人类学的历史转向两条进路下,“多物种民族志”的写作范式可为环境史摆脱“整体史”困境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在环境史研究中,探索“共生物种志”的学理依据和实践方案,可服务于全球生态危机时代学科建设之急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危机 环境史 共生物种志
原文传递
浅析天柱碑刻中水井碑刻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6
作者 杨沅蓉 《汉字文化》 2023年第22期127-129,共3页
水井碑刻作为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记录了清水江流域各个水源地的建设历史、修建过程,以及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些碑刻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天柱县保存的水井碑刻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探讨清水江流域的水文化,并了解... 水井碑刻作为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记录了清水江流域各个水源地的建设历史、修建过程,以及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些碑刻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本研究通过对天柱县保存的水井碑刻进行整理分析,旨在探讨清水江流域的水文化,并了解古代人民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情况。这些水井碑刻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为今后清水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井碑刻 历史背景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