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夹脱落致消化道出血2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沱 吴以龙 《微创医学》 2011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经内镜应用金属钛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钛夹闭合产生的机械力将出血血管或裸露血管夹闭,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有报道称该方法的止血成功率达100%,且无再出血和并发症。我院内镜室发现两例钛夹脱落导... 经内镜应用金属钛夹治疗和预防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钛夹闭合产生的机械力将出血血管或裸露血管夹闭,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有报道称该方法的止血成功率达100%,且无再出血和并发症。我院内镜室发现两例钛夹脱落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钛夹脱落 消化道出血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55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5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 5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45例,阳性检出率为86.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痛苦,对不明原因消化...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间5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 52例患者共检出病变45例,阳性检出率为86.5%。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痛苦,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出血 诊断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沱 吴以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6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各种抗体的存在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325例患者血清中Hp的5种抗体:CagA抗体、VacA抗体、Ure抗体、Hsp60抗体、RdxA抗体。结果:慢性胃炎组5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各种抗体的存在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325例患者血清中Hp的5种抗体:CagA抗体、VacA抗体、Ure抗体、Hsp60抗体、RdxA抗体。结果:慢性胃炎组5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0.5%,23.5%,69.4%,25.9%和31.7%;消化性溃疡组58.6%,28.2%,69.5%,13.4%和16.3%;胃癌组27.2%、28.4%、59.1%、43.2%和19.3%,对照组18.3%、25%、65%、15%和41.6%。结论:不同抗体的存在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HpI型(CagA/VacA)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Hsp60抗体提示严重胃炎及有胃癌倾向;Ure抗体普遍存在于人群中;RdxA抗体阳性提示对甲硝唑药物敏感;Hp抗体谱检测有助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上消化道疾病 检测
下载PDF
肺栓塞49例误诊分析
4
作者 杨沱 陈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4期398-399,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病人确诊病例,提高早期诊断。方法收集我院1998~2006年间确诊肺栓塞病人。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归纳其误诊的原因,建立肺栓塞诊治流程。结果肺栓塞病人。临床表现多样性,易误诊。结论通过系统认识肺栓塞... 目的通过分析肺栓塞病人确诊病例,提高早期诊断。方法收集我院1998~2006年间确诊肺栓塞病人。观察其临床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归纳其误诊的原因,建立肺栓塞诊治流程。结果肺栓塞病人。临床表现多样性,易误诊。结论通过系统认识肺栓塞及其多样性表现,肺栓塞病人是可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分析 肺栓塞 确诊病例 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 辅助检查 诊治流程 早期预防
下载PDF
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改良法植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43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杨沱 吴以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1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改良法植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43例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患者,在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采用改良法即黄斑马导丝尝试越过狭窄段,引导释... 目的研究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改良法植入食管支架治疗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43例食管贲门癌性重度狭窄患者,在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采用改良法即黄斑马导丝尝试越过狭窄段,引导释放食管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支架移位及并发症、术后2周治疗效果。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释放支架,成功率100.00%,术后2例(4.65%)出现支架轻度移位,8例(18.6%)出现胸痛,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周狭窄扩张程度和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鼻胃镜联合X线监视下,采用改良法容易通过狭窄段,手术成功率高,支架移位低,手术并发症少,术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狭窄 黄斑马导丝 鼻胃镜 X线 食管支架
下载PDF
两种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和临床意义
6
作者 杨沱 吴以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5期212-212,共1页
目的:回顾近两年胃镜组织病理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248例,同时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和14C呼气试验检测,探讨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的选择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248例分为A、B两组,A组123例,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幽门螺... 目的:回顾近两年胃镜组织病理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248例,同时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和14C呼气试验检测,探讨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的选择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248例分为A、B两组,A组123例,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B组125例,抗Hp治疗前后分别进行14C呼气试验检查。结果:抗Hp治疗前,A组中阳性110例,阴性13例,B组阳性100例,阴性25例,A、B两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抗Hp治疗后,A、B两组检测结果仍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流行病学筛查和抗Hp治疗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面,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明显优于14C呼气试验,在抗Hp治疗后的疗效监测方面,14C呼气试验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幽门螺杆菌 方法 比较
下载PDF
冷EMR治疗5~20mm结直肠无蒂息肉的临床研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444-1446,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冷EMR治疗5~20mm结直肠无蒂息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5~20mm的无蒂息肉150枚,根据息肉的大小分为A、B、C组,各50枚。A组息肉大小5~10mm,B组11~15mm,C组16~20mm... 目的:比较分析冷EMR治疗5~20mm结直肠无蒂息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5~20mm的无蒂息肉150枚,根据息肉的大小分为A、B、C组,各50枚。A组息肉大小5~10mm,B组11~15mm,C组16~20mm,采用黏膜下注射后,病灶隆起,用圈套器切割病灶(非通电),比较三组结肠息肉的单个息肉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标本回收率、术中出血率、钛夹使用率、迟发性出血、穿孔率。结果:A、B、C三组单个息肉切除时间、完整切除率、标本回收率、迟发性出血、穿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中术中出血率、钛夹使用率明显高于A、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20mm的结直肠无蒂息肉,冷EMR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15mm以上的息肉,虽术中出血偏多、钛夹使用增加,但同样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EMR 结直肠无蒂息肉 切除
下载PDF
含莫西沙星三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以龙 杨沱 +3 位作者 林敏 陈炜生 黄丽静 黄兆许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43-144,共2页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三联7天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根除效果。方法将200例Hp感染初治患者、34例第2次治疗患者、32例第3次治疗患者纳入观察,莫西沙星400mg,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呋喃唑酮100 mg,2次...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呋喃唑酮、埃索美拉唑三联7天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根除效果。方法将200例Hp感染初治患者、34例第2次治疗患者、32例第3次治疗患者纳入观察,莫西沙星400mg,1次/d,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呋喃唑酮100 mg,2次/d,疗程1周。疗程结束后4~6周复查Hp,观察Hp根除率、糜烂或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于初治Hp(+)患者有效率为89.5%,复治Hp(+)患者有效率为83.3%。比较多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腹部不适和头晕,一般出现在服药后3~5 d之间,且可以忍受,只有2例因头晕、头痛、呕吐而停药。结论含莫西沙星三联1周疗法有效率高,顺应性高,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一线甚至二线补救治疗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 莫西沙星 埃索美拉唑 呋喃唑酮
下载PDF
无痛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吴以龙 陈丹凤 +5 位作者 李莉 林敏 林卫星 杨沱 黄丽静 黄兆许 《中国消化内镜》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86例胆总管结石者在静脉麻醉下先行ERCP检查,再采用EST或/球囊扩张、碎石网篮、取石网篮或/和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86例胆总管结石者在静脉麻醉下先行ERCP检查,再采用EST或/球囊扩张、碎石网篮、取石网篮或/和球囊取石、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或/胆道塑料支架引流等治疗方法。结果内镜下取石成功81例,成功率94.2%,失败5例。13例出现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症状轻微,无特殊处理。结论无痛ERCP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有利于检查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安全有效,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ERCP 胆总管结石 EST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黏膜病变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卫星 吴以龙 +2 位作者 陈丹凤 林敏 杨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黏膜病变患者52例,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ESD手术完成率100%,术中出血7例(13.5%),术后延迟性出血3例(5.8%),穿孔3... 目的观察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黏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肠黏膜病变患者52例,均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ESD手术完成率100%,术中出血7例(13.5%),术后延迟性出血3例(5.8%),穿孔3例(5.8%)。52例手术共切除57处病变,病灶位于胃部49处病变,一次性整块切除47处(95.9%);病灶位于结直肠8处病变,一次性整块切除7处(87.5%)。组织学完全治愈性切除47处病变(82.5%),其中胃部41处(83.7%),结直肠部6处(75.0%)。非治愈性切除10处(17.5%),胃部8处(16.3%),结直肠2处(25.0%)。5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1例,早癌7例,增生性息肉4例。术前30例患者进行病理分析,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9例,早癌2例,增生性息肉1例。术后病理结果完全符合22例(73.3%)。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黏膜病变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黏膜病变 并发症 安全性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以龙 杨沱 +2 位作者 林敏 黄丽静 陈国平 《中外医疗》 2008年第23期21-,共1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粘膜溃疡和吞咽困难。口腔粘膜溃疡8例(100%),黄疸6例(75%),呕血、黑便5例(62....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粘膜溃疡和吞咽困难。口腔粘膜溃疡8例(100%),黄疸6例(75%),呕血、黑便5例(62.5%),咳嗽、咳痰、胸闷、气短4例(50.0%),ARDS1例(12.5%),少尿2例(25.0%)。早期出现烦躁、昏睡、昏迷2例(25.0%)。结论百草枯中毒的特征是多脏器损伤和衰竭,最常见为口腔、食道、胃粘膜的腐蚀和肝、肾、肺损伤,死亡率极高。对百草枯中毒应积极综合治疗加早期进行血液灌流治疗,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中毒 血液灌流
下载PDF
37例胃石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卫星 吴以龙 +3 位作者 黄丽静 林敏 杨沱 黄兆许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4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植物性胃石治愈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确诊的37例胃石,分析胃石部位、成分、大小、数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37例患胃石症患者,溃疡发生率极高,达78.39%,胆汁反流型胃炎发生率低,仅5....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植物性胃石治愈率、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确诊的37例胃石,分析胃石部位、成分、大小、数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37例患胃石症患者,溃疡发生率极高,达78.39%,胆汁反流型胃炎发生率低,仅5.41%。其中28例大胃石患者行内镜治疗,27例经镜下治疗胃石成功取出,成功率为96.43%;另1例术后并发小肠梗阻转外科手术治疗,占比3.57%。9例小胃石患者给予药物溶石治疗,7例痊愈,治愈率77.78%,2例出现小肠梗阻转外科手术,占比22.22%。结论:内镜下治疗植物性胃石安全、成功率高,应首选。经内镜下应用胃石切割器将胃石切碎并应用取石网篮或异物钳分次取出胃石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花费少,便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石 内镜 胃石切割器 药物溶石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3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志强 杨沱 曹然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4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菌留置引流导管穿刺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1次成功置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每天以甲硝唑冲洗两次,患者体温、白细胞迅速降至正常,最终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菌留置引流导管穿刺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收治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1次成功置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每天以甲硝唑冲洗两次,患者体温、白细胞迅速降至正常,最终脓腔、临床症状全部治愈。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冲洗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具有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费用低、疗效好,可以作为临床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 肝脓肿
下载PDF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7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以龙 黄丽静 杨沱 《微创医学》 2009年第6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高频电治疗仪通过内窥镜实施治疗操作将息肉摘除。结果765例(1 175枚)息肉切除均获得成功,3例并发出血,经钛铗等止血治疗成功。切除的息肉组织为腺瘤性息肉433枚,幼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高频电治疗仪通过内窥镜实施治疗操作将息肉摘除。结果765例(1 175枚)息肉切除均获得成功,3例并发出血,经钛铗等止血治疗成功。切除的息肉组织为腺瘤性息肉433枚,幼年性息肉15枚,增生性息肉97枚,炎性息肉219枚,横结肠腺瘤伴早期腺癌1例。术后有689例在6个月至1年复查肠镜,共有11例息肉复发并再次摘除。结论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 大肠息肉 内窥镜
下载PDF
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附82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以龙 杨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用于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应用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患者耐受性、检查完成率以及疾病检出率来评价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82例受检者均成功完成检查,无不适感。2...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用于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应用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患者耐受性、检查完成率以及疾病检出率来评价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82例受检者均成功完成检查,无不适感。2例因伴有幽门狭窄在胃镜辅助下将胶囊内镜送入十二指肠完成检查,1例出现胶囊滞留体内1周排出体外。82例受检者中有58例检出疾病,总检出率为71%。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耐受性好、检出率高的上消化道检查手段,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诊断
下载PDF
四种不同剂量西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中的对比分析
16
作者 杨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术前使用不同剂量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4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A、B、C、D 4组,各100例,分别使用西甲硅油10ml、20ml、30ml、40ml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L进行肠道准备,比较各组肠道...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术前使用不同剂量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4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A、B、C、D 4组,各100例,分别使用西甲硅油10ml、20ml、30ml、40ml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L进行肠道准备,比较各组肠道清洁程度、肠镜检查操作时间、肠腔内气泡情况、微小病灶及右半结肠微小病灶(病变直径<0.5cm)检出率。结果:4组在肠道清洁程度、操作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较A、B组气泡量明显减少,微小病灶检出率,尤其是右半结肠微小病灶检出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0ml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肠道准备可有效清洁肠道,缩短肠镜检查时间,并可提高肠道微小病灶和右半结肠微小病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西甲硅油 聚乙二醇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多发性肝占位病变1例报告
17
作者 吴以龙 杨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 肝占位病变 多发性 头孢克洛胶囊 体温正常 病例报告 间断发热 干咳无痰
下载PDF
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与增生性息肉内镜下特征比较和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吟 邹东东 +2 位作者 吴以龙 林敏 杨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258-2264,共7页
目的比较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sessile serrated lesions,SSL)与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HP)内镜下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并加以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行结肠镜下病变切除且术后... 目的比较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sessile serrated lesions,SSL)与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HP)内镜下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并加以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鼎医院行结肠镜下病变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是SSL或HP的连续病例,一共纳入116例SSL病变(94名患者)和208例HP病变(172名患者),按随机号码1∶1分为训练样本和验证样本。在训练样本中,通过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子并赋值评分,以此构建SSL和HP内镜下鉴别的预测模型,最后在验证样本中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与HP相比,SSL多位于右半结肠、长径>5 mm多见、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有积云样外观、表面有黏液帽和曲张微血管,腺管开口呈Ⅱ-O型(均P<0.001)。病变长径>5 mm(OR=7.717,95%CI:2.141~27.810,P=0.002)、表面有黏液帽(OR=12.063,95%CI:3.925~37.072,P<0.001)和边界不清晰(OR=7.020,95%CI:2.118~23.260,P=0.001)是诊断SSL的独立预测因子。SSL和HP内镜下鉴别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84~1.000,P<0.001)。根据Youden指数确定最佳诊断阈值为11.90分,在验证样本中,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94.23%、93.83%、90.00%和96.08%。结论病变长径>5 mm、表面有黏液帽和边界不清晰是诊断SSL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构建的SSL与HP内镜下鉴别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为内镜医师做出正确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无蒂锯齿状病变 增生性息肉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反复腹胀伴排便习惯性状改变1年
19
作者 吴以龙 杨沱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1期15-15,共1页
病史摘要 患者,男,57岁,以"反复腹胀伴排便习惯、性状改变1年"为主诉住院治疗。患者缘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有排便习惯、性状改变,腹胀最明显位置不固定,
关键词 排便习惯 腹胀 性状 反复 住院治疗 患者
下载PDF
闽浙边界地区上消化道症状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谢晶晶 吴以龙 +7 位作者 江志俊 黄丽静 林吟 林敏 杨沱 林卫星 黄兆许 夏宁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6期724-727,734,共5页
目的调查闽浙边界地区上消化道症状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闽浙边界地区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者随机抽样417例患者,行H.pylori分... 目的调查闽浙边界地区上消化道症状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及临床特征,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闽浙边界地区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者随机抽样417例患者,行H.pylori分离、培养和鉴定。使用常用的6种抗菌药物对H.pylori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根据取材部位、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进行分组,独立样本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相关样本率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成功分离到247株H.pylori菌株,H.pylori感染率为59.2%(247/417)。按年龄分为≤20岁组、21~40岁组、41~60岁组、>60岁组,共4组,其中≤20岁组、21~40岁组、41~60岁组H.pylori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分别为50.0%(2/4),59.2%(45/76)和64.4%(163/253),>60岁组H.pylori阳性率最低为44%(37/84),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组H.pylori阳性率为74.3%(75/101),高于非溃疡组的54.4%(172/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46,P<0.05)。在成功分离的247株H.pylori菌株中,总体耐药率为98.8%(244/247),甲硝唑耐药性最高96.4%(238/247),其次为左氧氟沙星45.7%(113/247)、克拉霉素40.9%(101/247),其中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均未发现耐药株;单药耐药率为37.2%(92/247)(包括甲硝唑单药耐药89株、左氧氟沙星单药耐药2株、克拉霉素单药耐药1株),双重耐药率为38.9%(96/247)(其中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双重耐药52株,甲硝唑+克拉霉素双重耐药41株,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双重耐药3株),三重耐药为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2.7%(56/247)。结论闽浙边界地区上消化道症状者H.pylori感染率为59.2%,但存在低估可能,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年龄相关;闽浙边界地区为H.pylori高耐药区,根除H.pylori不宜选择甲硝唑,该地区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无药敏结果不建议选择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为主的根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症状 细菌培养 感染率 耐药性 闽浙边界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