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主栽品种生产的潜力
1
作者 赵勇 艾静 +8 位作者 王禹童 张仲富 杨洪岂 李加群 郭兆建 刘海俊 覃伟 邓军 张跃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743-3757,共15页
【目的】以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甘蔗主栽品种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探索品种和机械适应关系,筛选宜机化(适宜机械作业)种植的甘蔗品种并明确其主要特征,为推动丘陵山地蔗区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云南丘陵山地2种不同生态... 【目的】以丘陵山地不同种植模式甘蔗主栽品种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探索品种和机械适应关系,筛选宜机化(适宜机械作业)种植的甘蔗品种并明确其主要特征,为推动丘陵山地蔗区全程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云南丘陵山地2种不同生态类型蔗区,对桂柳05-136、云蔗05-49、云蔗05-51和云蔗08-1609 4个主栽品种进行全程机械化和全程人工2种种植模式下生产潜力研究。【结果】甘蔗产量和蔗糖分受品种和种植模式影响,其中产量影响显著,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产量显著高于人工种植模式(P<0.01),云蔗05-51表现相反(P<0.01);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蔗糖分略高于人工种植(P>0.05),桂柳05-136和云蔗05-49略降低(P>0.05)。甘蔗下种量和出苗率同时受品种特性和种植模式影响,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下种量普遍高于人工种植,而出苗率普遍低于人工种植模式;云蔗05-51机械化种植条件下出苗率显著降低(P<0.05),云蔗08-1609出苗率相对较稳定(P>0.05)。甘蔗主要农艺性状同时受品种和种植模式影响,机械化种植模式下,云蔗08-1609有效茎显著高于人工种植模式(P<0.05);工艺品质性状主要受品种影响。云蔗08-1609在甘蔗机械种植条件下生长潜力更高,表现为产量和有效茎显著高于人工种植,甘蔗蔗糖分略高;云蔗05-51在人工种植模式条件下生长潜力更高,表现为人工种植模式下的产量更高。【结论】不同甘蔗品种对机械种植的适应程度不同,存在宜机化种植和宜人工种植甘蔗品种,在推进机械化种植模式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总之,宜机化种植甘蔗品种应具备在机械化种植模式下的甘蔗产量更高和有效茎更多,且蔗糖分受种植模式影响较小甚至略高于人工种植模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机械化种植 人工种植 产量 蔗糖分 有效茎
下载PDF
云蔗03-194不同下种量及下种方式试验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洪岂 郭兆建 +5 位作者 陈寿宏 晏祥玉 康宁 杨梅 张永港 杨光琴 《中国糖料》 2015年第3期18-20,共3页
以云蔗03—194为参试品种,在1月份下种,开展不同下种量及下种方式1新1宿田间试验。新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下种量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以5000芽/667m^2,6000芽/667m^2处理蔗茎产量最高;7000芽/667m^2、8000芽/667m^2处理茎... 以云蔗03—194为参试品种,在1月份下种,开展不同下种量及下种方式1新1宿田间试验。新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下种量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以5000芽/667m^2,6000芽/667m^2处理蔗茎产量最高;7000芽/667m^2、8000芽/667m^2处理茎径偏细,蔗茎产量较5000-6000芽/667m^2处理略减;3000芽/667m^2、4000芽/667m^2处理有效茎偏少、株高略矮,蔗茎产量较5000~8000芽/667m^2低;甘蔗品质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不同下种方式间.横(斜)排下种较常规下种蔗茎产量增563kg/667m^2、增6.61%,甘蔗含糖分提高0.17个百分点。宿根试验不同下种量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以7000芽/667m^2蔗茎产量最高,对甘蔗品质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不同下种方式处理间,横(斜)排下种与常规下种蔗茎产量相当,甘蔗含糖分提高0.2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下种量 下种方式 田间试验
下载PDF
蔗叶覆盖还田系列研究I.对甘蔗工、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寿宏 杨清辉 +6 位作者 郭兆建 宴祥玉 杨洪岂 杨梅 张永港 康宁 杨光琴 《中国糖料》 2016年第4期10-13,18,共5页
为探索蔗叶还田对甘蔗工艺现状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火烧蔗叶后不做任何覆盖为空白对照(CK_1),以火烧蔗叶后覆盖地膜为常规对照(CK_2),对单独的蔗叶覆盖和蔗叶+地膜覆盖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蔗叶+地膜覆盖可提高出汁率,... 为探索蔗叶还田对甘蔗工艺现状及农艺性状的影响,以火烧蔗叶后不做任何覆盖为空白对照(CK_1),以火烧蔗叶后覆盖地膜为常规对照(CK_2),对单独的蔗叶覆盖和蔗叶+地膜覆盖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蔗叶+地膜覆盖可提高出汁率,但对重力纯度、纤维分、甘蔗含糖分、甘蔗还原糖没有促进作用;蔗叶覆盖增加宿根甘蔗发株数,提高发株率,有效茎数增加,株高增高,茎径增大,单茎重增重,甘蔗产量极显著提高,值得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叶还田 工艺性状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云南德宏蔗区旱地甘蔗适宜植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光琴 张永港 +5 位作者 杨清辉 郭兆建 康宁 晏祥玉 陈寿宏 杨洪岂 《中国糖料》 2013年第3期30-31,34,共3页
通过连续两年的土壤温度观测,结合在旱地上每月种植1期的甘蔗不同植期试验,结果表明,德宏蔗区旱地甘蔗冬春季下种,温度均能满足甘蔗萌芽和长根的需求。通过采取深沟板土槽植覆膜法,来提高土温和保持土壤水分,提早植期,易获高产高糖;同时... 通过连续两年的土壤温度观测,结合在旱地上每月种植1期的甘蔗不同植期试验,结果表明,德宏蔗区旱地甘蔗冬春季下种,温度均能满足甘蔗萌芽和长根的需求。通过采取深沟板土槽植覆膜法,来提高土温和保持土壤水分,提早植期,易获高产高糖;同时,旱地甘蔗提早种植具有提早成熟的作用,植期每提早1个月,在糖厂开榨初期的11月底甘蔗蔗糖分提高0.14~0.7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甘蔗 德宏蔗区 植期 土温
下载PDF
德宏蔗区地膜双沟覆盖比较试验示范表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梅 杨清辉 +6 位作者 郭兆建 晏祥玉 陈寿宏 杨洪岂 张永港 康宁 杨光琴 《中国糖料》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为了研究甘蔗地膜双沟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甘蔗工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常规地膜半覆盖为对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地膜双沟覆盖栽培与常规半覆盖栽培比较,土壤温度提高1.6℃、土壤含水量提高3.6个百分点、甘蔗出苗率提高11.2个... 为了研究甘蔗地膜双沟覆盖对土壤温度、水分、甘蔗工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常规地膜半覆盖为对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地膜双沟覆盖栽培与常规半覆盖栽培比较,土壤温度提高1.6℃、土壤含水量提高3.6个百分点、甘蔗出苗率提高11.2个百分点,分蘖率提高21.5个百分点、蔗茎产量增加1180kg/667m2、蔗糖分提高0.41个百分点;甘蔗地膜双沟覆盖除了每667m2增加2.83kg地膜成本外,其它生产成本与常规半覆盖栽培相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地膜双沟覆盖 比较试验 德宏
下载PDF
2CZX-2型甘蔗种植机引进应用及综合配套措施
6
作者 杨洪岂 郭兆建 +5 位作者 杨光琴 陈寿宏 晏祥玉 杨梅 康宁 张永港 《中国糖料》 2017年第3期30-32,共3页
对2012—2016年德宏蔗区甘蔗生产上引进应用2CZX-2型甘蔗种植机进行示范,结果表明,累计示范甘蔗种植面积21076.5亩(1405.1hm^2),与人工作业比甘蔗产量无显著差异,较人工种植成本低103元/亩(1545元/hm^2),共节省种植成本约217万元。并介... 对2012—2016年德宏蔗区甘蔗生产上引进应用2CZX-2型甘蔗种植机进行示范,结果表明,累计示范甘蔗种植面积21076.5亩(1405.1hm^2),与人工作业比甘蔗产量无显著差异,较人工种植成本低103元/亩(1545元/hm^2),共节省种植成本约217万元。并介绍了一系列成功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等综合措施,为推进德宏蔗区甘蔗机械化种植进程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种植机 农机农艺配套技术
下载PDF
甘蔗间种玉米模式种植密度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寿宏 杨清辉 +6 位作者 郭兆建 宴祥玉 杨洪岂 杨梅 张永港 康宁 杨光琴 《中国糖料》 2016年第1期5-7,10,共4页
甘蔗间种玉米试验设3个处理:宽窄行模式,宽窄行140cm、80cm,玉米双行间种在宽行墒面上;1.1 m等行距模式,采用隔一间一,玉米双行间种在甘蔗行间;1.1 m等行距模式单种甘蔗为对照。结果表明,甘蔗间种玉米等行距和宽窄行两种模式,均能提高... 甘蔗间种玉米试验设3个处理:宽窄行模式,宽窄行140cm、80cm,玉米双行间种在宽行墒面上;1.1 m等行距模式,采用隔一间一,玉米双行间种在甘蔗行间;1.1 m等行距模式单种甘蔗为对照。结果表明,甘蔗间种玉米等行距和宽窄行两种模式,均能提高甘蔗产量,等行距模式增幅达19.2%,宽窄行模式增幅达11.5%,等行距模式玉米产量为376.5kg/667m2,宽窄行模式玉米产量为338.9 kg/667m2;在0.3~0.5m株距密度下,随着玉米株距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玉米密度与甘蔗产量之间没有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间种 玉米 模式 密度
下载PDF
甘蔗光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比试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晏祥玉 郭兆建 +5 位作者 康宁 陈寿宏 杨洪岂 杨光琴 张永港 谭麻宽 《中国糖料》 2014年第3期17-19,共3页
通过新植甘蔗采用光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地膜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与不盖膜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湿作用,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全膜覆盖平均蔗茎产量10595kg/667m2,较半膜覆盖增产1748 kg/66... 通过新植甘蔗采用光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地膜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与不盖膜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湿作用,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全膜覆盖平均蔗茎产量10595kg/667m2,较半膜覆盖增产1748 kg/667m2、增19.8%,差异达5%显著水平;较不盖膜增产2650 kg/667m2、增33.4%,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试验实施90d未发现光降解膜降解破口迹象,降解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植甘蔗 光降解地膜 普通地膜 覆盖方式
下载PDF
甘蔗机械化收获条件下1.3m行距试验表现 被引量:7
9
作者 晏祥玉 郭兆建 +5 位作者 康宁 陈寿宏 杨洪岂 张永港 杨光琴 张荣荣 《中国糖料》 2014年第2期21-22,25,共3页
通过1.3m行距与1.1m行距1年新植、1年宿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1.3m行距蔗茎产量142335 kg/hm2,较1.1m行距(蔗茎产量148875kg/hm2)减产6540 kg/hm2,减4.4%,甘蔗含糖分增0.39个百分点,含糖量减285 kg/hm2、减1.5%;1年宿根蔗1.3m... 通过1.3m行距与1.1m行距1年新植、1年宿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1.3m行距蔗茎产量142335 kg/hm2,较1.1m行距(蔗茎产量148875kg/hm2)减产6540 kg/hm2,减4.4%,甘蔗含糖分增0.39个百分点,含糖量减285 kg/hm2、减1.5%;1年宿根蔗1.3m行距蔗茎产量126945 kg/hm2,较1.1m行距(蔗茎产量130335 kg/hm2)减产3390kg/hm2,减2.6%,甘蔗含糖分增0.66个百分点,含糖量增330 kg/hm2、增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机械收获 新植 1年宿根 行距
下载PDF
甘蔗施用酵母有机肥的效应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4
10
作者 晏祥玉 杨光琴 +8 位作者 杨洪岂 杨梅 郭兆建 陈寿宏 康宁 张永港 龙琪 张念滇 赵红梅 《甘蔗糖业》 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年进行新宿甘蔗施用酵母有机肥不同施用量的小区试验和不同品种、新植和宿根大区同田对比示范。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酵母有机肥可提高甘蔗产量及蔗糖分,以施酵母有机肥1200 kg/hm2时,蔗茎产量、蔗糖分最高,与对照比... 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年进行新宿甘蔗施用酵母有机肥不同施用量的小区试验和不同品种、新植和宿根大区同田对比示范。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酵母有机肥可提高甘蔗产量及蔗糖分,以施酵母有机肥1200 kg/hm2时,蔗茎产量、蔗糖分最高,与对照比较,新植蔗增产7995 kg/hm2、增5.74%,宿根蔗增产18945 kg/hm2、增17.52%,2年新宿平均增产13470 kg/hm2、增10.88%;新植蔗糖分提高0.37个百分点,宿根蔗糖分提高0.12个百分点,新宿平均蔗糖分提高0.25个百分点。大区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酵母有机肥1200 kg/hm2新宿平均蔗茎产量为126443 kg/hm2、增10.99%,平均蔗糖分为15.6%、较对照(15.28%)提高0.32个百分点。甘蔗生产施用酵母有机肥以1200 kg/hm2为主,新植分2次施(底肥600 kg/hm2+追肥600 kg/hm2)、宿根大培土时作追肥一次性施用。酵母有机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及农田生态环境、培肥地力,应把酵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本文旨在为酵母有机肥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酵母有机肥 产量 蔗糖分
下载PDF
甘蔗宽膜双沟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梅 李新臣 +12 位作者 杨光琴 晏祥玉 杨洪岂 陈寿宏 郭兆建 龙琪 张念滇 康宁 赵红梅 屈再乐 杨荣芬 尹以龙 张永港 《中国糖料》 2020年第2期38-41,共4页
通过在德宏蔗区以宽膜双沟覆盖为处理,常规地膜半覆盖为对照,进行6个示范点同田对比示范结果表明,宽膜双沟覆盖与常规半覆盖相比,甘蔗出苗率增加14.7%(绝对值),分蘖率增加17%(绝对值),总苗数增加43980株/hm^2,株高增加6 cm,茎径增加0.09... 通过在德宏蔗区以宽膜双沟覆盖为处理,常规地膜半覆盖为对照,进行6个示范点同田对比示范结果表明,宽膜双沟覆盖与常规半覆盖相比,甘蔗出苗率增加14.7%(绝对值),分蘖率增加17%(绝对值),总苗数增加43980株/hm^2,株高增加6 cm,茎径增加0.09 cm,有效茎增加4755条/hm^2,产量增加18842 kg/hm^2,增17.8%,蔗糖分增加0.49%(绝对值),含糖量增加2888 kg/hm^2,增22.6%。每公顷农业增收8478.9元,工业增收12959.1元,工农业纯收入增加20716.3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宽膜双沟覆盖 示范 成效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旱地示范试验总结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先 张宏春 +9 位作者 肖培先 李翠英 张永港 钱文英 李嫒甜 康宁 兰凤 黄涛 杨洪岂 陈寿宏 《中国糖料》 2016年第6期17-19,共3页
9个甘蔗新品种旱地1新1宿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云蔗05-49、05-51,云瑞06-189,德蔗09-78、09-84因工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已在生产上进行示范扩繁;其余4个品种(云蔗06-407,德蔗09-38、10-70、10-79)由于工农艺性状表现不太理想,不进行示范扩繁。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旱地 示范试验 总结
下载PDF
旱地新植甘蔗宽膜覆盖试验示范表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兆建 晏祥玉 +5 位作者 陈寿宏 康宁 杨洪岂 杨梅 张永港 杨光琴 《中国糖料》 2015年第3期29-31,共3页
1年旱地新植甘蔗节水灌溉地膜覆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春植甘蔗干旱年景3月底种植时不灌出苗水,不论盖膜与否,均不能保证甘蔗出苗,产量较低。采用灌水宽膜覆盖技术栽培可起到显著的增温保湿作用,对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分蘖率... 1年旱地新植甘蔗节水灌溉地膜覆盖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旱地春植甘蔗干旱年景3月底种植时不灌出苗水,不论盖膜与否,均不能保证甘蔗出苗,产量较低。采用灌水宽膜覆盖技术栽培可起到显著的增温保湿作用,对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分蘖率、提高蔗茎产量、提高早期糖分具有明显的效果。宽膜覆盖蔗茎产量比半膜覆盖增产1537~1918kg/667m^2、增28.9%-38.1%,早期蔗糖分提高0.53-0.6个百分点,含糖量增加236-277kg/667m^2、增34.1%~44.7%;宽膜覆盖比不盖膜增产3635kg/667m^2,增109.6%,早期蔗糖分提高1.19个百分点.增糖507kg/667m^2、增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新植甘蔗 节水灌溉 地膜覆盖 表现
下载PDF
德蔗11系列新宿品比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培先 李翠英 +8 位作者 王先 李嫒甜 钱文英 张永港 张宏春 兰凤 黄涛 陈寿宏 杨洪岂 《广西糖业》 2016年第3期3-10,共8页
德蔗2011系列是我所选育的一组中间材料,通过1新1宿试验,表现好的品种是德蔗11-32,其新植产量高宿根稳产,早熟高糖,综合性状好,已进一步进行生产示范,其他材料由于黑穗病重、茎细、糖分不高、产量低等性状表现不好而淘汰。
关键词 自育 品比 试验
下载PDF
新植蔗宽膜双沟覆盖技术规程及研究应用
15
作者 杨梅 晏祥玉 +10 位作者 杨洪岂 杨光琴 陈寿宏 郭兆建 张永港 康宁 邵管福 屈再乐 杨荣芬 尹以龙 苏华良 《甘蔗糖业》 2021年第2期29-32,共4页
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一套新植蔗宽膜双沟覆盖技术。本文通过技术规程、研究进展和推广应用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项技术的要点、优点及注意事项,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该技术,为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生... 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一套新植蔗宽膜双沟覆盖技术。本文通过技术规程、研究进展和推广应用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项技术的要点、优点及注意事项,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该技术,为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宽膜双沟覆盖 技术规程 研究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