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核器劈核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洲权 廖琼 +2 位作者 黄艳明 陈小藩 王政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采用一种新型劈核方法-分核器机械劈核代替常规超声劈核,以此降低术中超声能量使用、缩短超声时间和减少灌注液的使用,从而达到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目的。方法采用分核器机械劈核(实验组)与常规... 目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采用一种新型劈核方法-分核器机械劈核代替常规超声劈核,以此降低术中超声能量使用、缩短超声时间和减少灌注液的使用,从而达到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目的。方法采用分核器机械劈核(实验组)与常规超声劈核(对照组)进行对比。各组选择病例100例(Ⅱ级核50例,Ⅲ级核50例),记录手术中使用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进行比较,观察术后第2天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基质细胞形态改变。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1)实验组超声时间平均每例降低9.04 s,有显著差异(P=0.009);(2)实验组超声能量平均每例降低1.74,有显著差异(P=0.001);(3)实验组术后第2天角膜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分核器机械劈核代替目前的超声劈核技术,操作更简单,可以明显减少超声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达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微创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核器 劈核 超声乳化 白内障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剥除内界膜联合气体充填治疗创伤性黄斑裂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洲权 袁容娣 黄艳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4期2142-2144,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剥除内界膜联合气体充填治疗创伤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创伤性黄斑全层裂孔患者11例(11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设备进行手术,术中行内界膜剥除联合全氟丙烷(C3F8)气... 目的:观察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剥除内界膜联合气体充填治疗创伤性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创伤性黄斑全层裂孔患者11例(11眼),采用23G玻璃体切割设备进行手术,术中行内界膜剥除联合全氟丙烷(C3F8)气体眼内充填,术后切口可免除缝合,并保持面向下的俯卧位1-2周,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视力结果及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裂孔封闭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行23G玻璃体切割及内界膜剥除术过程顺利,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8眼(72.7%),经OCT证实黄斑裂孔完全闭合者10眼(90.9%),术后未能完全闭合但保持良好贴附者1眼。结论对创伤性黄斑裂孔患者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设备进行手术,术中剥除内界膜联合玻璃体腔内充填长效气体,能有效封闭黄斑裂孔并提高患者视力,并能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 视网膜穿孔 创伤和损伤 玻璃体切除术 气体 治疗应用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3例
3
作者 杨洲权 袁容娣 黄艳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3期2078-2079,共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代谢异常造成的眼部严重并发症,造成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诊断为增殖性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代谢异常造成的眼部严重并发症,造成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诊断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目前,激光治疗是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方法。在激光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中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较为少见,本科在临床治疗中遇到3例该种并发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凝固术 视网膜激光光凝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3 位作者 杨洲权 董晓云 闫希冬 吉秀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767-1768,共2页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引起者15眼行硅油取出+剥膜+注气或硅油填充术;裂孔未封闭者行剥膜+硅油填充+光凝,其中周边裂孔8眼,黄斑裂孔2眼,巨大裂孔后瓣漏脱者2眼,7眼联合巩膜扣带(外加压);2眼行环扎巩膜扣带+外加压+外放液+冷凝;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功能提高者15眼,随访4mo,6眼复发。结论: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是多种的,根据不同的眼底表现应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填充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下载PDF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瑞夫 李霞 +4 位作者 高晓唯 董晓云 杨洲权 闫希冬 罗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2例3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后浅前房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2例3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后浅前房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并与对照组22例24眼按常规方法行AGV植入术者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32(9.4%),对照组为8/24(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7,P=0.026),术后早期低眼压:观察组为10/32(31.3%),对照组为14/24(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8,P=0.043),引流管阻塞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后1mo时眼压≤2.8kPa者:对照组15/24(62.5%),观察组28/32(87.5%)。随访6mo,观察组总成功率17/32(53.1%),对照组总成功率13/24(5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MED青光眼阀 新生血管青光眼 玻璃体切除手术
下载PDF
硅油取出全氟丙烷气体充填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乔磊 王瑞夫 +1 位作者 杨洲权 高晓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685-1686,共2页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联合全氟丙烷(C3F8)气体充填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从2004-01/2008-10我们在治疗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术后,一部分患者在硅油眼状态下眼底检查发现有新鲜出血灶、增... 目的:探讨硅油取出联合全氟丙烷(C3F8)气体充填术后继发青光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从2004-01/2008-10我们在治疗复杂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充填术后,一部分患者在硅油眼状态下眼底检查发现有新鲜出血灶、增殖膜、黄斑前膜合并有黄斑水肿、硅油眼下新裂孔等,采取硅油取出联合C3F8气体充填术后出现了继发性青光眼。结果:术后随访1wk~3mo,46眼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其中形成白内障5眼(5/46);前房角前粘连2眼(2/46);眼球萎缩1眼(1/46);视神经萎缩3眼(3/46);长期高眼压8眼(8/46);角膜内皮水肿4眼(4/46)。常见的原因是C3F8气体注入过多;浓度过高;无晶状体眼玻璃体腔过度充盈,虹膜膨隆,致广泛周边虹膜前粘连,前房消失;术后体位不正确;眼部炎症反应;残存乳化硅油滴,油气共同影响等导致眼压升高。其中34眼经术中放出部分气体、术后给予消炎、皮质激素、降眼压药物等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2眼经放出部分气体联合前房成形术,治疗后眼压正常;残存有乳化硅油滴4眼,采用SLT激光治疗联合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良好。1例放出部分气体后出现眼球萎缩。结论:硅油取出联合C3F8气体充填术后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经有效的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丙烷 乳化硅油滴 玻璃体切割 继发性青光眼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视盘水肿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洲权 王瑞夫 闫希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73-2273,共1页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后 视盘水肿 眼外伤性前房积血 青光眼 眼压升高 药物治疗 玻璃体积血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3 位作者 董晓云 闫希冬 黄玲华 杨洲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探讨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观察12例(14眼)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出现的时间、眼压、前房深度及处置方法的选择。结果: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时间1~8(平均3.1)mo;前浅房程度:Ⅱ°:7眼,Ⅲ°:7眼;眼压:28... 目的:探讨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观察12例(14眼)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出现的时间、眼压、前房深度及处置方法的选择。结果: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时间1~8(平均3.1)mo;前浅房程度:Ⅱ°:7眼,Ⅲ°:7眼;眼压:28~46(平均34.6)mmHg。3眼经药物治疗后恢复前房;其余分别选择手术治疗;2眼行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术;2眼行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Phaco+后囊截开术;3眼行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术;4眼行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IOL术;术后均恢复前房。术后眼压14~23(平均18.3)mmHg。结论: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瞳孔后粘连是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IOL术是迟缓型恶性青光眼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症状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试论在初中语文学科中如何实施美育之探
9
作者 杨洲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年第12期16-16,共1页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 《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把美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通过审美的过程,影响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她们逐渐树立起正确的革命人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美育教育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不同时间开放点眼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佘兮 廖琼 杨洲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5期2234-2236,共3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后2 h 开放点眼与术后第1天开放点眼对患者术眼角膜水肿和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55例(24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开...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后2 h 开放点眼与术后第1天开放点眼对患者术眼角膜水肿和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12月于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55例(24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开放点眼组和常规包盖组。早期开放点眼组(n=120)术后在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后纱布包眼,2 h 后解除包盖,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点眼1次/小时至临睡前,睡前予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常规包盖组(n=120)术后在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后纱布包眼,术后第1天晨解除纱布包盖。比较2组患者术后2 h 、术后第1天晨术眼角膜水肿情况及裸眼远视力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2 h 术眼视力及角膜水肿、异物感、畏光、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开放点眼组术后第1天晨角膜水肿程度、视力及视力提高3排以上百分比明显高于常规包盖组(χ2=8.825,P<0.05;t =3.751, P<0.05;χ2=19.509,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亦无切口裂开。结论术后2 h 开放点眼有利于减轻角膜水肿,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点眼 角膜水肿 视力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4 位作者 李霞 杨洲权 董晓云 闫希冬 吉秀祥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1-502,共2页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31例(32只眼)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行常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浅前房及其它并发症.结...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31例(32只眼)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继发青光眼行常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浅前房及其它并发症.结果 手术12月后:视力增进2/32只眼(6.2%),不变28/32只眼(87.6%),下降2/32只眼(6.2%).功能性滤过泡24/32只眼(75.0%).眼压≤21mmHg(1kPa=7.5mmHg)者26/32只眼(81.2%),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浅前房5只眼(15.5%),前房出血3只眼(9.3%)低眼压性黄斑病变2只眼(6.2%),脉络膜脱离1只眼(3.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经透明角膜切口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此类青光眼不应归属于难治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难治性青光眼 透明角膜切口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3 位作者 李霞 闫希冬 董晓云 杨洲权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A组:小梁切除术应用0.5 mL的0.4 mg/mL丝裂霉素加0.5 mL(2.5 mg)地塞米松;B组:小梁切除术应用0.5 mL的0.4 mg/mL丝裂霉素+0.5 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术后眼压、视力...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A组:小梁切除术应用0.5 mL的0.4 mg/mL丝裂霉素加0.5 mL(2.5 mg)地塞米松;B组:小梁切除术应用0.5 mL的0.4 mg/mL丝裂霉素+0.5 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术后眼压、视力、结膜充血、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每组80只眼、男性、年龄40-60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A组眼压控制显著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改善无明显差别(P〉0.05),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高,结膜充血反应较轻,术后应用抗瘢痕增生药量减少。结论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地塞米松可减轻术后眼部充血及炎症反应,在临床实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丝裂霉素 青光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