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镧掺杂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宇 张炜平 +4 位作者 魏娅 黄启飞 杨海丹 江鸳飞 侯晓宾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1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镧掺杂钡铁氧体(BaLaxFe12-xO19,x=0、0.01、0.03、0.05)。通过XRD表征表明它们的结晶性良好,均为单一的磁铅石型钡铁氧体晶相结构,随镧掺杂量的增加,得到的镧掺杂钡铁氧体的粒径随之减小。采用溶液原位聚合法制备...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镧掺杂钡铁氧体(BaLaxFe12-xO19,x=0、0.01、0.03、0.05)。通过XRD表征表明它们的结晶性良好,均为单一的磁铅石型钡铁氧体晶相结构,随镧掺杂量的增加,得到的镧掺杂钡铁氧体的粒径随之减小。采用溶液原位聚合法制备镧掺杂钡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可知聚苯胺-铁氧体纳米复合物的生成,揭示了聚合物分子链与铁氧体纳米粒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TEM表征显示复合材料粒子呈球形,且粒径为60~80 nm左右。随着铁氧体含量的降低,样品的磁性能随之降低,即铁氧体含量是影响磁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镧掺杂 聚苯胺 复合材料
下载PDF
加强幼师新生管理的六种做法
2
作者 杨海丹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2年第1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幼师 学生管理 班集体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探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对老年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淑娴 朱国宏 杨海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对老年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对老年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 P=0.041<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T段压低值、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T段压低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明显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ST段压低值(1.01±0.13)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24)mm,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1.22±0.18)次/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4±0.25)次/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外周血NK细胞PD-1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令杰 陈瑞烈 +7 位作者 郭耿龙 张海生 杨海丹 陈益宏 康惠忠 赵资德 张苏伟 周东铭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程序性凋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的表达情况。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健康者(对照组)、17例慢性HBV携带者(携带组)、53例慢性...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程序性凋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的表达情况。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健康者(对照组)、17例慢性HBV携带者(携带组)、53例慢性肝炎者(慢性肝炎组)、1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6例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者(肝癌组)外周血NK细胞PD-1表达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NK细胞PD-1表达率[(8.2±2.0)%]明显低于携带组[(15.9±5.6)%]、肝硬化组[(14.8±6.8)%]和肝癌组[(14.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与慢性肝炎组[(10.6±4.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4组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组NK细胞PD-1表达率比较,仅携带组NK细胞PD-1表达率高于慢性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K细胞高表达PD-1可能影响机体对HBV感染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凋亡因子1 自然杀伤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全科医学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海丹 吴丽楠 李淑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改善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即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全...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改善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即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两组患者均干预4周。在干预前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统计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日平均血糖值;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bA1c、FPG和日平均血糖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HbA1c、FPG和日平均血糖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bA1c、FPG和日平均血糖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理因子、心理因子、环境因子和社会关系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科医学治疗模式可有效的改善血糖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全科医学治疗 血糖 血红蛋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OPD稳定期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翁增杰 陈楚鹏 杨海丹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5年1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图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8...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5年1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图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8例。对照组用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生活质量得分为(206.72±18.50)分,与对照组的75.00%、20.83%和(194.70±17.96)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为(2.44±0.35)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2.06±0.15)L,最大呼气流量为(3.21±0.24)L/s,高于对照组的(2.21±0.32)L、(1.98±0.12)L和(3.05±0.32)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噻托溴铵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可促进COPD稳定期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可减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呼吸功能锻炼 噻托溴铵 临床疗效 肺功能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翁增杰 陈楚鹏 杨海丹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预后情况,将呼吸困难、咳嗽、多痰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6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预后情况,将呼吸困难、咳嗽、多痰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65),将呼吸困难、咳嗽、多痰等临床症状持续存在且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20)。分析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组APACHEⅡ评分为(18.59±5.58)分,预后不良组为(23.57±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74.61±12.36)mmHg(1 mmHg=0.133 kPa)、(3.57±1.18)μg·L^(-1)、(25.13±5.36)mg·L^(-1),均高于预后良好组(58.18±11.53)mmHg、(1.89±0.61)μg·L^(-1)、(17.67±4.59)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与PaCO_(2)、PCT、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发现,PaCO_(2)、PCT、hs-CRP检测用于评估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3、0.852、0.861,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PaCO_(2)、PCT、hs-CRP水平与AECOPD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对患者预后作出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海丹 李淑娴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6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2例单纯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2例单纯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低于对照组的9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促、肺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9±0.6)、(7.4±0.5)、(8.0±0.4)、(7.6±0.6)d均长于对照组的(3.2±0.2)、(4.1±0.2)、(5.0±0.3)、(4.8±0.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0.2%高于对照组的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支气管哮喘相比,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难度更大,复发率更高。为提髙治疗有效率,促进病情好转,预防复发,临床应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后,及时明确有无肺炎支原体感染。针对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海丹 吴丽楠 李淑娴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4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和心脏功能...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和心脏功能,以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较好,并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临床效果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山东东明县成全国最大县级西瓜产地
10
作者 杨海丹 《农业知识(瓜果菜)》 2006年第9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东明县 山东 西瓜 县级 产地 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 总产量 公顷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分析并国内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令杰 陈瑞烈 +3 位作者 张海生 杨海丹 朱红军 郭耿龙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皮肤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至2013年收治的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1998至2012年相...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皮肤感染的临床特征、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至2013年收治的5例皮肤软组织感染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结合1998至2012年相关国内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皮肤软组织NTM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22-60岁。5例患者可以分为医源性感染组(4例),非医源性感染组(1例),所有患者均为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检索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自1998#以来医源性和非医源性皮肤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为377例和9例,仅本文报道的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对常用抗结核药物及克拉霉素等出现多重耐药。所有患者均接受3-12个月单用克拉霉素或联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皮肤感染仍为少见病,且多为院内暴发感染。重视皮肤软组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早诊断,联合治疗对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 皮肤 耐药
原文传递
首次横向与纵向剖宫产切口对二次剖宫产产妇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海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7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首次横向与纵向剖宫产切口对二次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需择期行二次剖宫产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首次剖宫产为横切口方向的产妇作为试验组,抽取首次剖宫产为纵切口方向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讨首次横向与纵向剖宫产切口对二次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需择期行二次剖宫产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首次剖宫产为横切口方向的产妇作为试验组,抽取首次剖宫产为纵切口方向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腹腔粘连程度,疤痕切口分级情况,首次剖宫产瘢痕愈合情况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娩出胎儿时间。结果:试验组的腹腔粘连程度较轻,疤痕切口分级较低,并且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量少,首次剖宫产瘢痕愈合情况较优,手术时间、娩出胎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纵向切口手术相比,横向切口手术不仅能够减轻腹腔粘连,降低疤痕切口分级,减少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量,提升首次剖宫产瘢痕愈合度,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娩出胎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剖宫产 纵向切口剖宫产术 横向切口剖宫产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