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力研磨精密抛光φ4×150 mm TC4管内表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海吉 张晓君 +1 位作者 陈燕 韩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9-264,共6页
目的提高磁力研磨法光整小直径TC4管内表面时的研磨效率。方法将多个径向充磁的磁极组成柔性磁极链放置在工件的内部,致使整个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得到大幅度增强,再配合多种运动,完成对小直径细长管内表面的高效精密抛光。利用响应面... 目的提高磁力研磨法光整小直径TC4管内表面时的研磨效率。方法将多个径向充磁的磁极组成柔性磁极链放置在工件的内部,致使整个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得到大幅度增强,再配合多种运动,完成对小直径细长管内表面的高效精密抛光。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工件转速、磨粒粒径和研磨液用量的交互作用对研磨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在磨粒的平均粒径保持不变时,转速在18 000~20 000 r/min范围内时,表面粗糙度值趋于稳定,研磨液用量为8 m L时,表面粗糙度值达到最低。研磨液用量保持不变、转速在18000~20 000 r/min范围内时,表面粗糙度趋于稳定。磨粒的平均粒径为250μm时,表面粗糙度值达到最低。工件转速不变、研磨液用量为8 m L、磨粒的平均粒径为250μm时,工件表面粗糙度值达到最低。经过40 min的研磨,工件各位置的表面粗糙度值Ra稳定至0.35~0.2μm。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工件转速20000 r/min、研磨液用量8 m L、磁性磨粒的平均粒径250μm。加工后工件内表面加工均匀性显著提升,原始缺陷被完全去除,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研磨 柔性磁极链 小直径TC4管 响应面法 表面粗糙度值 研磨效率
下载PDF
双向复合振动辅助磁力研磨加工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岩 兰勇 +1 位作者 杨海吉 陈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5-131,共7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研磨加工效率,并获得更好的工件表面质量。方法提出双向复合振动(磁极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法向超声振动和平行于加工表面的切向振动相结合)辅助磁力研磨法实现对工件表面的研磨抛光。以钛合金工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种不同... 目的进一步提高研磨加工效率,并获得更好的工件表面质量。方法提出双向复合振动(磁极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法向超声振动和平行于加工表面的切向振动相结合)辅助磁力研磨法实现对工件表面的研磨抛光。以钛合金工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四种不同工况的研磨加工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采用双向复合振动辅助磁力研磨法研磨钛合金工件,研磨加工60 min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Ra由研磨前的3.78μm降至0.36μm,有效去除了原始加工纹理,获得了较好的表面形貌。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由拉应力转化为压应力。结论双向复合振动辅助磁力研磨法既能增加磁性磨粒的瞬时研磨压力,提高研磨加工效率,又能促进磁性磨粒的翻滚与更替,随时改变磁性磨粒的切削刃和切削方向,使磁性磨粒的运动轨迹互相交织,去除工件表面材料更均匀,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工件表面的应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研磨 法向超声振动 切向振动 双向复合振动 表面质量 加工效率
下载PDF
自旋转磁极在合金管内表面精密抛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海吉 韩冰 +2 位作者 陈燕 应骏 解志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利用磁力研磨法对合金管件内表面进行精密抛光时,通常在管腔内添加辅助磁极来提高单位空间内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增大研磨效率.但添加辅助磁极后,由磁性磨粒组成磁粒刷的刚性提高,导致单个磁性磨粒的运动轨迹过于单一,易在管件表面出现较... 利用磁力研磨法对合金管件内表面进行精密抛光时,通常在管腔内添加辅助磁极来提高单位空间内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增大研磨效率.但添加辅助磁极后,由磁性磨粒组成磁粒刷的刚性提高,导致单个磁性磨粒的运动轨迹过于单一,易在管件表面出现较深划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辅助磁极添加一个径向旋转运动,从理论上分析了单个磁性磨粒的运动轨迹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对钛合金管内表面进行了精密抛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管件转速为1 000 r/min、辅助磁极转速为1 800 r/min、磁性磨粒的平均粒径为250μm时,研磨效果最佳,研磨50 min后,表面粗糙度值稳定至Ra 0.11μm,材料去除量可达850 mg,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磁极 合金管件 运动轨迹 研磨效率 表面质量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磁力研磨TC4薄壁细长管内表面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海吉 邓祥伟 +2 位作者 韩冰 陈燕 解志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33,共4页
针对传统磁力研磨对长径较大的TC4薄壁细长管内表面进行精密抛光时,研磨效率低、材料去除量小且加工后表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技术。采用超声振动发生装置辅助磁力研磨,通过对辅助磁极添加轴向振动,实现对TC4... 针对传统磁力研磨对长径较大的TC4薄壁细长管内表面进行精密抛光时,研磨效率低、材料去除量小且加工后表面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声振动辅助磁力研磨技术。采用超声振动发生装置辅助磁力研磨,通过对辅助磁极添加轴向振动,实现对TC4薄壁细长管内表面的高效精密抛光。对比添加超声振动前后工件的表面质量以及研磨效率的变化,分析了不同振动频率对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以及材料去除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0min的研磨加工,添加了超声振动后工件的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表面粗糙度值由Ra1.4μm降至Ra0.25μm,材料去除量可达到50mg,高频率的振动有利于提高研磨效率以及改善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磁力研磨 薄壁细长管 加工效率 表面质量
下载PDF
旋转磁极在SUS304管内表面精密抛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海吉 韩冰 +1 位作者 陈燕 应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121,共4页
用传统磁力研磨方法对管内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时,加工效率低且加工后表面质量差。针对该问题,文章采用旋转磁极辅助磁力研磨装置,对SUS304管内表面进行抛光试验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加工方式下工件内表面的表面质量、表面微观形貌以及材料... 用传统磁力研磨方法对管内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时,加工效率低且加工后表面质量差。针对该问题,文章采用旋转磁极辅助磁力研磨装置,对SUS304管内表面进行抛光试验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加工方式下工件内表面的表面质量、表面微观形貌以及材料去除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旋转辅助磁极后管内表面上无"彗尾"划痕现象,经过40min的加工,工件内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表面粗糙度值由R_a1.3μm降至R_a0.2μm,加工效率显著提升,材料去除量可达到10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研磨 旋转磁极 表面质量 加工效率
下载PDF
球形磁极在小直径钛合金管内表面抛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海吉 陈燕 +1 位作者 金文博 张龙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147,共3页
针对传统磁力研磨对小直径钛合金管内表面进行精密抛光时,研磨效率低、加工后表面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将多个球形磁极作为辅助抛光工具放置在管件内部,配合多种运动,完成对小直径钛合金管内表面的高效精密抛光。对比了添加不同辅助抛... 针对传统磁力研磨对小直径钛合金管内表面进行精密抛光时,研磨效率低、加工后表面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将多个球形磁极作为辅助抛光工具放置在管件内部,配合多种运动,完成对小直径钛合金管内表面的高效精密抛光。对比了添加不同辅助抛光工具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值和材料去除量的变化,分析了工件转速对研磨效果的影响。对4×150mm的TC4钛合金管进行精密抛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工件转速为20000r/min时的研磨效果最好,使用球形磁极研磨40min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稳定至Ra0.2μm,材料去除量可达55mg,原始缺陷被去除;使用球形磁极作为辅助抛光工具时,研磨效率显著提升,且能够获得理想的表面质量;当工件转速不超过临界值时,工件的转速越高,研磨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钛合金管 磁力研磨 球形磁极 研磨效率
下载PDF
改进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方法在加工中心主轴系统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海吉 何佳龙 +2 位作者 李国发 王立鼎 王思远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5-352,共8页
针对传统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三角模糊数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改进FMEA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风险分析中。首先,利用区间三角模糊数对失效模式进行评价;其次,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 针对传统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三角模糊数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改进FMEA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风险分析中。首先,利用区间三角模糊数对失效模式进行评价;其次,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因子权重值;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失效模式排序。实例结果表明:FM2(漏油)是风险优先度最高的失效模式。与其他两种方案相比,本文方法能更加合理地对失效模式进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