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不同时机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海澔 肖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61-65,69,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PKP)后不同时机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OVC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PKP,观察组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对照...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PKP)后不同时机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OVC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PKP,观察组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对照组术后1月使用唑来膦酸。比较2组术前、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局部椎体后凸Cobb角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检测2组骨转换生化指标(BTMS),包括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β-CTX);记录2组椎体压缩骨折再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腰椎及髋部BMD T值高于对照组,PINP、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VCFs患者行PKP后尽早使用唑来膦酸,可减轻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校正后凸角度,且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 骨密度
下载PDF
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海澔 孙远林 肖睿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990-2994,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骨二科收治的7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骨二科收治的7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7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观察组行PVP+RFA治疗。记录两组骨水泥渗漏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价患者体能状态、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评估脊柱稳定性情况;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6月和12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月、3月KP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SIN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术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RFA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与单独PVP治疗相近,但PVP联合RFA治疗能更有效缓解疼痛,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骨水泥外渗及术后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射频消融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预后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6
3
作者 王学文 范小淘 +1 位作者 李伟 杨海澔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83-584,共2页
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Wim Fleischmarm医学博士首创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该技术将有多个侧孔的引流管与一透水性好、不阻碍液体与小颗粒通过的医用PVA泡沫包裹,再用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引流管与负压源(45... 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Wim Fleischmarm医学博士首创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该技术将有多个侧孔的引流管与一透水性好、不阻碍液体与小颗粒通过的医用PVA泡沫包裹,再用透性粘贴薄膜封闭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引流管与负压源(450mmHg以上)连接后就形成了一个高效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笔者应用该法成功的治疗32例顽固感染的患者,效果良好,临床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 引流技术 临床应用 骨科 外科医院 医学博士 引流装置 临床报告 引流管
下载PDF
应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武华 蔡培强 +4 位作者 肖睿 李伟 单旭彬 杨海澔 王淼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1~2007年来所采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5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后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42.6%,C... 目的探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1~2007年来所采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5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回顾总结。结果术后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42.6%,Cobb角平均改善19.7°,神经恢复情况:依据Frankk分级,除7例A级完全截瘫,无明显变化及2例E级外,其余皆有1~3级的进步。结论采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钉棒系统 内固定 环形减压
下载PDF
大隐静脉原位动脉化修复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培强 张广平 +2 位作者 李伟 杨海澔 邵玉凯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4期17-19,共3页
目的探索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方式治疗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采用静脉瓣膜切除或破坏、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的56例(61条患肢)脉管炎患者及60例(81条患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目的探索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方式治疗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方便收集2011年6月—2014年12月该院采用静脉瓣膜切除或破坏、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的56例(61条患肢)脉管炎患者及60例(81条患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观察术后患者行走和患肢缺血状态、疼痛、皮肤等情况。结果 142条患肢术后患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26例剧烈静息痛明显缓解。所有患者静脉搏动良好,肢端循环显著改善,皮肤温度较前升高。67例手术后患肢末梢即由青紫色变为暗红色,皮肤温度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24个月,肢缺血症状完全消失,坏疽足趾脱落,残端完全愈合,踝上大隐静脉触及搏动。结论静脉瓣膜切除或破坏、原位一期静脉动脉化方式治疗脉管炎及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动脉化 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症 手术
下载PDF
无神经症状的椎体骨折后路复位固定行椎板减压与未行椎板减压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单旭彬 杨海澔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评价无神经症状的椎体骨折后路复位固定行椎板减压的疗效。方法:通过随访三年前脊椎骨折,无神经症者后路切开复位固定病员52例的恢复情况,其中30例行后路椎板减压,22例未行椎板减压。结果:无神经症状的椎体骨折行后路手术行椎板减... 目的:评价无神经症状的椎体骨折后路复位固定行椎板减压的疗效。方法:通过随访三年前脊椎骨折,无神经症者后路切开复位固定病员52例的恢复情况,其中30例行后路椎板减压,22例未行椎板减压。结果:无神经症状的椎体骨折行后路手术行椎板减压相对愈后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结论:无神经症状的椎体骨折后路复位固定行椎板减压的疗效好,尚需更多的病例做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椎板减压 后路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根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7
作者 蔡培强 李伟 +5 位作者 肖睿 蔡培树 杨海澔 罗武华 单学彬 王淼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予以修复,缺损面积5cm×8cm-8cm×16cm。皮瓣面积:6cm×10cm~10cm...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予以修复,缺损面积5cm×8cm-8cm×16cm。皮瓣面积:6cm×10cm~10cm×18cm。结果:皮瓣存活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皮辩 移植
下载PDF
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海澔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6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术后失血的影响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骨二科初次行单节段或双节段PLIF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静脉联合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对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术后失血的影响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骨二科初次行单节段或双节段PLIF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手术切皮前15min静脉输注将15mg/kg氨甲环酸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100ml,15min内输注完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手术关闭切口前术区予以氨甲环酸注射液1 g溶于生理盐水10ml进行浸泡,时间为5min。比较两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及输血量,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做血常规检查并记录Hb与Hct的值;记录术后1个月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及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3天,观察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联合局部应用TXA可有效降低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失血量及输血率,且不增加静脉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失血量 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肌)皮瓣加含抗生素人工替代骨修复胫前创伤后骨髓炎 被引量:10
9
作者 蔡培强 李伟 +6 位作者 蔡培树 肖睿 赵亮 杨海澔 罗武华 王学文 单学彬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9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含抗生素人工替代骨加(肌)皮瓣移植术治疗胫前创伤后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8例胫前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转位加含抗生素人工替代骨植骨... 目的探讨含抗生素人工替代骨加(肌)皮瓣移植术治疗胫前创伤后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8例胫前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瓣转位加含抗生素人工替代骨植骨的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小腿创面均愈合。其骨折愈合时间为1年~2年8个月。结论含抗生素人工替代骨加(肌)皮瓣移植术是治疗胫前创伤后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皮瓣 移植 硫酸钙 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