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旺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21通过靶向SPRY2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研究
1
作者 田明月 杨溢铎 +3 位作者 覃琬婷 朱晶 国海东 邵水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7-774,共8页
目的:研究高表达miR-21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来源外泌体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空载慢病毒和高表达miR-21的慢病毒感染SC株,收集SC上清外泌体并进行鉴定。采用神经断端吻合... 目的:研究高表达miR-21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来源外泌体对坐骨神经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采用空载慢病毒和高表达miR-21的慢病毒感染SC株,收集SC上清外泌体并进行鉴定。采用神经断端吻合术建立SNI大鼠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SC来源外泌体组和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组(n=10)。其中,SC来源外泌体组和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组分别采用体外收集的外泌体局部注射进行治疗,3周后行为学实验检测神经功能恢复,免疫荧光染色评价SNI后轴突髓鞘再生,RT-q PCR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1及神经组织中miR-21和SPRY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体外验证miR-21和SPRY2之间的靶向互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和神经再生情况均出现明显改善,RT-q PCR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及神经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神经组织中SPRY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中高表达miR-21的SC细胞来源外泌体组较SC来源外泌体组变化更显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miR-21靶向调节SPRY2的表达。结论:高表达miR-21的SC来源外泌体通过靶向SPRY2显著促进SNI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外泌体 MIR-21 坐骨神经损伤 功能恢复 神经再生
下载PDF
基于调节外泌体释放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玉璞 杨溢铎 +4 位作者 赵恬田 李涵 赵玥 国海东 邵水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抑制血清外泌体水平对电针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调节外泌体释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组进行电针治疗和药物干预,采用GW4869腹腔注射抑制外泌体释放。观察... 目的观察抑制血清外泌体水平对电针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探讨电针是否通过调节外泌体释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组进行电针治疗和药物干预,采用GW4869腹腔注射抑制外泌体释放。观察大鼠患侧足一般情况,采用足迹分析评价坐骨神经功能指数,采用神经传导速度比和腓肠肌湿重比评价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NF200、MBP分别标记轴突和髓鞘评价神经的再生修复情况。结果抑制血清外泌体水平后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与电针组比较,电针+GW4869组大鼠足底溃疡严重,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再生修复情况均较差。结论电针通过调节外泌体释放可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电针 外泌体 功能恢复 大鼠
下载PDF
雪旺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溢铎 国海东 +1 位作者 邵水金 刘玉璞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雪旺细胞(SCs)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去分化为修复表型,主导了修复过程。c-Jun氨基末端激酶、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调节因子参与调控雪旺细胞介导的修复程序。本综述讨论了雪旺细胞... 雪旺细胞(SCs)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去分化为修复表型,主导了修复过程。c-Jun氨基末端激酶、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等多种信号通路和转录调节因子参与调控雪旺细胞介导的修复程序。本综述讨论了雪旺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主要信号通路与转录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雪旺细胞 信号通路 神经再生 修复机制
下载PDF
超促排卵方法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溢铎 李佶 于鑫梅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8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超促排卵方法(枸橼酸氯米芬CC灌胃)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A、B、C、D、E组。从动情间期开始,A、B组大鼠连续2 d于同一时间分别灌胃枸橼酸氯米芬(CC) 5、10 mg/kg,C组大鼠连... 目的观察超促排卵方法(枸橼酸氯米芬CC灌胃)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A、B、C、D、E组。从动情间期开始,A、B组大鼠连续2 d于同一时间分别灌胃枸橼酸氯米芬(CC) 5、10 mg/kg,C组大鼠连续2 d在同一时间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40 IU [1],D组大鼠连续2天于同一时间灌胃生理盐水2 mL。A、B、C、D组均间隔2 d后重复同样操作,共重复12个周期。E组为去势对照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开腹剪去两侧卵巢。A、B、C、D组从适应性饲养1周后开始,直至12个周期给药结束后30 d,每日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E组在去势术后15 d开始连续15天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动情周期所处阶段。A、B、C、D组给药结束后15 d腹主动脉采血,E组于去势手术30 d后取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卵巢功能储备(AMH)。腹主动脉采血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双侧卵巢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形态。结果 A组4只大鼠动情期、动情周期均延长,B组可见动情后期、动情期或动情间期的延长,以动情后期延长为主,C组主要表现为动情间期和动情后期的延长,以及动情周期逻辑顺序的改变,D组大鼠动情周期仍规律地出现,E组去势组呈持续动情间期。与D组比较,A、B组血清AMH水平均降低( P 均<0.05);与E组比较,A、B、C组血清E2水平均降低( P 均<0.05),D组血清E2水平降低,FSH升高( P 均<0.05);与C组比较,B组血清FSH水平降低( P <0.05)。A、B组的卵巢可见生长卵泡、成熟卵泡及黄体,相比于D组,成熟卵泡数、黄体数较少,颗粒细胞层次较少;C组卵巢可见成熟卵泡及黄体,相比于D组,黄体数较多,颗粒细胞层次较少,血管较少;D组卵巢可见各级生长卵泡、成熟卵泡及黄体,黄体发育好,颗粒细胞层次多,卵泡液丰富,血管丰富。结论 超促排卵方法(5、10 mg/kg的CC灌胃)可成功制备围绝经期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促排卵法 枸橼酸氯米芬 围绝经期动物模型 雌二醇 促卵泡成熟素 卵巢功能储备 卵巢
下载PDF
围绝经期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溢铎 李佶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第6期176-180,共5页
本文回顾分析了围绝经期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了目前常用动物模型的优点和劣势,分析表明对于围绝经期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优劣判断,不但要从成本方面考虑,更重要的是卵巢功能的下降是否是逐渐下降,模型中卵巢发生的变化是否与正... 本文回顾分析了围绝经期动物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了目前常用动物模型的优点和劣势,分析表明对于围绝经期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的优劣判断,不但要从成本方面考虑,更重要的是卵巢功能的下降是否是逐渐下降,模型中卵巢发生的变化是否与正常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绝经期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月相与不孕症女性妊娠早期流产发生率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佶 杨溢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721-1724,共4页
目的探索末次月经和排卵时间所在月相与女性早期流产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就诊并成功妊娠的不孕症患者。按妊娠患者末次月经所在的月相分为月经朔月组491例、月经上弦月组454例、... 目的探索末次月经和排卵时间所在月相与女性早期流产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就诊并成功妊娠的不孕症患者。按妊娠患者末次月经所在的月相分为月经朔月组491例、月经上弦月组454例、月经望月组484例和月经下弦月组403例,按妊娠患者末次排卵时间所在的月相分为排卵朔月组478例、排卵上弦月组432例、排卵望月组489例和排卵下弦月组453例。患者自确认妊娠之日起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保胎至12周或超过继往流产时间2周,比较不同分组方法各组患者妊娠分布情况及各组早期流产发生率。结果按末次月经时间和末次排卵时间分组,朔月组和望月组的妊娠人数均多于上弦月组和下弦月组。月经朔月组早期流产发生率为16.3%,月经上弦月组为17.6%,月经望月组为17.6%,月经下弦月组为20.1%;排卵朔月组早期流产发生率为15.1%,排卵上弦月组为17.1%,排卵望月组为19.2%,排卵下弦月组为19.4%。各组的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女性早期流产发生率与末次月经及末次排卵时间所在的月相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相应 不孕症 早期流产 月相
原文传递
超促排卵诱导制备大鼠围绝经期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鑫梅 杨溢铎 李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211-4214,共4页
目的:通过克罗米芬(CC)、注射用尿促性素(HMG)超促排卵的方法建立更接近生理性绝经的围绝经期动物模型,从而为围绝经期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月龄雌性SD大鼠10只作为自然衰老组,取3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CC组、HMG组、空白组,每组10... 目的:通过克罗米芬(CC)、注射用尿促性素(HMG)超促排卵的方法建立更接近生理性绝经的围绝经期动物模型,从而为围绝经期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月龄雌性SD大鼠10只作为自然衰老组,取3月龄雌性SD大鼠分为CC组、HMG组、空白组,每组10只,观察4组大鼠动情周期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雌激素(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水平,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比较4组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两模型组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组织萎缩,各级卵泡减少,E2、P、AMH、INHB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HMG组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C、HMG超促排卵的方法可以导致卵巢功能的下降,建立围绝经期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克罗米芬 注射用尿促性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