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201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负异常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宋蔼莉 金大超 +3 位作者 霍利微 陈昇 王冀 杨滨璐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2-401,共10页
本文利用1979—2018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1767个站点降水资料、HadISST海温数据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滤除同期ENSO影响后,分析了201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负异常与热带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负异... 本文利用1979—2018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1767个站点降水资料、HadISST海温数据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滤除同期ENSO影响后,分析了201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负异常与热带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负异常事件和热带北太平洋(Tropical Northern Pacific,TNP)海温偏暖有关。热带北太平洋海温正异常,通过Mastuno-Gill响应引起西北太平洋气旋式环流异常,中国南海东风异常,减弱了南海夏季风,华南至中国南海地区对流层低层存在异常反气旋环流。水汽存在由中纬度北太平洋经黑潮海区-华南地区-中国南海-菲律宾群岛向热带太平洋的异常输送,且华南地区为水汽的异常辐散区域。另一方面,TNP区域暖海温异常引起了该区域低层异常辐合、高层异常辐散、异常上升运动,使得华南地区高层异常辐合、低层异常辐散、异常下沉运动。这样的环流配置对华南地区降水的产生有不利影响,引起了2018年华南前汛期降水异常偏少。2018年TNP区域暖海温异常引起华南前汛期降水负异常的物理机制还在ECHAM5模式30个成员集合平均的试验结果中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前汛期 热带北太平洋 降水异常 物理机制
下载PDF
一次高压坝背景下秋季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
作者 白慧 毛倩 +3 位作者 杨滨璐 宋光勇 潘虹旭 欧阳大亮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3年第2期394-403,共10页
为进一步认识副热带高压控制条件下秋季对流性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NCEP 1˚ × 1˚逐6 h再分析资料,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水汽、热力、动力诊断入手,对2021年9月6日傍晚到夜间贵州东... 为进一步认识副热带高压控制条件下秋季对流性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NCEP 1˚ × 1˚逐6 h再分析资料,从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水汽、热力、动力诊断入手,对2021年9月6日傍晚到夜间贵州东部大范围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 此次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是在副高西伸北抬形成高压坝的背景下,中高纬冷涡低槽与高原东移的短波槽在四川东部同位相合并加强东移,引导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空气南下,冷空气从贵州西北部和湖南西部入侵,在贵州东部地区形成两个冷池,冷池出流与前部的暖湿空气强烈交汇,触发对流性暴雨。2) 过程环境风较弱,水汽辐合主要集中850 hPa及以下,暴雨发生前弱偏南风从南海输送水汽,暴雨发生期间,水汽主要来源于本地,暴雨发生在850 hPa准南北向切变线附近的强水汽辐合区。3) 贵州东部850 hPa及以下为准南北向假相当位温高能舌控制,中层700~600 hPa有低能舌侵入,大气暖湿极不稳定,暴雨落区分布在准南北向等值线密集的能量锋区偏向高能区一侧。4) 锋生加强和涡度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函数正值区与850 hPa切变线移动和分布一致,暴雨发生在锋生函数正值中心值达最大、锋生最强之后,强降雨随着锋生函数值减小而减弱,暴雨落区分布在准南北向锋生函数正值中心前沿等值线密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对流性暴雨 高压坝 切变线 冷锋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冬季异常强降水过程分析研究
3
作者 廖育玲 李帮英 +1 位作者 蔡垚 杨滨璐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采用2009—2019年中国西南地区36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同时采用2009—2019年冬季NCEP全球逐日的2.5°×2.5°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南地区自2009年以来近10a冬季强降水过程环流形势和水汽输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 采用2009—2019年中国西南地区36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同时采用2009—2019年冬季NCEP全球逐日的2.5°×2.5°再分析资料对我国西南地区自2009年以来近10a冬季强降水过程环流形势和水汽输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冬季的水汽主要来自两个地区,一个是孟加拉湾地区,为主要源区;另一个水汽来源是南海西侧地区。2011年的冬季和2012年的冬季,两区域水汽充沛,它们共同作用,造成冬季强降水多发。与其相反2010年冬季西南地区的干旱特征是这两个水汽源区的水汽含量偏低,同时,相应时期的风场强度也较往年平均值低,使得近10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冬季的水汽输送强度在时序上是先低后高,并成为该地区冬季由旱转降水偏多的重要原因。2011年冬季的异常强降水分析显示水汽通量的强度和冷空气的强弱对西南地区冬季强降水过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冬季 合成分析 强降水 西南热低压 湿热动力特征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
作者 潘虹旭 董文韬 +3 位作者 刘埙勋 王洪琴 杨滨璐 白慧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3年第6期71-76,共6页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黔东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更好地指导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业务工作,利用2015—2021年黔东南地区16个国家自动气象站和41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20 mm·h^(-1)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 为进一步分析研究黔东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更好地指导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业务工作,利用2015—2021年黔东南地区16个国家自动气象站和41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20 mm·h^(-1)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黔东南短时强降水频次有逐年增加趋势,[20,40)mm·h^(-1)量级的短时强降水年际变化相对较小,其余量级年际变化较大。(2)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主汛期4—9月,6月最多,5月次之;年际变化相对较小的是5月、6月、7月和8月,各月短时强降水量级均以[20,40)mm·h^(-1)量级最多,主要出现在5—8月,以6月出现频次最高。(3)短时强降水主要以[20,80)mm·h^(-1)量级为主,且日变化频次均呈双峰形势,以傍晚至凌晨时段出现最多,中午前后出现的频次次之,具有夜间发生的显著特征。(4)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呈南多北少特征,短时强降水高发区与雷公山、月亮山迎风坡、喇叭口等特殊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短时强降水 频次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黔东南蓝莓花期灰莓病重度发生年低温高湿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白慧 杨滨璐 +2 位作者 邓学军 欧阳大亮 梁平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1年第5期552-561,共10页
为准确优质地为黔东南蓝莓花期灰霉病的防治提供中短期天气预报服务,用NCEP 1˚ &#215;1˚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水汽、热力、动力特征入手,对2014年、2016年和2019年4月黔东南蓝莓花期灰霉病重度发生年持续阴雨低温高湿... 为准确优质地为黔东南蓝莓花期灰霉病的防治提供中短期天气预报服务,用NCEP 1˚ &#215;1˚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水汽、热力、动力特征入手,对2014年、2016年和2019年4月黔东南蓝莓花期灰霉病重度发生年持续阴雨低温高湿天气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中高纬度长时间维持引导弱冷空气南下的有利环流形势,中低纬西北太平洋副热高压偏西偏强与700 hPa西南风急流的长时间稳定维持,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大尺度天气背景和持续稳定的水汽、热力条件;高原上和孟加拉湾多波动东移,850 hPa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地面弱冷空气不断补充或渗透南下,使西部或中部静止锋长时间维持、活跃,为连阴雨天气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抬升条件,2014年、2016年和2019年4月黔东南蓝莓花期降水日数和连续降水日数异常偏多、气温偏低、相对湿度持续偏大,是导致灰霉病重度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持续降雨期间,水汽和动力辐合主要集中在850 hPa以下,850 hPa贵州西部和中南部地区维持有明显的θse能量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蓝莓花期 灰霉病重度发生年 低温高湿天气 成因
下载PDF
2021年6月末至7月初贵州持续暴雨维持机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龙先菊 毛倩 +3 位作者 杨滨璐 白慧 董文韬 罗冰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2年第5期658-666,共9页
本文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和NCEP1˚ &#215;1˚ 6 h再分析资料计算的相关物理量资料,对2021年6月28日~7月4日贵州持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① 此次持续暴雨天气过程是在亚洲中高纬度地区... 本文利用MICAPS平台提供的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和NCEP1˚ &#215;1˚ 6 h再分析资料计算的相关物理量资料,对2021年6月28日~7月4日贵州持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① 此次持续暴雨天气过程是在亚洲中高纬度地区维持稳定双阻形势,西伯利亚地区冷涡低槽发展东移,槽底不断分裂短波槽从河套地区东移引导弱冷空气南下以及副高先东退后西伸北抬,云南和四川不断有短波槽东移影响贵州,中低层切变线长时间维持,为持续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大尺度背景和动力抬升条件。② 中低层西南低空急流加强北抬并长时间维持,贵州长时间处于急流左侧高能高湿不稳定区,为暴雨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③ 涡度“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有利配置结构,使中低层系统得以发展和维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条件;④ 地面弱冷空气夜间从河套或华北地区南下,使梅雨锋夜间增强活跃,其西段长时间在贵州境内维持摆动,触发持续暴雨天气,暴雨主要出现在夜间到早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持续暴雨 物理量 维持机制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红菜薹生长及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世洋 杨滨璐 刘安琴 《农技服务》 2021年第5期8-9,共2页
为探明麻江地区秋冬季种植红菜薹最佳时期,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的7—9月进行了7次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前播种,白锈病和软腐病发生较重,菜薹未能正常抽薹和分技;在7月下旬播种可抽薹和分枝,但产量低且菜薹品质差;8月后播种... 为探明麻江地区秋冬季种植红菜薹最佳时期,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的7—9月进行了7次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7月中旬前播种,白锈病和软腐病发生较重,菜薹未能正常抽薹和分技;在7月下旬播种可抽薹和分枝,但产量低且菜薹品质差;8月后播种的红菜薹均能正常抽薹分枝,白锈病和软腐病明显减轻,菜薹产量明显提高;而8月中旬后播种红菜薹,菜薹产量增加不明显,受市场因素影响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综合红菜薹生长发育、产量、抗病性及市场等因素认为,麻江地区在8月初至中旬进行播种为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薹 播期 麻江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和西太副高与贵州麻江汛期旱涝关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尚春 吴虑 +2 位作者 杨滨璐 顾衡 舒冬香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利用贵州省麻江县国家站1961—2020年汛期(4—9月)年总降水距平百分率、东亚夏季风指数强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1961—2020年(4—9月)特征指数,探讨了东亚夏季风和西太副高与贵州省麻江县汛期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的强度、... 利用贵州省麻江县国家站1961—2020年汛期(4—9月)年总降水距平百分率、东亚夏季风指数强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1961—2020年(4—9月)特征指数,探讨了东亚夏季风和西太副高与贵州省麻江县汛期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的强度、西太副高的活动与麻江县汛期旱涝存在联系。在夏季风弱年,麻江县汛期以正常偏涝为主;夏季风强年,麻江县汛期以正常为主,在2018年麻江县汛期降水处于异常偏多时期;夏季风正常年,麻江县汛期以正常偏旱为主,2015年麻江县汛期降水为异常偏多年。当西太副高面积扩大或者强度增强时,麻江县汛期降水偏多;在降水偏多时,西太副高西伸脊点偏西。东亚夏季风与西太副高的关系是复杂的,强弱夏季风年,西太副高的特征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汛期旱涝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对蓝莓生产的影响——以麻江县为例
9
作者 顾衡 舒冬香 +1 位作者 杨滨璐 周尚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223-224,共2页
介绍了麻江县人工影响天气的情况,分析了当地蓝莓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人工影响天气对蓝莓生长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蓝莓生产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