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释冥(力女)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杨潜斋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09-110,共2页
-
文摘
卜辞有“(?)”字,余释为冥。有“(?)”字,余谓《说文·丸部》有(?)字,即“(?)”之讹。卜辞言冥、言(?),恒连文而不单见,其上文必言妇某。其首见于经典中者,字作黾勉。《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又“黾勉求之”;《小雅·十月》:“黾勉从事”;《云汉》:“勉黾畏去”。在《诗》三百篇中凡四见,而毛《传》郑《笺》俱匮确释。而黾勉语转字变为(?)俛:《文选·陆士衡文赋》:
-
关键词
卜辞
说文
分娩
方言
同心
小雅
颜师古
子部
用力
语转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释“虹”、“冒母”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杨潜斋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34-135,共2页
-
文摘
释“虹”《说文·虫部》:“虹,(虫带)也,状似蟲,从虫,工声。”卜辞有■字。如云:“王固曰:■,八日,庚戍,■各云自东。■母昃,亦■出~自北,饮于河。”(《■华》页四)又云:“旬昃亦■设,■出~自于河。”(《前编》卷七页四十三)又云:“设~于西。”(《前编》卷七页七)据此上下文,余释为虹。
-
关键词
卜辞
上下文
说文
山海经
交尾
虫部
古文字
尾足
织女
互证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声韵学简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潜斋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94-102,共9页
-
文摘
一、声韵声、韻这两种语音现象是通过分析单词的语音结构认识到的。在汉语里,一个字标记着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就是单词的语音结构。因此,讲声韻首先是讲一讲字的音节结构。什么是音节呢?在语言学上,没有大家一致公认的意见。这儿,采用苏联谢尔巴院士的肌肉紧张度的说法:声音在语流中是由于肌肉紧张度轮流更替地增强和减弱发出来的。每一次增强而又转弱就构成一个音节。某一个音是用最大能量发出的,多少能延长,既不增强,也不转弱,它就是构成音节的音,或者管他叫做音节音。在它前面的音,总是增强;在它后面的音,总是在转弱,它们都属于不构成音节的音,或者管他们叫做非音节音。
-
关键词
声韵学
双音节词
音节结构
四声
辅音
双声迭韵
语音结构
简析
反切
成音节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声韵学简析(续)
- 4
-
-
作者
杨潜斋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
文摘
反切上字表双声;反切下字表迭韵。可是有人这样说:“迭韵易知,双声难明”。这是什么理由呢?因为要满足便利韵文押韵的要求,很早就有了韵书,比如,隋陆法言的《切韵》就是。韵书的编制,首先是把反切下字是迭韵的类聚起来而成为韵类,并且用一个字来标目,如东、冬、钟、江就是。至于反切上字,却是一盘散沙。直到唐末,
-
关键词
声韵学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三十六字母
简析
韵书
发音部位
不送气
残卷
齿音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文字结构的静态分析
- 5
-
-
作者
杨潜斋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93-107,共15页
-
文摘
定义一文字是书写语言的词的视觉符号。定义二文字,就其结构方面来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不能从其中分析出两个以上能独立运用的成素;字则可以从其中分析出两个以上能独立运用的成素。说明一在文字结构体中,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成素,但只有一个成素能独立运用,我们仍然把它看作是文。
-
关键词
静态分析
意符
文字
象形字
形声字
会意字
指事字
成素
音符
六书理论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耆旧遗音
- 6
-
-
作者
李慎之
杨潜斋
李冰若
-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2004年第3期91-92,共2页
-
-
关键词
《寄士远长安》
陈独秀
《游韬光》
《自鹤山坪寄怀江津诸友》
《和韵答瘦桐》
萧印堂
《高阳台》
诗歌
-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