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立性皮质下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倩 曲明卫 +3 位作者 王宁宁 王立敏 范桂梅 杨潮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0期109-112,共4页
目的 分析孤立性皮质下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22例经颅脑核磁检查确定为孤立性皮质下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及之后... 目的 分析孤立性皮质下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22例经颅脑核磁检查确定为孤立性皮质下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及之后的3 d内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若入院后72 h内NIHSS评分增加≥2分,称其发生了END。依据是否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组(81例)和非END组(3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危险因素,最后筛选预测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男性比例、卒中史、病灶直径、载体动脉狭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084,95%CI:1.500~6.340,P=0.002)、卒中史(OR=2.391,95%CI:1.158~4.937,P=0.018)、病灶直径>2.0 cm (OR=3.038,95%CI:1.434~6.436,P=0.004)、载体动脉狭窄(OR=14.157,95%CI:7.602~26.363,P<0.001)是急性孤立性皮质下梗死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有卒中史、病灶直径>2.0 cm、合并载体动脉狭窄的孤立性皮质下梗死患者更易发生END,应引起临床上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皮质下梗死 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眩晕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芮汉臣 李广从 杨潮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2期32-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眩晕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讨眩晕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黛力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眩晕宁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焦虑症状、眩晕残障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研究组持续发作头晕时间、头晕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头晕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情感、生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功能、情感、生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眩晕宁片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可减轻患者头晕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焦虑情绪,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主观性头晕 黛力新 眩晕宁片 负性心理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潮萍 张振华 +1 位作者 常丽华 黄冬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55例(A组)、非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64例(B组),测定两组的Hcy及血脂、血糖、血压。结果 Hcy是独立的危险因素(P&l...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55例(A组)、非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64例(B组),测定两组的Hcy及血脂、血糖、血压。结果 Hcy是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A组血浆Hcy水平较B组升高,A组大面积梗死、再发梗死、多灶性梗死的发生率较B组增高(P均<0.05)。结论常规检测血浆Hcy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测、治疗、预后等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多模式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潮萍 芮汉臣 +1 位作者 范桂梅 张丽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 目的探讨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观察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患者颅内外血管状况及脑灌注情况。结果 25例(83.33%)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其中70条椎基底动脉硬化并狭窄,9条椎动脉起始部扭曲,4条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22例(73.33%)患者CTP图上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延迟及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延迟者分别为20例和17例,发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下降及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下降者分别为16例和13例。22例CTP异常的患者患侧均存在责任血管狭窄,其中15例患者血管病变为中、重度狭窄。灌注异常区的TTP及MTT值高于健侧镜像区(P<0.05),患侧与健侧的CBF及CBV比较未发现存在明显差异;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CTP异常阳性率高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者及无狭窄者(P<0.05)。结论多模式CT可对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患者血管状况及血流动力学进行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眩晕 后循环缺血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多模式CT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颅脑磁共振及血管成像特点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潮萍 张祥建 +1 位作者 张振华 牛勇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探讨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探讨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A组),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B组),均行颅脑MRI和MRA检查。结果(1)A组患者的再发性梗死、大面积梗死、多灶性梗死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多支病变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脑血管狭窄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多发性、再发及大面积硬死多见,其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糖尿病血管病变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潮萍 芮汉臣 张红霞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录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9例,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全脑灌注及后循环脑血管情况。结果 CTA检查发现存在血管病变者患者64例... 目的探讨320排CT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录椎基底动脉TIA患者89例,进行320排CT全脑灌注成像(CTP)及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观察全脑灌注及后循环脑血管情况。结果 CTA检查发现存在血管病变者患者64例(71.91%),CTP检查发现存在灌注异常者50例(56.18%),CTP异常与责任血管狭窄程度相关,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者与责任血管轻度狭窄及无狭窄者的CTP异常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CT能有效评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脑血管状况及早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发作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320排CT
下载PDF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2例临床与影像学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潮萍 李娜 +1 位作者 周衡 张星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1期59-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2例P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腰椎穿刺脑脊液鹾力低于60mm...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2例P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腰椎穿刺脑脊液鹾力低于60mmH2O(1mmH2O=0.0098kPa),严重者为负压,多数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头颅CT显示脑室狭小,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局部脑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为可逆性。结论体位性头痛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为PIH的特征性改变,其可逆性可与其他疾病鉴别,脑脊液漏可能为PIH的主要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脑脊液 影像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潮萍 张振华 尹汝尊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10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尿(DM)患者并发脑梗死(CI)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及治疗CI提供了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19例急性CI患者,分为2型DM合并急性CI组55例(A组)与非DM合并急性CI组64例(B组)分析DM并发CI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者收缩压、空... 目的:探讨2型糖尿尿(DM)患者并发脑梗死(CI)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及治疗CI提供了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19例急性CI患者,分为2型DM合并急性CI组55例(A组)与非DM合并急性CI组64例(B组)分析DM并发CI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患者收缩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与其它引起DM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DM合并CI患者的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餐后2小时高血糖及高总胆固醇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偏头痛伴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范桂梅 芮汉臣 +7 位作者 李广从 王建平 张洁 朱兰 姚玉芳 贾鸿宁 祁晓媛 杨潮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偏头痛伴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残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所有纳入者采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是否合并精... 目的观察偏头痛伴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残疾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所有纳入者采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是否合并精神障碍;MIDAS评分评估偏头痛患者的残疾程度和头痛影响测验(HIT-6)。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与睡眠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量表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者的MIDAS评分和HIT-6评分均高于不伴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者(P<0.05)。结论偏头痛易患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临床应采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抑郁 焦虑 睡眠障碍 残疾程度
下载PDF
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范桂梅 芮汉臣 +7 位作者 李广从 王建平 张洁 朱兰 姚玉芳 贾鸿宁 祁晓媛 杨潮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1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两组各51例。联合组予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单药组仅予氟桂利嗪...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2月收治的偏头痛10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两组各51例。联合组予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单药组仅予氟桂利嗪治疗,均治疗10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程度,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两组组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VAS评分治疗后3个月低于或短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个月低于或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和3个月,联合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VAS评分低于或短于单药组(P<0.01)。治疗结束后,MCA、ACA和PCA血流速度两组均慢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慢于单药组(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脑血管血流速度,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氟桂利嗪 尼莫地平 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视觉模拟评分法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范桂梅 芮汉臣 +7 位作者 李广从 王建平 张洁 朱兰 姚玉芳 贾鸿宁 祁晓媛 杨潮萍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97-99,共3页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累计发病次数和天数,眩晕残障评分(DHI)、健康状况评分量表(SF-36)、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RS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DHI、HAMA和HRS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累计发病次数与天数较治疗前减少,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hs-CRP及D-二聚体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曲明卫 吴慧君 +3 位作者 张福波 范桂梅 杨潮萍 张丽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8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cystain 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名,并选取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的...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cystain 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00名,并选取同期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对照者80名,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血清胱抑素C,hs-CRP及D-二聚体的水平,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受试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加以分析评价。结果:脑梗死组血清胱抑素C、hs-CR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及P<0.05),病例组中不稳定斑块组中血清胱抑素C、hs-CRP及D-二聚体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P<0.01及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hs-CRP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不仅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关,还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稳定性相关,临床中应早期监测,早期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血清胱抑素C HS-CRP D-二聚体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脑分水岭梗死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戴建宁 张丽华 +1 位作者 杨潮萍 张祥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6期461-461,共1页
脑分水岭梗死(CWl)又称边缘带梗死、低血流梗死等,是指相邻两条动脉供血区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的梗死,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发病率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1].
关键词 脑分水岭梗死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分析 60岁以上老年人 动脉供血区 心排血量 心衰患者 边缘带 低血流 发病率
下载PDF
血清NSE、MMP-10、s100β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曲明卫 王立敏 +3 位作者 朱兰 贾鸿宁 杨潮萍 张丽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7期408-409,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金属基质蛋白酶-10(MMP-10)和钙结合蛋白β(S100β)的血清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ACI患者135例为ACI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亚组、中度损伤亚组和重度... 目的:探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金属基质蛋白酶-10(MMP-10)和钙结合蛋白β(S100β)的血清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ACI患者135例为ACI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亚组、中度损伤亚组和重度损伤亚组,以健康体检者122例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血清NSE、MMP-10、S100β的含量,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3种指标含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I组的NSE、S100β、MMP-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ACI组中,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血清NSE、MMP-10、S100β含量随之增加(P=0.000)。ACI组中,血清NSE、MMP-10、S100β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P=0.032;r=0.62,P=0.017;r=0.79,P=0.025)。结论:血清NSE、MMP-10和S100β水平在ACI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缺损程度 NSE MMP-10 S100Β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云峰 张军 +5 位作者 陈长青 杨潮萍 李英 王鹏升 高敬华 张丽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6期969-970,共2页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7例喘息症状不明显的慢性肺心病HF患者,在抗炎、吸氧、ACEI或ARB、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HF治疗效...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7例喘息症状不明显的慢性肺心病HF患者,在抗炎、吸氧、ACEI或ARB、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HF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7例患者显效14例(37.8%);有效22例(59.5%);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对于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患者的HF治疗有明显效果并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ROC曲线分析ABCD3-Ⅰ和ABCD2-Ⅰ评分预测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福波 张丽华 +3 位作者 杨潮萍 范桂梅 李广从 王建平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5期2295-2298,共4页
目的基于ROC曲线对比分析ABCD3-Ⅰ与ABCD2-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均于发病48 h内行相关影像学检查,采用ABCD3-Ⅰ... 目的基于ROC曲线对比分析ABCD3-Ⅰ与ABCD2-Ⅰ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均于发病48 h内行相关影像学检查,采用ABCD3-Ⅰ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比较各组患者TIA后1周内和3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率,采用AUC值评估比较ABCD2、ABCD3、ABCD2-Ⅰ、ABCD3-Ⅰ评分系统预测TIA后脑卒中风险的能力。结果本组患者1周内脑卒中发生率为7.33%(11例),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为12.00%(18例),中危组与低危组1周、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1周、3个月内脑卒中发生率均高于低、中危组(P<0.05),症状持续时间≥10 min、DWI高信号、同侧颈动脉狭窄≥50%是TIA患者继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1周内发生脑卒中风险性AU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3-Ⅰ(0.933,95%CI:0.876~0.990)、ABCD2-Ⅰ(0.897,95%CI:0.832~0.961)、ABCD3(0.829,95%CI:0.681~0.946)、ABCD2(0.732,95%CI:0.572~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3个月内发生脑卒中风险性AU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ABCD3-Ⅰ(0.904,95%CI:0.848~0.964)、ABCD2-Ⅰ(0.855,95%CI:0.782~0.928)、ABCD3(0.776,95%CI:0.649~0.904)、ABCD2(0.697,95%CI:0.567~0.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3-Ⅰ评分系统对于预测TIA后近期继发脑卒中准确性较ABCD2-Ⅰ评分系统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D3-Ⅰ ABCD2-Ⅰ 预测 TIA 脑卒中 危险评估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云峰 张军 +5 位作者 陈长青 杨潮萍 李英 王鹏升 高敬华 张丽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8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其与血脂、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2例正常老年人(C组:对照组)、4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43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其与血脂、血尿酸、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2例正常老年人(C组:对照组)、4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43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_(max))、阻力指数(RI)];同时检测血脂、血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A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及CRP增高(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max、RI、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UA增高(均为P<0.05);B组与A组比较,平均IMT、最大IMT、RI及CRP增加更为明显(均为P<0.001),斑块发生率、V_(max)、TC、甘油三酯(TG)、LDL-C、UA也有相应变化(均为P<0.05)。结论: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血尿酸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桂梅 芮汉臣 +7 位作者 李广从 王建平 张洁 朱兰 姚玉芳 贾鸿宁 祁晓媛 杨潮萍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8期92-96,共5页
目的 总结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前庭性偏头痛3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 总结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前庭性偏头痛3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结果及冷热试验、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检查(cervical vestibular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摇头试验结果,并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低频听阈异常、高频听阈异常与声导抗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冷热试验、cVEMP、摇头试验结果异常或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前庭性偏头痛34例前庭症状持续时间:<1 min为2例(5.9%)、1~5 min为6例(17.6%)、5 min ~1 h为7例(20.6%)、1 h^1 d为15例(44.1%)、>1 d为4例(11.8%)。前庭性偏头痛34例均出现眩晕,发作时伴随症状包括偏头痛21例(61.8%)、畏光18例(52.9%)、畏声17例(50.0%)、视觉先兆12例(35.3%)。结论 前庭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空间感知器官,对维持人体正常姿势与保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前庭功能损伤可加重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并增加其并发症发生,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前庭疾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以截瘫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振华 杨潮萍 刘秀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108-3108,共1页
患者男,50岁,主因胸闷、憋气4h双下肢无力、腰痛3h收入干部病房治疗。入院前4h因与人争吵生气后出现阵发性胸闷、憋气伴大汗,后憋气减轻,3h前出现双下肢无力、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要表现 双下肢无力 阵发性胸闷 截瘫 干部病房 憋气
下载PDF
神经烯醇化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与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曲明卫 朱兰 +1 位作者 刘亚萍 杨潮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纳入脑梗组,并选取同... 目的: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纳入脑梗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将脑梗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亚组。检测各组Hcy、NSE、hs-CRP、vWF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组的Hcy、NSE、hs-CRP、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患者的例数分别是46例、40例、34例;中、重度亚组的Hcy、NSE、hs-CRP、vWF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亚组(P<0.05);重度亚组的Hcy、NSE、hs-CRP、vWF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亚组(P<0.05);Hcy、NSE、hs-CRP、vWF水平与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NSE、hs-CRP、vWF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对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疾病筛查以及病情评估可能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烯醇化酶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形成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