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中国学期刊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松 杨炜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1-52,共12页
海外中国学期刊是域外学者发表相关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内学者对海外中国学进行再研究的学术资源,以其前沿性和专业性成为重要的文献知识库。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与视角,对综合类、政治类、文学类等期... 海外中国学期刊是域外学者发表相关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内学者对海外中国学进行再研究的学术资源,以其前沿性和专业性成为重要的文献知识库。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与视角,对综合类、政治类、文学类等期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这些研究之研究推动了中国学的国际对话。同时,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方法、思路与视角等方面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建立主体间性等方面予以推进,从而更好地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地位与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 中国学期刊 整体性 系统性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侗族鼓楼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炜竹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2-47,共6页
侗族鼓楼既是吉祥兴旺的象征,又是民族形象的标志与化身,是整个侗族文化的浓缩。作为侗族村寨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鼓楼积淀和蕴藏着侗族最重要的文化元素和内涵:它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同时也凸显了侗家... 侗族鼓楼既是吉祥兴旺的象征,又是民族形象的标志与化身,是整个侗族文化的浓缩。作为侗族村寨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鼓楼积淀和蕴藏着侗族最重要的文化元素和内涵:它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同时也凸显了侗家人对美的追求和感悟,而这些元素分别呈现在鼓楼的空间形态、内在意蕴以及和谐的文化理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鼓楼 空间美 意蕴美 和谐美
下载PDF
论电影《地下》中的疯癫意象及其文化隐喻
3
作者 杨炜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52,共4页
电影《地下》(又名《没有天空的都市》)是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代表作。这部电影贯穿了从1941年纳粹占领南斯拉夫到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这段跨越51年的民族历史。导演库斯图里卡运用镜头语言将这段沉痛而荡气回肠的历史叙... 电影《地下》(又名《没有天空的都市》)是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代表作。这部电影贯穿了从1941年纳粹占领南斯拉夫到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这段跨越51年的民族历史。导演库斯图里卡运用镜头语言将这段沉痛而荡气回肠的历史叙事融入戏谑、嘲讽、幽默的笔调中,借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刻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南斯拉夫 库斯图里卡 镜头语言 文化隐喻 历史叙事 埃米尔 《地下》
下载PDF
赛博空间:新媒介语境下侗族大歌的审美融合功能
4
作者 杨炜竹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6期58-64,共7页
在现代性语境下,作为一种流动性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面临着时间的碎片化与空间的多样性。基于此种背景下的民族音乐形式,一方面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及新媒介语境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在跨族群、跨语言、跨媒介环境下传播与流散,促使... 在现代性语境下,作为一种流动性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面临着时间的碎片化与空间的多样性。基于此种背景下的民族音乐形式,一方面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及新媒介语境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在跨族群、跨语言、跨媒介环境下传播与流散,促使某种特定的民族音乐形式具有审美融合的社会功能。现在,赛博空间中侗族大歌的传播现象,让我们看到了新媒介语境下民族音乐形式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介语境 赛博空间 侗族大歌 审美融合
下载PDF
民族生态旅游的法治逻辑
5
作者 杨炜竹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0-47,共8页
民族生态旅游是建构在"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概念内涵以及理论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新业态,也是新时代下现代旅游发展的深度模式,更是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载体。从民族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述... 民族生态旅游是建构在"民族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概念内涵以及理论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新业态,也是新时代下现代旅游发展的深度模式,更是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载体。从民族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述评,可知民族生态旅游的法治逻辑是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基于此,分别从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正当性、旅游空间关系、旅游生态正义三个维度剖析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内在逻辑。在剖析法治逻辑的内在框架,论证民族生态旅游法治的正当性基础上,提出旅游空间关系是民族生态旅游法治正当变项,构建民族生态旅游法治良序,实现民族生态旅游的法治化是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生态旅游 法治逻辑 旅游空间正义 旅游生态正义
下载PDF
现代性语境下侗族鼓楼的“失真”及其保护
6
作者 杨炜竹 《凯里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4-39,共6页
侗族鼓楼作为侗族形象的标志与化身,是侗族直观的、物象的文化,是维系侗族人民的情感因子,也是侗族共同记忆的源泉,更是沟通侗族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侗族鼓楼在传承历史文化、凸显民族认同和体现民族和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性语境... 侗族鼓楼作为侗族形象的标志与化身,是侗族直观的、物象的文化,是维系侗族人民的情感因子,也是侗族共同记忆的源泉,更是沟通侗族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侗族鼓楼在传承历史文化、凸显民族认同和体现民族和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性语境下,部分侗族鼓楼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空间属位,被越来越多的钢筋混凝土式的现代民居包围的现象日趋严重,其失序的空间序列与建筑美学的整体性严重丧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鼓楼 民族认同 民族和谐
下载PDF
侗族大歌的审美教育功能建构
7
作者 杨炜竹 杨毅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05-111,共7页
侗族大歌是侗民族长期积淀的审美文化结晶,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教育思想。在具体的展演与传授过程中,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民族进行审美教育的生动课堂,也是“寓教于乐”的审美实践。侗族大歌通过对歌唱内容的音乐化展演,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 侗族大歌是侗民族长期积淀的审美文化结晶,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教育思想。在具体的展演与传授过程中,侗族大歌不仅是侗民族进行审美教育的生动课堂,也是“寓教于乐”的审美实践。侗族大歌通过对歌唱内容的音乐化展演,对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尤其是在代代相继的传承中,侗族大歌在“形式美感”教育和“情感和谐”教育两个方面建构了本民族民众的审美意识及其审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大歌 审美教育 功能建构
下载PDF
持续推进文化建设戮力建成文化强国
8
作者 杨炜竹 《理论与当代》 2021年第3期63-64,共2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更是灵魂的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理念,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我们必须要紧紧围绕"...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更是灵魂的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理念,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我们必须要紧紧围绕"十四五"文化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使先进的思想文化占据意识形态的高地,就要掌握科学的理论,并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强国 持续推进 文化建设工作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语境下贵州少数民族的空间认同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松 杨炜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1,共6页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依照产业脱贫、教育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等措施及策略,全国各贫困地区相继走出贫困的境地,尤其是许多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寨然而,在这样一个浩大搬迁工程下,它在民族地区的迁离与空间位移的过程中,必然...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依照产业脱贫、教育脱贫、易地搬迁脱贫等措施及策略,全国各贫困地区相继走出贫困的境地,尤其是许多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村寨然而,在这样一个浩大搬迁工程下,它在民族地区的迁离与空间位移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一些问题.笔者结合田野调查与搬迁户走访情况,试从文化人类学的内在思路与民族文化学的思考,提出以再造空间认同感调适少数民族搬迁户的过渡期空间易位的不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空间易位 空间认同感 再造家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