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玉坡 《四川林业科技》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碳汇作用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排放量 森林 人类社会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
下载PDF
建设四川绿色经济产业的考量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玉坡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58-62,共5页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 ,地形地貌复杂 ,生态环境脆弱 ,森林生态屏障作用突出。在四川林业建设上应当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植物为依托 ,研发以多用途树种为主体的绿色经济产业的建设 ,既符合四川实际 ,也符合...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 ,地形地貌复杂 ,生态环境脆弱 ,森林生态屏障作用突出。在四川林业建设上应当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丰富的森林资源植物为依托 ,研发以多用途树种为主体的绿色经济产业的建设 ,既符合四川实际 ,也符合国际潮流。本文具体的介绍了元宝树等 6种多用途森林植物的特点、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绿色经济产业 可持续发展 树种选择 开发 效益预估
下载PDF
关于新型多用途木本油料对——元宝枫在我省引种开发的建议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玉坡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木本油料树 元宝枫 引种 开发利用 四川
下载PDF
四川森林资源与林业发展概况
4
作者 杨玉坡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85年第1期22-24,共3页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孕育了繁多的森林树种,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有显著作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土地总面积 用材林面积 林地面积 发展概况 自然生态平衡 有林 人工林面积 林占 社队林场
下载PDF
川西山地主要人工林种群根系生物量与生产力 被引量:40
5
作者 刘兴良 马钦彦 +5 位作者 杨冬生 史作民 宿以明 周世强 刘世荣 杨玉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2-551,共10页
采用标准地法,对四川西部山地主要人工林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D2H估测单株林木根系生物量的适合模型均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佳,所筛选统计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在0.94~0.99之间;(2)根系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日本落叶松>峨眉冷杉... 采用标准地法,对四川西部山地主要人工林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用D2H估测单株林木根系生物量的适合模型均以幂函数模型为最佳,所筛选统计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在0.94~0.99之间;(2)根系总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日本落叶松>峨眉冷杉>四川红杉>川西云杉,分别为37.832、24.907、18.320thm2和15.982thm2,各级根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比例各不相同;(3)根系生物量集中在分布土层0.00~40.00cm,川西云杉占97.88%,四川红杉占96.78%,峨眉冷杉占95.65%,日本落叶松占99.72%;尤其在0.00~20.00cm土层分布的根最多,分别占77.13%,77.13%,65.02%和80.66%;在0.00~20.00cm,20.00~40.00cm和40.00~60.00cm的各层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川西云杉为34∶12∶1,四川红杉为24∶6∶1,峨眉冷杉为15∶7∶1,日本落叶松为63∶14∶1;(4)川西云杉、四川红杉、峨眉冷杉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种群根系的生物量密度分别为10.782t(hm2·m),8.230t(hm2·m),14.546t(hm2·m)和13.211t(hm2·m);(5)川西云杉、四川红杉、峨眉冷杉和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种群根系生产力分别为0.57、0.83、0.71t(hm2·a)和1.64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云杉 四川红杉 峨眉冷杉 日本落叶松 生物量密度 净生产量 生产力
下载PDF
山地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生产力海拔梯度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6
作者 刘兴良 史作民 +3 位作者 杨冬生 刘世荣 杨玉坡 马钦彦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4,共8页
文中从生物学谱中群落和生态系统尺度,根据国内外的野外观测文献,总结了山地植被在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生产力2方面的海拔梯度变化特征,以及群落生物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并提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 生物学谱 山地植物群落 海拔梯度 梯度变化特征
下载PDF
川滇高山栎种群统计特征的海拔梯度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兴良 岳永杰 +5 位作者 郑绍伟 刘世荣 史作民 杨冬生 杨玉坡 马钦彦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9-15,共7页
川滇高山栎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地区,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类型。种群统计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主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本文采用标准地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林区五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 川滇高山栎广泛分布于横断山地区,属于亚高山硬叶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类型。种群统计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主要研究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本文采用标准地法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林区五个海拔梯度的川滇高山栎种群的大小结构、高度结构和生物量结构等方面探讨川滇高山栎种群的海拔梯度变异性规律。结果表明(1)川滇高山栎种群径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m以下地带的双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2cm^4cm,约占70.33%;另一类为海拔3000m以上地带的单峰型,径级峰值出现在1cm^3cm,约占76.35%。(2)川滇高山栎种群高度级分布表现为两类,一类为海拔3000m以下地带,高度级峰值出现在2m^3m左右,约占65.38%;另一类为海拔3000m以上地带,随高度级增大,高度级百分率呈递减趋势。(3)川滇高山栎种群总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呈递减趋势,其平均总生物量为26408.7kg.hm-2,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排序为干>枝>叶>皮,其生物量占种群总生物量的百分率分别为29.85%、18.54%、18.54%和6.91%。海拔2720m^2920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1皮的比例约为4∶3∶2∶1;海拔3020m^3120m地带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干∶枝∶叶∶皮的比例约为4∶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 径级结构 高度级结构 生物量结构 硬叶栎林 横断山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分类与现代地理分布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兴良 刘世荣 +3 位作者 何飞 杨冬生 杨玉坡 马钦彦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是指壳斗科栎亚属中的高山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sect.Brachylepides)的8种植物及1个存疑种,巴东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sect.Engleriana)的7种植物。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和多年的野外考察,综述了中... 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是指壳斗科栎亚属中的高山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sect.Brachylepides)的8种植物及1个存疑种,巴东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sect.Engleriana)的7种植物。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和多年的野外考察,综述了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分类及种类。同时,阐述了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和解释这类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力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栎亚属 高山栎组 巴东栎组 纬向分布 经向分布 垂直分布
下载PDF
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生态学的研究——人工林分区与分类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兴良 宿以明 +3 位作者 刘世荣 杨玉坡 鄢武先 马钦彦 《四川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依据川西高山林区自然条件及天然林树种生态地理分布,阐明川西林区人工林分布现状及特征;以川西高山林区森林分异规律、采伐迹地的分类及其应用为基础,提出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进行分区与分类依据和原则,分区分类系统包括3个经营类... 本文依据川西高山林区自然条件及天然林树种生态地理分布,阐明川西林区人工林分布现状及特征;以川西高山林区森林分异规律、采伐迹地的分类及其应用为基础,提出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进行分区与分类依据和原则,分区分类系统包括3个经营类型区、4个经营类型组、9个经营类、17个林型组和39个类型,并提出了经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山林区 人工林 分区 分类
下载PDF
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基本途径及其生态对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兴良 杨冬生 +2 位作者 刘世荣 杨玉坡 马钦彦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资源、土地沙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变化,论证了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因地制宜、乡土树种筛选、人工林纯林化、现有林保护及造... 本文综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资源、土地沙化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变化,论证了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因地制宜、乡土树种筛选、人工林纯林化、现有林保护及造林规划等方面充分论述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及误区。最后,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生态对策和基本途径,即(1)对长江上游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划分,初步划分为6个生态功能区;(2)保护现有林,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和保护体系;(3)加强造林困难地带植被的保护,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4)构建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生态公益防护骨架体系,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为最终目标;(5)增加现有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6)应着重对干热干旱河谷、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等困难地带植被恢复与重建树种选择与培育以及乡土树种和资源植物的选择与栽培等技术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现状 误区 生物多样性 植被覆盖率 基本途径 生态功能区 困难地带
下载PDF
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林生态学研究——种群结构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兴良 汪明 +5 位作者 宿以明 何飞 马钦彦 梁罕超 杨玉坡 鄢武先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9,共9页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及种群结构分析法,对川西云杉人工林种群的表现结构、立木蓄积结构、生物量结构进行分析表明:(1)高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4~8高度级,约占77%,中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6~10高度级,约占82%;(2)株数按径阶分布的峰...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及种群结构分析法,对川西云杉人工林种群的表现结构、立木蓄积结构、生物量结构进行分析表明:(1)高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4~8高度级,约占77%,中密度种群高度集中分布在6~10高度级,约占82%;(2)株数按径阶分布的峰值出现在低于平均直径的6cm径阶(5 0~6 9cm之间),然后两侧株数逐渐减少,呈左偏截尾正态分布;(3)总蓄积量按径级分布以10cm和12cm径阶林木蓄积量最大,分别占总蓄积的19 0%和18 80%;(4)株数总生物量和器官生物量随径级变化基本呈正态分布,而径级生物量最大出现在林木株数最多的12径级,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28 0%,低于平均直径的2~8径级生物量仅有13 719T/hm2,仅占总生物量的1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种群 表现结构 生物量结构
下载PDF
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兴良 杨冬生 +2 位作者 刘世荣 杨玉坡 马钦彦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6-12,共7页
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是指壳斗科栎亚属中的高山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 B rachylepides)的8种植物和1个存疑种植物,以及巴东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 Engleriana)的7种植物。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综述了中国... 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是指壳斗科栎亚属中的高山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 B rachylepides)的8种植物和1个存疑种植物,以及巴东栎组(Quercus subgenus Quercus sect. Engleriana)的7种植物。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综述了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系统演化、化石历史和现代分布等,讨论了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起源、演化和扩展途径,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和解释这类植物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斗科 栎亚属 高山栎组 巴东栎组 起源 演化 横断山
下载PDF
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区划及其生态屏障建设与布局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明 刘建 +2 位作者 刘兴良 骆建国 杨玉坡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1-19,共9页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长江上游四川省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生态地位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四川自然地理分异规律为... 生态区划是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它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长江上游四川省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的生态地位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以四川自然地理分异规律为基础,以此提出四川省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依据及分区系统,对长江上游四川省生态环境进行了区域划分。将四川省生态环境划分为4个生态功能区,13生态个功能亚区;并针对各功能亚区提出了建设生态屏障的区域布局、建设途径及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 分异规律 生态功能区 生态屏障 布局 四川
下载PDF
论四川林业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费世民 杨玉坡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27-35,共9页
本文在论述了森林的生态屏障功能的基础上 ,就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 ,探讨了林业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四川 林业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作用 主体地位 森林 生态屏障功能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ion regulation of the forests in alpine and canyon region of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P.R.China 被引量:1
15
作者 向成华 杨玉坡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7-330,338,共4页
Since 1950, 700 plot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alpine and canyon region of western Sichua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st succession and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were studied. Th... Since 1950, 700 plot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alpine and canyon region of western Sichua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est succession and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tree species were Picea and Abies in this region, and there were more than 90 forest types. Abies forest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rivers and their branches, and Picea forests mainly distributed in wide valleys and on half-shaded and half-sunny slopes.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was poor under primitive spruce and fir forest canopy, but was good in the spruce and fire forest ga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succession and vertical gradien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succession procession and plant synusia under primary forests. Human activities could promote and postpone succession process. The results of expanding regeneration were often influenced by topography, vegetation and wind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and canyon region Forest succession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Forest gap Regeneration
下载PDF
森林对坡面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孝章 杨玉坡 赵文谦 《四川水力发电》 2001年第B07期51-53,65,共4页
采用运动波方程 ,用矩阵理论推导出坡面流的一般方程 ,结合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了坡面流的局部损失和总阻力 ,为研究森林控制非点源污染输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坡面流 总阻力 森林植被
下载PDF
新型N-芳基取代联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17
作者 杨玉坡 王庆玉 建方方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通过CuI催化的重氮酰胺与端基炔的交叉偶联反应,高效合成了11种此前未见报道的N-芳基取代联烯酰胺类化合物。对底物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展。原料和产物都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确定了结构。
关键词 联烯酰胺 重氮酰胺 端基炔 交叉偶联
下载PDF
法治启蒙的内容初探
18
作者 杨玉坡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4-48,共5页
法治启蒙的内容包括建构法治精神与批判传统政治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即现代政治法律意识,包括民主意识、契约意识、法律至上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在建构现代政治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同时,还... 法治启蒙的内容包括建构法治精神与批判传统政治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即现代政治法律意识,包括民主意识、契约意识、法律至上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在建构现代政治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同时,还要大力批判传统的政治法律意识。我国传统的政治法律意识主要有官本位意识、臣民意识、法律工具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启蒙 法治精神 传统政治法律意识
下载PDF
一起卫生行政复议案例分析
19
作者 杨玉坡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5年第3期198-199,共2页
作者对一起典型的卫生行政复议案件进行了分析,就卫生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 卫生行政复议 卫生工作 卫生管理 医疗卫生
下载PDF
EBZ160型掘进机机载临时支护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玉坡 张佃龙 +1 位作者 孙强 姜彪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2-164,共3页
煤矿井下掘进过程中临时支护问题严重制约着煤矿综合机械化掘进效率,通过对EB160型掘进机临时支护的研制,为掘进工作面提供临时支护,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缩短临时支护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掘进效率。
关键词 掘进机 机载 临时支护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