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在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入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目的:探讨在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入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入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82.35%的患者功能及疼痛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则为79.4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 C 臂照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的椎间隙感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均是有效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但经椎板间入路可有效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在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入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入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82.35%的患者功能及疼痛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则为79.4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 C 臂照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的椎间隙感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均是有效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但经椎板间入路可有效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