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留柱·书法欣赏
1
作者 杨留柱 《中国商贸》 2013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书法欣赏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体会
2
作者 杨留柱 刘四仕 郭建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9期156-157,共2页
腰椎滑脱症是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能够充分减压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受到术者推崇。现结合1例腰椎滑脱术后并马尾综合征的病例与大家探讨后... 腰椎滑脱症是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能够充分减压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受到术者推崇。现结合1例腰椎滑脱术后并马尾综合征的病例与大家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 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螺钉 系统治疗 马尾综合征 充分减压 腰腿痛 稳定性
下载PDF
水东湾近岸海域双向射流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留柱 刘宏坤 +1 位作者 任杰 喻丰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了水东湾动力场,探讨了沙坝-澙湖型潮汐汊道地貌结构下的双向射流体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落潮射流体受东侧岸线束缚,发育不对称,西侧自由发展,东侧表现为附壁射流;涨潮射流体西侧发育附壁射流,东侧边界基...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了水东湾动力场,探讨了沙坝-澙湖型潮汐汊道地貌结构下的双向射流体特征,模拟结果表明:落潮射流体受东侧岸线束缚,发育不对称,西侧自由发展,东侧表现为附壁射流;涨潮射流体西侧发育附壁射流,东侧边界基本不受地形影响,为自由射流。澙湖及通道内余流均指向口外,通道外余流则表现出中间落潮优势带与两侧涨潮优势带的复合结构。在通道两侧存在一对反向的环流结构,东侧发育微弱的逆时针环流,西侧发育强劲的顺时针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汊道 水东湾 双向射流 余流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及滑膜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龙杰 刘畅 +5 位作者 张磊 张海森 陈思 杨留柱 赵卫星 张国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167-4170,共4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髌下脂肪垫及滑膜中炎性因子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RA行关节置换患者41例,关节置换术中,取关节内滑膜及髌下脂肪垫组织送病理,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屈曲程...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髌下脂肪垫及滑膜中炎性因子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RA行关节置换患者41例,关节置换术中,取关节内滑膜及髌下脂肪垫组织送病理,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屈曲程度和疼痛程度,比较髌下脂肪垫和滑膜中白细胞介素(IL)-17 mRNA和IL-10 mRNA表达水平,使用Pearson法分析髌下脂肪垫和滑膜中IL-17 mRNA和IL-10 mRNA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相关性及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1例患者术后随访(20.83±13.03)个月,患者术后HSS、膝关节屈曲程度均明显高于术前,而VAS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RA患者髌下脂肪垫中IL-17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滑膜,IL-10 mRAN表达量明显高于滑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SS、VAS与髌下脂肪垫和滑膜中的IL-17 mRNA呈正相关,与IL-10 mRNA呈负相关,关节活动度与髌下脂肪垫和滑膜中的IL-17 mRNA、IL-10 mRNA无相关性。髌下脂肪垫和滑膜中IL-17 mRNA和IL-10 mRNA与ESR、CRP、RF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IL-17和IL-10在RA患者髌下脂肪垫和滑膜中的表达不同,且在髌下脂肪垫中的阳性率更高,因此髌下脂肪垫可能在RA的发病过程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髌下脂肪垫 滑膜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四仕 杨利 +1 位作者 张晓伟 杨留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28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固定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3
6
作者 倪进华 郭建祥 杨留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1795-179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新鲜闭合性MasonⅢ型及以上桡骨头患者33例进行研究,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桡骨头切除术、内固定术及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三组术后肘关节功能及近期、... 目的探讨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肘关节不稳定的桡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新鲜闭合性MasonⅢ型及以上桡骨头患者33例进行研究,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桡骨头切除术、内固定术及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三组术后肘关节功能及近期、远期并发症。结果人工桡骨头置换术组Broberg和Morrey评分、提携角、桡骨近端移位程度及前臂旋转均优于其它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对比,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术治疗肘关节不稳定桡骨粉碎性骨折,可有效提高术后肘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粉碎性骨折 肘关节不稳定 内固定 人工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四仕 杨利 +1 位作者 张晓伟 杨留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1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和密切护理,试验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和密切护理,试验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治疗后密切随访观察0.5~1年,比较2组患者腕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价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在腕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方面均优于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折 桡骨远端
下载PDF
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四仕 杨利 +1 位作者 张晓伟 杨留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34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试验组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试验组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治疗后密切随访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差异不大,因此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进行最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基于PDFF和输入整形的钻孔机残余震动抑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道奎 支长义 +1 位作者 谭志红 杨留柱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针对永磁直线电机(PMLSM)在PCB钻孔机应用中的加速度提升和定位过程中震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在速度环驱动器采用PDFF算法和在位置环前端采用输入整形技术的技术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有效的解决了钻孔机XY平台快速... 针对永磁直线电机(PMLSM)在PCB钻孔机应用中的加速度提升和定位过程中震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在速度环驱动器采用PDFF算法和在位置环前端采用输入整形技术的技术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仿真和验证,有效的解决了钻孔机XY平台快速定位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钻孔机的加工效率,该方案在实际系统上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伺服系统 PDFF 输入整形技术 位置控制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钦州湾近期滩槽冲淤演变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留柱 杨莉玲 +2 位作者 潘洪州 刘超群 喻丰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50,共10页
根据1980年代以来水下地形数据和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钦州湾近期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滩槽平面变化和冲淤演变特征,从动力地貌角度对演变原因进... 根据1980年代以来水下地形数据和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分析了钦州湾近期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滩槽平面变化和冲淤演变特征,从动力地貌角度对演变原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内湾茅尾海近期整体淤积,2m等深线以浅的高滩淤积强度显著大于其他水域,局部槽道由于人工采砂和潮流动力增强而出现冲刷。外湾整体以淤积为主,但强度小于内湾,滩和槽的冲淤特征差异显著,西航道、中水道和边滩淤积,中滩和东航道冲刷。高强度人类活动前后钦州湾涨、落潮量分别减少约4.59%和4.04%,潮流动力减弱,导致茅尾海不断淤积;外湾中部岸线向海大幅推进,使得中滩涨落潮流流势集中,潮流速普遍增加0.1~0.2m·s^–1,是中滩大范围冲刷的主要原因;东航道浚深后,中槽涨落潮流向东航道产生归槽,导致潮流动力减弱,中槽萎缩。水平Kelvin数变化表明,人类活动对外湾东航道和中水道的影响最大,东航道稳定性增强,中水道持续萎缩;西航道受到影响较小,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人类活动 动力地貌 演变特征
下载PDF
珠江河口口门区滩槽演变及对泄洪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用 卢陈 +3 位作者 杨留柱 叶荣辉 邹华志 王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80,共9页
受流域来水来沙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珠江河口口门滩槽演变规律复杂,对泄洪安全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阐明了珠江河口滩槽近期演变总体特征,揭示了河口拦门沙演变动力机制,评估了不同类别大型涉水工程对泄洪的影响和贡献率,提... 受流域来水来沙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珠江河口口门滩槽演变规律复杂,对泄洪安全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阐明了珠江河口滩槽近期演变总体特征,揭示了河口拦门沙演变动力机制,评估了不同类别大型涉水工程对泄洪的影响和贡献率,提出了珠江河口径潮控制敏感区的划分方法,量化了涉水工程防洪影响关键控制指标。研究发现:(1)在来沙大幅减少背景下,珠江河口滩涂存在侵蚀后退的可能,滩槽近期演变总体上有利于口门泄洪;(2)季风成沿岸流和洪水径流是塑造磨刀门拦门沙东、西汊发育的主动力,洪水与波浪共同作用是形成拦门沙内、外坡冲刷,拦门沙顶淤高的主要成因;(3)涉水工程对河口洪潮水位、分流比、净泄洪量、纳潮量等影响的群体效应,伶仃洋东四口门桥梁工程群对潮位影响贡献率大于围垦工程,而在西四口门围垦工程对潮位影响更大;(4)引入径潮动力比概念,提出珠江河口径潮控制分区,识别了防洪敏感河段,建立基于单宽流量概念的工程阻水效应判断方法,划分防洪影响敏感水域;(5)综合分析提出了各敏感河段或水域的涉水工程的允许壅水高度,基于口门均衡断面的河相关系,提出涉水工程引起的潮量减幅应控制在1%~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拦门沙演变 工程群累积影响 防洪潮敏感区 控制指标
下载PDF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近期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门伍 严黎 +2 位作者 杨留柱 卢陈 杨裕桂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5,153,共6页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的形成,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影响,且河口的地形条件及泥沙运动也是拦门沙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近40 a来实测地形资料,对磨刀门口外中心拦门沙、西侧拦门沙、东西两汊深槽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拦门沙区...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的形成,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影响,且河口的地形条件及泥沙运动也是拦门沙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近40 a来实测地形资料,对磨刀门口外中心拦门沙、西侧拦门沙、东西两汊深槽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拦门沙区域的冲淤变化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区东、西汊不断向海延伸、拓宽,大洪水对东、西汊的发育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东汊走向则有一定摆动,东汊发育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受波浪改造作用明显;中心拦门沙内外坡以冲刷为主,滩顶淤积加高,南北径缩短;西侧交杯沙在波浪作用下呈新月形发育,交杯四沙向陆并岸的过程中,易受到洪水冲决作用,在并岸的浅滩中冲出深槽。研究结果可为河口规划、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门沙 河床演变 珠江 磨刀门 东西两汊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同化的珠江河口悬沙浓度多模型协同反演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洪洲 杨留柱 +1 位作者 刘超群 扶卿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3,共7页
以珠江河口为研究区,根据2014-2015年珠江河口野外实验数据,构建了8个悬沙浓度的反演模型,并对各模型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评价。基于数据同化思想,利用此模型集进行了多模型协同反演算法的构建。结果表明:构建的悬沙反演模型中近红外与... 以珠江河口为研究区,根据2014-2015年珠江河口野外实验数据,构建了8个悬沙浓度的反演模型,并对各模型反演结果进行了比较评价。基于数据同化思想,利用此模型集进行了多模型协同反演算法的构建。结果表明:构建的悬沙反演模型中近红外与蓝波段比值的指数函数模型整体精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MAPE为27.1%,多模型协同反演算法能够有效融合不同反演模型的优势,改善单模型反演精度较低区域的反演结果,且随着模型个数的增加,多模型协同估算精度越高,较单模型提高了整体反演精度及稳定性,最优模型组合的MAPE为25.8%。该算法为悬沙浓度大范围、高精度业务化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珠江河口 多模型协同反演 数据同化
下载PDF
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要点
14
作者 杨留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9期0244-0244,共1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行业中输电线路质量控制占据着重要地位。施工的质量问题是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行业中输电线路质量控制占据着重要地位。施工的质量问题是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质量,输电的质量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输电线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加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探讨
15
作者 杨留柱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3期-,共2页
从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等各环节寻找突破,达到保护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进而保障整个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文中就合理设计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基础、防范外部破坏,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加强管理是实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 从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等各环节寻找突破,达到保护输电线路安全运行,进而保障整个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文中就合理设计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基础、防范外部破坏,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加强管理是实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关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合理安全运行 分析
下载PDF
输电线路故障的判断与查找方法
16
作者 杨留柱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9期148-149,共2页
输电线路固有的“点多、面广、线路长和运行务件恶劣”的特点,在接到线路跳闸的事故信息后,如何准确无误地查找故障点,尽快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是长时间以来困扰线路运行人员的一个难题,结合线路故障巡检经验,本文就如何解决... 输电线路固有的“点多、面广、线路长和运行务件恶劣”的特点,在接到线路跳闸的事故信息后,如何准确无误地查找故障点,尽快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是长时间以来困扰线路运行人员的一个难题,结合线路故障巡检经验,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故障 判断 查找
下载PDF
东江中下游河道近期洪水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晓张 刘壮添 +2 位作者 孙倩雯 杨留柱 陈娟 《人民珠江》 2016年第11期1-7,共7页
针对近30年来东江大规模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下切现象,对最新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阐明近期东江河床变化和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构建东江中下游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东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现状洪潮水面线变化,为东... 针对近30年来东江大规模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下切现象,对最新水文、地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点阐明近期东江河床变化和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化,构建东江中下游整体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东江中下游干流河道现状洪潮水面线变化,为东江中下游防洪减灾、河道整治和人类活动管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变化 东江
下载PDF
珠江口水表盐度遥感反演及空间分异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颖清 喻丰华 +1 位作者 杨留柱 尹斌 《人民珠江》 2012年第A01期52-55,共4页
大量研究成果以及实测数据表明:近海区域主要由淡水携带海的黄色物质与盐度一般呈负相关。利用modis影像,以黄色为中介,基于实测的黄色物质以及盐度数据建立了珠江口水表盐度的遥感模型。模型在河道以及近口门区域的精度略差,而对于河... 大量研究成果以及实测数据表明:近海区域主要由淡水携带海的黄色物质与盐度一般呈负相关。利用modis影像,以黄色为中介,基于实测的黄色物质以及盐度数据建立了珠江口水表盐度的遥感模型。模型在河道以及近口门区域的精度略差,而对于河口区盐度的反演精度可以达到70%以上。利用模型获得不同潮位珠江口海表盐度空间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点:珠江口盐度涨潮时盐度增高,落潮时降低,从下游到上游盐度逐渐减小,深槽盐度始终大于浅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表盐度 黄色物质 遥感 空间分布特点 珠江口
下载PDF
钦州湾岸线开发对其上游河口区洪潮动力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莉玲 王琳 +2 位作者 徐峰俊 杨留柱 戈军 《人民珠江》 2019年第4期31-36,共6页
钦州湾水流动力环境复杂,港口资源及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岸线开发强度较大。通过建立钦州湾-茅尾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以2005年岸线地形为基础,对比分析了2005—2015年钦州湾岸线开发前后的潮差、潮流流速、潮量等动力特性变化,探讨了上... 钦州湾水流动力环境复杂,港口资源及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岸线开发强度较大。通过建立钦州湾-茅尾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以2005年岸线地形为基础,对比分析了2005—2015年钦州湾岸线开发前后的潮差、潮流流速、潮量等动力特性变化,探讨了上游河口区洪潮动力特性对下游岸线开发的响应情况。可为钦江河口湾及类似河口湾的管理及可持续、有序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开发 响应 洪潮动力 钦州湾
下载PDF
粤东长沙湾动力沉积地貌特征研究
20
作者 杨留柱 刘国珍 +4 位作者 喻丰华 邹华志 翁忠华 邹晓波 潘洪州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4-582,共9页
本文根据水下地形、遥感影像以及水文观测等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表层沉积物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位于我国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海湾——长沙湾的动力沉积地貌特征。研究表明,长沙湾湾外... 本文根据水下地形、遥感影像以及水文观测等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表层沉积物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位于我国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海湾——长沙湾的动力沉积地貌特征。研究表明,长沙湾湾外水域涨、落潮流相对较弱,夏季,湾外以自西向东的沿岸流作用为主;冬季,以自东向西的沿岸流作用为主。湾口中东侧涨潮流占优,西侧落潮流占优,湾内涨落潮主流偏向东侧。湾内存在两处表层沉积物输运的汇聚区,分别位于上游黄江河出口右侧近岸和湾中部水域。口门段河道呈现滩淤槽冲的特征,右岸浅滩以及湾中部东侧水域淤积强度相对较大,湾口断面保持基本稳定,地形资料反映的海床淤积区与表层沉积物指示的床沙汇聚区吻合较好。湾顶存在由中段向东、西两侧的输沙过程,导致口门右岸浅滩不断淤积;湾中部是涨、落潮流优势发生转变的区域,泥沙容易落淤,是湾中部淤积的主要原因。上述两处水域发生淤积的原因与该区域表层沉积物指示的床沙输运路径基本一致。广东省东部沿海分布多个湾顶有中小河流入注的海湾,其口门段的动力沉积地貌过程与本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的开展不仅对认识海湾复杂的动力结构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海湾的环境保护和开发治理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湾 动力过程 泥沙输运 地貌演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