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海宁市需水预测
1
作者 杨登元 鞠茂森 唐德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1,79,共5页
需水预测是地区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需水量的9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并分别以海宁市2001~2014、2015~2020年数据作为训... 需水预测是地区水资源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需水量的9个影响因子进行降维处理,并分别以海宁市2001~2014、2015~2020年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完成模型训练,其中,综合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降维后的影响因子独立预测,从而预测海宁市规划年需水量,并与传统定额法的需水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口、GDP、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公共用水量为影响海宁市需水量的主要因子;通过构建改进PCA-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2025、2030、2035年需水结果,比传统定额法更为真实、合理,进一步证实了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可为海宁市未来水资源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 改进PCA-BP神经网络 灰色预测模型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与MMSE量表在老年认知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2
作者 万小勇 杨登元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比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认知障碍早期阶段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MMSE与MoCA对93名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与66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MMSE与MoCA对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筛查效果。结果非... 目的比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认知障碍早期阶段的筛查价值。方法采用MMSE与MoCA对93名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与66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MMSE与MoCA对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筛查效果。结果非痴呆认知障碍组MMSE与MoCA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与MMSE相比,MoCA在非痴呆认知障碍筛查上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与约登指数,但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较低。结论 MMSE与MoCA为临床住院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筛查工具,两者联合使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非痴呆性认知障碍的诊断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筛查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翼点入路内窥镜辅助下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吕著海 刘宏毅 +2 位作者 杨登元 张岩松 刘翔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内窥镜辅助下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动脉瘤破裂及脑血管痉挛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40例动脉瘤患者在内窥镜辅助显微镜直视下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或动脉瘤包裹加固的手术经验。结果夹闭动脉瘤40个,包裹加固2...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内窥镜辅助下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动脉瘤破裂及脑血管痉挛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40例动脉瘤患者在内窥镜辅助显微镜直视下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或动脉瘤包裹加固的手术经验。结果夹闭动脉瘤40个,包裹加固2个;术中动脉瘤破裂6例,予以控制性低血压、压迫止血,显露术野后夹闭;脑血管痉挛16例,给予罂粟硷溶液充分冲洗脑池后,血管痉挛缓解。术后痊愈28例,轻残10例,重残2例。结论熟练的动脉瘤显露与夹闭技巧、显微镜与内窥镜的联合应用、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正确处理、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动脉瘤 内窥镜辅助显微手术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吕著海 刘宏毅 杨登元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例垂体瘤患者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 12例患者 ,垂体瘤全切除 8例 ,大部分切除 2例 ,切除 1/ 32例 ;均未...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例垂体瘤患者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 12例患者 ,垂体瘤全切除 8例 ,大部分切除 2例 ,切除 1/ 32例 ;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使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微侵袭性均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计算机导航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小勇 杨登元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protein,CagA)基因表达载体并表达其编码蛋白。方法从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Hp,提取核酸,采用RT-PCR技术扩增CagA基因,将其克隆至pEGFP真核表达载... 目的构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protein,CagA)基因表达载体并表达其编码蛋白。方法从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Hp,提取核酸,采用RT-PCR技术扩增CagA基因,将其克隆至p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Hp Cag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表达其编码蛋白。结果通过PCR、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Cag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免疫印迹法证实CagA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p Cag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其编码蛋白,为后期功能研究提供了材料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基因 分子克隆 真核表达
下载PDF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安全性与优势
6
作者 汪悦 杨登元 欧阳彬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0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究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应用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安全性和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5月南京市中心医院接诊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为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采用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方式)和参照组(40... 目的探究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应用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安全性和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5月南京市中心医院接诊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为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采用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方式)和参照组(40例,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方式)。针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治疗功能量表评估,外形改变及满意度情况展开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形改变情况低于参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优于参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乳晕切口手术应用到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具备在临床中应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切口手术 乳腺良性肿瘤 安全与优势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早期预测肠源性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登元 朱宝华 +2 位作者 张凯 周丹丹 万小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11-614,共4页
目的检测伴或不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水平,探索其在诊断肠源性脓毒症是否并发ARD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中心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省中西医... 目的检测伴或不伴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水平,探索其在诊断肠源性脓毒症是否并发ARD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市中心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腹腔感染造成的肠源性脓毒症患者113例,其中未合并ARDS患者55例;确诊并发ARDS患者58例。纳入时获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上转发光法检测血降钙素原(PCT)及血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Endocan,对比分析Endocan的价值。结果并发ARDS组患者Endocan水平低于未合并ARDS组患者(P<0.05),当患者血Endocan水平<5.36μg/L时,具有最好的诊断效率,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5%。且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大于血CRP与PCT。结论Endocan可作为诊断肠源性脓毒症合并ARDS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诊断
下载PDF
固有淋巴细胞在早期肠源性脓毒症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登元 沈晓菲 +4 位作者 陆晓峰 赵阳 夏雪峰 管文贤 杜峻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固有淋巴细胞(ILCs)在早期肠源性脓毒症中的变化及其对于脓毒症免疫抑制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月—9月确诊为肠源性脓毒症患者7例及健康志愿者7例的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ILCs的改变;进一步运用流式分选技术,获得ILC... 目的探讨固有淋巴细胞(ILCs)在早期肠源性脓毒症中的变化及其对于脓毒症免疫抑制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月—9月确诊为肠源性脓毒症患者7例及健康志愿者7例的外周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ILCs的改变;进一步运用流式分选技术,获得ILCs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行体外共培养,分析培养后细胞组成亚群变化及中性粒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情况,培养上清液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γ干扰素(IFN-γ)表达情况。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ILC2比例显著下降,而ILC1比例显著上升(P<0.05)。同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D-L1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与ILC1的比例呈正相关(R 2=0.5959)。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外周血ILC2在体外白介素-12刺激下能够转变为ILC1,并且共培养实验证实由ILC2转化的ILC1直接促进中性粒细胞表达PD-L1(P<0.05)。结论肠源性脓毒症患者在早期即存在ILC2/ILC1转化,并且调控中性粒细胞表达PD-L1,促进脓毒症免疫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淋巴细胞 肠源性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 免疫抑制 程序性死亡配体1 Γ干扰素
下载PDF
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登元 汪悦 +1 位作者 欧阳彬 苏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将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传...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随机法将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腺叶手术,试验组实施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指征、血清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指标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WBC计数和血清CRP指标增加,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在同一时间点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甲状腺腺叶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可减少术后炎性因子的产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中间入路 甲状腺腺叶手术 血清白细胞计数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艾立布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永飞 杨登元 +2 位作者 杨帆 姚昶 王江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艾立布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艾立布林治疗的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截止随访日,23例晚期乳腺癌患... 目的观察艾立布林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及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艾立布林治疗的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估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截止随访日,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有7例未出现进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5个月,没有患者取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4例(17.3%),疾病稳定患者11例(47.8%),疾病进展患者8例(34.8%);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21.7%、47.8%和65.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多为疲劳(52.2%),其次是中性粒细胞减少(39.1%)和肝功能异常(30.4%),且大部分均为1级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情况尚可。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从艾立布林治疗中获益,且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艾立布林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女性血清Hepcidin、BMP6、s-HJV水平与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樊化 孙萍 +1 位作者 杨璐 杨登元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3424-342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PMO)女性血清铁调素(Hepcidin)、骨形成蛋白6(BMP6)、可溶型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水平与骨折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老年PMO女性作为研究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170例老年无PMO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 目的分析老年绝经后骨质疏松(PMO)女性血清铁调素(Hepcidin)、骨形成蛋白6(BMP6)、可溶型铁调素调节蛋白(s-HJV)水平与骨折关系。方法选取150例老年PMO女性作为研究组,及同期进行体检的170例老年无PMO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epcidin、BMP6、s-HJV水平;使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N-MI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使用速率法检测钙离子(Ca2+)水平;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1~4及左股骨颈BMD值。结果研究组血清Hepcidin、BMP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HJ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PINP、N-MID、β-CTX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D、Ca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腰椎L1~4及左股骨颈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Hepcidin、BMP6水平与PINP、N-MID、β-CTX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血清25-(OH)D、Ca2+水平及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s-HJV水平与PINP、N-MID、β-CTX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25-(OH)D、Ca2+水平及腰椎L1~4、左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PINP、N-MID、25-(OH)D、Ca2+、腰椎L1~4 BMD、Hepcidin、BMP6、s-HJV均是老年PMO女性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epcidin、BMP6、s-HJV水平均可作为预测老年PMO女性骨折发生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铁调素 骨形成蛋白6 铁调素调节蛋白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峰 郑士亚 +3 位作者 欧阳彬 杨登元 刘文庆 田继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阿霉素联合热疗对U251胶质瘤细胞表面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阿霉素的半抑制浓度。建立U251与T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 目的探讨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阿霉素联合热疗对U251胶质瘤细胞表面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阿霉素的半抑制浓度。建立U251与T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处理组(阿霉素组,热疗组,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阿霉素联合热疗组,阿霉素联合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热疗联合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联合热疗对U251胶质瘤细胞表面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的影响。结果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相比单一治疗方法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更强;阿霉素联合热疗可以上调胶质瘤细胞表面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的表达。结论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联合治疗胶质瘤方式,可为未来进一步探索胶质瘤治疗新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免疫疗法 温热疗法 阿霉素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三种不同血管缝合方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欧阳彬 张海峰 +3 位作者 潘宁丰 赵峰 杨登元 邢川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83-86,95,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连续缝合法、连续-间断缝合法与间断缝合法三种不同血管缝合方式的临床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外科2015月9月~2017年5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98例,按照... 目的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连续缝合法、连续-间断缝合法与间断缝合法三种不同血管缝合方式的临床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取南京市中心医院外科2015月9月~2017年5月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98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三组,在相同手术条件下分别行连续缝合(32例)、连续-间断缝合(33例)、间断缝合(33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一次性吻合成功率和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瘘管通畅率,以及术后1、3、6个月的吻合口直径及内瘘血流量变化,并对相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患者的一次性吻合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间断缝合组一次性吻合成功率高于连续缝合组的一次性吻合成功率与间断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瘘管通畅率连续-间断缝合组均高于连续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3个月、6个月的瘘管通畅率间断缝合组患者均高于连续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瘘管通畅率总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6个月的吻合口直径连续-间断缝合组和间断缝合组均长于连续缝合组(P<0.01);术后1、6个月的吻合口直径间断缝合组患者均长于连续-间断缝合组(P<0.05);三组患者的吻合口直径总体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6个月的内瘘血流量连续-间断缝合组均高于连续缝合组(P<0.05);术后1、6个月的内瘘血流量间断缝合组均高于连续-间断缝合组和连续组内瘘血流量(P<0.05);术后1、3、6个月三组间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连续-间断缝合法将连续缝合法和间断缝合法相结合,兼有两者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缝合方式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连续-间断缝合
下载PDF
腹横筋膜加强缝合在Ⅱ,Ⅲ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附40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箭 杨登元 +3 位作者 朱永良 赵峰 欧阳彬 邢仲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0例Ⅱ,Ⅲ型腹股沟疝患者行改良无张力修补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全组患者均在放置疝补片前行腹横筋膜加强缝合,强调术中尽量寻找质量较好较厚实的腹横筋膜边缘加以缝合,对腹横筋膜完全萎缩者,则缝合腹横...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40例Ⅱ,Ⅲ型腹股沟疝患者行改良无张力修补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全组患者均在放置疝补片前行腹横筋膜加强缝合,强调术中尽量寻找质量较好较厚实的腹横筋膜边缘加以缝合,对腹横筋膜完全萎缩者,则缝合腹横肌腱膜弓与髂耻束,然后常规置人疝补片。结果:手术经过顺利,筋膜缝合约需5-10min,总的手术时间为30.60min,平均50min。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平均天数为7d(4-9d),术后并发切口轻度疼痛2例,远端疝囊积液2例,经局部理疗后较快消失。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无复发者。结论:对于腹股沟管后壁缺损明显或完全缺损者,采用该改良式手术方式修补后,可使腹股沟管后壁得到进一步加固,能减少和预防术后疝复发,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外科学 腹横筋膜加强缝合 疝修补术 无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