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不同治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萧枫 许兵 +2 位作者 叶小雨 杨益宇 王冠华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6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不同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8例(165椎)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组和综合组),每组46例,均采用PKP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的不同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38例(165椎)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治疗组和综合组),每组46例,均采用PKP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钙剂配合骨化三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肌注治疗;综合组在治疗组方案基础上,督促患者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在术前,术后3 d、2周,1、6、12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BMD检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其中对照组38例(45椎)、治疗组36例(44椎)、综合组40例(49椎)获得完整随访,各组患者的随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各组术后不同时期的VAS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综合组在术后3 d、2周、1个月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而各组间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对照组与治疗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组的VAS评分与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综合组的ODI评分呈持续下降(P<0.01);术后12个月,各组患者的BMD与术前比较均有所升高(P<0.01),其中综合组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PKP是治疗胸腰椎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系统使用降钙素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PKP术后的短期疗效,而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能提高PKP的长期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兵 叶小雨 +4 位作者 王萧枫 杨益宇 王冠华 麻光喜 童培建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采用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62~89岁,中位数7... 目的:探讨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采用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62~89岁,中位数74岁。胸椎骨折16例,腰椎骨折10例。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腰背部疼痛、椎体高度恢复、脊柱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为(7.81±0.75)分,术后3 d 为(2.54±0.90)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术前为(50.69±4.73)分,术后3 d 为(25.77±5.72)分。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8.15±0.83)mm,术后3 d 为(11.87±1.19)mm;椎体中部高度术前为(7.65±1.04)mm,术后3 d 为(12.35±1.18)mm。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及感染。术后3 d 进行 X 线检查,7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3例为“拖尾征”、3例为椎间盘渗漏、1例为椎体前缘渗漏。1例术后下地活动时腰背部疼痛明显,经镇痛及抗骨质疏松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2例术后半个月腰背部疼痛复发,其中1例经镇痛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半个月后症状缓解、1例住院治疗1个月后症状缓解。3例术后6个月出现相邻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2例再次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例采用镇痛及抗骨质疏松等治疗。结论:小管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重度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脊柱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压缩性 椎体后凸成形术 小管径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椎体强化术中骨水泥渗漏率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志荣 叶小雨 +3 位作者 杨益宇 葛成孟 王冠华 许兵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30-433,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渗漏率。方法对5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650椎)、爆裂性骨折(61椎)患者施行PVP(201椎)或PKP(510椎)。术后对责任椎常规复查X线片。结...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渗漏率。方法对5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650椎)、爆裂性骨折(61椎)患者施行PVP(201椎)或PKP(510椎)。术后对责任椎常规复查X线片。结果骨水泥渗漏共135椎(18.99%),其中PVP 72椎(10.12%),PKP 63椎(8.86%)。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渗漏类型:椎体周缘型75椎(10.55%),椎间隙型25椎(3.52%),椎管型16椎(2.25%),针道型10椎(1.41%),椎间静脉型9椎(1.26%),无椎间孔渗漏。以L145椎为最多(33.33%)。有3例患者出现胸闷,吸氧后缓解;其余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结论虽然椎体强化术术中骨水泥渗漏率较高,但椎管内及椎间孔渗漏率较低,因此渗漏产生明显临床症状者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强化术 骨水泥渗漏率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后路选择性椎管减压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萧枫 杨益宇 +2 位作者 李崇清 张长松 童培建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内固定对合并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经椎弓根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2例,对其中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49例从后路做选择性椎管减压。结果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从术前平均47&#...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内固定对合并有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经椎弓根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2例,对其中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49例从后路做选择性椎管减压。结果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从术前平均47·5%和76·2%恢复到正常的95·1%和98·5%,Cobbs角由术前23·34°恢复到术后的4·88°。CT示椎管截面积术前为45·2%,术后为88·7%。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后路选择性椎管减压技术对爆裂骨折的复位和椎管减压的作用是确切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脊柱骨折 椎弓根 椎管减压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下载PDF
合并椎管内骨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后路处理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益宇 张长松 +1 位作者 王萧枫 林初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2期796-798,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内骨块的处理结果。方法后路减压处理椎管内骨块,经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占位<30%,无神经症状,可单纯行内固定。椎管占位<30%伴神经症状及椎管占位>30%行减压内固定,严重者辅以经椎弓根撬拨、植骨...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内骨块的处理结果。方法后路减压处理椎管内骨块,经椎弓根内固定。椎管占位<30%,无神经症状,可单纯行内固定。椎管占位<30%伴神经症状及椎管占位>30%行减压内固定,严重者辅以经椎弓根撬拨、植骨。并探讨脊髓探查的时机。结果本组26例通过3个月~3年随访,椎管占位由术前平均的38.4%恢复到术后平均的4.7%。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平均压缩54%,术后恢复到91.2%。椎体后缘高度,术前平均70%,术后恢复到93.1%。后凸崎形:Cobb角术前平均28°,术后为7°,神经功能:3例A级,1例恢复为B级,2例无改善;余者晋升1~2级。结论合并椎管内骨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通过后路能达到良好减压,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有较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骨块 减压 固定
下载PDF
火灾虚拟场景模型单元库的技术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宝江 杨益宇 +2 位作者 杭诗怡 朱子戌 王鸣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年第1期96-98,共3页
本文分析了常规建筑突发火灾的通用结构,通过提取外形特征和功能特征设计火场模型单元框架,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完成模型单元库几何外形的构造,经过Unity3D引擎的规范化处理,使模型单元自身具备动态性与随机性,为复杂多变的火场环境提供... 本文分析了常规建筑突发火灾的通用结构,通过提取外形特征和功能特征设计火场模型单元框架,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完成模型单元库几何外形的构造,经过Unity3D引擎的规范化处理,使模型单元自身具备动态性与随机性,为复杂多变的火场环境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火灾 UNITY 3D 动态处理 模型单元库
下载PDF
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上段复杂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益宇 张长松 张治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1期779-780,共2页
关键词 股骨上段骨折 股骨重建钉 治疗方法 复杂骨折 粗隆间骨折 粗隆下骨折 Gamma 骨不愈合 IV型 DHS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静脉套接修复正中神经缺损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益宇 张长松 +2 位作者 刘焕兴 于志华 王萧枫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合静脉套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8例4cm以内正中神经缺损,取自体静脉套接并对断面进行处理,静脉内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0.5ml,术后检查Tinel征、神经肌电图,受损靶肌肉注射0.2mlb...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合静脉套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8例4cm以内正中神经缺损,取自体静脉套接并对断面进行处理,静脉内注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0.5ml,术后检查Tinel征、神经肌电图,受损靶肌肉注射0.2mlbFGF。结果随访10月~2年,3例神经缺损1~1.9cm,神经功能评定为优。2例神经缺损2~2.9cm,神经功能评定为优。2例神经缺损3.0~3.5cm,神经功能评定为优1良1。1例神经缺损3.6~4.0cm,神经功能评定为良。所有病例神经再生速度大于2mm/天。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合静脉套接是修复神经缺损的有效方法,能明显促进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静脉套接 周围神经缺损
下载PDF
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益宇 张长松 +2 位作者 李崇清 王萧枫 蔡仲卿 《浙江创伤外科》 2007年第2期131-132,共2页
颈椎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轻的外伤导致重脊髓损害,易误诊为脊髓震荡、脊髓休克等,也因此延误治疗。随着MRI检查的广泛应用及该病认识的提高。误诊率明显下降。笔者从2000年至2005共治疗该例病人12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 延误治疗 脊髓损伤 颈椎 MRI检查 脊髓损害 脊髓震荡 脊髓休克
下载PDF
骨膜移植加透明质酸钠治疗髌骨软化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益宇 黄晓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2年第1X期71-71,共1页
髌骨软化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尤其以女性多见.传统治疗髌骨软化症方法不能促进软骨再生,因而疗效欠理想.作者从1996年开始应用骨膜移植加透明质酸钠治疗髌骨软化症1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骨软化症 治疗 髋骨 骨膜移植 透明质酸
下载PDF
静脉套接式神经吻合修复神经缺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益宇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4期301-301,共1页
作者应用静脉套接神经吻合修复神经缺损 18例 ,取得较好疗效。该术式可避免牺牲另外神经 ,不易粘连 ,应用膜技术诱导组织再生 ,促进神经恢复。同时该术式利用“桥梁”样结构 ,增加静脉壁的支撑力 ,扩大了静脉移植修复缺损神经的长度。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性缺损 静脉套接式神经吻合 神经修复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王勇 杨益宇 +3 位作者 于志华 李崇清 吴银生 郑秀霞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髓内固定(IF)、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DHS、IF、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复杂骨折165例,其中DHS组58例,...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髓内固定(IF)、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DHS、IF、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复杂骨折165例,其中DHS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71岁;骨折根据Jensen分型:Ⅱ型30例,Ⅲ型28例;IF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73岁;Ⅱ型37例,Ⅲ型28例;PF-LCP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74岁;Ⅱ型22例,Ⅲ型20例。对3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65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4.8个月。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上,IF组较DHS组和PF-LCP组均短,DHS组与PF-L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出血量、功能锻炼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IF组、PF-LCP组均较DHS组少或短,而IF组与PF-L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功能疗效方面,IF组、PF-LCP组均较DHS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方面,PF-LCP组明显少于IF组和DHS组。结论:PF-LCP治疗老年复杂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及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尤其对骨折严重粉碎、骨质疏松患者,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内固定术 外科手术 老年人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51
13
作者 许兵 王萧枫 +3 位作者 叶小雨 杨益宇 王冠华 麻光喜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993-997,共5页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7例(145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表现、X线、CT、MRI明确责任椎体,其...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7例(145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临床表现、X线、CT、MRI明确责任椎体,其中95例(110椎)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男34例(42椎),女61例(68椎),年龄(73.92±7.14)岁,胸椎47节(T_8-T_(12)),腰椎63节(L_1-L_5);另外的32例(35椎)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网袋组),男11例(12椎),女21例(23椎),年龄(71.56±7.89)岁,胸椎16节(T_9-T_(12)),腰椎19节(L_1-L_5)。观察患者术后3 d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功能改善情况,并通过X线片观察骨水泥弥散及渗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31.75±4.99)min,术后3 d的VAS评分,椎体前缘、中部高度,腰部ODI评分分别为(2.38±0.94)分、(19.54±2.36)mm、(18.16±2.65)mm和(25.19±5.49)分,各项目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与PK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的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的骨水泥均呈斑片状、团块状或少量弥散状分布,网袋组的渗漏率为2.86%(1/35),PKP组的渗漏率为16.36%(18/110),多为"拖尾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具有类似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并且明显减少渗漏率,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后凸成形术和保守疗法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萧枫 杨益宇 +2 位作者 于志华 李祟清 吴银生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0期730-733,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3例,男14例,女49例;年龄63~92岁,平均73.4岁。其中30例(38椎)采用PKP法治疗,33...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3例,男14例,女49例;年龄63~92岁,平均73.4岁。其中30例(38椎)采用PKP法治疗,33例(35椎)采用对症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期内的视觉疼痛评分(VAS)、椎体高度变化及邻椎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3.3个月。PKP组中27例术后1周疼痛得到缓解,VAS评分平均值从术前8.32分下降至2.63分,后期随访VAS平均<2分,保持稳定。保守治疗组治疗1周后VAS分值无变化,在治疗后1、3个月时VAS分值仍高于PKP组(P<0.05),但6个月以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1周椎体高度平均恢复了4.1mm,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保持长期稳定,保守治疗组治疗后椎体高度虽然有改善,但与PKP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新发骨折PKP组有4例(5椎),保守治疗组有2例(2椎)。结论:PKP具有快速止痛、即刻稳定、恢复伤椎高度、早期负重的优势,但可能增加邻椎骨折的风险。保守治疗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只要系统性治疗仍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后凸成形术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萧枫 杨益宇 +3 位作者 李崇清 沈新升 蔡仲卿 张长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907-90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4年6月对48例股骨颈骨折[无移位骨折(GardenⅠ、Ⅱ型)22例,移位骨折(GardenⅢ、Ⅳ型)26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3枚空心螺纹钉呈倒三角进行内固定。结果术...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4年6月对48例股骨颈骨折[无移位骨折(GardenⅠ、Ⅱ型)22例,移位骨折(GardenⅢ、Ⅳ型)26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3枚空心螺纹钉呈倒三角进行内固定。结果术中出血量〈10ml;手术时间18—54min,平均32.5min。48例随访24—61个月,平均38.2月,97.9%(47/48)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6.2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32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9.6%(43/48)。22例无移位骨折中,无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26例移位骨折中,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分别为3.8%(1/26)和11.5%(3/26)。结论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理想,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经皮内固定 空心钉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麻光喜 骆国钢 +1 位作者 许兵 杨益宇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4期695-697,共3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23例(29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行保守治疗,13例再次行PKP术治疗,进行两种治疗...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再发椎体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行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23例(29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行保守治疗,13例再次行PKP术治疗,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疼痛评分(VAS)和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结果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PKP术后再发椎体骨折以初次为多椎体PKP术的邻椎骨折较多,在短期内(6月内)再次发生概率较大,为82.61%。与治疗前比较,再发椎体骨折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椎体骨折行PKP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1周、3月时VA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椎体骨折行PKP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1周、3月时有效率分别为69.23%、84.62%,与保守治疗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月时的VAS评分和有效率相互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次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疗效,可以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发椎体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靶肌肉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正中神经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焕兴 王萧枫 +2 位作者 杨益宇 季日旭 王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62-1665,共4页
目的:探讨靶肌肉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正中神经损伤及预防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30例正中神经缺损,行神经显微修复后,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术后靶肌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00AU,另一组为靶肌肉注射... 目的:探讨靶肌肉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正中神经损伤及预防肌肉萎缩的效果。方法:30例正中神经缺损,行神经显微修复后,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术后靶肌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00AU,另一组为靶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6个月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动作电位幅值,肌纤颤电位波幅,观察肌肉萎缩情况,评估肢体运动感觉功能。结果:靶肌肉注射bFGF组相比对照组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上和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上增加,术后3个月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bFGF组和对照组的运动感觉功能均获得较高的优良率,分别为93.3%和86.6%,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bFGF组相比对照组肌肉萎缩不明显,纤颤电位波幅较低,在术后1、3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靶肌肉内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在早期能明显促进神经再生,延缓肌肉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正中神经 神经损伤
下载PDF
MIS-TLIF与OPE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麻光喜 杨益宇 许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性TLIF(OPE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103例,随访过程中失访4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MIS-TLIF组(50例)和OPEN-TLIF组(49例)...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性TLIF(OPEN-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103例,随访过程中失访4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MIS-TLIF组(50例)和OPEN-TLIF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估腰部功能活动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腰背部及下肢功能。术后1年应用CT平扫+二三维重建获取患者的椎间隙后高度和节段性脊柱前弯的影像学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种术式的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OPEN-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OPEN-TLIF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OPEN-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的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椎间隙后高度、节段性脊柱前弯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手段,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椎间隙后高度和节段性前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开放性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单节 段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不同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麻光喜 张骏 杨益宇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6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入路组(64例)和双侧入路组(64例)。单侧入路组行单侧PKP术治疗,双侧...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入路组(64例)和双侧入路组(64例)。单侧入路组行单侧PKP术治疗,双侧入路组行对双侧PKP术治疗。记录手术指标,评价疼痛反应,测定椎体解剖结构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单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和X射线暴露时间均显著短于双侧入路组水平,且透视次数和骨水泥填充量均显著少于双侧入路组水平(P<0.05);单侧入路组术后7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双侧入路组水平(P<0.05);两组术后7天和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和Cobb角均数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PKP术均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单侧入路手术方式更有助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耗时,缓解术后疼痛反应,减少辐射暴露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手术入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29
20
作者 刘大波 曾其毅 +5 位作者 罗仁忠 钟建文 黄振云 周丽枫 杨益宇 郑亦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3-686,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14例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14例中2岁以下患儿12例。该病发病急骤,有8例病程仅半天。临床表现均以呼吸系统梗阻和严重缺氧为主,人工面... 目的分析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14例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14例中2岁以下患儿12例。该病发病急骤,有8例病程仅半天。临床表现均以呼吸系统梗阻和严重缺氧为主,人工面罩给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仍在0.70~0.80之间;中重度发热8例次,咳出胶冻状碎片样物4例次。X 线表现为一侧(10例)或双侧(2例)肺气肿或肺不张,一侧肺纹理增粗、见斑片状阴影(2例)。12例进行支气管镜探查和异物钳取术,2例行气管插管术。结果 14例患儿中12例行支气管镜手术,一次手术治愈8例,取出内生性支气管树样异物;4例患儿再次手术,其中3例又钳取条索状异物,治愈;1例麻醉诱导时肺大出血死亡。早期的2例患儿病情危重,行气管插管术后没有好转,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理检杏取出的内生性异物,主要由含纤维素的黏液素组成,可见炎性细胞的Ⅰ型6例;无炎性细胞的Ⅱ型8例。结论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高危性疾病,其内生性异物局部或广泛性堵塞支气管,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确诊需依靠支气管镜探查和病理组织检查,支气管镜下异物钳取术是惟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气道梗阻 肺不张 低氧 支气管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