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赵丹 王瑶 +3 位作者 杜仁鹏 杨睿睿 王琪 葛菁萍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0期150-157,共8页
为了满足细菌素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筛选高产细菌素菌株并应用于食品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东北自然酸菜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细菌素的乳酸菌11MZ-5-2,发酵48 h时,细菌素含量达到(344.47±5.50)IU/m L。采用... 为了满足细菌素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筛选高产细菌素菌株并应用于食品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东北自然酸菜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细菌素的乳酸菌11MZ-5-2,发酵48 h时,细菌素含量达到(344.47±5.50)IU/m L。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菌株,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株11MZ-5-2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杆状,无芽胞,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耐盐范围为0%~10%,最适pH 5.5~6.5,主要脂肪酸组分为C16:0、C18:0和C18:1。16S r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1446 bp,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IDCC 3501相似性最大,达99%,将该菌株命名为L.plantarum 11MZ-5-2。菌株L.plantarum 11MZ-5-2可作为发酵剂或将细菌素产物应用于食品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延长食品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 植物乳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乳酸高产乳酸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平文祥 杨睿睿 +3 位作者 杜仁鹏 王瑶 王琪 赵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7期41-47,共7页
乳酸作为一种天然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业、化学和制药工业。为了满足乳酸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筛选高产乳酸菌株并应用于工业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自然酸菜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乳酸高产的乳酸菌11MZ-5-1,发酵... 乳酸作为一种天然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业、化学和制药工业。为了满足乳酸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筛选高产乳酸菌株并应用于工业生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从自然酸菜发酵液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乳酸高产的乳酸菌11MZ-5-1,发酵72 h时,乳酸含量达(24.88±0.21)g/L。利用生理生化及16S r DNA序列分析法对菌株进行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种属地位。结果表明,菌株11MZ-5-1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45℃,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Na Cl耐受浓度为0%~12%,最适生长范围为0%~4%;p H耐受范围为3.5~7.5,最适生长为p H 5.5~6.5。16S r DNA部分序列长度为1438 bp,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str.Zhang相似性最高,达99%。结合形态学观察及理化特性,该菌株鉴定为L.casei。L.casei 11MZ-5-1产酸量高,作为食品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抑制杂菌生长,在乳酸工业生产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菌 干酪乳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假肠膜明串珠菌GX-3产胞外多糖条件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华英 罗欣锦 +3 位作者 张云野 杨睿睿 叶广彬 王长丽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9,26,共6页
为了提高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GX-3的产量,本研究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提高胞外多糖(expolysaccharides,EPS)的产量,优化后EPS的产量达到40.27±1.26 g/L,是未优化前的3.02倍,并筛选得到蔗糖浓度、酵母提... 为了提高假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GX-3的产量,本研究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提高胞外多糖(expolysaccharides,EPS)的产量,优化后EPS的产量达到40.27±1.26 g/L,是未优化前的3.02倍,并筛选得到蔗糖浓度、酵母提取物浓度、无水乙酸钠浓度以及初始pH值对EPS的产量起到显著影响。其次,利用正交试验继续优化产糖条件,结果表明,当蔗糖浓度为7%、酵母提取物浓度为0.6%、无水乙酸钠浓度为0.6%、初始pH值为7时,EPS含量最高,为50.76 g/L,比优化前提高了3.81倍。此外,GX-3 EPS对大豆油和葵花油的乳化率较高,分别为(79.35±1.67)%和(74.29±3.71)%。黏度特异性分析表明,该EPS展现出剪切稀释特性,是一种假塑性流体,在低温和中性环境下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肠膜明串珠菌 胞外多糖 优化 乳化性 黏度稳定性
下载PDF
柠檬明串珠菌TD1产胞外多糖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叶广彬 陈源红 +3 位作者 王长丽 杨睿睿 宾晓芸 银联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0-75,共6页
以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TD1为供试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胞外多糖(EPS)条件,并对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D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蔗糖109 g/L、Ca2+0.2 mmol/L、无水乙酸钠6.7 g/L。在此优... 以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TD1为供试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产胞外多糖(EPS)条件,并对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D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为蔗糖109 g/L、Ca2+0.2 mmol/L、无水乙酸钠6.7 g/L。在此优化条件下,EPS含量为(57.58±2.04)g/L,是优化前(32.71 g/L)的1.76倍。分别测定上述发酵条件获得的粗EPS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菌株TD1所产的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亦增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NO2-清除率分别为(55.23±2.18)%、(95.34±2.33)%、(56.61±3.09)%和(5.3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明串珠菌 胞外多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杜仁鹏 穆立蔷 +4 位作者 葛菁萍 王琪 王瑶 杨睿睿 赵丹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8期44-49,共6页
为了降低乳酸发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乳酸发酵的工业适应性,以农业有机废物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乳酸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发酵产乳酸的微生物类群及代谢途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微生物利用... 为了降低乳酸发酵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乳酸发酵的工业适应性,以农业有机废物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乳酸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介绍发酵产乳酸的微生物类群及代谢途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乳酸的发酵、提取和纯化工艺。最后,从开发微生物种质资源、优化发酵和提纯工艺、扩大资源利用3个层面,展望了微生物利用农业有机废物发酵产乳酸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发酵 微生物 农业 有机废物
下载PDF
CpG ODN B对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长丽 黄祯雄 +4 位作者 王胜秋 吕进 宾晓芸 杨睿睿 唐华英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20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探究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对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CpG ODN B/P这2种类型的免疫佐剂分别与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疫苗BV-BXY-F混合后,以鼻腔免疫方式进行鸡体免疫,并进行攻毒保护实验,通过对鸡体的临床症... 目的:探究CpG ODN作为疫苗佐剂对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将CpG ODN B/P这2种类型的免疫佐剂分别与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疫苗BV-BXY-F混合后,以鼻腔免疫方式进行鸡体免疫,并进行攻毒保护实验,通过对鸡体的临床症状观察,以及检测免疫保护率、中和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因子含量,分析各CpG ODN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BV-BXY-F+CpG ODN B免疫组鸡在免疫后42 d中和抗体效价最高,免疫保护率100%,中和抗体效价,sIgA、IgG、IgA、IFN-γ、IL-2、IL-4、CD4^+T细胞、CD8^+T细胞含量较BV-BXY-F+CpG ODN P组分别提高了32.08%、8.44%、13.56%、23.71%、50.20%、132.97%、39.76%、38.43%、25.99%,且差异显著(P<0.05),与单独免疫组BV-BXY-F相比分别提高了13.71%、89.39%、10.41%、21.26%、159.17%、52.71%、237.84%、80.51%、75.57%。结论:CpG ODN B对增强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B型 P型 鸡新城疫重组杆状病毒疫苗 免疫佐剂
下载PDF
产酸克雷伯氏菌乳酸脱氢酶基因敲除提高2,3-丁二醇产量 被引量:2
7
作者 叶广彬 银联飞 +3 位作者 王长丽 孙珊珊 杨睿睿 葛菁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162,共5页
乳酸脱氢酶(LDH)是乳酸生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敲除乳酸脱氢酶基因,理论上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乳酸的产生,提高2,3-丁二醇的产量和得率。该研究采用体外拼接方式构建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同源线性片段ldhL-Cmr-ldhR,将其电转化至Klebisella oxytoc... 乳酸脱氢酶(LDH)是乳酸生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敲除乳酸脱氢酶基因,理论上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乳酸的产生,提高2,3-丁二醇的产量和得率。该研究采用体外拼接方式构建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同源线性片段ldhL-Cmr-ldhR,将其电转化至Klebisella oxytoca HD79中,通过Red同源重组技术筛选敲除成功的重组菌株,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及2,3-丁二醇产量检测验证。结果表明,重组菌株2,3-丁二醇产量为40.20 g/L、转化率为0.38 g/g和生产强度为0.48 g/(L·h),相比供试菌株分别提高了26.8%、11.8%和45.5%;而乳酸产量则由4.83 g/L下降至2.45 g/L,相比供试菌株降低了49.3%。该实验为后续进一步提高2,3-丁二醇的产量和扩大菌株选择范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酸克雷伯氏菌 乳酸脱氢酶 基因敲除 2 3-丁二醇 产量
下载PDF
探索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智丽 赵士博 +4 位作者 韦雨忻 唐华英 杨睿睿 宾晓芸 王长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S01期164-166,共3页
为提升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各高校不断探索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联系医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又结... 为提升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各高校不断探索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联系医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又结合传统教学中完整式教学法,既增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理解与记忆,又为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PBL+LBL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又文 马江涛 +3 位作者 杨睿睿 张建 陈志龙 郑江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44-454,共11页
目的总结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截至2023年11月1日的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使用Stata 14.0软件以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4.1软件... 目的总结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外周动脉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截至2023年11月1日的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使用Stata 14.0软件以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4.1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5篇共15383例患者,其中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研究组)7692例,单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7691例。meta分析结果:①症状:研究组的踝肱指数[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04(0.02,0.06)]及最小腔内直径[MD(95%CI)=0.48(0.40,0.55)]均大于对照组,而血浆D-2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MD(95%CI)=–0.55(–0.57,–0.52)],肢体缺血风险概率低于对照组[风险比(risk ratio,RR)及95%CI=0.67(0.56,0.80)]。②血管通畅:研究组的血管通畅概率高于对照组[RR(95%CI)=1.13(1.08,1.17)];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的结果显示,两种抗血小板药物(简称“双抗”)联合抗凝的血管通畅率最高[效应量(effect size,ES)及95%CI=0.90(0.86,0.94)],其他措施从高到低依次为单抗(即单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抗凝[ES(95%CI)=0.82(0.76,0.89)]、双抗[ES(95%CI)=0.79(0.72,0.85)]及单抗[ES(95%CI)=0.71(0.54,0.87)];不同抗凝药物种类进行干预后的结果显示,研究组中采用维生素K拮抗剂的血管通畅概率高于对照组[RR(95%CI)=1.15(1.10,1.20)],而研究组中采用Ⅹa抑制剂的血管通畅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04(0.95,1.15)]。③出血:研究组出血风险高于对照组[RR(95%CI)=1.55(1.27,1.89)];不同干预措施的出血率在单抗治疗最低[ES(95%CI)=0.02(0.01,0.02)],其他措施的出血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单抗联合抗凝[ES(95%CI)=0.04(0.03,0.06)]、双抗[ES(95%CI)=0.08(0.06,0.10)]及双抗联合抗凝[ES(95%CI)=0.12(0.06,0.18)];不同抗凝药物种类进行干预后研究组中采用维生素K拮抗剂及采用Ⅹa抑制剂的出血发生概率均高于对照组[RR(95%CI)=1.76(1.28,2.42);RR(95%CI)=1.44(1.12,1.84)]。结论从本meta分析结果看,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症状,提高血管通畅率,但会伴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其中以单抗联合抗凝治疗能够取得最大的临床效应和较低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外周动脉疾病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新材料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睿睿 曹又文 +3 位作者 梁太平 马江涛 周建 陈镜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回顾抗感染移植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研发提供启示。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相关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移植物的抗感染能力主要通过主体材料改性、表面改性和两者结合的途... 目的回顾抗感染移植物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研发提供启示。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血管腔内抗感染移植物相关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移植物的抗感染能力主要通过主体材料改性、表面改性和两者结合的途径实现。在主体材料改性方面,以金属(如镁、锌)、生物衍生材料(如壳聚糖、丝素蛋白和细菌纤维素)、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聚氨酯和聚乳酸)为主体加入其他材料形成具有抗菌性的复合材料(如Mg-Nd-Zn-Zr合金、细菌纤维素/甲壳素纳米晶体复合材料、壳聚糖/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等);在表面改性方面,无机涂层(如银、铜和氮化物)以及有机涂层(如抗生素、抗菌肽和抗感染聚合物)也在试验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抗菌效果。结论如何通过纳米等技术综合各个材料的优点,合成既有普通移植物所具备的机械性能,又有细胞、血液相容性和抗菌性的复合移植物材料是未来的研究焦点;同时,如何合成能够稳定、长时间抗感染并且还有抗细菌生物膜性能的涂层也是未来研发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移植物 抗感染 抗菌 表面改性
原文传递
一例兔疥螨和真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孝友 +1 位作者 杨睿睿 徐登峰 《中国养兔》 2018年第3期30-31,共2页
为诊断和防控重庆市某肉兔场发生的皮肤病,采用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结果是:该兔场发生的皮肤病是疥螨和真菌混合感染。对兔场实施消毒、隔离或淘汰病兔、用伊维菌素和灰黄霉素紧急治疗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疥螨 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