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秋汇 韩舰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87-2588,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中药新药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根据病情给予控制感染、脱水及降压降糖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细辛酚,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中药新药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根据病情给予控制感染、脱水及降压降糖等对症处理,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细辛酚,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有16例显效,8例进步,1例无变化,无1例恶化或死亡,总有效率为96%。结论:注射用灯盏细辛酚治疗脑梗死脑络瘀阻证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必要今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注射用灯盏细辛酚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头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194例血液流变学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秋汇 《山西中医》 2007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在观察头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观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趋势。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4例)予以头针治疗为主,对照组为尼莫地平组(92例)。结果:治疗组基本... 目的:在观察头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基础上,观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趋势。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4例)予以头针治疗为主,对照组为尼莫地平组(92例)。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9例,显效64例,有效9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0.7%;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22例,有效38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流变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在改善全血黏度(各切变率)与红细胞变形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改善情况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血液流变学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3
作者 杨秋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9-49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4例)予以头皮针治疗为主,对照组为尼莫地平组(9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0.7%。两组比较...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2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4例)予以头皮针治疗为主,对照组为尼莫地平组(9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中西医结合 头皮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秋汇 吕福全 《黑龙江中医药》 2011年第5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优势。方法:将30例中风肩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中医传统针刺方法组,B组为西医作业康复治疗组,C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时间为28天,治疗前后统计结果。结果:C组在疼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症的临床疗效优势。方法:将30例中风肩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中医传统针刺方法组,B组为西医作业康复治疗组,C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时间为28天,治疗前后统计结果。结果:C组在疼痛量表评分、改良的Fugl-Meyer评分以及ADL量表评分等方面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肩手综合症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更好地促进中风患者的肢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肩手综合症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拔罐治疗嗜酸性胃肠炎3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秋汇 吕福全 《黑龙江中医药》 2012年第4期41-41,共1页
嗜酸性胃肠炎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临床上我们采用纯中医方法治疗3例确诊为嗜酸性胃肠炎的患者,治疗给予针灸、中药、拔罐等治疗,疗效显著,中医治疗该疾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嗜酸性胃炎 中医治疗 报告
原文传递
针灸对糖尿病造影剂肾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基因Fas/FasL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高巧营 赵凯 +2 位作者 杨秋汇 陈卓阳 宗春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9-475,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对糖尿病造影剂肾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基因Fas/FasL的影响,探讨针灸对糖尿病造影剂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糖尿病造...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对糖尿病造影剂肾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基因Fas/FasL的影响,探讨针灸对糖尿病造影剂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制备糖尿病造影剂肾病大鼠模型。针刺组、艾灸组及联合组分别给予针刺、艾灸及针刺+艾灸联合治疗,3组均选取"三阴交""肾俞""脾俞",每日1次,连续7d。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醋酸铀-柠檬酸双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超微结构,脲酶法测定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含量,苦味酸法测定大鼠血清肌酐(Scr)含量,氧化还原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Western blot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Fas、Fas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及间质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呈分叶状,肾小管上皮细胞多有局部坏死、空泡样变性。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血管袢基底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见大量空泡,线粒体严重肿胀,线粒体嵴排列紊乱、断裂或消失,可见凋亡样改变的细胞。针刺组和艾灸组肾脏病理改变基本同模型组;联合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UN、Scr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血清BUN含量明显降低(P<0.05),针刺组、联合组大鼠血清BUN、Scr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血清BUN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血清BUN、Scr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NOS、SOD、T-AOC活性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肾脏NOS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大鼠肾脏NOS、SOD、T-AOC活性明显升高(P<0.01,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针刺组和艾灸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肾脏NOS、SOD、T-AOC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Fas和Fas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肾脏Fas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针刺组和联合组大鼠肾脏Fas和Fas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0.01);与针刺组和艾灸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肾脏Fas和FasL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艾灸均可降低糖尿病造影剂肾病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反应,下调Fas/FasL表达,减少肾细胞凋亡,减轻肾损伤;针刺联合艾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造影剂肾病 糖尿病 FAS/FAS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