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种类微塑料与纳米ZnO对锦鲫复合生物效应
- 1
-
-
作者
杨珺亦
杨程夫
王静
王晓琳
尹颖
-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26,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1800806)。
-
文摘
为探究微塑料(MPs)种类对其与颗粒态污染物复合效应影响,选取1 mg/L相同粒径(500 nm)球状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MPs和纳米ZnO为目标污染物,以锦鲫(Carassius auratus)为受试生物,进行材料表征、水合粒径、Zeta电位、Zn^(2+)释放、Zn在锦鲫体内累积分布及锦鲫肝脏氧化损伤测定,探究MPs与纳米ZnO复合前后赋存状态及生物效应。结果表明:MPs表面元素含量和比例不同,主要为C和O。PMMA MPs单一与复合溶液体系不稳定,颗粒水合粒径最大。纳米ZnO溶液Zeta电位绝对值最小,颗粒物更易团聚,与MPs复合后Zeta电位绝对值显著增大,溶液稳定性增强。MPs复合促进纳米ZnO释放Zn^(2+),PS MPs复合体系中Zn^(2+)含量最高,锦鲫的眼部、鳃部、鱼肉中Zn富集相应增加。复合暴露增强对锦鲫氧化损伤。PS MPs分子极性大、表面静电作用强、体系稳定性差,与纳米ZnO复合易促进Zn^(2+)释放、增强复合毒性效应。
-
关键词
微塑料
纳米ZNO
赋存形态
复合效应
-
Keywords
microplastics
nano-ZnO
existence forms
composite effects
-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03.2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