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22年广州地区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也 李仲平 +4 位作者 廖芬芳 谢君谋 杨穗群 戎霞 王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0-184,208,共6页
目的调查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群信息,分析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探讨新形势下保障用血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NAT)试... 目的调查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人群信息,分析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探讨新形势下保障用血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和1种核酸检测(NAT)试剂对2012—2022年广州地区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和HIV RNA筛查,检出反应性的血液标本送至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抗-HIV确证实验(蛋白免疫印迹法),并对确证抗-HIV阳性的献血者进行人群特征分析。结果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共3351596份献血者标本。抗-HIV确证阳性有708份,总阳性率为21.12/10万,抗-HIV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1)不同年龄段的抗-HIV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25~34岁组、35~44岁组、18~24岁组、≥45岁组(P<0.05);2)初次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9.23/10万)显著高于重复献血者(10.78/10万)(P<0.05);3)男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0.45/10万)显著高于女性(3.46/10万)(P<0.05);4)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2.18/10万)高于团体献血者(9.10/10万)(P<0.05)。结论2012—202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确证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无偿献血及艾滋病预防系列政策落实呈显著正相关性。青年人群仍然是HIV高危人群集中区,应多渠道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初次献血者的抗-HIV阳性率远高于重复献血者,建议进一步优化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体检过程,多措施筛查高危行为人群的献血行为。加强固定献血者的艾滋病预防等宣传教育,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并加强献血后保密性弃血途径告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宣传
下载PDF
临床输血监测体系的建设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穗群 付涌水 +4 位作者 贝春花 李锦城 林昌周 杨乐东 李洁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6期180-181,共2页
临床输血监测体系的建设对规范临床用血,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有着重要意义。本组研发了一套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软件,本文从实施输血过程跟踪、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建立输血评估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督导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临床输血... 临床输血监测体系的建设对规范临床用血,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有着重要意义。本组研发了一套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软件,本文从实施输血过程跟踪、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建立输血评估机制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督导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临床输血监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监测体系 输血适应症 输血评估
下载PDF
基于PDCA的无偿献血档案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穗群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2-55,共4页
从组织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广州血液中心在无偿献血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中如何通过PDCA方法论,完善无偿献血公共活动激励,为推动无偿献血数字化档案建设的闭环管理采供血机构,从而走出无偿... 从组织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广州血液中心在无偿献血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中如何通过PDCA方法论,完善无偿献血公共活动激励,为推动无偿献血数字化档案建设的闭环管理采供血机构,从而走出无偿献血事业的困境,保障无偿献血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血液中心 无偿献血 数据分析
下载PDF
临床输血监测系统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贝春花 付涌水 +5 位作者 李锦城 林昌周 全星 杨穗群 杨乐东 李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660,共5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管理实现血站到临床血液链的信息监测。方法研发1套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并将网络约血、疑难配血、血液免疫学检测、输血反应研究、血液库存预警、血液调配等模块应用于血站。结果实现了血站与医院血库以及医院血库与临床用... 目的通过计算机管理实现血站到临床血液链的信息监测。方法研发1套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并将网络约血、疑难配血、血液免疫学检测、输血反应研究、血液库存预警、血液调配等模块应用于血站。结果实现了血站与医院血库以及医院血库与临床用血科室之间业务的联网管理和资源共享。结论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实现了血液的全过程监测,提高了血液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优化了血液采集与调配,促进科学合理用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监测 系统构建 网络约血 输血反应 库存预警
下载PDF
2007-2016年广州地区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仲平 梁浩坚 +6 位作者 王淏 黄伯泉 杜荣松 杨穗群 李艳芳 陈昱丰 郑优荣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2007-2016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人群特征,探讨新形势下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ELISA试剂对3 113 34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筛查,2次筛查阳性血液标本送广州市CDC或广州... 目的调查分析2007-2016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人群特征,探讨新形势下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ELISA试剂对3 113 34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筛查,2次筛查阳性血液标本送广州市CDC或广州金域公司进行抗-HIV确认,对抗-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 113 343份标本,抗-HIV确证阳性714例,总阳性率为22.93/10万。10年来,抗-HIV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27.43,P<0.01);男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1.94/10万)高于女性(5.63/10万),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抗-HIV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率由高到低是25-34岁组、35-44岁组、18-24岁组、>45岁组,18-24岁组抗-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1)。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1.02/10万)高于团体献血者(16.14/10万)(P<0.01),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抗-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中异性性传播占60.22%(430/714),同性性传播的占26.19%(187/714),既往已确认感染占11.34%(81/714)。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抗-HIV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18-24岁的男性献血人群增长较明显;男性献血人群抗-HIV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献血人群,个体献血人群的抗-HIV阳性率明显高于团体献血人群;HIV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异性性传播,其次为同性性传播。为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HIV风险,应加大无偿献血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发展团体献血;同时加强街头固定献血点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排除以体检为目的的高危险献血者献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男男性行为
下载PDF
SARS对广州地区采供血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付涌水 江朝富 +1 位作者 杨穗群 王憬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SARS 采血 供血 影响
下载PDF
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少英 杨穗群 +2 位作者 徐国胜 刘凯媚 李仲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0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 目的对广州市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避免浪费血液资源。方法通过血站计算机系统收集血液采集、制备、检验、储存、发放等信息,对于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不合格血液和报废血液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8年无偿献血采集血液总量为5742519U,因不合格报废总量为334872U,报废率为5.83%;所有报废血液中,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导致的报废占总报废量的48.79%,物理原因导致的报废占50.40%。各类感染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ALT(36.30%)>HBV(28.50%)>梅毒(12.88%)>HCV(9.71%)>NAT(8.38%)>HIV(4.22%);各类物理原因不合格血液报废所占的比例为脂肪血(86.26%)>血袋破裂和渗漏(5.80%)>其他(4.43%)>纤维蛋白析出(1.23%)>采血量不足(1.01%)>溶血(0.64%)>血凝块(0.44%)。结论2013~2018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总体情况较为平稳,总报废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并逐年递减。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可以通过加强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各个环节的管理来实现。减少不合格血液的产生,不仅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还能促进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合格血液 血液报废 血液安全
下载PDF
广州地区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网络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锦城 贝春花 +2 位作者 杨乐东 杨穗群 李洁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4期144-145,共2页
临床输血信息化是加强输血管理,使血液得到科学合理应用的重要保障。该文探讨了广州地区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网络构建的具体方法,在用血医院、血液中心、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建立起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达到了信息全面,监控到位,减少不... 临床输血信息化是加强输血管理,使血液得到科学合理应用的重要保障。该文探讨了广州地区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网络构建的具体方法,在用血医院、血液中心、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建立起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达到了信息全面,监控到位,减少不合理用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输血监测 网络建设
下载PDF
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昌周 贝春花 +5 位作者 全星 李锦城 杨穗群 杨乐东 陈伟开 李洁 《中外医疗》 2014年第5期116-117,共2页
为实现血液从采集到输注的全过程信息监测,该组研发了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系统从功能类别上分为供血站工作人员使用的医院用血管理系统、供医院血库工作人员使用的血库管理系统、供卫生行政部门使用血液监管系统和实现各子系统间通信的... 为实现血液从采集到输注的全过程信息监测,该组研发了临床输血监测系统。系统从功能类别上分为供血站工作人员使用的医院用血管理系统、供医院血库工作人员使用的血库管理系统、供卫生行政部门使用血液监管系统和实现各子系统间通信的数据同步系统等4个子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卫生行政部门、血站和医院血库间的业务联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监测 系统设计 联网管理
下载PDF
刍议项目管理在临床输血监测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乐东 贝春花 +3 位作者 李锦城 杨穗群 李洁 林昌周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0期129-130,共2页
为了加强输血管理,使血液得到科学合理应用,须建设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规范各类用血。该文以广州地区临床输血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为例,讨论了通过加强沟通、多目标平衡、整体变更控制、风险控制、过程监控等项目管理手段对项目实施整体管理,... 为了加强输血管理,使血液得到科学合理应用,须建设临床输血监测系统规范各类用血。该文以广州地区临床输血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为例,讨论了通过加强沟通、多目标平衡、整体变更控制、风险控制、过程监控等项目管理手段对项目实施整体管理,协调各项工作,从而有效完成项目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输血监测 临床用血 系统建设
下载PDF
影响献血者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傅钰斌 汤静儿 +2 位作者 李锦城 杨穗群 林昌周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全血献血者中参加单采血小板捐献的人群特征分析,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人群特征和对应招募策略。方法以2015年在广州血液中心全血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软件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献血地点、献血状态进行描述... 目的分析广州市全血献血者中参加单采血小板捐献的人群特征分析,研究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人群特征和对应招募策略。方法以2015年在广州血液中心全血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软件对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献血地点、献血状态进行描述、卡方检验和逻辑回归。结果 36岁以上、大专或以上学历的重复全血献血者更可能捐献机采血小板。年龄、受教育程度、献血地点、献血状态都是捐献机采血小板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与全血献血者对单采血小板捐献的关注度、知识和愿望有关。结论从全血献血者中招募单采献血者时,建议宣传工作可重点选在固定献血点和高校发动资深重复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全血 献血者 招募
下载PDF
广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分布情况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国胜 杨穗群 +2 位作者 林昌周 刘杏 李晓帆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对近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降低经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1337287份血标本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进行梅毒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采用TPPA方法进行... 目的对近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降低经输血传播梅毒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1337287份血标本采用ELISA双抗原夹心法进行梅毒抗体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采用TPPA方法进行确认。结果 2008-2012年广州市133728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5355份,阳性率为0.40%。2008-2012年各年份阳性率分别为0.43%、0.37%、0.43%、0.38%、0.39%,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18~30年龄段献血员梅毒阳性率明显低于31~55岁年龄段人群,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高学历献血员阳性率低于低学历献血员;农民和自由职业献血员梅毒阳性率最高,学生和医务人员梅毒阳性率最低。结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人群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上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低危人群中招蓦无偿献血者,并重点针对高危人群宣传梅毒防治知识,是降低输血传播梅毒风险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 阳性
原文传递
信息系统运维体系在血站中的应用
13
作者 林昌周 杨穗群 许少英 《电子技术(上海)》 2020年第9期128-129,共2页
从基础设施、软件信息资源、电子政务云平台应用等方面,阐述中心的信息系统,及其运维模式、维护目标及绩效指标、运维管理制度、运维实施,从而建立现代信息系统的外包运维体系。
关键词 信息系统 计算机系统 运维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