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控制对人工更新紫椴幼树根系性状的影响
1
作者 杨立学 刘士林 +3 位作者 付瀚萱 周思雨 刘会锋 申方圆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8,共12页
全光条件下紫椴(Tilia amurensis)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幼树根系性状和土壤因子的影响,为紫椴人工林培育提供支撑。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年生... 全光条件下紫椴(Tilia amurensis)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幼树根系性状和土壤因子的影响,为紫椴人工林培育提供支撑。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年生)为对象,设置不同植被控制强度:幼树半径75 cm内所有灌草去除(T_(75))、半径50 cm范围灌草去除(T_(50))、半径30 cm范围灌草去除(T_(30))和不去除灌草(CK),测定不同植被控制强度下紫椴幼树吸收根和运输根的形态学性状、全量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等指标及土壤理化性质,揭示植被控制对根系性状和土壤因子的影响。植被控制显著改变了紫椴幼树所处环境中光照强度,其中,T_(75)处理下光照强度最大,光照强度随着植被控制强度减弱而显著降低(P<0.05)。植被控制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全氮、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减弱,细根的直径、碳磷比、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减小,比表面积、比根长、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均增加。土壤因子对紫椴幼树吸收根和运输根根系性状的变异的解释度分别为43.2%和37.9%。植被控制强度越大,紫椴幼树获得的光照强度越大,紫椴幼树根系形态、化学计量和生理特征随植被控制强度的变化均发生适应性改变,通过提高紫椴根系比表面积、比根长、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增强幼树对低光条件的适应。植被控制强度变化下光照条件和土壤因子的改变可能是解释紫椴幼树根系性状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幼树 根系 植被控制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下载PDF
地下因子驱动的人工混交林生产力提高机制
2
作者 杨立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由于立地条件限制、商业需求等原因,世界范围内营建了大面积的人工林,其在木材生产、景观建设、环境改善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工纯林经营带来的生产力下降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弊端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营建... 由于立地条件限制、商业需求等原因,世界范围内营建了大面积的人工林,其在木材生产、景观建设、环境改善和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工纯林经营带来的生产力下降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弊端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营建混交林是为了规避人工纯林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最大程度提高人工林的效益。受限于林木生长的长周期性、森林环境的复杂性和土壤“黑箱”特性,探索地下生态系统进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混交林增产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等地上部分,地下因子的探索多注重土壤养分含量和周转过程,对于最终驱动混交林增产的机制仍有诸多疑问。生态位互补导致的地下生态位分离、竞争减少和促进作用是混交林中物种共存的主要机制,有利于混交树种资源获取,根可塑性对种间相互作用的响应是植物避免直接竞争有限资源的另一种机制,甚至可能导致“超产效应”。植物-土壤反馈导致的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微生物变化对某些混交林内的生理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生态位互补和植物-土壤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交林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鉴于此,本文的目的是基于生态位互补效应、植物-土壤反馈理论,阐述成功的人工混交林地下发生的相互作用,力图加深我们对于混交林树木地下资源获取策略变化与调节机制的理解,并提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混交林 生态位互补 植物-土壤反馈 根系分布 根可塑性 根系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植被控制对人工更新紫椴幼树叶片性状和生长量的影响
3
作者 杨立学 崔伟康 +2 位作者 付瀚萱 刘会锋 申方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32,共11页
【目的】紫椴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全光条件下紫椴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叶片性状和幼树生长量的影响,探讨最适宜于其更新的植被控制... 【目的】紫椴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全光条件下紫椴更新困难,植被控制通过改变光照条件和土壤质量能够促进目的树种生长,研究植被控制强度对紫椴叶片性状和幼树生长量的影响,探讨最适宜于其更新的植被控制强度。【方法】以株行距为1.5 m×1.5 m的紫椴人工林(5年生)为对象,设置不同植被控制强度T30、T50、T75(清除幼树周围半径30、50、75 cm的所有植被)的处理组和对照组(CK),测定叶片的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和养分含量及幼树生长量等指标,通过方差分析揭示植被控制强度对叶片形态、光合和生理性质及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光照强度与植被控制强度呈线性正相关(P<0.05),光照强度在T75组最大(84.43±7.30×10^(3)lx)。紫椴叶片形态指标(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均在CK组最大,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T75组达到最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T30组最大(12.12±1.28μmol·m^(-2)·s^(-1)),胞间CO_(2)浓度在CK组最大(263.14±8.77μmol·mol-1),均随植被控制强度增大而减小。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则随植被控制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分别在T75组达到最大(0.17±0.02 mol·m^(-2)·s^(-1)和7.02±1.21 mmol·m^(-2)·s^(-1))。植被控制对紫椴幼树叶片的全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叶碳氮磷化学计量比没有显著影响。植被控制提高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降低了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促进了地径生长量,抑制了树高生长量。【结论】随着植被控制强度的变化,紫椴叶片形态、化学计量和生理特征均发生适应性变化,低光条件下,紫椴幼树增加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光合色素及营养元素的吸收来提高对光能的捕获能力,增强其光合作用,促进幼树生长。紫椴幼树在T30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和地径生长量最大,生存竞争力最强,因此,以幼树为中心对半径30 cm范围的植被控制,是促进紫椴幼树人工恢复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幼树 叶片 植被控制 形态特征 生理特征
下载PDF
国家翻译的实践规范体系构建探究
4
作者 杨立学 焦琳 《民族翻译》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国家翻译的实践规范建立在对制度化翻译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之上,以保障翻译的内涵传真与可接受性。目前针对这一规范的设计主要在经验总结层面,还未揭示出规范背后的原理和机制,亟需融入国家翻译研究的理论成果。基于此,本文以中外翻译规... 国家翻译的实践规范建立在对制度化翻译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之上,以保障翻译的内涵传真与可接受性。目前针对这一规范的设计主要在经验总结层面,还未揭示出规范背后的原理和机制,亟需融入国家翻译研究的理论成果。基于此,本文以中外翻译规范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以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为总体支撑,尝试提出国家翻译的“一体三维”实践规范体系框架:组织规范、译者规范和语言规范。组织规范来自国家机构,负责制定翻译政策和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制约译者规范;译者规范彰显爱国伦理,体现“译者+公职人员”双重身份,决定语言规范;语言规范显现文化主体,促进中外话语融通,反作用于组织规范。三个维度互为条件,为国家翻译的实践规范开启较为系统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 实践规范体系 组织规范 译者规范 语言规范
下载PDF
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体系建构
5
作者 杨立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个方面构建国家翻译实践的研究体系。分析并阐述了机构翻译学说的分类观、本质观、决定因素、存在特征和国家翻译实践的自发、自利、自主特征、主体观、文化政治观等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对... 从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个方面构建国家翻译实践的研究体系。分析并阐述了机构翻译学说的分类观、本质观、决定因素、存在特征和国家翻译实践的自发、自利、自主特征、主体观、文化政治观等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兼顾翻译过程的整体性与分对象的关联度,具体分为主体与过程、传播与影响、模式与话语、规范与制度、风险与安全5个类别;研究方法主要为话语分析、外交学和民族志学。此研究体系尚属初步建构,未来还需在案例资源拓展、相关理论深挖和研究路径探索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研究体系建构 话语分析 外交学 民族志学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天然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6
作者 姜雨希 申方圆 +5 位作者 周思雨 刘月 陈晨 周冠军 强铁艳 杨立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3,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探讨间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有利于红松阔叶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功能的稳定。【方法】以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内的天然红松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个间伐强...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化学计量比的变化,探讨间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有利于红松阔叶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态功能的稳定。【方法】以吉林省长白山林区内的天然红松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个间伐强度(CK,0%;LT,14%;MT,27%;HT,41%),测定并分析土壤养分、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通过胞外酶矢量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揭示间伐强度对红松阔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养分限制的影响。【结果】间伐显著降低了磷(P)获取酶活性(ACP),显著提高了碳(C)、氮(N)获取酶活性(CBH、BG、NAG、LAP),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C、N获取酶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中度间伐达到最大。土壤EC∶P(0.99)和矢量长度(0.92)在重度间伐处较高,EC∶N(1.15)和矢量角度(57.21°)在未间伐处较高,表明土壤微生物在重度间伐和未间伐下分别具有较强的碳和磷限制。土壤铵态氮与C获取酶(CBH、BG)活性、EC∶N、EC∶P、矢量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与P获取酶(ACP)活性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有机质是调控土壤胞外酶活性随间伐强度变化的重要因子。【结论】适宜的间伐强度可以提高土壤胞外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促进土壤生物化学循环过程,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入探讨间伐对天然次生林的养分循环和资源限制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红松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红松阔叶林 土壤胞外酶活性 养分限制
下载PDF
4种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动态特征
7
作者 赵继德 杨雨春 +2 位作者 申方圆 孟俊 杨立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9,共11页
【目的】研究落叶松属不同树种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揭示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规律,对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一生境下4种40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兴安... 【目的】研究落叶松属不同树种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特征,揭示凋落物分解与养分释放规律,对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意义重大,为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一生境下4种40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网袋法进行分解实验。基于不同分解阶段,称量凋落物残留质量,测定凋落物中主要元素(C、N和P)和难降解成分(木质素、纤维素和缩合单宁)的含量,进而计算凋落物整体残留率、各分解阶段的质量损失率和养分释放率,建立Olson指数分解模型,分析树种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别明确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基质质量和养分释放率的关系。【结果】分解到90 d,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质量损失率显著高于华北落叶松林(P<0.05),质量损失贡献率最大,且其木质素和纤维素释放率显著高于长白落叶松林(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C∶N比值呈显著负相关。分解90~360 d,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质量损失率最高,质量损失贡献率最大,且其木质素释放率显著高于长白落叶松林(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初始木质素含量和Lignin∶N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和木质素释放率呈较强正相关。分解360~450 d,长白落叶松林凋落物P和木质素释放率最高,缩合单宁释放率最低。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纤维素和缩合单宁释放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树种(P<0.05)。凋落物质量损失率与C和纤维素释放率呈较强正相关,与P释放率呈较强负相关。4种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C、N元素、木质素和缩合单宁呈直接释放模式;P元素呈淋溶-富集-释放模式;纤维素呈淋溶-富集模式。【结论】凋落物初始N、木质素含量和C∶N比值及难降解成分释放率是影响其分解的重要因素。兴安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最快,加快了养分循环,而华北落叶松林凋落物分解最慢,减缓了养分循环。这对落叶松属不同树种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属 人工林 凋落物分解 养分释放
下载PDF
翻译伦理视域下机器翻译伦理体系建构的应然与举措探究
8
作者 徐鑫涛 翟风杰 杨立学 《对外经贸》 2024年第11期103-105,140,共4页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了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升级。机器翻译技术既提高了人工翻译的效率,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翻译产业的传统认知模式。作为译者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翻译伦理探讨应不应该翻译及如何翻译的问题。通过探讨机器翻译的发...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了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升级。机器翻译技术既提高了人工翻译的效率,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翻译产业的传统认知模式。作为译者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翻译伦理探讨应不应该翻译及如何翻译的问题。通过探讨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翻译伦理内涵的研究进程,阐述机器翻译伦理体系建构的必然性,探索性提出机器翻译伦理体系的建构举措,旨在助力规范机器翻译行业的翻译伦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翻译 翻译伦理体系
下载PDF
解除紫椴种子休眠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1 位作者 范晶 那守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134,共5页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理(0、100、300mg/L)。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经上述处理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同时,15~20℃、10d→0~5℃、20d的变温层积比其他恒温层积更加有效;层积处理效果比浓H2SO4、GA3的处理效果更好。对紫椴种子处理的最佳组合是以浓H2SO4浸泡种子30min,然后施以100mg/L的GA3进行处理,再进行15~20℃、10d→0~5℃、20d的层积,发芽率高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种子 H2SO4 GA3 层积催芽 解除休眠
下载PDF
化控物质对紫椴棚式育苗生长和抗寒性的效应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羽 陈祥伟 +3 位作者 杨立学 蔡天革 刘强 杨文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26,共6页
采用化学控制物质对塑料大棚内和裸地栽培的紫椴1-0苗木的生长和抗寒性进行研究.分别用生物 助长剂、速效丰产灵对1年生苗木进行处理。并对1年生苗木进行了低温(3℃)和冷冻(-10℃)试验。调查 了苗木的高和径生长、根系、... 采用化学控制物质对塑料大棚内和裸地栽培的紫椴1-0苗木的生长和抗寒性进行研究.分别用生物 助长剂、速效丰产灵对1年生苗木进行处理。并对1年生苗木进行了低温(3℃)和冷冻(-10℃)试验。调查 了苗木的高和径生长、根系、叶面积等形态指标、测定了电解质渗透率、游离脯氨酸和总蛋白质含量等抗寒指 标.结果表明:生物助长剂处理的紫椴1年生裸根苗苗高、地径生长以及单株平均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 15. 5cm、 0.33cm和191. 5cm2;速效丰产灵处理的苗木.苗高、 地径生长、单株平均叶面积也分别比对照提高 6.0cm、 0.32cm和164.9cm2。用生物助长剂和速效丰产灵处理裸根笛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并好于化控物 质处理的容器苗、其原因为裸根苗营养空间优于容器苗。用生物助长剂处理的裸根苗抗寒性增强.处理过的苗木 体内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总量等都有增加.这是化控物质提高紫椴苗木抗寒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控物质 容器苗 裸根苗 抗寒性 苗木生长 紫椴 棚式育苗
下载PDF
低温层积过程中紫椴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1 位作者 张琳 李佳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8,共4页
为探究内源激素在紫椴种子休眠机理中的作用,运用LC-MS/MS方法对其在低温层积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紫椴种子IAA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高含量时有所下降;ABA含量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少;ZT含量呈现先上... 为探究内源激素在紫椴种子休眠机理中的作用,运用LC-MS/MS方法对其在低温层积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紫椴种子IAA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高含量时有所下降;ABA含量总体趋势是逐渐减少;ZT含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继而上升的趋势。IAA/ABA比值先上升后下降,ZT/ABA比值先上升后下降,再有所上升。进一步证明了ABA是紫椴种子萌发的抑制物质,IAA、ZT在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脱落酸 生长素 休眠 种子
下载PDF
一年生黄檗幼苗药用生物碱的分布及其含量变化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霞 杨立学 阎秀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对一年生黄檗幼苗各部位中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碱在茎外皮含量最高,其次是根,而茎木质部含量极低.茎外皮和茎木质部中三种生物碱总的变化趋势是随发育期逐渐升高,尤其在落叶前升... 对一年生黄檗幼苗各部位中小檗碱、药根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生物碱在茎外皮含量最高,其次是根,而茎木质部含量极低.茎外皮和茎木质部中三种生物碱总的变化趋势是随发育期逐渐升高,尤其在落叶前升高幅度较大;根中三种生物碱含量总体上是随生长进程先上升,而在生长后期下降.结合生物量计算得到单株产量,结果为越接近生长后期三种生物碱单株总产量越高,其中根的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檗 小檗碱 药根碱 掌叶防己碱
下载PDF
母株年龄和生长调节剂对俄罗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111,共5页
研究了母株年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浓度对俄罗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因素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均影响极显著(P<0.01);母株年龄为1年生插穗的生根效果好于2年生,植物生长调节剂NAA优于IBA与AB... 研究了母株年龄、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浓度对俄罗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因素对插穗生根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均影响极显著(P<0.01);母株年龄为1年生插穗的生根效果好于2年生,植物生长调节剂NAA优于IBA与ABT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以200mg/L为最佳。使用200mg/L的NAA处理1年生大果沙棘的嫩枝插穗30min可以达到最优的生根效果,生根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分别为88.87%、10.8条/穗和10.47cm。同时,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大果沙棘的嫩枝扦插生根具有显著影响,母株年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交互效应显著影响大果沙棘扦插的生根率,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母株年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的交互效应对大果沙棘扦插的生根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均具有极显著影响。母株年龄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浓度的交互效应对生根率具有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大果沙棘 嫩枝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母株年龄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群在核桃楸育苗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亚丽 张羽 +3 位作者 杨远彪 杨立学 沈海龙 范少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2,共2页
采用不同浓度有效微生物群 (EM)对塑料大棚内核桃楸播种苗的生长和苗床土壤状况进行研究 ,调查了苗木的高和径生长 ,测量了苗木鲜重、干重、地上与地下部分干重比、叶绿素含量等指标 ,分析了苗床土壤中有机质、速效N、速效P等养分含量 ... 采用不同浓度有效微生物群 (EM)对塑料大棚内核桃楸播种苗的生长和苗床土壤状况进行研究 ,调查了苗木的高和径生长 ,测量了苗木鲜重、干重、地上与地下部分干重比、叶绿素含量等指标 ,分析了苗床土壤中有机质、速效N、速效P等养分含量 ,容重、pH值等土壤理化性状 ,并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呼吸强度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EM可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的养分含量 ,减小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并可提高土壤呼吸强度 ,但是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群(EM) 核桃楸 育苗
下载PDF
紫椴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海南 沈海龙 杨立学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为了筛选能提高紫椴生根率的扦插繁殖技术,文中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种类(ABT1、IBA、NAA)、浓度(50、100、200 mg L-1)、浸泡时间(1、4、8 h)、基质类型(河沙、蛭石、体积比为3∶1的泥炭与珍珠岩)、母株年龄(1、2 a)对紫椴嫩枝... 为了筛选能提高紫椴生根率的扦插繁殖技术,文中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种类(ABT1、IBA、NAA)、浓度(50、100、200 mg L-1)、浸泡时间(1、4、8 h)、基质类型(河沙、蛭石、体积比为3∶1的泥炭与珍珠岩)、母株年龄(1、2 a)对紫椴嫩枝扦插生根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效果以IBA为最好,其对紫椴嫩枝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和平均根长的影响显著;嫩枝扦插,以100 mg L-1的IBA浸泡时间8 h的处理为最优组合,其生根率为63.07%;3种不同类型扦插基质的生根效果明显不同,河沙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达到37.16%,蛭石次之,泥炭土+珍珠岩(体积比为3∶1)最差。不同母株年龄对紫椴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也不同,1年生紫椴嫩枝的生根质量比2年生嫩枝好,其生根率、生根量和平均根长均明显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嫩枝扦插 生长调节剂 基质 母株年龄
下载PDF
飞机舱内声品质的音色参数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立学 陈克安 +3 位作者 李双 周静 黄文超 侯峰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450,共7页
为有效地描述噪声音色对飞机舱内声品质的影响,开展了3组主观评价实验:不相似度评价、语义细分和偏好度成对比较。首先,不相似评价实验表明,飞机舱内噪声的音色可由一个4维空间表示;然后,回归分析发现后2个维度与语义细分尺度具有关联,... 为有效地描述噪声音色对飞机舱内声品质的影响,开展了3组主观评价实验:不相似度评价、语义细分和偏好度成对比较。首先,不相似评价实验表明,飞机舱内噪声的音色可由一个4维空间表示;然后,回归分析发现后2个维度与语义细分尺度具有关联,其中维度3可描述为"轰鸣的"和"低沉的",而维度4可描述为"刺耳的"和"有节奏的";接着,利用4个声学参数(噪度、ERB谱峰度、短时谱偏度和ERB谱变化)得到了音色空间每个维度的定量表达;最后,通过分析被试偏好度和4个音色参数间的关系,发现偏好度较高的声音具有较少的线谱、随机性较强,同时其频谱具有平坦对称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相似度 多维尺度分析 语义细分 偏好度 音色参数
下载PDF
石家庄市售液态牛奶和奶粉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玲 杨立学 +1 位作者 冯佩 何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88-1693,共6页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售牛奶和奶粉中铅、镉、汞和砷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市售不同品牌的牛奶和奶粉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牛奶中的铅、镉、汞和... 目的调查石家庄市售牛奶和奶粉中铅、镉、汞和砷等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市售不同品牌的牛奶和奶粉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依据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对牛奶中的铅、镉、汞和砷对公众健康危害风险度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监测61份样品,铅、镉、汞、砷总合格率为100%。部分食品检出重金属,铅、镉、汞、砷的检出率分别为31.1%、7.69%、0%和0%。结论目前石家庄市市售牛奶中重金属污染总体水平较低,但部分牛奶和奶制品中仍有重金属检出,应引起重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补充完善相关标准,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牛奶和奶粉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奶粉 重金属 污染 风险监测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3
18
作者 施纯朝 薛峰 +2 位作者 孙延富 王义 杨立学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以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血清转氨酶、乙肝5项血清学标志及HBV DNA。...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以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血清转氨酶、乙肝5项血清学标志及HBV DNA。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肝癌家族史、不良饮食习惯、糖尿病、长期饮酒史、HBV DNA(+)、HBSAg(+)、抗-HBe(+)等7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OR值分别为2.817(2.228~3.147)、1.692(1.451~2.186)、4.838(4.400~5.317)、2.106(1.695~2.858)、4.912(4.017~6.023)、1.178(1.038~1.784)、5.001(3.491~6.304)。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伴有HBV DNA(+)、HBSAg(+)、抗-HBe(+),并有糖尿病或长期饮酒史或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丽华 王海南 +1 位作者 李学友 杨立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2-85,共4页
采用现代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保持水土、保肥、释放O2、吸收CO2、游憩、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0558万元... 采用现代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保持水土、保肥、释放O2、吸收CO2、游憩、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0558万元,各个评价指标的价值大小依次为:制造O2价值为19846万元,占16.46%;增加枯水期径流效益为18 956万元,占15.72%;水土保持效益价值为18 462万元,占15.31%;保肥效益为16 845万元,占13.97%;吸收CO2的价值为16 668万元,占13.83%;防洪效益15 783万元,占13.09%;滞尘效益13 478万元,占11.18%;SO2降解的效益为387万元,占0.32%;游憩效益为133万元,占0.11%。利用权重指标、支付意愿系数等影响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大小的因子进行最终评价,临江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8.44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生态效益 价值分析 临江林业局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内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爱静 赵伟 +1 位作者 王可 杨立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5-859,共5页
植物油样品0.400 0g,加混合内标溶液20μL混匀,经乙腈4mL超声提取15min。离心后,提取液经活化的SILICA/PSA混合玻璃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经氮气吹干后,残渣用正己烷溶解并稀释至1.0mL。待测液采用DB-5MS UI色谱柱进行气相色谱分离,采... 植物油样品0.400 0g,加混合内标溶液20μL混匀,经乙腈4mL超声提取15min。离心后,提取液经活化的SILICA/PSA混合玻璃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经氮气吹干后,残渣用正己烷溶解并稀释至1.0mL。待测液采用DB-5MS UI色谱柱进行气相色谱分离,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进行质谱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均在0.01~1.00mg·L^(-1)之间,检出限(3S/N)在0.003 0~0.035mg·kg^(-1)之间,按标准加入法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1.7%~11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8%~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同位素稀释内标 邻苯二甲酸酯 植物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