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骨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策凯 蔡卓延 +5 位作者 陈明 刘昊 翁汭 崔健超 张顺聪 姚珍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4-1419,共6页
背景:目前关于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程度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影响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目前关于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程度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影响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分为2组,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组39例,对照组42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椎体骨矿物密度、椎旁肌的横截面积及平均CT值(Hu)。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及腰大肌平均CT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椎体骨密度、椎旁肌横截面积及椎后肌群的平均CT值明显高于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椎体骨矿物密度(OR=0.004,95%CI:0.000-0.555,P<0.05)、低椎后肌群平均CT值(OR=0.940,95%CI:0.894-0.988,P<0.05)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提示椎旁肌退化会导致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骨折风险增高,其中椎后肌群平均CT值较低的绝经后女性,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再骨折 椎旁肌 骨矿物密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医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怡 杨策凯 程卫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期5-7,共3页
中医药基本理论体系庞大,知识点繁多,对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加深理解,成为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思维导图作为高效的学习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目前思维导图在中医药... 中医药基本理论体系庞大,知识点繁多,对初学者来说不易掌握,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加深理解,成为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思维导图作为高效的学习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目前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概况,并结合本教研室在中药学、方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探析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中医药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卓延 莫凌 +4 位作者 伍子贤 杨策凯 江晓兵 梁德 姚珍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952-1956,共5页
脊柱转移瘤为最常见的骨转移瘤,其引起的剧烈疼痛及神经功能损害,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10年中,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模式有了显著的发展。脊柱转移瘤患者经全面评估后可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措施,多学科协作的治疗被广... 脊柱转移瘤为最常见的骨转移瘤,其引起的剧烈疼痛及神经功能损害,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10年中,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模式有了显著的发展。脊柱转移瘤患者经全面评估后可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措施,多学科协作的治疗被广泛接受。手术治疗如微创手术、分离手术、全椎体切除手术等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疼痛、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脊柱转移瘤术后的放射治疗包括常规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全身放射治疗。中医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进而继续接受全身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加强中医药疗法与现代医学疗法的结合,可更好地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微创手术 分离手术 全椎体切除手术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重组骨形成蛋白-2对后路腰椎间融合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卓延 莫凌 +5 位作者 杨策凯 伍子贤 崔健超 唐福宇 梁德 姚珍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738-1743,共6页
[目的]比较单纯自体骨与自体骨混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BMP-2)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8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融合75例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单纯自体骨与自体骨混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rh⁃BMP-2)对后路腰椎椎间融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8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腰椎融合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3例椎间融合采用rhBMP-2,32例仅采用单纯自体骨。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87±1.30)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ODI、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时,BMP组JOA评分显著优于自体骨组(P<0.05)。影像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均呈显著曲线变化(P<0.05);两组融合Lenke评级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Marchi评级笼架沉降均有所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BMP组椎间隙高度大于自体骨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MP组融合Lenke评级均显著优于自体骨组(P<0.05);末次随访时,BMP组笼架沉降Marchi评级轻于自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融合采用自体骨复合rhBMP-2可以有效减少椎间不融合和笼架沉降,改进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自体骨移植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融合笼架 沉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