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太太”的客厅到“糟糠”之宅:战时林徽因昆明经历的再思考
1
作者 杨简茹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92-100,共9页
抗战爆发后,林徽因随梁思成辗转来到昆明,驻足三年后,夫妇二人又随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迁至四川李庄并在此完成了著名的《中国建筑史》。建国后,他们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有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问世。但是直至今日,林徽因在昆明的经历... 抗战爆发后,林徽因随梁思成辗转来到昆明,驻足三年后,夫妇二人又随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迁至四川李庄并在此完成了著名的《中国建筑史》。建国后,他们又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有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问世。但是直至今日,林徽因在昆明的经历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概因期间作品的保存、驻留时间短暂以及梁思成的光芒遮蔽等因素所致。本文拟通过档案发掘、史料辨析、建筑遗产的考察等综合视角探讨战时昆明经历对林徽因建筑理念的影响,重新思考其在建筑教育史上的意义,正是这段经历成为战后林徽因对住宅设计关注的滥觞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徽因 住宅设计 抗战时期
下载PDF
兼收并蓄、文采精华——祝帅书艺絮语
2
作者 杨简茹 《艺术探索》 2012年第2期68-68,共1页
祝帅是一个"杂家"。他的书法既有晋唐法度,也有王铎的气势,又能兼善诸家神韵。他在小楷上用力较多,草书亦已渐入佳境。他还是一位典型的创作型理论家,在字外功夫上的修养深厚。
关键词 祝帅 书法 兼收并蓄
下载PDF
城市·历史·学科化——关于都市文化研究的若干思考
3
作者 杨简茹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本文对近年来海内外方兴未艾的都市文化研究及其背后的学术思路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并对都市文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设想与提议。全文探讨了都市文化研究与城市理论、近代史研究两个视角进行整合的可能性,和一种整合了历史学、地理学、... 本文对近年来海内外方兴未艾的都市文化研究及其背后的学术思路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并对都市文化研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设想与提议。全文探讨了都市文化研究与城市理论、近代史研究两个视角进行整合的可能性,和一种整合了历史学、地理学、规划学、艺术学、建筑学、文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都市文化方法的设想等议题。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在都市文化研究快速走向"学科化"的今天,研究者亟待突破对都市文化进行共时分析的符号学层面,在广泛吸收城市本体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加入历史学的维度,从而为立体地想象、还原、解读一座城市的文化样式与文化生态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近代史 跨学科 田野调查
下载PDF
一个自然主义者的绘画哲学——读解阴澍雨
4
作者 杨简茹 《美术大观》 2017年第12期34-37,共4页
阴澍雨,河北霸州人,1974年生于河北香河。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 阴澍雨,河北霸州人,1974年生于河北香河。1994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美术观察》栏目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系
下载PDF
南国气韵 清靡风华——解读邵伟尧的油画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祝帅 杨简茹 《艺术探索》 2015年第3期122-123,共2页
广西艺术学院著名油画家邵伟尧将传统精神融入油画创作,实践了"油画民族化"。他多以南方风景入画,其油画作品呈现出清靡风华与南国气韵兼具的意境。
关键词 邵伟尧 油画 董希文 广西风光
下载PDF
新世纪20年中国设计批评的理论探索——以《美术观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装饰》《创意与设计》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杨简茹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6期17-23,共7页
本文考察了在设计批评方面有突出作为的4本期刊——《美术观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装饰》和《创意与设计》,辅以《艺术设计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对设计批评的理论探索,尝试分析并评判新世纪20年... 本文考察了在设计批评方面有突出作为的4本期刊——《美术观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装饰》和《创意与设计》,辅以《艺术设计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对设计批评的理论探索,尝试分析并评判新世纪20年间中国设计批评的学科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设计批评 理论探索 设计期刊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50、60年代苏联雕塑教育模式的特色
7
作者 刘艳萍 杨简茹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9期54-56,共3页
笔者以20世纪50、60年代苏联雕塑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研究苏联雕塑教育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雕塑创作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留苏雕塑家 雕塑训练班 苏联雕塑教育模式
下载PDF
“学科间性”视域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批评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简茹 《服装设计师》 2021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文提出,在设计学“新工科”与“新文科”双重建设发展的契机下,中国设计批评应把握并高举学科间性,提出各种综合研究方法应用于设计批评的可能。同时,对艺术设计批评的理论体系建构与研究方法的讨论,应基于两个重要的支点:一个是设计... 本文提出,在设计学“新工科”与“新文科”双重建设发展的契机下,中国设计批评应把握并高举学科间性,提出各种综合研究方法应用于设计批评的可能。同时,对艺术设计批评的理论体系建构与研究方法的讨论,应基于两个重要的支点:一个是设计批评实践的大量开展与学术积累;另一个是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在理论体系建构和研究方法探索方面所提供的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批评 学科间性 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新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1956—2020)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简茹 《工业工程设计》 2021年第5期7-14,共8页
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起点,是随着工艺美术部、工艺美术研究所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种制度的演变而开始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美学大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技术美学”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翻译与引介,促使国内... 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起点,是随着工艺美术部、工艺美术研究所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种制度的演变而开始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美学大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技术美学”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翻译与引介,促使国内的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不断反思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七十年来,中国设计史在讨论、摸索、借鉴、尝试、反思的路径中前进。时至今日,中国设计史研究视野具有更加全球化的特征。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和人工智能热潮的背景下,设计研究也必须兼顾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属性,才具备学科独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制度 工艺美术 技术美学 艺术设计 交叉学科
下载PDF
漫说吴小如书学之“通”
10
作者 杨简茹 《大学书法》 2022年第6期22-25,共4页
吴小如是精通文学、文献、小学各个领域的通才,然而他却谦逊地自称只是个“教书匠”。在无数学者文人的纪念文章中,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在课堂上神采飞扬的讲者形象:他声音洪亮,略有戏腔(莫言语),板书漂亮,这自然得益于他的书法功底。
关键词 纪念文章 书学 教书匠 课堂 小学 吴小如 神采飞扬
下载PDF
韩家英:以汉字设计彰显中国审美趣味
11
作者 杨简茹 韩家英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6,共3页
从1990年来到深圳至今,设计师韩家英经历了中国平面设计30年的发展,他本人对于汉字和图形语言的琢磨也投射出中国平面设计的美学变化。本次采访中,韩家英围绕个人经历与用汉字进行设计的缘起、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与实践探索、汉字艺术的... 从1990年来到深圳至今,设计师韩家英经历了中国平面设计30年的发展,他本人对于汉字和图形语言的琢磨也投射出中国平面设计的美学变化。本次采访中,韩家英围绕个人经历与用汉字进行设计的缘起、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与实践探索、汉字艺术的创新与传播新路径等层面展开讨论。作为中国平面设计的领军人物,韩家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中国平面设计师,其设计理念更具文化的包容性,既可以在中西字体的运用中自如切换,又注重在汉字表达中彰显中国审美趣味,在行业内外产生深远影响。韩家英在汉字设计上的探索和持续的坚守创造出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为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史的书写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体现出一位设计师的时代使命感与文化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平面设计 汉字文化 《天涯》系列 《妙法自然》系列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领域对国家形象塑造及其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简茹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3,共2页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也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评价。国家形象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含义,也是人文科教方面等软实力的综合表现。
关键词 国家形象塑造 新中国成立以来 美术 整体实力 社会公众 政治经济 综合表现 软实力
原文传递
网络·青年·学科化——近十年中国美术批评关键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简茹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5,共2页
梳理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历史,会发现美术批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80年代初至1992)美术批评崛起于“八五新潮”,曾经“风光一时”;第二个十年(1993年至2002年)南方谈话之后的经济建设.使得美术批评一度经历90年代... 梳理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的历史,会发现美术批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80年代初至1992)美术批评崛起于“八五新潮”,曾经“风光一时”;第二个十年(1993年至2002年)南方谈话之后的经济建设.使得美术批评一度经历90年代相对的失语;最近十年(2003年至今)互联网、新媒体的兴起打开了美术批评的新局面。这个新局面无时无刻在告诉我们,这十年是美术批评的黄金时代,也是学术氛同空前自南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批评 中国当代 关键词 学科化 青年 网络 “八五新潮” 80年代
原文传递
版画:从历史看向未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简茹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5,共2页
在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图像对于观者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天,由漫画、图书、电视和网络等大众文化影像充斥着人们的视线,所以最近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最直观的原因,也是因为视觉现象在当代文化中的突显。版画这门艺术种类在当代视觉转... 在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图像对于观者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天,由漫画、图书、电视和网络等大众文化影像充斥着人们的视线,所以最近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最直观的原因,也是因为视觉现象在当代文化中的突显。版画这门艺术种类在当代视觉转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图像泛滥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 视觉文化 历史 当代文化 大众文化 文化研究 艺术种类 图像
原文传递
青花瓷不能承受之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简茹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28,共2页
设计批评文章应该怎么写?这是笔者经常遇到的一个提问。我想,批评史、批评流派和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设计批评学学科建设、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之类的问题也的确存在,但说到底还是应该落实到设计实践,才能实质性地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 设计批评文章应该怎么写?这是笔者经常遇到的一个提问。我想,批评史、批评流派和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设计批评学学科建设、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之类的问题也的确存在,但说到底还是应该落实到设计实践,才能实质性地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一言以蔽之,设计批评文章写作的起点和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设计实务、设计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应该成为设计批评写作的入手处和兴奋点。那么,什么是设计现象中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发现问题?本期杨简茹、周浩明两位作者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也只有这样有问题意识的批评文章,才能够引发设计界更多的关注、讨论与实践中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瓷 设计批评 文章写作 设计实践 学科建设 学术规范 设计行业 问题意识
原文传递
中国动画如何崛起?——从《变形金刚》的票房奇迹说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简茹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24,共2页
在中国,电影票房突破一亿元大关,《金刚》用了14天,《蜘蛛侠3》用了12天,而《变形金刚》只用了5天。20年前风靡全球的卡通形象今天又卷土重来,以真人版电影创下了新一轮的票房奇迹。上个世纪80年代,变形金刚问世后立刻蜚声国际,... 在中国,电影票房突破一亿元大关,《金刚》用了14天,《蜘蛛侠3》用了12天,而《变形金刚》只用了5天。20年前风靡全球的卡通形象今天又卷土重来,以真人版电影创下了新一轮的票房奇迹。上个世纪80年代,变形金刚问世后立刻蜚声国际,制片人当然不会放过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当时,美国人为了推销变形金刚的玩具,免费将动画片送给中国播放。他们的迂回策略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孩之宝玩具公司在中国赚走了近50个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金刚》 中国动画 电影票房 玩具公司 《金刚》 卡通形象 80年代 迂回策略
原文传递
都市文化研究热的冷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简茹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27,共2页
近年来在整个人文研究领域,都市文化研究在国内外几乎都成了一门显学——翻看各人文社科期刊,随处可见“都市文化”的字眼。这种风气不可避免地也波及到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组成部门的美术学研究。在“都市文化研究”热的影响下,传统的... 近年来在整个人文研究领域,都市文化研究在国内外几乎都成了一门显学——翻看各人文社科期刊,随处可见“都市文化”的字眼。这种风气不可避免地也波及到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组成部门的美术学研究。在“都市文化研究”热的影响下,传统的美术史学者凭借对于图像的敏感,以及建筑、广告、设计、摄影、新媒体等大美术、泛美术门类与“都市文化”所具有的天然、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文化 文化研究 冷思考 人文研究 美术学 社科期刊 人文学科 国内外
原文传递
从三个动物形象设计个案看美术与设计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简茹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29,共2页
艺术设计的从业者一定需要有美术基础,反过来,画家做设计是否顺理成章?本文拟从三个动物形象设计个案来探讨美术与设计的关系,分别关乎大众审美与设计、设计与公共艺术、绘画与设计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的错综复杂的相关问题。个案一... 艺术设计的从业者一定需要有美术基础,反过来,画家做设计是否顺理成章?本文拟从三个动物形象设计个案来探讨美术与设计的关系,分别关乎大众审美与设计、设计与公共艺术、绘画与设计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的错综复杂的相关问题。个案一:小邮票中的大智慧。首先,笔者要重提一件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设计 美术基础 个案 动物 艺术设计 大众审美 公共艺术 转化过程
原文传递
重新审视碑学价值
19
作者 杨简茹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77,共2页
二十世纪以降的书法史都将魏碑作为一个重要的章节、补充、或者与帖学相对应的系统来叙述。而清以前的书家只是在帖学传统内部讨论书法的品格高下,他们讨论的是书写的特征,魏碑显然是不同于书写的石刻的特征。在书法史上,魏碑似乎总在... 二十世纪以降的书法史都将魏碑作为一个重要的章节、补充、或者与帖学相对应的系统来叙述。而清以前的书家只是在帖学传统内部讨论书法的品格高下,他们讨论的是书写的特征,魏碑显然是不同于书写的石刻的特征。在书法史上,魏碑似乎总在充当扭转帖学流弊的角色。我们可以这样打个比方,帖学好比武术中的武当内家拳,讲究的是以柔克刚和复杂的内功心法;碑学则更像少林外家拳,注重的是外功和先天力的训练,走刚猛一路。两者训练方法本不同,事实上也并无高下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书法史 帖学 内部讨论 林外 书风 内家拳 武当 二王 沃兴华
原文传递
祝帅和他的书法研究
20
作者 杨简茹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30,共3页
<正>祝帅出生于青岛,幼年时常常徜徉于青岛海滨的众多民国文人旧居之间,大海的情怀和世纪初的文韵风骨陶造了他对书法和读书的由衷热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祝帅负笈北上,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学习、
关键词 书法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九十年代 形文 工祝 进封 书事 文大 书种 期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