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限定语揭开了朱自清微笑的面纱
- 1
-
-
作者
杨绍崇
-
机构
江苏东海县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2-23,共2页
-
文摘
初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那份感觉真像是“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的那份清香,诗人的那份幽情,久久在心中萦绕,恰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我似乎听到了它的乐音,见到了它的倩影,心头也有了“淡淡的喜悦”。再读《荷塘月色》,心中那...
-
关键词
朱自清
限定语
《荷塘月色》
“也”
学习欣赏
文学作品
现代散文
别里科夫
江苏东海
《项链》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感悟作品中的暗示
- 2
-
-
作者
杨绍崇
-
机构
江苏东海县中学 教师
-
出处
《写作》
2001年第3期7-8,共2页
-
文摘
可以说。绝对没有情节的作品是没有的,没有预先作出暗示的情节是唐突的,也是不尊重读者的。也就是说,任何形式的情节,任何巧妙的结局,都是有线索可寻的,而这种线索,不论采用怎样的形式,作用都是暗示。
-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细节描写
暗示手法
思维方式
叙述方式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解决语文教学高成本低收效的根本途径
- 3
-
-
作者
李震
陶卫东
张勇
李明高
梁杰
杨绍崇
-
机构
江苏省中语会
连云港市中语会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7,共4页
-
文摘
李震:在新课标背景下,我们发现: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效率不高的现象。如何关注并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高成本低收效的问题,探寻解决的根本途径,仍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今天,我们请几位老师来谈谈这个话题,希望大家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探讨途径,提出切实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办法。
-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成本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新课标
话题
李震
老师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成功的秘诀——特级教师孙汉洲教学实践与理论评述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绍崇
-
出处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
文摘
孙汉洲,江苏省东海县人。1976年参加教育工作,恢复高考后考入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以来,始终奋战在教育、教学、教研第一线,用智慧和心血,谱写人生的诗篇。孙汉洲现任东海县中学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中学特级教师、...
-
关键词
教学研究
高中
语文教学
孙汉洲
教学实践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学中实现有效交往的四个前提
- 5
-
-
作者
杨绍崇
-
机构
江苏省东海县中学
-
出处
《东宇经纬》
2000年第11期23-23,共1页
-
文摘
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界对认识过程的研究揭示:即使认为教师的课讲得很好,许多学生实际理解掌握的东西也远少于我们认为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这说明以教师为中心的系统讲授的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要进行大力的改革。为了改革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写进了党中央的决议,“活动教学”受到了广泛重视。
-
关键词
东西
广泛
揭示
中心
交往
前提
改革
决议
系统
理论界
-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重视散文教学 培养学生语感
- 6
-
-
作者
杨绍崇
-
出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3期68-69,共2页
-
文摘
现在语文教学界有个时髦的词“培养语感”。所谓“语感”就是人对语文的直觉感知和直觉判断能力。“培养语感”就是培养学生一听就明,一说就顺,一写就能,一读就懂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正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和实现。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散文是情文并茂的选文,其语言、形式情感和内容都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审美,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是一定的语感基础之上的。因此我认为散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阵地。
-
关键词
散文教学
培养学生
学生语感
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
文学欣赏
形式情感
语文课堂
郁达夫
能力的培养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读小说找小处,爽!——读《林黛玉进贾府》等札记
- 7
-
-
作者
杨绍崇
-
机构
江苏省东海县中学
-
出处
《语文天地》
2000年第7期43-44,共2页
-
文摘
人们常说,从小事做起方可以成大事。那么,读小说也去找小处,是否也可以读出别样感觉,读出纤细,读出细腻,读出深邃来呢?我们不妨试一试。
-
关键词
小说
感觉
《林黛玉进贾府》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教学中实现有效交往的四个前提
- 8
-
-
作者
杨绍崇
-
机构
江苏省东海县中学
-
出处
《教育科学论坛》
2000年第11期-,共1页
-
文摘
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界对认识过程的研究揭示:即使认为教师的课讲得很好,许多学生实际理解掌握的东西也远少于我们认为他们能够理解掌握的。这说明以教师为中心的系统讲授的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要进行大力的改革。为了改革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写进了党中央的决议,“活动教学”受到了广泛重视,而“交往”(此文专指课堂教学中的问答、讨论及课外为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对话、交流等)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也从人们的理论视野走入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练习17论述文阅读(2)
- 9
-
-
作者
杨绍崇
-
出处
《语文月刊》
2007年第11期37-38,共2页
-
文摘
(一)“热”了历史“冷”了现实李林荣
但凡对文化圈和传媒圈略有关注的人,都感觉得到,时下正当“讲史热”和“写史热”如火如荼之际。论社会影响.雄踞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制高点之上的“讲史热”的“热”度.显然远胜过局限在文学圈特别是散文圈内的“写史热”。但若论起最早发“热”的时间.至少可以把根儿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余秋雨“苦旅”散文那里的所谓“历史文化散文”.这得算是电视上“讲史热”的启蒙导师或开路先锋。
-
关键词
历史文化散文
阅读
论述
练习
大众传媒
“热”
社会影响
90年代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