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种山茶属连蕊茶组和毛蕊茶组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亚利 杨耐英 +3 位作者 宋垚 李湘鹏 郭卫珍 蔡友铭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0-480,共11页
通过开展山茶属连蕊茶组(Camellia Sect.Theopsis)和毛蕊茶组(Camellia Sect.Eriandria)的花粉形态研究,为2组植物的系统演化、分类鉴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2组植物的20种(变种)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 通过开展山茶属连蕊茶组(Camellia Sect.Theopsis)和毛蕊茶组(Camellia Sect.Eriandria)的花粉形态研究,为2组植物的系统演化、分类鉴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2组植物的20种(变种)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20种连蕊茶组和毛蕊茶组植物主要为中等花粉(25~50μm)和大花粉(50~100μm),花粉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长球形,萌发孔类型为3孔沟型。(2)花粉的外壁纹饰主要包括孔穴状、疣状和颗粒状3种纹饰类型,长管连蕊茶(C.elongata)为孔穴状纹饰,蒙自连蕊茶(C.forrestii)和尖萼蒙自连蕊茶(C.forrestii var.acutisepala)为疣状纹饰,其余17种(变种)均为颗粒状纹饰。研究推测2组植物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趋势为孔穴状→颗粒状→疣状。花粉的形态特征支持连蕊茶组和毛蕊茶组植物为单系类群的观点,但作孚连蕊茶(C.tsofuii)和荔波连蕊茶(C.lipoensis)作为变种的分类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园艺 连蕊茶组 毛蕊茶组 花粉
下载PDF
制样方法及样本来源对8种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吴垠 杨耐英 +4 位作者 宋垚 李湘鹏 郭卫珍 张永春 张亚利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4,28,共5页
以山茶属连蕊茶组(Camellia Sect.Theopsis)和毛蕊茶组(Camellia Sect.Eriandria)的8种植物的花粉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样本来源对花粉形态的影响。采用硅胶干燥和硅胶干燥+丙酮漂洗两种制备方法,在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山茶属连蕊茶组(Camellia Sect.Theopsis)和毛蕊茶组(Camellia Sect.Eriandria)的8种植物的花粉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样本来源对花粉形态的影响。采用硅胶干燥和硅胶干燥+丙酮漂洗两种制备方法,在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大小及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并拍照。结果表明:以硅胶干燥法为基准,丙酮漂洗后的花粉大小主要呈现极轴(P)变小、赤道轴(E)变大或变小、极轴/赤道轴(P/E)变大或变小5种情况,其中E值相对稳定;不同处理方法对花粉外壁纹饰的孔(穴)结构和疏密程度产生影响,丙酮处理后的外壁纹饰更加清晰和便于描述,可以从孔穴结构的有无、孔穴以外花粉表面的雕纹类型两个层面来进行两组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的分类和描述。栽培环境和原生境条件下采集样本的花粉外壁纹饰没有差异,但对花粉大小均产生影响,2种供试植物的迁地栽培样本花粉P值均显著高于原生境样本。可见采用硅胶干燥+丙酮漂洗的制备方法更有利于清晰地呈现和描述花粉外壁纹饰,不同制备方法及样本来源对花粉的大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花粉外壁纹饰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园艺 连蕊茶组 毛蕊茶组 花粉
下载PDF
水蕨颈卵器的形成与发育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耐英 曹建国 王全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9-573,共5页
主要运用电子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L.)Brongn)颈卵器形成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蕨颈卵器是由原叶体分生组织内颈卵器原始细胞形成的。该原始细胞经2次分裂形成3层细胞,上下两层发育成颈卵器颈部与... 主要运用电子透射显微镜技术对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L.)Brongn)颈卵器形成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蕨颈卵器是由原叶体分生组织内颈卵器原始细胞形成的。该原始细胞经2次分裂形成3层细胞,上下两层发育成颈卵器颈部与底部的壁细胞,中层为初生细胞。初生细胞是颈卵器内雌配子发生的第一个细胞,该细胞经2次不等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1个腹沟细胞、1个双核的颈沟细胞。本研究首次阐明了水蕨颈卵器内细胞的发育顺序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水蕨 颈卵器 原始细胞 初生细胞 中央细胞 卵细胞
下载PDF
华东安蕨卵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耐英 戴锡玲 +1 位作者 王全喜 曹建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92-1799,共8页
核心薄囊蕨是蕨类植物中的进化类群,但对受精作用具有显著影响的卵发生研究仍较少,该文利用超微技术对其中蹄盖蕨科的华东安蕨卵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薄囊蕨植物卵发生的科学资料,为理解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及演化机制奠定基... 核心薄囊蕨是蕨类植物中的进化类群,但对受精作用具有显著影响的卵发生研究仍较少,该文利用超微技术对其中蹄盖蕨科的华东安蕨卵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完善薄囊蕨植物卵发生的科学资料,为理解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及演化机制奠定基础。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华东安蕨的幼卵和沟细胞在颈卵器中紧密联接;随后,在卵细胞上方出现了分离腔和临时细胞壁,但在卵细胞中间孔区处卵细胞和腹沟细胞始终联接在一起;分离腔中的无定形物质沉积在卵细胞的质膜外形成了1层加厚的卵膜,而在孔区处没有形成卵膜,该位置最后形成了受精孔。在进一步的卵发生过程中,卵细胞核变得高度不规则,形成了大量的核外突和核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安蕨 卵发生 卵膜 受精孔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水蕨卵膜的形成及其超微结构的观察(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曹建国 杨耐英 王全喜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3-548,共6页
蕨类植物成熟卵的周围有一层卵膜,但其细微结构和形成过程仍不清楚,本研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卵细胞发育过程中卵膜的形成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水蕨卵细胞在发育中期开始形成卵膜,卵上方的... 蕨类植物成熟卵的周围有一层卵膜,但其细微结构和形成过程仍不清楚,本研究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卵细胞发育过程中卵膜的形成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水蕨卵细胞在发育中期开始形成卵膜,卵上方的卵膜十分显著,是由多层嗜锇性内质网片层附着于质膜内表面形成的,成熟时卵上方的卵膜中心部分厚,向边缘逐渐变薄,在嗜锇性片层之间填充有嗜锇性物质。比较而言,卵下方及侧面的卵膜薄,由两层紧密连接的嗜锇性膜构成。首次阐明了蕨类植物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并对卵膜的一些功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蕨 卵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