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杨耕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20期92-94,共3页
自从1952年美国医生zo11首次采用脉宽2Ms,强度为75—150V的电脉冲,以固定频率方式经胸壁刺激方法成功地抢救了2名濒临死亡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从而开创了人类用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治疗心律失常的新纪元。随着科... 自从1952年美国医生zo11首次采用脉宽2Ms,强度为75—150V的电脉冲,以固定频率方式经胸壁刺激方法成功地抢救了2名濒临死亡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从而开创了人类用人工心脏起搏技术治疗心律失常的新纪元。随着科学的进步,人工心脏起搏器制造工艺水平也不断的完善,60年代初人工心脏起搏器最初仅是具有以固定频率发放电脉冲的非同步功能,后又发展为具有感知功能的按需起搏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危及生命的“竞争心律”。70—80年代程序可控性心脏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及频率应答式起搏器的问世,使心脏起搏器具有自动化功能的生理性起搏,更好地适应患者的生理需求,大大地拓宽了心脏起搏器应用的范围,起搏器植入部位,从单腔发展到双腔、多腔、多部位起搏,如今永久心脏起搏器已经发展为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多种类型起搏器。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已由原先仅适用于慢性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或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的治疗,到目前己能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有预防及治疗作用,为防止恶性心律失常而研制成功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1CD)并已应用于临床。近几年来永久心脏起搏器已成功地应用于非心电紊乱性疾病,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下面简述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 心律失常 治疗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杨耕明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9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永久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 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