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8
1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5 位作者 张培江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佘德红 陈桂芝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50,54,共4页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 17个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粒形分类 ,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 (组合 )的粒长多属短粒形 ,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 (粒长、粒宽、长宽比 )与加工品质 (糙米率... 通过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 17个水稻品种 (组合 )进行粒形分类 ,并对谷粒形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品种 (组合 )的粒长多属短粒形 ,长宽比多为短圆形。谷粒形状 (粒长、粒宽、长宽比 )与加工品质 (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 )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与蒸煮品质中的碱消值呈显著相关 ;千粒重对各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并提出水稻品质育种只有做到粒长、粒重兼顾 ,才有可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达到改良米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谷粒形状 稻米品质 相关性 品质育种
下载PDF
温度、光照对杂交中粳80优121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联松 孙明 +4 位作者 张培江 白一松 许传万 唐旗 佘德红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3-25,28,共4页
对8个不同播期的杂交中粳80优121碾米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度,透明度)、蒸煮品质(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与不同播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和光照时数进行相关... 对8个不同播期的杂交中粳80优121碾米品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度,透明度)、蒸煮品质(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与不同播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和光照时数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80优121稻米品质的第1因素为日均温度,光照为第2因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均与日均温度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0.817,-0.829;垩白度、透明度不但与日均温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7和-0.995,而且与光照时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和-0.860;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及蛋白质含量均与日均温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4,-0.718,-0.892和-0.863,而且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还与光照时数相关。合肥(32°N)适宜播期为5月中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80优121 稻米品质 日均温度 光照时数
下载PDF
粳稻粒形遗传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2 位作者 陈多璞 杨剑波 丁超尘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48,共3页
以国内外 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其 5 6个正反交组合为材料 ,通过方差分析、杂种与父母本间相关分析和F2 分离群体正态分布检验 ,结果表明 ,组合间粒厚差异不显著 ,而组合间粒长、粒宽、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正反交间粒长差异显著 ... 以国内外 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其 5 6个正反交组合为材料 ,通过方差分析、杂种与父母本间相关分析和F2 分离群体正态分布检验 ,结果表明 ,组合间粒厚差异不显著 ,而组合间粒长、粒宽、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正反交间粒长差异显著 ,粒宽、粒厚、粒重差异不显著。说明粒长存在明显的细胞质效应。杂种谷粒长、宽、重与父、母本及中亲值呈正相关 ,而且与母本及父母本均值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表明杂种的粒形性状受母本的影响更大。F1 粒形多为双亲之间 ,且F2 呈连续的正态分布 ,表明粒形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粒形 遗传性状 亲本 方差分析
下载PDF
水稻粒形与稻米品质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4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2 位作者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 对水稻粒形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营养品质相关性研究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稻米品质 (碾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外观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碾米品质性状与蒸煮食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营养品质性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型 相关性 稻米品质 品质育种
下载PDF
温度、光照对80优121生育期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联松 孙明 +2 位作者 张培江 许传万 白一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10-11,14,共3页
对杂交中粳80优121在8个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期、产量因素、理论产量与影响产量因素总积温、光照时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80优121为中感温、中感光组合;随播期的推迟其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0d,全生育期缩短5~7d... 对杂交中粳80优121在8个不同播期下的生育期、产量因素、理论产量与影响产量因素总积温、光照时数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80优121为中感温、中感光组合;随播期的推迟其全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0d,全生育期缩短5~7d,播始历期缩短4~6d;构成80优121产量因素的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与影响该因素的生育时段总积温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41和0.704,结实率不仅与影响该因素的生育时段总积温相关,而且与影响该因素的生育时段光照时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3和0.771,均达显著水平。千粒重与总积温、光照相关不显著。合肥地区适宜播期为5月上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80优121 总积温 光照 生育期 产量因素
下载PDF
粳稻谷粒性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2 位作者 陈多璞 杨剑波 丁超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321-323,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 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 2 8个正交组合的粒长 (x1 )、粒宽 (x2 )、粒厚 (x3)、粒重 (y)间相关、回归、主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 :粒长与粒厚、粒重间偏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 ,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82 和 0 .840 9 ... 通过对国内外 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 2 8个正交组合的粒长 (x1 )、粒宽 (x2 )、粒厚 (x3)、粒重 (y)间相关、回归、主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 :粒长与粒厚、粒重间偏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 ,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82 和 0 .840 9 ;粒厚与粒重间偏相关关系也达极显著水平 ,偏相关系数为 0 .670 7 ,长、宽、厚对粒重的贡献力大小分别为粒长 >粒厚 >粒宽。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谷粒性状间回归方程为y =4.175x1 + 0 .83 8x2 + 19.63 0x3-5 2 .0 3 8,复相关系数R2 =0 .73 0 ,方差分析F =2 1.60 3 ,达 1‰以上水平 ,说明y与x间的拟合度较好 ,另外 ,从方程中还可以看出 ,当x1 、x2 、x3变化量相同时 ,粒厚 (x3)对粒重 (y)的影响最大 ,其次为粒长 (x1 )。主成分分析显示第 1主成分的特征根λ1 =1.80 4,贡献率为 45 .0 92 % ,为粒重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3 69,贡献率为 3 4.2 2 5 % ,为粒厚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70 0 ,贡献率为 17.5 0 % ,为粒宽因子。并提出在选育优质、高产品种时 ,主成分值要选择适宜 ,才能获得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谷粒性状 相关性 回归分析 特征向量 通径分析
下载PDF
茶多酚抑菌作用和防腐效果初探 被引量:56
7
作者 杨联松 檀根甲 徐美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研究了茶多酚对食品中的一些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茶多酚对一些常见的腐败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食品 茶多酚 霉菌 细菌 酵母 抑菌 防腐剂
下载PDF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的选育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6,24,共3页
1892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 1892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1892S/RH00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1892S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徽两优6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杨联松 王伍梅 +3 位作者 张效忠 白一松 王步林 陈文彬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5,共2页
根据徽两优6号(1892S/扬稻6号)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制种技术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1 位作者 李少恒 葛伟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341-342,344,共3页
通过对杂交中粳 80优 12 1的分期播种试验 ,分析了其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条件下的主成分值 ,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第 1主成分的特征根λ1 =6.773 ,贡献率为75 ... 通过对杂交中粳 80优 12 1的分期播种试验 ,分析了其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播期气候条件下的主成分值 ,并利用偏相关分析法对水稻灌浆结实期间若干气候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第 1主成分的特征根λ1 =6.773 ,贡献率为75 .2 60 % ,为透明度因子 ;第 2主成分特征根λ2 =1.2 0 4,贡献率为 13 .3 77% ,为垩白度因子 ;第 3主成分特征根λ3=0 .741,贡献率为8.2 2 9% ,为直链淀粉含量因子。在影响稻米品质的气候因子中 ,水稻灌浆结实期间的日均温度作用最大 ,日均光照数、日均相对湿度次之 ,日均降雨量、日均温差作用最小 ;并据此提出改良 80优 12 1稻米品质的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气象因子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53,共2页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耐热性强、抗倒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高产栽培应突出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运筹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水稻 皖稻15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88,共2页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选育
下载PDF
两系不育系1892S选育系列抗逆组合推广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钱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63-66,152,共5页
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窜粉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具有配合力高、可繁性好、异交率好、制种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具有耐肥抗倒、... 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窜粉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具有配合力高、可繁性好、异交率好、制种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具有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优点。该研究介绍了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系列品种示范推广情况,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及系列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1892S 选育 示范推广
下载PDF
籼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1892S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808-12810,共3页
[目的]为籼型光敏核不育系1892S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配组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 [目的]为籼型光敏核不育系1892S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介绍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配组及高产栽培技术。[结果]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2008年2月通过广西省引种认定,2008年4月通过国家审定,2009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徽两优3号2007年3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徽两优6号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审定,2012年报国家审定;两优996,2012年报国家审定。[结论]不育系1892S适宜选配中籼组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核不育系 1892S 选育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安徽省水稻新组合(品种)米质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3 位作者 王守海 陈周前 张培江 卢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611-613,共3页
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 按照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对安徽省 10 1个中籼、中粳和晚粳新组合 (品种 )进行主成分分析 ,对累计贡献率达 89.114 %的 6个主成分因子 ,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 6项指标进行达标分析。结果表明 :糙米率全部达二级标准以上 ,胶稠度达标率为 89.1% ,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分别为 64 .4%和 71.3 % ,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仅为 3 2 .7%和 3 3 .7%。而且粳稻达标率高于籼稻 ,常规稻达标率高于杂交稻。提出今后杂交稻优质育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 ,重视整精米率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组合(品种) 品质评价 安徽省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0,共2页
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6号 选育
下载PDF
高产、优质两系中籼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操作规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中国稻米》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两系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籼两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本文就其高产制种的前期准备、秧田期管理、本田期管...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两系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籼两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本文就其高产制种的前期准备、秧田期管理、本田期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措施以及收获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制种 规程
下载PDF
水稻粒形类型及其遗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联松 白一松 +4 位作者 许传万 胡兴明 王伍梅 佘德红 陈桂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164-167,共4页
对水稻粒形分类方法和类型进行了概述 ;对水稻粒形之粒长、粒宽、长宽比、粒厚。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分类方法 类型 研究进展 遗传 品质育种
下载PDF
优质杂交中粳稻新组合80优1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联松 吴文革 白一松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1,共2页
80优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BT型不育系80-4A与恢复系粳恢1号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80优1号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3号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联松 张效忠 白一松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5,共2页
徽两优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3168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徽两优3号 选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