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烟草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艳芹 袁凯龙 +6 位作者 储国海 周国俊 蒋健 程昌合 宋志宇 李祖光 潘远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4-900,共7页
提出了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MAE-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烟草中挥发性成分。通过质谱标准谱图检索与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二维定性方法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我国湖南、贵州和云南... 提出了微波辅助-顶空固相微萃取(MAE-HS-SPME)-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烟草中挥发性成分。通过质谱标准谱图检索与色谱保留指数相结合的二维定性方法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我国湖南、贵州和云南省以及从津巴布韦等产地的烟草中分别定性检出24,28,27,24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酮类、醇类、酸类、杂环、烷烃类等6大类化合物,以酯类和烷烃类为主。不同产地烟草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其相对含量差异较大。MAE-HS-SPME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绿色环保的前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微波辅助萃取 顶空固相微萃取 烟草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分子蒸馏分离废次烟末致香成分及在烟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艳芹 袁凯龙 +11 位作者 夏琛 吴键 周国俊 段太成 储国海 蒋健 尹洁 刘金莉 史春云 胡安福 卢昕博 陶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48-1454,共7页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CO_2萃取的废次烟末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GC-MS结果显示,三级分子蒸馏(80、120、160℃)共鉴定出52种化学组分。80℃轻组分段鉴定出15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8.91%;其次为酯类,占总量的0.6...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CO_2萃取的废次烟末提取物进行分离,并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GC-MS结果显示,三级分子蒸馏(80、120、160℃)共鉴定出52种化学组分。80℃轻组分段鉴定出15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8.91%;其次为酯类,占总量的0.606%。120℃轻组分段鉴定出26种,以杂环类为主,占总量的91.42%;其次为酮类、醇类和烃类,分别占总量的4.16%、2.87%和0.74%。160℃轻组分段鉴定出26种,以醇类为主,占总量的67.97%;其次为杂环类,占总量的11.57%,烃类、醚类、酮类、酯类、醛类分别占总量的7.9%、4.09%、3.77%、2.80%、1.89%。不同馏分段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性,充分体现了分子蒸馏选择性富集的特点。感官评吸表明,80℃轻组分和120℃轻组分按照质量比8∶2调配后,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口腔较舒适,有甜香显现,吸味较纯净,评吸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废次烟末 致香成分 感官评吸
下载PDF
双内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烟草干馏香料致香成分含量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艳芹 储国海 +5 位作者 周国俊 夏倩 袁凯龙 蒋健 刘金莉 肖卫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72-1276,共5页
试验制得400℃,500℃,600℃,800℃等4个温度下的烟草干馏香料,以薄荷醇(IS1)和苯甲酸丙酯(IS2)为双内标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定量分析。干馏香料中的化学成分随着温度的上升大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干馏香料中杂环类与醛酮类... 试验制得400℃,500℃,600℃,800℃等4个温度下的烟草干馏香料,以薄荷醇(IS1)和苯甲酸丙酯(IS2)为双内标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定性定量分析。干馏香料中的化学成分随着温度的上升大致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干馏香料中杂环类与醛酮类等主要香味物质,干馏香料中占主导地位的烟碱成分,其含量也随着干馏温度的上升有规律地下降。在400℃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干馏香料可以达到传统卷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烟草 干馏 双内标
下载PDF
低强度瞬态电磁场作用下电穿孔机理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艳芹 谢菊芳 +2 位作者 夏利霞 侯义峰 肖磊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通过计算离子在细胞膜外与在细胞膜内的吉布斯自由能,并考虑外加电场的影响,分析离子进入细胞膜的自发性,对低强度瞬态电磁场作用下细胞膜的电穿孔机理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低强度瞬态电磁场 生物膜 电穿孔 吉布斯自由能
下载PDF
脉冲电场致细胞膜电穿孔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艳芹 谢菊芳 +2 位作者 夏利霞 侯义峰 肖磊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7,共3页
从膜分子的角度,采用昂沙格有效电场分析外加脉冲电场作用对膜分子电势能和运动状态的影响,对脉冲电场致细胞膜电穿孔的机理做出解释.
关键词 脉冲电场 电穿孔 有效电场
下载PDF
KAI1和P53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艳芹 刘斌 +3 位作者 邢传平 高自芳 钱震 李天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KAI1和P53蛋白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与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及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KAI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KAI1在恶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与正常早孕绒毛及... 目的:探讨KAI1和P53蛋白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与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及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KAI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KAI1在恶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与正常早孕绒毛及葡萄胎比较明显下降(P<0.05),KAI1的表达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年龄和浸润情况相关(P<0.05);②P53在恶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与正常早孕绒毛及葡萄胎比较明显升高(P<0.05);③P53和KAI1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rs=-0.8)。结论:P53、KAI1对预测滋养细胞的恶变,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KAI1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艳芹 刘斌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人类滋养细胞是有异于体细胞的特殊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特征是滋养细胞的侵袭与转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参与滋养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黏附分... 人类滋养细胞是有异于体细胞的特殊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化特点和生物学特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特征是滋养细胞的侵袭与转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参与滋养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控、特异蛋白等多方面综述滋养细胞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浸润 转移
下载PDF
KAI1和P53在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艳芹 刘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24期7-7,共1页
目的:研究KAI1和P53在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滋养细胞疾病与正常绒毛组织中KAI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KAI1mRNA的表达和KAI1基因扩增情况。... 目的:研究KAI1和P53在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滋养细胞疾病与正常绒毛组织中KAI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KAI1mRNA的表达和KAI1基因扩增情况。结果:①KAI1和KAI1mRNA在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绒毛,二者与患者年龄及浸润程度相关(P<0.05)。②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KAI1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正常绒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53蛋白在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绒毛。④P53蛋白和KAI1蛋白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rs=-0.8)。结论:KAI1和P53与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望作为早期诊断、评估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潜能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疾病 KAI1 P53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卵巢癌、成熟型畸胎瘤与正常血液样本中挥发性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晨旭 王丽丽 +3 位作者 杨艳芹 吴存琦 杨卫 徐经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923,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12例卵巢癌、17例成熟型畸胎瘤与16例正常血液样本的挥发性组分进行研究,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共检出28种挥发性组分,以各组分峰面积为变量,...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12例卵巢癌、17例成熟型畸胎瘤与16例正常血液样本的挥发性组分进行研究,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共检出28种挥发性组分,以各组分峰面积为变量,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3组样本被明显区分。同时,依据PLS-DA载荷图得到8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志物,其中己醛、蘑菇醇的变化与其在肝癌、肺癌患者血液中的变化一致,可作为诊断卵巢癌和成熟型畸胎瘤的挥发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卵巢癌 成熟型畸胎瘤 挥发性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铜藻多糖在烟丝中的保润性能、热裂解及其生物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芳芳 尹洁 +6 位作者 严志鹏 肖卫强 毕一鸣 杨艳芹 周国俊 牛芳芳 杨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1-839,共9页
采用不同的提取分离手段从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分别得到铜藻多糖水提物(A)、醇提物(B)、径向流色谱脱蛋白提取物(C)、化学法脱蛋白提取物(D),将其添加于烟丝中,开展物理保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测定,同时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 采用不同的提取分离手段从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分别得到铜藻多糖水提物(A)、醇提物(B)、径向流色谱脱蛋白提取物(C)、化学法脱蛋白提取物(D),将其添加于烟丝中,开展物理保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测定,同时利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4种铜藻多糖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铜藻多糖在高湿或低湿条件下均能有效减缓烟丝水分的变化;铜藻多糖提取物A于6 h内保润性能最佳,提取物D次之;4种铜藻多糖提取物热裂解产物主要为杂环类、酮类和糠醛类;生物安全性评价表明,4种提取物安全无毒;添加了铜藻多糖的卷烟品质总体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吸食的口感,表明铜藻多糖提取物是一种天然安全的保润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多糖 保润性能 气相-质谱分析仪 热裂解 生物安全性
下载PDF
多种提取方法分析蛇莓挥发性组分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晨旭 于兰 +3 位作者 杨艳芹 雷永乾 杨卫 徐经伟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10-1714,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索氏提取(SE)、超声辅助提取(UAE)、水蒸汽蒸馏法(SD)结合气相-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蛇莓的挥发性组分。实验对HS-SPME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索氏提取(SE)、超声辅助提取(UAE)、水蒸汽蒸馏法(SD)结合气相-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蛇莓的挥发性组分。实验对HS-SPME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采用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萃取头在90℃水浴50 min后插入250℃GC进样口解吸5 min,得到最佳提取效果。HS-SPME,SD,SE和UAE方法分别得到47,32,16和16种挥发性组分,总数为66种,其中47种化合物为首次报道。实验结果表明,HS-SPME与SD得到多为萜类化合物,而SE与UAE得到的化合物中酸类分别占总成分61.44%与6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蛇莓 挥发性组分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利霞 谢菊芳 +2 位作者 杨艳芹 侯义峰 肖磊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3,56,共4页
探讨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实现.它根据预期频率特性的设计要求,建立优化模型,并通过快速粒子群算法求解其优化值.所得的序列使对应FIR滤波器较好地满足了预期频率特性指标,设计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鲁棒性... 探讨FIR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实现.它根据预期频率特性的设计要求,建立优化模型,并通过快速粒子群算法求解其优化值.所得的序列使对应FIR滤波器较好地满足了预期频率特性指标,设计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并且较遗传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数值实验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FIR滤波器 函数优化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干预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艳芹 杨欣 赵大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干预模式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8月收治的45例AP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以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45例AP患者为MDT组(接受MDT协作干预模式),对比2...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干预模式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8月收治的45例AP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以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45例AP患者为MDT组(接受MDT协作干预模式),对比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MDT组腹痛缓解、退热及血清淀粉酶(AMY)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禁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3 d和7 d时,2组的AP相关血清学指标(AMY和降钙素原)水平以及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较入院时更优(P均<0.05),且MDT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入院7 d时,2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入院3 d时(P均<0.05)。结论MDT协作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AP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和营养水平,缩短其住院时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多学科团队协作 临床症状 血清学指标 营养水平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分离烟末香味成分提升再造烟叶可用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帖金鑫 李永生 +11 位作者 郝贤伟 张立立 毕一鸣 何文苗 李石头 田雨农 刘建国 杨艳芹 夏琛 吴继忠 李茂松 廖付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4,共10页
【目的】提高再造烟叶的感官品质和工业可用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废次烟末,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离、蒸馏得到三个等级(80℃、120℃、160℃)馏分。组配不同馏分添加到再造烟叶中,通过感官评价、化学分析进行筛选。... 【目的】提高再造烟叶的感官品质和工业可用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废次烟末,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离、蒸馏得到三个等级(80℃、120℃、160℃)馏分。组配不同馏分添加到再造烟叶中,通过感官评价、化学分析进行筛选。将再造烟叶添加到成品卷烟中,最终根据感官评价结果确定最优馏分组配方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再造烟叶工艺基础上添加3‰80℃馏分和2‰120℃馏分后,新型再造烟叶香气丰满细腻,刺激小,余味干净,整体协调,较柔和,同等比例新型再造烟叶加入成品卷烟中,感官品质明显改善。【结论】烟末超临界萃取物的分级分子蒸馏技术及其组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再造烟叶产品的品质,从而提高卷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香味成分 组配研究 再造烟叶
下载PDF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1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玥元 杨艳芹 +1 位作者 周庆云 田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类固醇细胞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烟用热熔胶热失重分析和裂解产物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晓东 蒋佳磊 +6 位作者 张博 席攀攀 陈晓水 肖卫强 杨艳芹 朱书秀 陆明华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3,共4页
采用热失重分析(TGA)法、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对烟用HMA(热熔胶)的热失重现象和热裂解(Py)行为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温度(400、450、550、650℃)时两种烟用HMA的Py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N2)氛围中,HM... 采用热失重分析(TGA)法、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对烟用HMA(热熔胶)的热失重现象和热裂解(Py)行为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温度(400、450、550、650℃)时两种烟用HMA的Py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气(N2)氛围中,HMA的热失重主要发生在200~500℃范围内,600℃以后热失重速率趋缓;两种烟用HMA的Py产物种类相同,主要为乙酸、烯烃类、烷烃类以及芳香烃类物质,但其含量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Py产物趋于复杂,即烷烃类物质减少、烯烃类和芳香烃类物质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胶 卷烟 热失重分析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热裂解
下载PDF
非洲猪瘟净化失败的六个原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艳芹 李亮 樊福好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6-27,共2页
自2018年国内发现非洲猪瘟感染以来,大量研究与实操都被证明能够很好地控制急性感染的蔓延。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离开暴利的加持,行业竞争趋于内卷,生猪生产企业想要在日益严峻的环境中生存,就必须着眼于降低成本、控制疫病、稳定生产。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生猪生产 内卷 急性感染 疫病 降低成本 行业竞争 猪瘟感染
下载PDF
在线甲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用香精香料中油酸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晓东 陈晓水 +4 位作者 蒋佳磊 杨艳芹 潘力 陆明华 朱书秀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0-953,共4页
提出了在线甲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用香精香料中油酸的方法。烟用香精香料样品与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衍生化试剂)同时进样,在280℃气相进样口瞬间生成油酸甲酯。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 提出了在线甲基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用香精香料中油酸的方法。烟用香精香料样品与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衍生化试剂)同时进样,在280℃气相进样口瞬间生成油酸甲酯。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以萘为内标物。油酸的线性范围为25~1 000mg·kg^(-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35mg·kg^(-1),测定下限(10S/N)为1.10 m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92.6%~98.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3.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甲基衍生化 油酸 烟用香精香料
下载PDF
薄液膜下航天器异种材料电偶腐蚀兼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向轲 王旭东 杨艳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480,共6页
针对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航天器产品的腐蚀评价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薄液膜三电极系统的航天器异种材料电偶腐蚀兼容性评价方法.设计了一套薄液膜三电极系统,在控温控湿的薄液膜条件下对5种航天器材料进行了电偶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欧姆电... 针对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航天器产品的腐蚀评价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薄液膜三电极系统的航天器异种材料电偶腐蚀兼容性评价方法.设计了一套薄液膜三电极系统,在控温控湿的薄液膜条件下对5种航天器材料进行了电偶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欧姆电阻和阴阳极金属极化率的影响,薄液膜比水溶液全浸更适宜作为航天器异种材料电偶腐蚀兼容性评价的试验条件,电偶电流密度与试验条件明显相关.航天器异种材料电偶腐蚀兼容性评价应使用控温控湿的薄液膜三电极系统进行,并以电偶电流密度作为电偶腐蚀兼容性的评价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电偶腐蚀兼容性 薄液膜
下载PDF
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水稻(Oryza Saliva L.)幼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 望 杨艳芹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用0.2%水杨酸处理1.2%NaCl胁迫下的水稻种子,测定其以下几个生理指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中的酯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性水杨酸能够相对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后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坏... 用0.2%水杨酸处理1.2%NaCl胁迫下的水稻种子,测定其以下几个生理指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中的酯酶、过氧化氢酶以及抗坏血酸的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外源性水杨酸能够相对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后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同时也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但对酯酶活性影响不大.研究表明水杨酸能提高水稻种子萌发后幼苗的抗盐性,并使水稻种子出苗整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NaCl肋迫 水稻 幼苗 生理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