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平原地区农作物低温冷害发生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英良 潘万清 王连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5-47,共3页
低温冷害是影响三江平原地区粮食作物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主要气象灾害.5~9月日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平均值0.5℃以上时,即产生低温冷害.1949~1986年间,本区共发生10次低温冷害年,气候概率为28%.平均每个低温冷害年粮食作物减产14.3%、... 低温冷害是影响三江平原地区粮食作物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主要气象灾害.5~9月日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平均值0.5℃以上时,即产生低温冷害.1949~1986年间,本区共发生10次低温冷害年,气候概率为28%.平均每个低温冷害年粮食作物减产14.3%、总产减少3~6亿kg.低温冷害关键期是5、6、8三个月气温,玉米、大豆与5、6二个月气温相关显著,水稻与8月气温相关显著,r值分别为0.609、0.629和0.637.冷害类型以延迟型为主,水稻兼有障碍型冷害.本区低温冷害的发生,与大气环流和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每当太阳黑子出现极大、极小值或出现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时,大多是低温冷害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冷害 发生规律
下载PDF
低平易涝地机械化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研究
2
作者 杨英良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7-160,150,共5页
低平易涝地不良的耕层土壤环境,是作物高产稳产主要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化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为作物生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壤不良理化性状和作物光合性能,大豆增产15.1%、玉米增产17.6%,是改变低平易... 低平易涝地不良的耕层土壤环境,是作物高产稳产主要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化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为作物生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改善了土壤不良理化性状和作物光合性能,大豆增产15.1%、玉米增产17.6%,是改变低平易涝地低产面貌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涝地 低平易涝地 机械化 三深带状 耕作模式
下载PDF
易涝地玉米三深带状耕作法
3
作者 焦占力 杨英良 +1 位作者 王桂英 李忠杰 《作物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37,共1页
易涝地玉米三深带状耕作法焦占力,杨英良,王桂英,李忠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营养实用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市150086)松嫩平原黑土层较厚,光热较充足,为种植业提供了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该自然区有29.5%耕地(约1... 易涝地玉米三深带状耕作法焦占力,杨英良,王桂英,李忠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营养实用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市150086)松嫩平原黑土层较厚,光热较充足,为种植业提供了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该自然区有29.5%耕地(约121hm2)属于低平易涝地,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三深带状耕作法 易涝地 耕作法
下载PDF
低温对玉米光合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及与冷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月梅 马莹莹 +1 位作者 杨英良 孟良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8,共5页
低温降低玉米植株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低温持续时间越长,玉米植株光合、呼吸强度下降的幅度就越大,发生低温冷害的机率也就越高。影响最大的时期为二展叶期,其次为四展叶期,再次为灌浆期。早熟玉米品种对低温的反应比晚熟玉米品种更... 低温降低玉米植株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低温持续时间越长,玉米植株光合、呼吸强度下降的幅度就越大,发生低温冷害的机率也就越高。影响最大的时期为二展叶期,其次为四展叶期,再次为灌浆期。早熟玉米品种对低温的反应比晚熟玉米品种更为敏感。试验结果还表明,生育期越早和温度越低就会出现光合强度下降幅度大于呼吸强度下降幅度的“逆反现象”,因而这也是最易发生低温冷害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温 光合作用 吸呼作用 冷害
下载PDF
低平易涝地大豆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英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低平易涝地耕层土壤水分大、土质粘重冷浆、通气透水性差、释放养分能力低等不良理化性状,是障碍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大豆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是以机械化深松旋耕整地和带状栽培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改变了生产上翻、耙、压的耕... 低平易涝地耕层土壤水分大、土质粘重冷浆、通气透水性差、释放养分能力低等不良理化性状,是障碍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大豆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是以机械化深松旋耕整地和带状栽培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改变了生产上翻、耙、压的耕作方式,较好地解决了低平易涝地土体构造不良状况和大豆的合理群体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三深带状耕作栽培模式提高耕层土壤温度0.8℃,降低土壤容重0.198g/cm3,减少土壤含水量10.1%,分别提高速效氮、磷、钾19.2%、58.9%、36.7%,非毛管孔隙与毛管孔隙之比由1∶3.15改善为1∶1.66;大豆叶面积指数增加32.3%,并表现出指数增长期较短、很快进入直线增长期、稳定期较长和衰亡期较短的良好发育动态。大豆籽粒产量三年平均增产15.1%,增产幅度为13.7~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平易涝地 大豆 三深带状 栽培
下载PDF
浅谈RB50钻机对比SPC-600ST钻机的几点优势
6
作者 赵健 周彦勇 杨英良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0年第9期94-95,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工程开采、钻孔给水施工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给水施工要求更加快速、复杂、精准,因此对遂行施工作业的工程装备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RB50钻机与SPC-600ST钻机在操作性能工艺方面的比较,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工程开采、钻孔给水施工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给水施工要求更加快速、复杂、精准,因此对遂行施工作业的工程装备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RB50钻机与SPC-600ST钻机在操作性能工艺方面的比较,探讨前者在施工作业中的对比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50钻机 SPC-600ST钻机 对比优势
下载PDF
黑龙江省半干旱农区蓄水保墒的综合技术
7
作者 杨英良 王连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9-23,共5页
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是典型的碳酸盐黑土半干旱农业区。该区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80%以上集中于夏季,冬春两季不足全年降水量的15%。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随相应时期降水量多少而呈增减变化。生长季节出现干旱、半干旱年的机率为... 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是典型的碳酸盐黑土半干旱农业区。该区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80%以上集中于夏季,冬春两季不足全年降水量的15%。0~20cm耕层土壤含水量,随相应时期降水量多少而呈增减变化。生长季节出现干旱、半干旱年的机率为69.0%,5~6月出现干旱,半干旱年的机率在80%以上。因此,春旱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因干旱成灾面积约为61.4万ha,占该类型区播种面积的35%以上。根据1983~1987年立题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大体形成了“平翻保墒”、“垄翻补墒”、“耙茬少耕”和“地膜覆盖”等为中心的几种蓄水保墒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为该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保Shang 干旱区 旱作农业
下载PDF
低温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莹莹 赵洪凯 +1 位作者 龚文娟 杨英良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6-48,共3页
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它原产热带,是一种喜温的 C4植物。由于它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生长期内受到低温冷害的侵袭,常造成大幅度的减产。不少学者从气象、栽培的角度对低温下玉米生育期延迟、产量下降等做过详细的研... 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它原产热带,是一种喜温的 C4植物。由于它对温度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生长期内受到低温冷害的侵袭,常造成大幅度的减产。不少学者从气象、栽培的角度对低温下玉米生育期延迟、产量下降等做过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玉米生育期(芽期、四展叶期、小孢子形成期和灌浆期)中黑龙江省冷害年经常出现的低温对玉米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发育 低温
下载PDF
优质水稻新品种龙稻7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延江 王俊河 +5 位作者 李守哲 李锐 腾桂荣 杨英良 徐波 高兆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9-10,共2页
龙稻7号(哈02-220)是从五优稻1号的变异植株中经过系统选育而成。主茎12片叶,生育天数为137 d,需要活动积温2 500℃,各种综合抗性较强。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585.2 kg/hm2,比对照品种垦稻10号,平均增产6.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10... 龙稻7号(哈02-220)是从五优稻1号的变异植株中经过系统选育而成。主茎12片叶,生育天数为137 d,需要活动积温2 500℃,各种综合抗性较强。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585.2 kg/hm2,比对照品种垦稻10号,平均增产6.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100.2 kg/hm2,比对照品种垦稻10号,平均增产10.1%。米质优,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2005年审定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新品种 龙稻7号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低平易涝地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的研究
10
作者 王连敏 庄爱科 +2 位作者 王俊河 杨英良 焦占力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16,共5页
由于受低平易涝地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产量不高不稳限制了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通过密度处理来探讨群体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群体剖面构造,旨在为高产栽培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呈“S”... 由于受低平易涝地区的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产量不高不稳限制了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通过密度处理来探讨群体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群体剖面构造,旨在为高产栽培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有效分案终止期至抽穗期的群体生长率最高达20克/平方米·日。灌浆阶段的群体生长率在15克/平方米·日左右。叶片与茎鞘比由移栽期的1.0左右下降至抽穗期的0.32。叶面积比自始至终在下降。不同密度问叶面积主要分布在20~60厘米之间。冠层内的光照分布里指数曲线,密植处理的相对照度在各个层次均明显低于稀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平易涝地 水稻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下载PDF
常见钻井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1
作者 王新营 杨英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9年第3期275-277,共3页
在钻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孔内事故,如何预防和处理孔内事故,是关系到钻井成败的关键技术问题,也是快速构筑野战给水站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一些常见钻井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钻井 事故 预防 处理
下载PDF
松旋耕法改善低平易涝地土壤理化性状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英良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共3页
1991~1995年在低平易涝的碳酸盐黑土(湿润均腐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松旋耕法较传统翻耙压法提高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144%,增加土壤气相87%,渗透量增加35~42倍,耕层土壤含水量降低128%,提... 1991~1995年在低平易涝的碳酸盐黑土(湿润均腐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松旋耕法较传统翻耙压法提高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144%,增加土壤气相87%,渗透量增加35~42倍,耕层土壤含水量降低128%,提高地温03~12℃,有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04%、589%和367%。大豆增产151%,玉米增产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旋耕法 低平易涝地 土壤理化性质 作物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