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HMGB1水平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法权 杨超兴 +2 位作者 钟一鸣 钟华平 周爱琴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24期5599-5600,共2页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心内科病房或门诊年龄、性别相似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和病史将确诊的典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且为发病至入院在12h以内者20例分为A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发病至入院...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心内科病房或门诊年龄、性别相似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和病史将确诊的典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且为发病至入院在12h以内者20例分为A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发病至入院在12h以内者19例分为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分为C组;另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归为D组;对照组为无冠心病心电图证据或病史,无糖尿病史的门诊或入院患者30例.采用抗体竞争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法测定血清HMGB1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各组、稳定型心绞痛及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变化,并记录4和8w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患者中血浆HMGB1水平明显高于B组(6.49±3.37 vs 6.01±2.47,P<0.01),B组显著高于C组患者(6.01±2.47 vs 4.03±1.96,P<0.01);C组患者中血浆HMGB1水平明显高于D组(4.03±1.96 vs 3.94±1.03s,P<0.01);D组患者中血浆HMGB1水平明显高于E组(3.94±1.03 vs 3.15±0.73,P<0.01);研究结果发现血浆HMGB1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46,P<0.05.HMGB1水平高低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HMGB1水平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HMGB1 病情转归
下载PDF
泛素化结蛋白在心肌细胞肥大时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超兴 廖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建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泛素化结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常规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别以3个AngⅡ浓度组(10^(-8)、10^(-7)、10^(-6) mol/L)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6、12、24、48、72 h),... 目的:建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并观察各组心肌细胞泛素化结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常规培养H9c2心肌细胞,分别以3个AngⅡ浓度组(10^(-8)、10^(-7)、10^(-6) mol/L)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6、12、24、48、72 h),另设一个空白对照组;BCA法测量其总蛋白含量;并测量相同面积下心肌细胞数,计算心肌细胞相对表面积;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泛素化结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ngⅡ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地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表现为细胞总蛋白含量、细胞相对表面积和泛素化结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且以10^(-7) mol/L作用48 h最为显著。结论:10^(-7)mol/L AngⅡ诱导H9c2心肌细胞48 h后成功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且H9c2心肌细胞肥大后,泛素化结蛋白也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C2心肌细胞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DDD模式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对比研究
3
作者 黄明山 罗刚 杨超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DDD模式下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比较。方法:选取时间{2018.3-2021.3},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使用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分组,分为心尖组和间隔组,查找患者一年内的临... 研究DDD模式下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比较。方法:选取时间{2018.3-2021.3},在赣州市人民医院使用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不同分组,分为心尖组和间隔组,查找患者一年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起搏相关参数;分析患者心功能水平等指标;分析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后QRS(心电图波)时限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LVEF(左射血分数)大于等于0.5患者左心室和心功能重构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LVEF小于0.5患者左心室和心功能重构指标。结果:心电极阻抗术中和术后差异显著(P<0.05);心尖组在术前和术后1年左心室重构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心尖组术前和术后QRS时限对比,时限增加(P<0.05),患者LVEF值大于等于0.5,心尖组与间隔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径值,术后1年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LVEF值小于0.5,对比LVEF值,心尖组手术1年后值低于术前(P<0.05),对比心尖组术前和术后LAD(左心房内径)、LVEDD指标值,心尖组术后1年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以实施的,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右心室心尖部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选哪种散步方式好
4
作者 杨超兴 《求医问药》 2009年第6期47-47,共1页
散步看似简单,却有不少的讲究。中医认为,散步可以“畅积郁、舒筋骨、和血脉、缓急躁”。临床研究表明,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若能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散步方式,可以起到促进病情痊愈,缓解病痛的作用。那么,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 散步看似简单,却有不少的讲究。中医认为,散步可以“畅积郁、舒筋骨、和血脉、缓急躁”。临床研究表明,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若能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散步方式,可以起到促进病情痊愈,缓解病痛的作用。那么,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应选择哪种散步方式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患者 散步方式 临床研究 病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