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住宅今昔谈
1
作者 杨辰燕 《住宅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5-26,共2页
源于英语的“My home”已经演变成日语“住宅私有”的通用名词,并代表着大多数日本人的梦想和追求。翻开50年代的日本报刊和有关记载可知,二战结束10年后的日本仍有270万户居民无房可住。住房成了当时政治的一大议题。1955年2月,鸠山一... 源于英语的“My home”已经演变成日语“住宅私有”的通用名词,并代表着大多数日本人的梦想和追求。翻开50年代的日本报刊和有关记载可知,二战结束10年后的日本仍有270万户居民无房可住。住房成了当时政治的一大议题。1955年2月,鸠山一朗再度组阁成功,揭开了大规模建设民宅的序幕。在缓解住房难问题的过程中,官方设立了住宅公团(现名住宅、都市整备公团)这一非营利组织,它在住宅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该组织以大面积土地开发和为都市工薪阶层提供高质量的住房为使命,自60年代到70年代初,利用工厂大规模生产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居住建筑 土地开发
下载PDF
知识生产之刃:郑杭生学术历程的方法理念再现
2
作者 姜利标 杨辰燕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91,共19页
作为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先行者,郑杭生早期哲学领域的求学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辩证理性的认知根基。改革开放之后,他将自我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具体的社会现实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哲学研究转向了恢复重建之中的社会学。基... 作为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的先行者,郑杭生早期哲学领域的求学经历,为其后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辩证理性的认知根基。改革开放之后,他将自我的学术研究兴趣和具体的社会现实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哲学研究转向了恢复重建之中的社会学。基于历史和辩证视角,郑杭生提出了社会学知识存在的两种形态,并构建出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运行论和社会转型论;与此同时,他在反思中西方现代性背景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又先后提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互构论和实践结构论。最重要的是,郑杭生晚年也在谋划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事业。他不仅呼吁学术共同体要拥有理论自觉意识,还强调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权的重要性,试图为中国社会学进入世界舞台提供明确发展路径。纵观郑杭生的学术历程可以发现,其学术人生背后的知识生产之道,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在自身研究方法理念引导下的动态创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历史唯物主义 互构主义 主体性话语 方法理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